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8开髓法及髓腔预备_第1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8开髓法及髓腔预备_第2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8开髓法及髓腔预备_第3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8开髓法及髓腔预备_第4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8开髓法及髓腔预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八开髓法及髓腔预备(4学时)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牙髓腔各部分的名称与牙髓腔的解剖特点

2掌握各组牙齿的开髓法

3进一步掌握常用器械的使用方法

4进一步掌握口腔科医师体位,术式和支点的应用

[实验内容]

1观察标本,模型,熟悉牙髓腔解剖,了解髓腔的增龄性变化

2仿头模上进行各组牙的开髓术

3在开髓术过程中,反复练习术式,支点和口镜的使用方法

4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用品]

牙齿剖面模型,挂图及幻灯,各组牙齿的各种剖面透明牙标本,

各组牙开髓步骤标本。离体牙石膏模型(包括上,下颌前牙,前磨牙

和第一或第二磨牙中各一颗)实验二拍摄的离体牙x线片,口腔仿头

模实验台,各类钻针

[方法和步骤]

工结合各组牙齿剖面标木,复习髓腔形态及各部分名称

L1复习髓腔解剖

注意根尖部的解剖:根管向根尖逐渐缩窄,在根尖牙骨质与牙本

质交界处最狭窄,称为根尖狭窄部(apicalconstricton),是牙髓血管和

神经与牙周组织血管和神经相连的通道。当牙髓疾病时,根尖狭窄部

是分隔根管和根尖周围区的重要屏障,是机体的自然防线关口。因此,

进行根管治疗时,是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的终止点。牙齿根尖端的开

口称为根尖孔(apicalforamen),根尖狭窄部距根尖孔约

根尖孔不是在根的最尖端,往往距牙根最末端约0.5.lmm,有的根尖

孔位于根的一侧,与牙长轴成一定角度

1.2复习髓腔的增龄性变化

a随着年龄增加,牙本质壁有继发性牙本质形成,因此髓腔体积

逐渐缩小,髓室顶降低,髓室底升高,顶底间距离缩小。髓角变细,

但高度不变。

b年轻恒牙根管较粗大,根尖部的发育尚未完成,根尖孔呈喇

叭口状;萌出3-5年后根尖孔形成。根管随年龄的增加而变细或闭锁。

c牙髓组织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变,临床能见到x线片显示在

髓室的为髓石,弥漫性钙变可阻塞根管。

2学习掌握开髓窝洞制备的原则

2.1开髓窝洞的形状,大小与方向应于牙髓腔解剖形状相同。

2.2开髓形状要充分暴露髓室,形成用根管治疗器械能经根管口

直接进入各根管深部的通道。

2.3去净髓室顶,保留髓室壁,髓室底和各根管口的自然形态。

2.4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3学习开髓法的基本步骤

3.1根据各组牙齿髓腔解剖特点,参考各离体牙的x线片,分析

该牙髓腔形态,大小,方向和有否髓石等特点。

3.2在前牙舌面和后牙咬牙合面,用铅笔画出开髓窝洞外形图,

将模型安放在仿头模的颌架上,固定好。

3.3选用大小合适的裂钻或圆钻安放在滑轮手机,磨除开髓窝洞

的釉质部分。注意掌握涡轮手机钻针的切削方向。有支点,不加力,

在设计形态内移动,逐层深入,达才本质浅层。上牙用口镜反射,下

牙用口镜照明。

3.4换用微型电动手机和钻针继续逐层深入,在最高的髓角处穿

透髓室顶进入髓腔。注意控制钻针进入的深度,用好支点,体会钻针

进入髓腔瞬间的“落空感”。

3.5揭髓室顶:在穿人髓腔之后,继续使用钻针,向髓腔各边缘

扩磨,揭去髓顶。用探针双弯小钩检查髓角部位的髓室顶是否去净,

用小圆钻”提拉”式钻磨可以去净,形成窝洞壁到髓腔壁平滑的移行部。

3.6找好支点,用探针大弯尖端,检查各根管口的位置分布,如

不清楚或有钙化物,可用小圆钻除去钙化物,暴露根管口。

3.7用根管钻或光滑髓针分别插入各根管内,探查是否可直线通

人各根管深部。

4实验各组牙的髓腔解剖特点及开髓法

4.1.上颌前牙

a髓腔解剖特点:一般为单根管,髓室与根管之间没有明显的界

限,根管较粗大。其近远中剖面见近远中髓角突出,唇舌剖面见髓腔

膨大部分在近舌隆突的相应部位。髓腔在牙颈部的横断面为圆三角形。

因牙齿位置略向唇侧倾,故根管向切端的延伸线位于切缘的唇侧。上

中切牙多为直型根管(约75%),少数根管的根尖1/3向不同方向弯曲;

