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之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合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设纺织、五金和食品等传统产业;2009年后由政府筹资
引进京东方(生产显示屏)、长鑫半导体、蔚来新能源汽车,带动新兴产业链发展;2015年后合肥依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深空探索等高新产业。目前,
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38个大科学装置中有8个在合肥。近10年,合肥的GDP快速增长,被称为“合
肥模式”。据此完成1-1题。
1.早期合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其比较优势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B.廉价劳力与地价
C.丰富的矿产资源D.强大的科研能力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
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
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2008年2015年2019年
上海都市圈3.455.216.54
兰州都市圈2.202.362.78
合肥都市圈2.160.810.97
2.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1806年,法国鲁贝居民不足9000人。1814年起,当地兴建大量棉毛纺织厂,逐步成为全球纺织工业中
心,百年间人口便已超过12万人。20世纪60年代起,鲁贝纺织业衰落,人口大幅减少,大量厂区荒
废。近年来,当地将原厂区内的工业建筑改建成文化场所。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1806年前后,鲁贝(
A.人口性别比失衡B.居民收入水平低
C.以外来人口为主D.工业用地比重高
4.工业建筑的改建对鲁贝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A.缓解就业紧张B.延长产业链条
C.复兴传统产业D.改善人居环境
读“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④分别是()
A.城镇化重点生态农产品
B.生态城镇化重点农产品
C.重点农产品生态城镇化
D.重点城镇化生态农产品
6.下列对优化开发区域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的比例
B.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制造业
C.优化城乡结构,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
D.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洱海四面环山,与苍山同属断块山一一断陷湖地貌体系,风向受地形影响大。历史上,依靠人力划桨的
木船和风帆船是连通洱海湖区的重要交通工具,洱海帆船的营造法式和船型结构自成一派。1996年洱
海船只进入高峰期,共有3273艘。目前洱海船只数量锐减。如图为洱海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100°06'E100°14'E
河澹
湖泊
/\山脉
①破
7.大风篷木船从海东驶向喜洲,平均用时最短的是()
A.夏季白天B.夏季夜晚C.冬季白天D.冬季夜晚
8.目前洱海船只数量锐减主要是因为()
①旅游产业兴盛
②经贸联系衰落
③环境政策严格
④公路运输便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L市旅游资源丰富。如图示意L市产业和就业结构。据此完成9-9题。
一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9.L市在2001—2003年期间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表明()
A.第一产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
B.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化贡献大
C.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第三产业人均产值较第二产业低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
的程度会逐渐降低。2003〜2017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环境变量(以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研究变量)
与经济变量(人均GDP)数据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如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3〜2017年
的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0
人I2O.CN)
均•...100000
I100.00
业80.00■BIII-MMMM)
魔
60.00
术
40.00
II放urihHl出出三
吊20.0()
0.00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年盼
人均GDP</c)―•―人均L业废水”成«(电人)
10.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质量开始好转的时间是()
A.2005年B.2007年C.2010年D.2017年
1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质量转好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②资源消耗不断减少
③清洁生产技术进步
④废水等污染物排放不断减少
⑤环境保护趋于严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
春节期间,郑州各大热门景区游人如织,多项文旅数据比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在各平台发布的报告中频
频霸榜,郑州的城市影响力在不断提升。据此完成12-13题。
12.郑州文旅产业能频繁出圈的根本原因是()
A.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B.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打造居住型都市
C.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营造产业创新环境
D.外迁全部制造业,根治环境污染问题
13.近年来,郑州对外辐射强度不断增强,这可能导致()
A.附近城市产业进一步向郑州转移
B.郑州城市污染将有所缓解
C.郑州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差距拉大
D.附近城市对外影响力减弱
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将造船业作为先导产业,提出“造船立国”口号。随着日
本造船量下降,韩国在200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2010年后,韩国为保持造船业在全
球的竞争地位,开始调整船舶制造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4-14题。
14.20世纪70年代韩国“造船立国”的优势条件有()
①造船成本低
②建造工艺高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四面环海,海港众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双核结构城市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的轴线,引领和推动所
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结构城市具有互补性,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在杭
州湾区域内,杭州和宁波形成了双核结构。如图示意双核结构及杭州湾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空间距离B.地域文化
C.城市区位功能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6.我国杭州一宁波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有利影响有()
①实现区域内能源资源互补
②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加强区际联系与交流
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新城是许多特大城市应对“大城市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部分特大城市把新城规划建设作为优
化区域空间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提升新城在区域内的辐射服务能力,实现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协同发展。
如图示意2021年北京、上海各新城常住人口的就业目的地分布统计。据此完成17-17题。
北京上海
0©
常9^
住8-
人70
就60
业0
5
目0U其他地区
4
的0
3口中心城区
地0
2■罚城
占0
0
比1
0
%)松
江
浦
贤
定
汇
山
新
新
新
新
新
新
城
城
城
城
城
城
城
17.与北京相比,上海各新城()
A.规划面积更大
