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年级化学学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Si-28S-32Ca-40Fe-56I卷(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全球已产生的70亿吨塑料垃圾中,仅不到10%被回收。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全球战塑”。下列行为不能减少白色污染的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B.用纸制品代替塑料制品C.自备环保购物袋 D.使用可降解塑料2.景泰蓝制作过程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裁剪:裁剪铜板 B.掐丝:铜丝掐成图案C.烧蓝:烧制釉料 D.磨光:将制品打磨光亮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4.臭氧(O3)能杀死细菌,可用作消毒杀菌剂。臭氧属于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稀有气体5.硼酸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皮肤渗出性的反应,如硼酸软膏可用于治疗轻度、小面积急性湿疹、急性皮炎、脓疱疮等。硼酸的化学式为H3BO3,则其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6.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样 B.量取液体体积C.滴加液体 D.称量固体7.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A.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B.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C.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D.内壁有高锰酸钾的试管用水清洗8.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钬元素是金属元素 B.一个钬原子中有67个中子C.钬的元素符号为Ho D.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9.三亚硝酸氰N(NO2)3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NO2)3由3种元素组成 B.N、O原子的个数比为1:2C.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1个N(NO2)3分子中含有3个氧分子10.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蚀刻硅芯片时,产物均呈气态,不会留下残留物。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丙的化学式是:SiF4 B.参加反应的丙和丁质量比为26:7C.物质乙中元素化合价为0 D.参加反应的甲和丙分子个数比为4: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的生产过程主要为:①烧铁:将捣碎的铁矿石和焦炭放入炼铁炉中,持续鼓入空气并加热;②炼钢:将炼铁炉中产生的液态生铁导入敞口的“方唐”中,加入潮泥灰(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并不断翻炒。“手撕钢”是一种薄如蝉翼、价比黄金的不锈钢箔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2023年11月10日,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国产设备成功轧制出超薄手撕钢,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11.下列与“炒钢法”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炼铁”时,将原料捣碎可增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B.“炼铁”时,持续鼓入空气可以提高炉温C.“炼钢”时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除尽生铁中含有的碳D.钢的性能优良,如其熔点比纯铁低,易于加工12.下列有关“手撕钢”的说法错误的是A.“手撕钢”属于合金B.将钢板轧成“手撕钢”,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C.“手撕钢”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将“手撕钢”撕开时,有新物质生成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铁 B.铜有金属光泽,用于制作导线C.N2化学性质稳定,用于生产氮肥 D.氧气无色无味,用于医疗急救14.下列措施中不能加速固体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A.将固体研磨成粉末 B.降低温度C.用玻璃棒搅拌 D.升高温度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验证蜡烛燃烧产物有H2OB.收集H2C.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D.监控氧气的流速A.A B.B C.C D.D1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 B.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 D.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刻度线处17.“天宫课堂”在空间站与地面同步探究了蜡烛燃烧实验。空间站内蜡烛燃烧的火焰如图1,地面实验蜡烛燃烧的火焰如图2,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间站与地面实验的蜡烛燃烧时均需要氧气B.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蜡烛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C.空间站与地面实验蜡烛完全燃烧时都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点燃空间站蜡烛与地面实验蜡烛所需达到的温度是不相同的18.《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的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固体。和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大幅减小,所以“冷却结晶”时析出晶体D.“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1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式ACO(O2)缓慢通过灼热铜网BCu(Fe)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CO(CO2)缓慢通过灼热木炭粉D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20.化学链燃烧是一种新型燃烧技术,该技术是由载氧体、燃料反应器和空气反应器组成。现用载氧体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反应器中发生化合反应B.燃料反应器中,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理论上,燃烧28gCO至少需要16g空气D.理论上,整个转化过程无需补充CaSO4II卷(60分)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计60分)21.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1)敦煌壁画是世界艺术的瑰宝,如同一座古代颜料标本库,丰富绚丽的色彩取自不同的矿物颜料。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常用于勾勒人物的嘴唇等,铁红与C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制得铁,该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歼-20隐形战斗机发动机喷口、喷管的金属材料中加入了稀土金属铼,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高温、易机械加工等性能。冶炼的化学方程式为2KReO4+7H22Re+6X+2KOH,则的化学式为______。(3)空间站内用特种活性炭除去空间站中微量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活性炭之所以有该性质是由于它具有______的结构。早期,空间站内的二氧化碳可用超氧化钾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4CO2+2H2O=4KHCO3+3O2,该反应的优点是在常温下进行且______。(4)我国首个万吨级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可以从电厂烟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后将其变成液态进行储存。二氧化碳气体变成液态储存的过程,发生的微观变化是二氧化碳分子______变小。(5)利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能检测多种空气污染物。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用该“检测站”测得某小区地下车库中一氧化碳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浓度如图。(已知:50ppm为一氧化碳准许成年人置身其中的最大量)由图可知,一氧化碳浓度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22.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2)装置A可用于制取氧气,实验中观察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装置A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如图装置F,用氮气和氧气混制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应从装置中的______(选“c”或“f”)口通入氮气排出18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mL水。(集气瓶容积为500mL,集气瓶中水可以不全部排出)。