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分享到微博"\o"分享到微信"\o"分享到QQ"\o"分享到QQ空间"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内容应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为数学课堂增添趣味性,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趣味性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9.020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爱国情怀、健全人格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我国不断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学数学教材中也少不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把握融入传统文化的时机和内容,促进数学教学与文化知识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体会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一、小学数学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数学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数学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审美情操、探究意识的提升。数学文化中不仅包含数字、符号、定义等知识,还有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方法、思想等。将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并受到数学的对称美、思想美、方法美等方面的熏陶,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发展。(二)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德育元素,学生会受到数学精神的启发,也会受到数学家优秀品格的熏陶。我国自古以来涌现出很多伟大的数学家,他们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三)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数学思维是数学文化的精髓,即以数学的角度看待世界,并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要引入数学史、数学思想等内容,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智育+德育”的共同发展。(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和理解上存在难度,因此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小学数学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传统文化素材,如“围棋中的数学”“七巧板”“田忌赛马”“鸡兔同笼”等。数学学科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增添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活跃的氛围中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二、基于传统文化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策略(一)深入挖掘资源,丰富学习素材在持续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应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使学生的学习素材更加丰富。教师自身要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可以立足教材,也可以拓展课外知识,挖掘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作用。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肖作为着手点,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文化。十二生肖能够体现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和热爱,这也是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在世界各地也极具影响力。教师可以在新知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十二生肖歌》,引出十二生肖对应的十二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时学生的兴趣会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肖寻找对应的地支,基于此引出十二时辰,让学生了解十二地支在古代是表示次序的符号,同时也用于时辰的表示,分别对应着十二时辰。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关于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的传统故事,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古代人民曾在夜观天象时看到了经常在夜里出没的老鼠,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子时是老鼠出现最频繁的时刻,因此‘子鼠’就这么诞生了。”学生被故事吸引后会十分好奇古代的子时在现代24时中的时间,这时再引出24时计时法,让学生了解23时到1时为子时,让学生对应十二时辰与现代时间,从而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见,将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还能在充满趣味性的氛围中了解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数学思想的构建。(二)拓宽知识广度,理清知识脉络在数学学科中,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寻找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将二者联系到一起,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以及实际应用。学生在第一学段的数学学习中多是应用知识解决单一问题,到第三学段后,解决问题时需要灵活应用不同的知识点。对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转向思维能力,通过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应基于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思考、解决、求证问题的方法,还能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真正内化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的相关知识时,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圆”这部分知识占据极大比重,能够为学生步入初中学习更深奥的知识奠定基础。虽然学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曲线图形,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各种圆形物品,如球、盘子等。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圆”也是推动我国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古人发现、分析和研究圆的过程,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并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发现圆:古人通过对阴历十五的月亮进行观察提出了圆的概念。分析和研究圆:古人对圆的研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墨子与其弟子所著的《墨经》中对圆的定义是:“圆,一中同长也。”这一定义领先希腊数学家一百年;西汉伟大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记载了“左准绳,右规矩”,涉及圆规和方距,为中国几何思想的发展开了个好头。应用圆:古人发现将圆木滚着走十分省力,因此在搬运重量较沉的物品时会在大树、石头下垫着圆木滚着走,这相较于扛起重物的方法而言更加省力。