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年语文专题复习(学生用书)训练任务群四 对点练案17 归纳原因和总结启示_第1页
2025高考年语文专题复习(学生用书)训练任务群四 对点练案17 归纳原因和总结启示_第2页
2025高考年语文专题复习(学生用书)训练任务群四 对点练案17 归纳原因和总结启示_第3页
2025高考年语文专题复习(学生用书)训练任务群四 对点练案17 归纳原因和总结启示_第4页
2025高考年语文专题复习(学生用书)训练任务群四 对点练案17 归纳原因和总结启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任务群四文言文阅读

对点练案17归纳原因和总结启示

(分值: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

冲簸波涛,以为壮也。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

耽酒自放。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

其诗不行于时。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贫不自谋,家人诮之

曰:“何物可憎,徒涴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

所为。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

易,而岂有所计于外。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若为闭关吟讽,冻饿

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

一言以为信也。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嗟

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岂以予文为足重

君之诗于身后哉!(节选自王慎中《朱碧潭诗序》)

1.(3分)作者为朱碧潭诗作序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胡应炎,字焕卿,常之晋陵人。元丞相伯颜南伐,师次常境。知府王洙遁,朝廷以姚訔

知府事,署节度判官。既应訔命,即选民之壮勇者三千人,自将登城。为訔画曰:“吾州京

师北门,不可失守。然城痹堑狭,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而北兵锐且众,乘胜远来,其

锋不可,当恐未易与战也。宜树木栅傅城,多调粟、缮械为守计。”訔然之。

(节选自高启《胡应炎传》)

2.(3分)胡应炎认为常州城不容易防守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段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孙炎,字伯融,金陵句容人。己亥十一月,擢行省都事。时秀民有才能者,皆伏居山谷

中不肯出,炎为书遣使者招致之,而故中丞刘基、章溢、知府叶琛皆为处士所推。基最有名,

使者再往返,不起,以一宝剑送炎。炎作诗以为剑当献之天子,我人臣不可私受,封还之。

草数千言,开陈天命以谕基。基不答,逡巡就见,置酒与饮,论古今成败之事如倾峡,滚滚

不休,基乃深钦叹之曰:“基自以为胜公,观公议论如此,基何敢望哉!”炎遂致基于京师。

(节选自方孝孺《孙伯融传》)

3.(3分)刘基最终为何答应孙炎的邀请出山?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死?”

晏子对曰:“此馁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著

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

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何为其无德也!顾臣愿有请

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使

财货偏有所聚,菽粟币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则桀、纣之所以亡

也。夫士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

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节选自《说苑·至公》)

4.(3分)《论语·季氏篇》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齐景公生前

有马四千匹,说明他治理国家是有成绩的,但百姓们觉得他没有可以称颂的德行。我们能从

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

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

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

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

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

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

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涉务》)

5.(3分)文章谈论文士的多种弊病,结合文本概括这给了当时的读书人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①朱碧潭对诗歌真诚热爱,即使不被认可也不改变。②朱碧潭曾拜访作者,怀揣几十首诗

作为见面礼,希望得到作者的评价。③作者想通过为其诗作序,不辜负他的心意,不让他的

诗作被埋没。

参考译文

诗人朱碧潭君,名汶,出身于名门世家,年少时跟着父亲四处游历,往来于荆湖、豫章一带,

在洞庭、彭蠡、九江之间泛舟,乘风破浪,认为这很壮观。登上匡庐山,游览赤壁,观览古

代名人贤士隐居、遁世、长啸、吟咏的遗迹,触发了他的志向,于是学习写诗,沉溺于饮酒,

自我放纵。当他纵情嬉戏、颠倒欢畅,欢笑呼喊、快乐安适的时候,把写诗当作娱乐,只是

说别人不了解自己。人们也都轻视他,不把他当回事。他的诗在当时不流行。屋室的墙壁、

门窗,都写满了题诗,墨渍纵横交错,只是用来向家人妻子儿女炫耀罢了。(他)贫穷不能自

己谋生,家人责备他说:“什么东西这么让人讨厌,白白弄脏了墙壁门窗,又不能当饭吃,

难道是画饼充饥吗!”(家人)拿起笔砚扔向他,想用这种方式激怒他,希望他能有所作为。

朱君不生气,也不改变。

大凡世上对某事物有爱好的人,一定深深击中他的欲望,而非常满足他的内心。他追求它并

且得到,得到后就快乐,即使生死也不能改变,难道还会有什么计较在外的东西吗?诗歌不

能在当时流行,用来出售获取钱财和获取宠爱,朱君确实是知道的。如果为了闭门吟诵,即

使挨冻受饿、衰弱沮丧也不满足,他的爱好就在这里。人们不重视他的诗,哪里足以扰乱他

的气概,而改变他的事业呢!

朱君曾经拜访我,怀揣着几十首诗作为见面礼,神色谦卑而言辞恳切,大意是为自己的长处

感到高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只是希望得到我的一句话作为认可。难道他是刻骨铭心,极

度喜爱,虽然不考虑外在的东西,却还是不能忘记那微不足道的名声吗?唉!这本来就是朱

君所爱好的。朱君已经去世,我因此特意为他的诗作序并流传于世,希望不辜负他的心意,

哪里是认为我的文章足以在他死后重视他的诗呢!