B.对中心城区的就业依赖程度较低
C.人口数量更多
D.与中心城区的产业联系强度较小
L制药集团总部位于瑞士,提供从疾病的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到治疗的产品与服务,业务范围遍布世
界150多个国家,是第一家进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跨国企业。如图示意L制药集
团在我国发展的简要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4年2007年2015年
1994年2005年2011年
18.L制药集团在我国成立研发公司、高致敏生产空间、药品开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有()
①升级区域产业结构
②提升药品利润空间
③拓展药品销售市场
④降低药品生产成本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如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30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近年来,该地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
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读图完成19-21题。
19954;一.2014节一
耙?_吧1km◎。行政中心£)水域勿城区巨]水朝
号.公路一铁路)—河海巨桑树回犹菜
19.导致该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A.工业产业转移B.粮食产量过剩
C.基塘农业发展停滞D.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20.推测三十多年来该地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A.农业产值下降
B.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C.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长快
21.针对发展中的问题,该地应采取最有效的产业发展措施()
A.推动产业升级B.退耕还林还湿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提升中心城市职能
如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工业增加值二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2006-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B.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C.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D.第三产业比重降低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3.(2024春•福州期中)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区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
T—轻纺工业--O-高新技术工业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为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
为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请把下列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①环境污染加重
②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③工业用地急剧减少
④住房紧张
⑤交通拥堵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4.(2023•莆田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位于109°ITE~109°14'E,27°30,N~27°32,N,区内地势西部高,东部
低,中部隆起,岩溶槽谷地貌(“U”形地貌)发育成熟。2014年以来,当地引导和鼓励群众种植经济
型林木,使万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8.2%,同时使耕地资源减少,“非粮化”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82%。
表示意2019年铜仁市万山区“非粮化”耕地地类面积,“非粮化”耕地包括耕种、种植非粮食作物的耕
地及耕地通过工程手段转化成的林地、园地、其他农用地。
类型耕地/hn?可调整地类/hm?总计/hm?
水田旱地水浇地林地园地其他农用
地
未耕种812.551924.092.00---2768.64
种植非粮89.38316.8379.08-485.29
食作物
工程恢复1435.26435.6669.891940.81
即可恢复-388.67110.5450.57879.78
总计/hm2931.932240.9281.081823.93876.0120.466074.52
(1)描述2019年铜仁市万山区“非粮化”耕地地类面积的结构特点。
(2)分析铜仁市万山区“U”形地貌对未耕种“非粮化”耕地规模影响较大的原因。
(3)为保障国家耕地资源安全,试从下列两种“非粮化”类型中任选一种,说明该“非粮化”类型对
万山区耕地“非粮化”管控整治的影响。
①种植结构“非粮化”:描述一定区域内耕地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
②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描述一定区域内耕地转变为其他农用地,如园地、林地等。
25.(2023•三明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岸沙丘是受风力与水力交互作用而形成。托拉海河地处柴达木盆地南部(间歇性河流),该
地常年盛行风风力强劲,区域内广泛分布形态独特的河岸沙丘,最为典型的是复合新月形沙丘。
材料二:某科研团队运用遥感影像、探地雷达(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介质内部物质特
性和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探究该地河岸沙丘得分布特点、沉积构造和演变规律。随着沙丘内部的水分
变化,其内部存在明显交界面。在交界面以上,沙质疏松,电磁波传播速度较快;在交界面处存在盐壳,
出现强烈反射;交界面以下附近,含水量较高,快速衰减(如图)。
(1)说明早期新月型沙丘的物质来源。
(2)描述2002-2020年间沙丘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3)根据探地雷达信号变化,分析该地古复合新月形沙丘不同时期形态结构变化的原因。
26.(2023春•石狮市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等周边8个大中
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图1)。目前武汉市到8市以及圈内相邻两市之间的1小时交通圈已经建成,
半小时交通圈也基本形成。
图1
材料二:近几年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武汉市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文
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
武汉已与北京、上海、深圳一道,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
材料三:图2是武汉市2011年〜201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60
50
*
@40
430
昱
20
10
0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一—第一产业T—第二产业T-第三产业
图2
(1)指出2011年到2018年间武汉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2)分析影响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的辐射功能的因素。
(3)阐述武汉发展“芯城”过程中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表现。
27.(2023•寿宁县校级开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核心,东临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
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钦州湾沿海红树林广布,钦州港位于钦州市南部、钦州湾东北侧。
据钦州市总体规划,至2025年在钦州港及其周边将围海填海79平方千米,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
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
材料二左图为北部湾经济区简图,右图为钦州湾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钦州市2014-2016年产业结构统计数据表(下表)
产业/年份2014年2015年2016年
第一产业22.7%21.7%20.7%
第二产业39.6%40.4%43.1%
第三产业37.7%37.9%36.2%
(1)指出钦州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
(2)说明钦州港及其周边填海区规划重点发展的工业对钦州市产业发展的意义。
(3)简述大规模围海填海对钦州湾水域环境的影响。
