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同步试题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_第1页
2024-2025学年同步试题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_第2页
2024-2025学年同步试题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_第3页
2024-2025学年同步试题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_第4页
2024-2025学年同步试题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1课望海潮基础篇基础篇一、语言表达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堤沙(dī)千骑(qí)都门(dōu)B.凝噎(yē)暮霭(ǎi)老叟(sōu)罗绮(qǐ)C.重湖(chóng)叠𪩘(yǎn)嬉嬉(xī)骤雨(zhòu)D.箫鼓(xiāo)珠玑(jī)参差(cān)羌管(qiāng)【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都”应读dū;B项,“叟”应读sǒu;D项,“参”应读cēn。故选C。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高考考纲要求掌握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做这类题需要平时识记一些常见修辞手法的概念,并且要知道修辞手法的效果。本题要求选出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B项,比喻、对偶,将“怒涛”比作“霜雪”,前后两句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词性相同,构成对偶。C项,夸张,“十里”是虚指,极写荷花之多,夸张手法。D项,借代,“凤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用于借指朝廷,属于借代。故选A。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A.词萌芽于南朝,宋代到达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子词”,别称有: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B.词一般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巨钻。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D.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等。【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D项,“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等”错误,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4.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所咏主题。B.自“烟柳”一句开始,从多个方面描写杭州之美丽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等。C.“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与“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奢侈生活的反感。D.下片前半段专咏西湖,从湖山盛景、桂子荷花、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答案】C【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奢侈生活的反感”理解错误,“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没有反感之意。故选C。提高篇提高篇二、现代文阅读读柳永梁衡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但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揭示出了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三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捱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亲自圈点放榜时,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他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去到民间的词作家。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十七年,直到他终于在47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魂销骨铄,化做一团烂泥。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成语言:脱颖而出。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啪”的一声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是自己的词。比如这首已传唱九百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读到这些句子我就联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那时照相根本不用选景,随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现在你对着这词,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无尽,美不胜收。这种功夫,古今词坛能有几人?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无大无小,贵贱不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有删改)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在《鹤冲天》中柳永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才华有充分的信心,并且幻想有一番大作为。B.柳永本想考取功名,却无奈地落到了市井之中,但“奉旨填词”的他反而在逆境中获得人生的精彩。C.作者说读《八声甘州》有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是用类比的方式赞扬了《八声甘州》杰出的艺术成就。D.文章标题为“读柳永”,既是读柳永的作品,更是读柳永的人生。作者认为只有深入民间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6.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7.本文是如何表现柳永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5.B6.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指理想世界,“另外一个世界”是指逆境中的世界,“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指一个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世界。②当心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生活发生了碰撞,那些在逆境中成大才的人,选择了为梦想而抗争,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完美世界。7.①对比,柳永不同于大多数文人碰钉子后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成就文名。②引用,文中引用《鹤冲天》表现其洒脱与自信,用《八声甘州》赞美他杰出的艺术成就。③类比,文末将秦皇汉武与柳永相提并论,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分析】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A项,“并且幻想有一番大作为”说法错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是柳永的激愤之语,犹言“即使不做官,也丝毫不弱于公卿将相”。C项,“是用类比的方式”说法错误。此处是用比喻的方式,类比强调的是同类事物的比较,比喻强调的是不同类事物的比拟。D项,“作者认为只有深入民间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说法错误。文章的主旨是肯定柳永在逆境中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而选项的说法过于片面、绝对。故选B。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理解关键词语,如“想着一个世界”另外一个世界”,“想着”的显然是自己的理想,而上天给的则是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让人在痛苦中展现才华,“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是指人创造出的个人价值超越了个人与现实而成为经典;这也提示我们,不能在现实逆境中屈服,而应“矛盾斗争”,从而发挥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世界。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他“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对比他与其他文人的不同选择,突出他的与众不同;《鹤冲天》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他“在内容上把词从宫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是自己的词。比如这首已传唱九百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可见他才华出众,诗歌传唱不衰;“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用秦皇汉武来与他类比,突出他的杰出成就。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留客住柳永偶登眺。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从词人登楼远眺写起,描写了艳丽明媚的季节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丽明快的基调。B.“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云雾散去、远山重重,南海浩瀚无垠的壮阔画面。C.上阕最后结句“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中的数声鸟鸣引出下阕开头的“旅情悄”,引出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情思。D.这首词延续了柳永一贯的婉约词风,注重铺叙手法的运用;下阕“沉沉”“杳杳”“盈盈”“隐隐”等叠词的应用,使词作韵律悠长、情感真挚动人。9.这首词与《雨霖铃》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案】8.A9.相同点:都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友人离去之后自己无人诉说的忧伤。不同点:《雨霖铃》全词主要是表现离别的伤感,而这首词中,“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等主要是写羁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看看春又老”表现出漂泊之久或时光流逝之悲。【分析】8.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奠定了全词清丽明快的基调”错误,诗歌上阙是以乐景写哀情,不是奠定“清丽明快的基调”。故选A。9.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考核比较阅读,首先分析《雨霖铃》表达是和朋友离别的伤感;此词由“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可见是羁旅漂泊、思念朋友的伤感;“看看春又老”时光流逝之感慨。由此分析异同即可。四、对点写作10.依据《望海潮》描写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为当时的杭州写一段导游词。【答案】参考示例:各位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