2.①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②士兵都是普通市民,缺少训练。③元兵是精锐部队,数

量众多。

解析依据“然城痹堑狭”可概括出答案①。依据“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可概括出答

案②。依据“北兵锐且众”可概括出答案③。

参考译文

胡应炎,字焕卿,是常州晋陵人。元朝丞相伯颜南下攻打宋朝的时候,元军已驻扎到常州境

内。常州知府王洙逃走,朝廷任命姚訔掌管常州,任命他代理节度判官之职。胡应炎接受姚

訔的任命,就挑选三千强壮勇猛的百姓,亲自带领登上城墙。胡应炎与姚訔一起谋划守城的

办法时说:“我们常州是京城的北部大门,决不能失守。可是常州城墙破旧失修,护城河狭

窄,士兵都是普通市民,不是平素训练和调度出来的军队。而且元兵是精锐部队,数量众多,

他们乘胜而来,锋芒锐不可当,我担心与之作战不容易取得胜利。应该在城墙上再增设木栅

作为防护,多征调粮食、整修军械,把这作为守城办法。”姚訔认为胡应炎说得对。

3.①受孙炎恪守君臣之礼的感召。②钦佩孙炎的才华。③感受到孙炎再三邀请的诚意。

解析由“基最有名,使者再往返,不起,以一宝剑送炎。炎作诗以为剑当献之天子,我人

臣不可私受,封还之。草数千言,开陈天命以谕基”可概括出答案①。由“基不答,逡巡就

见,置酒与饮,论古今成败之事如倾峡,滚滚不休,基乃深钦叹之曰:‘基自以为胜公,观

公议论如此,基何敢望哉!’”可概括出答案②。由“使者再往返”“草数千言,开陈天命

以谕基”可概括出答案③。

参考译文

孙炎,字伯融,金陵句容人。己亥十一月,(明太祖)提拔孙炎为行省都事。当时有才能的杰

出的百姓,都隐藏在山谷中不肯出来,孙炎写了信派遣使者招他们前来,而原中丞刘基、章

溢、知府叶琛都被处士们推荐。刘基最有名望,使者两次往返,刘基不愿被起用,把一把宝

剑送给孙炎。孙炎作了一首诗,认为剑应当献给天子,我是人臣,不能私自接受,封好剑还

回去。草拟了几千字的书信,展开陈述天命来开导刘基。刘基没有应答,犹豫不决来见孙炎,

孙炎准备了酒宴跟他饮酒,谈论古今成败的事如同洪水倾泻于峡谷,滚滚不停,刘基于是深

深钦佩对他感叹说:“刘基自认为超过您,看到您这样的谈论,刘基怎么敢与您相比呢!”

孙炎就把刘基送到了京师。

4.①治国理政者要自律,不能追求奢侈生活。②要体恤民情,坚持人民至上。

解析根据“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君之营内

自乐,延及后宫之族”可概括出答案①。根据“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使财货偏有所聚,

菽粟币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则桀、纣之所以亡也”可概括出答

案②。

参考译文

齐景公常赏赐后宫,台榭都披上文绣之衣,给野鸭与大雁吃菽粟。景公出巡看见路上有死人,

就对晏子说:“这人怎么死的?”晏子回答:“是饿死的。”景公听了,说:“唉!寡人没

有德行,怎么如此厉害啊!”晏子答道:“国君的德行十分明显,怎么说是没有德行呢?”

景公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晏子答道:“国君的德行施及后宫和台榭;国君的玩物都穿

着文绣之衣;国君的野鸭与大雁都吃着菽粟;国君由宫内自己享乐延及后宫的人与家畜;怎

能说是没有德行呢!只是臣希望向国君请求一件事:请国君把这种自己享乐的心意推广到与

百姓同乐,那样还有什么饿死的人呢?国君不推及百姓,而是只求宫内安好,使财物偏聚于

宫内,菽粟币帛在仓库内都腐烂了,恩惠不施于百姓,不用公心对待全国,这是桀、纣亡国

的原因。百姓叛乱的原因,就因为君主偏而不公啊。国君如果明察臣晏婴的话,把国君的盛

德之心遍布天下,那么就会成为汤、武一样的圣君,一个饿死的人又何必同情呢?”

5.①社会需要务实之才,而非空谈之人,读书人应有益于物;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书人

不应安于享乐,不知稼穑;③读书人要应世经务,重视农耕,不要成为社会寄生虫。

参考译文

我见到世上的文学之士,评议古今,好似指掌一般非常熟悉,等有所试用,多数不能胜任。

处在太平盛世,不知道有丧乱之祸;身在朝廷为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保有俸禄供给,

不知道有耕作的劳苦;盘踞在吏民头上,不知道有劳役的辛苦:所以这样的人就很难适应社

会和处理政务了。晋朝南渡,对士族优待宽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