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1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基础考点梳理1.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2.实验器材及图像: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1)杠杆:实验主体。(2)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提供拉力。(3)细线:实验连接。(4)刻度尺:测量力臂长短。3.实验步骤步骤①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步骤②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F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步骤③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4.实验结论及应用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5.实验补充(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3)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及力臂的画法:①在动力的作用点明确的情况下,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长力臂;②在动力作用点未明确时,支点到最远的点的距离是最长力臂。※画杠杆示意图时应注意:(1)阻力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有部分同学认为阻力由石头的重力产生,所以阻力作用点应画在石头重心上,这是错误的。(2)确定阻力方向:当动力使杠杆绕支点顺时针转动时,阻力一定使杠杆逆时针转动。(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力臂可用虚线画出并用大括号标明,也可用实线画出。(4)杠杆的分类及应用:类型力臂的大小关系力的大小关系特点应用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不费力也不费距离天平,定滑轮※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6.常考实验问题(1)实验前,用刻度尺测得杠杆相邻刻度线间距离l0=5.00cm;将杠杆安装到支架上后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是(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按照实验要求,小明应该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2)开始实验探究,将钩码用细线悬挂在杠杆左侧,在杠杆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弹簧测力计拉线沿竖直方向。(3)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F1l1=F2l2(填写表达式);(4)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5)实验时,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6)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变大(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7)将砝码换成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方便。(8)选择杠杆终点作为支点的好处: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精选真题汇编1.(2023•阜新)小新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如图甲所示已静止的杠杆,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2)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0100.52021.5101.01532.0151.520(3)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目的是。(4)如图丙所示的剪刀属于杠杆,工人师傅用该剪刀修剪树枝时,应把树枝放在剪刀的位置,树枝最容易被剪断(选填“A”“B”或“C”)。2.(2023•襄阳)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2)如图所示让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如果在A处挂总重2N的钩码,在B处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其示数为N;如果在B处斜向上拉,测力计的示数将变。3.(2022•朝阳)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轻质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便于测量。(2)小明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表,总结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120.05220.151.50.2330.051.50.1(3)第2次实验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将两侧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一格,杠杆会(选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4)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测力计逐渐向左倾斜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2022•益阳)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时的状态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向移动;(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再做几次实验。再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填序号);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B.寻找规律的普遍性(3)当货车所载货物重心太靠后时,货车会翘起来,如图乙所示,这样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若以后轮为支点,货物对货车压力F的力臂用L1表示,货车重力G的力臂用L2表示,货车之所以会翘起来,是因为FL1GL2(选填“>”、“=”或“<”)。5.(2022•沈阳)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杠杆没挂钩码时需要向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说明调节前杠杆的(选填“左”或“右”)端高;(2)小雨通过改变钩码数量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得到杠杆平衡条件是:;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0.5202.0521.0100.52031.5103.05(3)如图甲所示先在杠杆左侧挂4个钩码,后在右侧A处挂3个钩码,根据得到的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判断出杠杆的端会下沉;(4)小雨想用撬棒撬动地面上的石头,O是撬棒的支点,F2是阻力,l2是阻力臂,如图乙所示,为了撬动石头,在B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方向是。6.(2022•安徽)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3.00.202.00.3022.00.151.531.50.201.00.30……………(1)第2次实验数据中的阻力臂l2应为m;(2)第3次实验后,用带杆的滑轮水平向左缓慢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保持上端悬点不动),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杠杆(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原因是:。7.(2023•通辽)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重0.5N)。(1)挂钩码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此时正确的操作是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接下来,在A、B两处挂上如图乙所示的钩码后,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处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应将B处所挂钩码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个格。(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8.(2023•青岛)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其中杠杆的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1)实验中,杠杆在位置平衡最便于测量力臂。(2)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或者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5cm,杠杆都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和力臂有关。(3)小海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进行了4次实验。杠杆平衡时的部分数据已填入表中,其中图丙是第4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请将杠杆右侧的阻力数值填入表中。