上颌侧切牙的部分根管为直型,约53%根管的根尖1/3向远中弯曲;

上颌尖牙髓室在近远中髓角之间还有一突出的髓角,根管较长较粗,

约32%根管的根尖1/3略向远中弯曲。

b开髓法

▲开髓洞形:开髓窝洞外形为圆三角形,位于舌面窝的中央,近

远中边缘崎之间。三角形的顶在舌隆突处,两腰分别与近远中边缘崎

平行,底边与切缘平行。上尖牙的开髓窝洞外形则近似于椭圆形。

▲开髓步骤:钻针从舌面窝的中央下钻,钻针方向与舌面垂直。

钻至釉牙本质界时,改变钻针方向,使其尽可能与牙长轴平行,向深

层钻入。此时,注意用好支点,体会“落空感”,表示钻针已进入髓腔。

根据髓腔的大小将窝洞扩大,充分暴露近近中髓角及根管口。

c注意事项

▲钻到釉牙本质界后应立即改变钻针方向,否则会形成唇侧台

阶或出现颈部侧穿。

▲开髓口的洞形不宜过大,以免出现台阶甚至邻面侧穿及破坏

舌隆突。

▲开髓口的洞形不宜过小,以免近远中髓角暴露不充分,而遗

留残髓。

4.2下颌前牙

a髓腔解剖特点:与上前牙相似,但髓腔体积较小,颈部横断面

近远中径明显小于唇舌径,根管较细。多为单根管,少见唇舌向两根

管。因牙齿位置直立或略向颊倾,故根管向切端延伸线位于切缘舌侧。

下颌前牙多为直性根管(60%),约20%左右根管的根尖1/3向远中弯

曲。

b开髓法

▲升髓洞形:升髓窝洞外形为椭圆形,位十舌面窝止中。

▲开髓步骤:从舌面窝中央与牙长轴方向一致下钻,直至穿通髓

腔,去净髓室顶,充分暴露髓角。

c注意事项

▲用较小型号钻针,钻针方向始终保持与牙长轴一致,否则极易

造成牙颈部侧壁侧穿。

▲避免开髓口过大形成台阶,或开髓口过小遗留舌侧髓室顶,遗

漏另一舌侧根管。

4.3上颌前磨牙

a髓腔解剖特点:髓腔的形态与牙冠形态相似,颊舌径较近远中

径宽,近远中径在颈部明显缩窄。从颊舌向剖面观,髓室较宽,两个

细而突出的髓角分别伸人颊,舌尖根管逐渐向根尖缩小,分为颊侧和

舌侧根管。根分歧的部位一般较近根中部,从开髓洞口很难见到髓室

底。髓腔在颈部的横断面呈细长的椭圆形或哑铃形。上颌第一前磨牙

多有两个根管,有时为一个扁根管,部分根管为直型(38%),约37%

根管的根尖1/3略向远中弯山I;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单根,一个扁根

管。少数为直型根管(9%),约27%根管的根尖1/3略向远中弯曲,

其余的弯曲方向无明显规律。

b开髓法

▲开髓洞形:开髓口的外形与颈部横断面处的髓室外形相似,

为一长椭圆形。其颊舌径为颊舌三角崂中点之间的距离,宽度约为咬

牙合面近远中径的1/3.