2025年菁优高考地理解密之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合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设纺织、五金和食品等传统产业;2009年后由政府筹资
引进京东方(生产显示屏)、长鑫半导体、蔚来新能源汽车,带动新兴产业链发展;2015年后合肥依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深空探索等高新产业。目前,
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38个大科学装置中有8个在合肥。近10年,合肥的GDP快速增长,被称为“合
肥模式”。据此完成1-1题。
I.早期合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其比较优势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B.廉价劳力与地价
C.丰富的矿产资源D.强大的科研能力
【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
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
素;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解答】解:上海是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交通和科研能力更具优势,AD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早期合肥承接上海的产业部门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所以优势主要是廉
价劳动力,而矿产资源不是其主要区位条件,同时合肥相较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故地价低,B正确,
C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
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
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2008年2015年2019年
上海都市圈3.455.216.54
兰州都市圈2.202.362.78
合肥都市圈2.160.810.97
2.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分析】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技术、人才、
信息等要素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
【解答】解:根据表格数据,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从3.45增加到6.54,
说明该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上海)的集聚程度和制造业在外围城市的集聚程度均有所提
高,这反映了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在增强,能够更有效地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表格中并未提及各城市
间的信息流情况,故无法确定其是否大幅降低,A错误。
城市间功能互补性增强是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增强的表现,而不是减弱,B错误。
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显著提升是表格数据所反映的趋势,C正确。
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与表格中提到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
的特点相悖,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空间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
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806年,法国鲁贝居民不足9000人。1814年起,当地兴建大量棉毛纺织厂,逐步成为全球纺织工业中
心,百年间人口便已超过12万人。20世纪60年代起,鲁贝纺织业衰落,人口大幅减少,大量厂区荒
废。近年来,当地将原厂区内的工业建筑改建成文化场所。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1806年前后,鲁贝()
A.人口性别比失衡B.居民收入水平低
C.以外来人口为主D.工业用地比重高
【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资源、交通、政策、开发历史等。
【解答】解:1806年以前,鲁贝地区人口较为稀少,地处法国北部,土壤肥沃,该地主要从事传统农
业,无法看出人口性别比例失衡,A错误。
该时期的人主要是本地人,从事传统农业,收入水平较低,工业水平也比较低,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
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4.工业建筑的改建对鲁贝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A.缓解就业紧张B.延长产业链条
C.复兴传统产业D.改善人居环境
【分析】工业建筑的改建对鲁贝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环境、文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把原厂区内的工业建筑改建成文化场所,改变了原来
发展模式,文化场所对环境比较友好,污染较小,所以改善了人居环境,D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场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很少,对缓解就业紧张作用小,A错误。
工业建筑的改建并不是对纺织业进行产业链延长,而是文化场所,所以没有复兴传统产业,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工业建筑的改建对鲁贝城市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读“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④分别是()
A.城镇化重点生态农产品
B.生态城镇化重点农产品
C.重点农产品生态城镇化
D.重点城镇化生态农产品
【分析】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
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一般来说,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
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
景。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主体功能区包括优化和①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和禁止开
发区域,优化和重点开发区月包括②城镇化地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是③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
主产区主要提供④农产品,故①〜④分别是重点、城镇化、生态、农产品,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主体功能区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
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下列对优化开发区域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的比例
B.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制造业
C.优化城乡结构,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
D.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分析】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
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
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
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解答】解:优化开发区域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发挥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
进行产业转移、产业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优化、完善城镇化体系,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
展。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解题时要根据关联图的信息进行推断,判断正确的答案。
洱海四面环山,与苍山同属断块山一一断陷湖地貌体系,风向受地形影响大。历史上,依靠人力划桨的
木船和风帆船是连通洱海湖区的重要交通工具,洱海帆船的营造法式和船型结构自成一派。1996年洱