“追梦”学习小组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会变慢,重新加入稀盐酸后,反应速率又有所加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盐酸属于酸,由HCl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浓盐酸会挥发出HCl气体,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②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③NaHCO3+HCl=NaCl+H2O+CO2↑。I.检验不同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的反应速率【实验1】如图1所示,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制取二氧化碳。记录集气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时间,结果如表:盐酸的浓度%37322620148收集满瓶的时间(s)202325261分6秒2分22秒(4)a瓶盛放的试剂应选择_______(填序号)。①氢氧化钙溶液②水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5)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6)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II.探究盐酸浓度对制取的二氧化碳的影响【实验2】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制取二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加热。结果如表:盐酸的浓度(%)紫色石蕊溶液的变化变红的石蕊溶液的变化(加热后)37变红不变32不变26变成紫色20变成紫色14变成紫色8变成紫色(7)盐酸的浓度为32%以上时,变红的石蕊溶液加热后颜色不变的原因是______。(8)综上实验,在课堂上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盐酸最适宜的浓度范围是______。23.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水及水溶液”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实验室探究水的组成(1)利用氢气燃烧验证水的组成如图1所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______。(2)利用电解水验证水的组成如图2所示。用燃着木条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管内的气体是______(写物质名称)。【任务二】提高电解水的效率【查阅资料】提高电解效率措施包括:增强导电性、改变电解温度、设置超声波场等。【讨论分析】(3)用30%的NaOH溶液代替纯水进行电解,其目的是______。(4)升高电解温度能提高电解水效率的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微粒______;如图3、如图4分别为两种不同条件下不锈钢电极表面的气泡直径分布情况图。(5)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使电解反应界面减小,降低了电解效率。请结合图像,解释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______。【任务三】了解古代制盐宋朝时期,将卤水(含氯化钠,以及少量的硫酸钠、硫酸镁等溶液)通过晒或煮的方式进行制盐。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00g水)氯化钠35.735.83636.336.6硫酸钠4.99.119.540.848.8硫酸镁2227.733.539.344.5(6)卤水制取。可以将海水引入到覆盖有茅草的卤坑上,茅草可以将不溶于水的泥沙除去,该方法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茅草”类似于该操作中的______(填写用品名称)。(7)卤水浓缩。卤水浓度越高,溶液的密度越大。晒盐通过自然界的风吹日晒得到食盐晶体,该结晶方法称为_______;加热熬制卤水达到一定浓度时,采用一些方法将卤水冷却,进行这样的操作目的是______。(8)浓度检验。为检验卤水的浓度是否达到熬盐要求,往卤水中投入石莲子(一种植物种子),通过石莲子的沉浮确定溶液的浓度。为验证该方法进行如下实验:I.20℃时,配制氯化钠溶液溶液编号123456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17.0%19.0%21.0%23.0%25.0%27.0%若要配制25%的溶液100g,需要氯化钠______g;有同学认为27%的溶液是不能配制的,理由是______。II.投入石莲子,进行实验在编号1~5的溶液中,各投入5枚石莲子,观察到编号“4”中石莲子上浮。产生相同现象的溶液编号是_____。(9)熬盐。取NaCl质量分数25%的盐水100g,保持温度40℃,蒸发水分至NaCl完全析出。请画出析出的NaCl与蒸发的水质量关系图。(标出必要数据)24.燃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某项目小组的同学以“家用燃料”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项目一】燃烧是如何发生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燃烧的生成物有毒有害。(1)图1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利用图1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现象是______;与图1装置相比,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项目二】家用燃料的合理使用(一)燃烧燃料为了取暖(2)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从前人们把煤制成蜂窝煤后燃烧会更加充分,请你从充分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二)燃烧燃料为了照明诗人陆游曾记载:“书灯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可省油之半”。夹瓷盏是省油灯,用棉线做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内盛水。(3)油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下层盏内盛水能达到省灯油的目的,原理是______。【项目三】家用燃料的变迁和未来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4)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用等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天然气更环保的原因是:______。(5)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理由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A.燃料使用更便捷 B.固体燃料燃烧得更充分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6)通过研究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同学们预测未来燃料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能源。如氢能,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5.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一、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是指高温下CO将红砖中的Fe2O3转化为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的氧化物而形成青砖。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2)铁的化合物在现代更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①碳酸亚铁(FeCO3)不溶于水,可作补血剂,其中______元素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②火星探测器发回信息表明,火星上存在FeOOH,从而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其理由为______。③活性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二、FeOOH的制备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制备FeOOH主要流程如图。【查阅资料】①过氧化氢在60℃时开始分解,分解率为50%左右;当温度达到90-100℃时,过氧化氢可以分解90%;当加热到100℃以上时,过氧化氢开始急剧分解。②Fe2O3+3H2SO4=Fe2(SO4)3+3H2O③FeCO3+H2SO4=FeSO4+H2O+CO2↑(3)酸溶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H2SO4浓度,目的是______。(4)还原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Fe→FeSO4。沉淀发生的反应为FeSO4+H2O2+H2O→FeOOH+H2SO4。还原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沉淀时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三、FeOOH的含量测定已知:FeOOH及铁的氧化物加热分解原理如下:(T1、T2、T3为反应开始温度T1<T2<T3)①FeOOHFe2O3+H2O②Fe2O3Fe3O4+O2③Fe3O4FeO+O2称取含Fe3O4的FeOOH样品76.6g,进行热分解实验。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反应开始温度T1℃T2℃T3℃固体质量(5)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_。(6)通过表格分析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g,其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则样品中FeOOH的含量为_______%(精确到0.1%)。

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年级化学学科参考答案I卷(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13题答案】【答案】11.C12.D13.A【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CII卷(60分)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计60分)【21题答案】【答案】(1)CO2+H2O=H2CO3(2)H2O(3)①.吸附②.疏松多孔③.产生氧气(4)空隔(5)①.早晨②.出行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