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0.202.00.1022.00.152.00.1532.00.151.50.2041.50.100.15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4)小海与小兰对实验过程进行交流,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并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侧的钩码施力,会出现什么现象?于是他们共同进行了如图丁的探究。①画出图丁中F1的动力臂l1。②多次改变拉力F1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杠杆平衡时,F1l1都是大于F2l2,其原因可能是。9.(2023•济宁)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2)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实验次数方案一方案二F1/Nl1/cmF2/Nl2/cmF1/Nl1/cmF2/Nl2/cm133352224331125(3)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3个钩码,则应在B处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4)杆秤就是杠杆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一种称质量的简易工具,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砣、提纽等组成。如图丙所示,此杆秤有两个提纽,使用它称较重的物体时,常用离秤钩较(选填“近”或“远”)的提纽。10.(2022•长春)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不挂钩码时,调节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在B点挂个钩码,使杠杆再次在原位置平衡。(3)画出A点所受拉力的力臂l。(4)如图乙所示是《天工开物》记载的踏碓(碓:duì,古代的一种给稻谷去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杆的一端,另一端就会连续起落)。踏碓属于杠杆。11.(2022•吉林)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钩码质量均相同):(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螺母适当向调节;(2)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在点A处悬挂个钩码;(3)人类很早以前就会使用杠杆了。图丙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木杆撬动沉重木料时的情景。由此过程可知,其中木杆属于杠杆。12.(2022•黑龙江)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刻度均匀,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静止不动”);(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13.(2023•仙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乙所示,阻力臂l2为cm;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0.516.01.021.015.01.015.032.015.01.520.0(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用F1、F2、l1、l2表示);第3次实验的杠杆类型属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教室里的劳动工具中有这类杠杆,请举一例:;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如图丙,F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填选项代码)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4.(2023•武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选取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记下F1、F2、l1、l2的数值。重做几次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3.05.01.510.022.015.02.015.031.025.02.510.0…………由表中数据可得,F1、F2、l1、l2之间的关系式是。(2)①在第(1)问的某次实验中,杠杆右侧挂了4个钩码,左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②保持杠杆右侧所挂4个钩码的位置不变,取下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当杠杆再次水平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F=1.5N,请在图乙中画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5.(2022•岳阳)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平衡后,如图乙,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所用钩码的规格都相同)。(3)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使杠杆平衡,收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填序号)。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B.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4)看图丙的漫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小兔分得的萝卜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猴的。16.(2022•广东)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小明安装好杠杆后,发现其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2)如图乙所示,杠杆调节平衡后,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方向为时,拉力最小,大小为N。(3)课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l1:l2=,若两边同时各取走—枚硬币,则杠杆的端将下沉。17.(2022•河南)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第1、2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填入表格。图2是第3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①为,②为。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2.50.220.25220.151.50.231.50.1①②(3)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某小组对实验过程交流、讨论后,按图3所示又进行了实验。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指出,用弹簧测力计斜拉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因为这样做改变了。在测量拉力F的力臂时,小组内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拉力的力臂应为(选填“OA”“OB”或“AB”)。18.(2022•绥化)如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1)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2)为了使图甲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将右侧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3)实验时,在已调平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收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经分析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015.01.510.021.020.04.05.032.015.03.010.0(4)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又做了图乙所示的实验,现将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移动到b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9.(2022•徐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安装杠杆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每一格的长度为5cm,在杠杆左边挂钩码,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是动力,则动力臂为cm;(3)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需要对图乙所示的实验设计进行的调整是;(4)如图丙所示,当杠杆绕支点转动时,杠杆上A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和杠杆垂直。作用在A点的三个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的力F1、F2、F3,请指出为什么力臂最大的F2对杠杆转动的作用最大?。20.(2022•长沙)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庆将安装好的器材放到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某次实验时,小庆在已调好的杠杆两侧挂上钩码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单选)A.