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已排版_第1页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已排版_第2页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已排版_第3页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已排版_第4页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已排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学问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觉的。

3、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

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胞

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苍老、死亡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起先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起先换牙。

9、生长、发育、苍老、死亡是人必定经验的过程。

10、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起先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3、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1)、加强熬炼

(2)、合理饮食

(3)、保证睡眠

(4)、心理询问

14、人的一生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苍老期(60岁以上)

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讲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其次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学问点

20、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须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须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23、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24、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具有保温作用,可以抵挡寒冷。

(2)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能够抵挡寒冷。

(3)以富含脂肪的动物为食.

25、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

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摇摆。

摆在摇摆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摇摆一次。

摆出去或摆回来叫摆半次。

26、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觉了摆的隐私:

⑴对于同一个摆,摇摆的快慢是肯定的:

⑵摆摇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⑶摆线越长,摆摇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摇摆的越快。

27、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1)荡秋千;(2)钟摆;(3)荡船;(4)摇篮。

28、摆在摇摆过程中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29、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30、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运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

一大步。

31、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32、生活中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1)钻木取火;(2)擦燃火柴;(3)双手相互摩擦会发热;

(4)流星下落过程发光发热。

33、能量转化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

(1)高速行驶的汽车简单爆胎;(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3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36、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37、电铃、马达、听筒、电磁起重机等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38、电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有南极和北极,也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39、电磁铁的特性:

(1)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与电池的电极方向和线圈的绕制方向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个数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3)电磁铁在通电状况下有磁性,在断电的状况下没有磁性。

40、电磁起重机

(1)工作原理: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2)工作过程:接通电流时,电磁起重机能产生强大的磁场力,能够将过重的铁料收集和搬运到指定的地方。切断电流时,重物

就会被放下来。

(3)应用范围:运用非常便利,可以用在废钢铁回收部门、炼钢车间。

41、电可以产生磁,磁可以产生电吗?

电能生磁,磁能生电。例如变压器就是先把电能转化成磁能,然后再把磁能转化成电能。

42、(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着陆,太

阳也不会发光。

(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

(3)地球上的能量归根究竟来自太阳。

(4)灯泡能发光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成r热能。

43、电视的声与像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声:太阳能一电能一电磁能一声能

像:太阳能一电能一电磁能一光能

44、凡是能够供应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45、人们把煤、石油、自然气、水力等这些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46、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47、目前人类开发了那些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氢能等

48、太阳能的优点: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用范围广泛。

49、我国在冻土区发觉“可燃冰”有何意义?

我国在冻土去区发觉的可燃冰,必将极大地开拓人类找寻新能源的视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供应保障。

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学问点总结

50、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51、大气层没有准确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52、大气层是地球的爱护伞,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

53、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1)、没有天气变更;

(2)、听不到声音,世界上是一片宁静;

(3)、气温白天很高,晚上会很低;

(4)、没有生命,全部生命都会灭亡。

54、大气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地进入地球大气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污染”。

55、污染的来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酸雨。

56、假如臭氧层被破坏,会造成什么危害?

(1)臭氧层被破坏,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困难的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亡。

(2)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

(3)紫外线辐射增加,还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57、风的形成:空气的流淌形成风。

58、风的种类:人造风、自然风。

59、影响自然风形成的因素:气温、气压。

60、着陆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61、着陆伞的作用:

(1)应急救生;(2)稳定作用;(3)减速作用;(4)回收作用;(5)空降空投;。(6)航天运动

62、影响着陆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1)悬挂物的质量;(2)伞面大小;(3)伞面的透气性;(4)伞绳的长短。

63、小帆船的独创,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创举。

64、风对人类的影响:

(1)风对人类的好处:吹动帆船,推动帆船前进:发电;净化空气;风可以帮助植物繁殖;

(2)风对人类的害处:台风能造成灾难;沙尘暴能卷起尘土,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生命危害。

65、我们怎样感受风?

两种方式:(1)、通过皮肤干脆感受空气的流淌;

(2)、通过视察被风吹动的物体来感知空气的流淌。

66、模拟风的形成过程

试验材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试验过程:(1)、用小刀将可乐瓶的底部裁掉;

(2)用小刀从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

(3)在瓶底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折叠的小纸条;

(4)点燃蜡烛、蚊香;

(5)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cm处;

试验现象:蚊香的烟不被吸到瓶子里去了,瓶口处的纸条在上下晃动。

试验结论: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顺着瓶口上升,冷空气则会由底部的小孔流进补充,这样就形成了

风。

六年级科学下册主要试验方案

1、试验名称:摆的隐私

试验材料:放座支架、单摆(小铁锁或螺丝帽)、细线、橡皮泥、秒表

试验方案

试验一:把单摆挂在方座支架上,反复试验多次,视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摇摆的次数。

试验二:探究影响摆摇摆快慢的因素。

1、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视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摇摆的次数。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视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试验现象:

试验一: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摇摆的次数相同。

试验二:1摇摆的次数是相同的。

2摆线短的摇摆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摇摆的次数少

试验结论

试验一:同一个摆摇摆的快慢是肯定的。

试验二:摆摇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短摇摆的快,摆线长摇摆的慢。

2、试验名称:模拟钻木取火试验

试验材料:木板、砂纸、铁丝、火柴、手钻。

试验方案:1、两人合作,用手钻钻木板。

2、搓手。

3、用砂纸打磨铁丝或弯折铁丝。

4、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试验现象:I过一会用手摸钻头,感到钻头变热广。

2感到手变热了。

3过一会感到眇纸变热了,用手摸铁丝,铁丝变热了。

4火柴燃烧起来。

试验结论:摩擦会产生热量,能量可以转化,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3、试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试验材料:大铁钉、包皮细电线、电池、大头针、小磁针、胶带

试验方案:1、做一个电磁铁,用做好的电磁铁的一端靠近大头针,通电和断电视察现象。

2、探究电磁铁的磁极。

让电磁铁的钉头和钉帽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南极(也牢靠近北极)

试验现象:1、接通电流吸大头针,断电不吸大头针。

2、发觉钉尖与南极相吸时就与钉帽相斥,与钉尖相斥时就与钉帽相吸。

试验结论:I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逝。

2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

4、试验名称:探讨电磁铁的磁极

试验打算:自制的电磁铁、电池、指南针

试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变更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

变更。(3)变更电线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更。

试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变更,电池正负极方向变更或绕线方向变更都会变更电磁铁的磁极。

5、试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

材料: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过程和方法:

1、在铁钉上缠绕定然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视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视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试验结论: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

力大一些。

6、试验名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试验材料:铁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