▲升髓步骤:在咬牙合面中央下钻,至牙木质深层后向颊舌侧扩

展至颊舌三角崎的中点处。穿通颊侧或舌侧髓角,揭净髓室顶。

c注意事项:

▲用较小型号钻针,且钻针方向始终与牙长轴保持一致,避免

在牙颈部近远中向侧穿或形成台阶。

▲去净髓室顶,不要将暴露的两个髓角当作根管口。

▲开髓洞口的近远中宽度不能超过髓室的近远中径,否则易形成

台阶或牙颈部侧穿。

4.4下颌前磨牙

a髓腔解剖特点: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明显大于舌尖。髓腔偏

向颊侧,颊髓角高。根管粗大较直,有时可为双根管。根管在牙颈部

的横断面为卵圆形。40%左右的根管为直型,约35%根管的根尖1/3

略向远中弯曲。

b开髓法

▲开髓洞形;开髓洞形为椭圆形或卵圆形,位于咬牙合面颊尖三

角崎中下部。

▲开髓步骤;在咬牙合面中央近颊尖处下钻,钻针方向与牙长轴

方向一致,一直穿透髓腔。然后根据根管粗细,去净髓室顶,形成洞

形。

C注意事项

▲在咬牙合面的颊尖三角崎下钻,钻针方向与牙长轴一致,防止

向舌侧穿刺或形成台阶。

▲开髓过程中,钻针周围需要有一定的移动空间,以防止钻针折

断。

▲检查并去净颊舌侧髓室顶,避免遗漏根管。

4.5下颌磨牙

a髓腔解剖特点:下牙合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髓腔相对偏向颊

侧。牙冠的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髓室顶与髓室底的距离随年龄增长

变小。一般有两个根,近中为一扁根,多数内有颊,舌两个根管;远

中根管较粗大,横断面近似圆形。下颌第一磨牙有时有三根,即远中

根分为颊,舌二根,二根内各含一根管,此时牙齿可有四个根管c下

颌第二磨牙有近远中各一根,根分歧较下颌第一磨牙收拢,二根内各

含1・2个根管。有时两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也在颊侧融合,根管的横

断面呈“U”形,又称“马蹄形”根管。远中根和根管常为直型,近中根

和根管多向远中弯曲(60%-80%),近中颊侧根管弯曲尤为显著。

b开髓法

▲开髓洞形:开髓窝洞外形为钝圆角的长方形,位于咬牙合面近

远中径的中1/3偏颊侧部分。开髓洞形近中边稍长,远中边稍短,

颊侧洞缘在颊尖的舌斜面上,舌侧洞缘在中央沟处。

▲开髓步骤:在颌面中央窝下钻,钻至牙本质深层时,向近远中

及颊侧方向扩展,形成比髓室顶略小的长方形窝洞。然后穿通远中或

近中髓角,再沿洞口外形开扩,揭去髓室顶。检查髓室顶是否去净,

用球钻提拉揭净鞭室顶。

c注意事项

▲开髓洞形的位置在颊舌向中线的颊侧才能暴露髓腔,还可避

免造成舌侧颈部或髓底的台阶或穿孔。

▲钻针方向应始终与牙长轴方向一致,否则易形成台阶或侧穿。

▲中老年患者患牙髓室顶底距离较近,开髓时应注意区别顶底的

不同形态,防止破坏髓室底形态或造成底穿。注意体会在髓角处的脱

空感,用探针小弯钩检查髓室顶是否揭净。

▲要注意髓腔变异,如U形根管,远中有两根或有双根管等情

况。

4.6上颌磨牙

a髓腔解剖特点:髓腔似牙齿咬合面呈斜方形,其近远中径在牙

颈部缩窄,近中颊髓角最高。上颌第一磨牙有三个牙根。其中腭根

最粗大,根管口最易找到,根管粗大,其横断面有时呈舟形,根管的

根尖1/3常向颊侧弯曲(55%);颊侧有近,远中两根。远中颊根内一

个根管,多为直型(54%);近中颊根较扁,约14%-36%有两个根管,

根尖1/3多向远中侧弯曲(78%)。两颊根的根管口距离较近。牙颈部

横断面上三个根管口,排列为近远中径短,颊舌径长,的三角形,三

角形的顶端为腭侧根管口,三角形的底边为两个颊根管口连线。上颌

第二磨牙偶有两个颊根融合为一个粗大的根,颊根管只有一个。上颌

第三磨牙牙根和根管数变异大,可为1・3个根管不等。

b开髓法

▲开髓洞形:开髓的窝洞外形应与颈部横断面处的根管口排列

相似,为一钝圆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顶在腭侧,底边在颊侧,其中一

腰在斜峭的近中侧,与斜崎平行,另一腰与近中边缘崎平行。

▲开髓步骤:用裂钻在中央窝下钻,钻至牙本质深层时,向颊舌

向扩展,形成一偏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