将左侧钩码向左移动B.将右侧钩码向右移动C.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正确完成实验后,获得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010.00.520.021.020.02.010.032.015.01.520.0分析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21.(2022•丹东)“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为方便测量,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改变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F2和阻力臂l2,再做几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0.50.310.1521.50.130.05330.11.50.2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用F1、l1、F2、l2表示)。(3)如图乙所示,在(选填“A”、“B”或“C”)点竖直(选填“向上”或“向下”)拉时,可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属于省力杠杆。(4)在完成实验后,小辉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完成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它的中点挂有100N的重物,在杠杆右端用竖直向上的力F=N,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2.(2023•永州)小明利用铁架台、杠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使用的钩码质量均相等,杠杆上每格长度均相等。(1)当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方便测量力臂,需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节;(2)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0.520.01.010.021.015.01.510.031.510.00.530.0…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3)本次探究经过多次实验的目的是;A.减小实验误差B.寻找普遍规律(4)如图乙所示,将A、B位置的钩码个数都减少一个,杠杆将会(选填“仍然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在a、b位置拉杠杆上同一点C,杠杆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a,在b位置斜向上的拉力为Fb,则FaF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3.(2023•菏泽)用相同规格的钩码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前杠杆状态如图甲所示,应当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呈水平状态;(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支点的左侧A点悬挂若干钩码,在支点的右侧悬挂1个钩码,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右边钩码的位置,都不能使杠杆呈水平。为使杠杆水平,可以通过(只填一种可行的操作即可)来实现;(3)调整后继续实验,从支点处缓慢向右移动钩码,直到杠杆再次呈水平,同时记录左、右两侧悬挂的钩码和的大小。(4)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制成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如图丙所示某杆秤的0刻度距离提纽1cm,秤钩到提纽的水平距离为5cm,秤砣的质量为0.5kg。则提纽右侧距离提纽5cm处的刻度值应为kg。24.(2022•雅安)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1)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在图1甲所示位置静止,这时的杠杆处于(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他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端调节。(2)图1乙中,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A处挂两个钩码,则在B处需挂个钩码时,杠杆才能继续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每次都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直接测量;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为。(3)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将图1丙中的弹簧测力计由竖直位置缓慢向右转动至虚线位置,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中保持阻力F2及阻力臂l2不变,多次改变动力F1与动力臂l1,收集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绘制出动力F1与动力臂l1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分析可知:当F=N时,l1=30cm。(5)如图3甲所示,粗细不均匀的胡萝卜在水平位置平衡。将胡萝卜沿虚线位置分割成两部分,如图3乙所示,P点为胡萝卜左边部分重心位置,Q点为胡萝卜右边部分重心位置,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左边部分胡萝卜所受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边部分胡萝卜所受的重力。25.(2022•随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某小组的同学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由此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用F1、F2、l1、l2表示)。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3031022201403320610(3)在完成实验后,陶子同学在A处挂了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的长度为10cm),如图乙所示,他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杠杆水平平衡(OA=30cm,OB=40cm),此时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6.(2022•南充)某同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发现杠杆如图甲所示,则应将杠杆左端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适当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2)该同学通过如图乙所示实验得到相关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推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F1、F2、l1、l2表示);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015.01.510.021.020.01.020.033.010.02.015.0……(3)若将乙图右侧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如图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由竖直方向a变为方向b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该同学在科技创新实验中将此装置改装成了一个杠杆液体密度计,该装置可测量小桶内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将容积为20mL的小桶挂在M点,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已知OM=OA=5cm,则杠杆密度计的“0刻度”线应在(选填“O”或“A”)点,将待测液体倒满小桶,在杠杆右端挂上重物并调节至N点位置时,杠杆刚好水平平衡。重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消防安全的国旗下讲话稿(17篇)
- 2025年医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15篇)
- 2025年U型荧光灯管合作协议书
- 提前备战2024年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氯氟氰菊酯项目发展计划
- 考前准备2024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考试模拟题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铁路货运站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4年小自考行政管理最热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强度耐磨黄铜合金项目建议书
-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危货车辆防汛救援应急预案
- 电信运营商网络升级计划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及答案
- 社区商业中心公共设施的规划与运营管理
- 2024年河南省中职英语对口高考试题
- 政治-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三2月开年诊断调研监测考试试题和答案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公司清明节前安全教育
- 石油开发地质学-第5章-圈闭和油气藏
- 英语语法-时间介词-练习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