海船只进入高峰期,共有3273艘。目前洱海船只数量锐减。如图为洱海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WOWE1OO°14'E
河流
。>湖泊
/\山脉
①破
7.大风篷木船从海东驶向喜洲,平均用时最短的是()
A.夏季白天B.夏季夜晚C.冬季白天D.冬季夜晚
【分析】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
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
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
形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解答】解:读洱海周边区域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材料“风向受地形影响大”可知,山谷风对该地区影
响较大,白天,尤其是夏季的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洱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
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便在点苍山与洱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
形成强烈的谷风,从洱海吹向点苍山,故大风篷木船从海东驶向喜洲,速度较快,平均用时最短,A正
确,BC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
知识进行解答。
8.目前洱海船只数量锐减主要是因为()
①旅游产业兴盛
②经贸联系衰落
③环境政策严格
④公路运输便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城市的规划和布局会影响交通网络的建设和运行,人口密集地区需要更多的交通运输设施来满
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交通运输需求的规模和结构。
【解答】解:旅游产业兴盛,对具有旅游性质的船舶需求增多,①错误。
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贸联系不断增强,②错误。
为了加强对洱海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大理实施洱海保护工程,对洱海船只数量进行了控制,③正确。
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逐渐取代较为传统的水运方式,公路等成为人们主要的运输方式,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L市旅游资源丰富。如图示意L市产业和就业结构。据此完成9-9题。
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9.L市在2001—2003年期间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表明()
A.第一产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
B.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化贡献大
C.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第三产业人均产值较第二产业低
【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产值的比重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因而
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发展三大产业。
【解答】解:无法判断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减,第一产业人口差异不大,故无法推测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
降低,A错误。
此期间产业结构由“三、一、二”转变为“三、二、一”,第二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化贡献大,B错误。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小,C错误。
同一年份人均产值比较,产业结构比重除于人口就业比重,计算得出2001—2003第三产业人均产值较
第二产业低,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的过程与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
的程度会逐渐降低。2003〜2017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环境变量(以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研究变量)
与经济变量(人均GDP)数据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如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3〜2017年
的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0
人
均100000
I
MXXM)j
业
魔
MXXM)G
水
D
椁40000p
放
导2(X100
0
人均GDP<兀>人均工业废水抻放*/人)
10.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质量开始好转的时间是()
A.2005年B.2007年C.2010年D.2017年
【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建卫星城,开发新区;改
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等。
【解答】解:据图示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可知,2007年前,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呈增长趋势,2007
年后,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环境质量开始好转,所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质量开始好转
的时间是2007年。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和思维分析能力。
1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质量转好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②资源消耗不断减少
③清洁生产技术进步
④废水等污染物排放不断减少
⑤环境保护趋于严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
【分析】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全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
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与能源,尽可能不用有毒原材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就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
性;对产品而言,则是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解答】解:资源的消耗增大,区域人口增长,废水等污染物排放不一定减少,但排放的标准提高,
④错误。
图中人均GDP整体呈增长趋势,资源消耗增大,不会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进步,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政策对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趋于严格,所以环境质
量转好,①③⑤正确,②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质量转好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
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春节期间,郑州各大热门景区游人如织,多项文旅数据比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在各平台发布的报告中频
频霸榜,郑州的城市影响力在不断提升。据此完成12-13题。
12.郑州文旅产业能频繁出圈的根本原因是()
A.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B.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打造居住型都市
C.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营造产业创新环境
D.外迁全部制造业,根治环境污染问题
【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评价(特色、类型、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
及结构规模)、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社会经济环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
评价(区位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基础设施)这三方面具体分析。
【解答】解:“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营造产业创新环境”是郑州文旅产业能频繁出圈的根本原因,通
过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郑州文旅产业能够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C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加强宣传可以提高郑州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但要想让文旅产业持
续发展,还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没有好的创意,是吸引不了大量游客的,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打造居住型都市”与郑州文旅产业的发展关系不
大,虽然房地产的发展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但与文旅产业的核心关联较小,B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外迁全部制造业,根治环境污染问题”与文旅产业的发展关系也不大,
制造业的转移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固然重要,但支撑不了郑州文旅产业发展的出圈,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郑州文旅产业能频繁出圈的根本原因的相关知识,解
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3.近年来,郑州对外辐射强度不断增强,这可能导致()
A.附近城市产业进一步向郑州转移
B.郑州城市污染将有所缓解
C.郑州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差距拉大
D.附近城市对外影响力减弱
【分析】郑州对外辐射强度不断增强的影响主要从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环境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随着郑州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增
力口,对附近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与附近地区进行产业分工合作,A错误。
郑州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会带动周边城市或区域发展,与周边地区进行产业分工,会把污染相对较重的
产业向外转移,郑州城市环境污染将会有所减缓,B正确。
郑州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其经济发展差距会减小,C错误。
郑州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会带动周边城市或区域发展,与周边地区进行产业分工,使得周边城市的发展
机会增多,通过与郑州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发展,所以附近城市对外的影响力也会增强,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郑州对外辐射强度不断增强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
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将造船业作为先导产业,提出“造船立国”口号。随着日
本造船量下降,韩国在200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2010年后,韩国为保持造船业在全
球的竞争地位,开始调整船舶制造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4-14题。
14.20世纪70年代韩国“造船立国”的优势条件有()
①造船成本低
②建造工艺高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四面环海,海港众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造船
成本低,①正确。
当时的韩国经济科技都还比较落后,建造工艺低,②错误。
国家提出“造船立国”,对造船业支持力度大,拥有政策支持,③正确。
韩国为半岛国家,三面环海,④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
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双核结构城市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的轴线,引领和推动所
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结构城市具有互补性,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在杭
州湾区域内,杭州和宁波形成了双核结构。如图示意双核结构及杭州湾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市
•城
速
高
一
路
铁
一
场
个
机
★双
杭州方聘海大桥
杭州汽30°17'N
中心城市Z八城市
29°53'N
15.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空间距离B.地域文化
C.城市区位功能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分析】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从距离、文化、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双核结构具有互补性,杭州和宁波周围有更近的城市,但
是却未形成此结构,故空间距离邻近并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城市地域文化差异不大,互补性不强,B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杭州和宁波在数字经济、文创产业、港口经济、对外贸易、智能制造等
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形成错位协同、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故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区位功能,C正
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杭州宁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不相同,而且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双核结
构城市的形成也不具有明显影响,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
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6.我国杭州一宁波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有利影响有()
①实现区域内能源资源互补
②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加强区际联系与交流
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我国杭州一宁波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联系、产业发展等方
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双核型空间结构利于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可以促进经济
协同发展和加强区域交流与联系,故②③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地都位于长三角附近地区,能源资源都依赖区外输入,两者难以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考试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内容回顾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有效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快乐课堂幼儿园小班班级工作计划
- 强化自我学习与知识管理计划
- 注册会计师考试每科复习要点试题及答案
- 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师考试复习反馈机制试题及答案
- 复习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的考题试题及答案
- 补充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5含解析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讲解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
-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大学(威海)
- 工程热力学 09气体动力循环-wyz-2013
- 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专业工程分包业主审批表
- 活动物料清单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课件
- 自动打铃控制器plc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