这个方法如今仍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迁移中,能够让学生感悟古人的智慧,并激发学生的观察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为生活提供便利。总结知识:从圆周率入手,为学生介绍我国第一部天文算学著作《周髀算经》,书中记载了“勾股圆方图”,东汉末数学家赵爽的注解是“圆径一而周三”,意思是如果圆的直径为1,那么其周长则为3;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发现“周三径一”并非圆直径与周长之间的比,而是圆直径与圆内接正六边形之间的比。随后为了计算更精准的圆周率,刘徽创立了“割圆术”,运用极限思想将圆内接正六边形切割为九十六边形,并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3.1415926,为世界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古人发现、分析和应用圆的过程进行了解,学生能够清晰梳理知识点,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热情。因此,教师应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加持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三)多门学科整合,开阔知识视野现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素养解决问题。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融入传统文化,并综合多门学科整合设计跨学科活动,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视野学习数学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大量的数学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尊重中华文化。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多门学科和传统文化有效整合在一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跨学科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素养参与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实现文化育人目标。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我的时间”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师以“数学+X”的形式,围绕数学知识,联合传统文化和多门学科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不同活动加深对时间的理解。活动一:以文释数。该活动融合了数学和语文两门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汉字“昼”,引入中国古代造字文化。“昼”字的意义是白天、白昼,指的是有日光的时间段。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如今我们会使用手表、手机、秒表来计时,但古代并没有这些物品,古人是如何计时的呢?”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展示古人发明的常用计时方法,如圭表测影法:将一根杆与地面垂直放置,在正午时对杆子影子的长短进行观测,以此确定四季的改变;日晷计时法:通过观察太阳的投影方向明确十二个时辰。活动二:我会制作日晷。该活动融合了数学、美术和信息技术三门学科,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互联网搜集日晷的相关资料,了解日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日晷,准备日晷模板,指导学生将模板上的指针和盘面剪下来并进行组装,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使用日晷测量计时。在使用日晷时需要注意:1.放置日晷的地面要平坦;2.必须对准正北方向。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对不同时间段晷针影子的位置进行记录,绘制在笔记本上。活动三:规划时间。该活动融合了数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三门学科,教师可以展示古代与时间相关的诗词、故事,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等,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规划一天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并习惯在做事情之前规划好时间。这样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数学和多门学科相融合,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中数学和其他学科的作用,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拓展知识视野,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四)解答古代趣题,发展数学思维数学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关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可以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掌握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此,教师可以将古代数学趣题应用到数学课堂上,带领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古代数学题,使学生增强对古代数学家的思维、数学方法的感悟,在探究解答方法的过程中学习古代数学思想。同时,古代数学趣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也要挖掘数学题中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活跃思维,运用数学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解答问题形成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受益于传统文化。例如,我国南北朝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了学生都熟悉的“鸡兔同笼”问题,这也是古代典型数学趣题之一。《孙子算经》中的原文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翻译文言文:“一个笼子中关了若干只鸡和兔,可以看到鸡和兔的头共有35个,脚共有94只,鸡和兔分别有多少只?”教师可以基于此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古人是如何解答这道数学题的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古代的“砍足法”梳理解题思路:假设笼子中所有的鸡抬起一只脚,所有的兔抬起两只脚,可以得出脚的数量是94÷2=47只,比头的数量多12,鸡的单只脚与头的数量是相等的,兔的两只脚要比头的数量多1,因此鸡和兔的数量分别是23和7只。还有一个解题思路:假设笼子中所有的鸡将脚都抬起来,所有的兔抬起两只脚,可以得出兔子脚的数量是94-35×2=24只,因为兔子抬起了两只脚,因此兔子的数量是24÷2=12只,鸡则有23只。第二个思路使用了“假设法”,也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常用解法,是基于“砍足法”延伸的新方法。通过解答古代数学趣题,学生能够感知古人的智慧,并了解古人的解题思路,在此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挡墙项目正规合同范本
- 单位安装电子门合同范本
- ktv出兑合同范本
- 保安安洁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自建房合同范本
- 个人汽车转让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未签合同范本
- 产品宣传授权合同范本
- 农场土地出租合同范本
- 单位框架协议合同范本
- 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正式版)
- 2024年鄂尔多斯市国资产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竞赛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幼儿园强制报告制度培训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辨识与研学旅行场混淆的概念
- GB/T 43700-2024滑雪场所的运行和管理规范
- 鲁迅《社戏》原文+赏析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幼儿教师之《幼儿游戏与指导》考试题库(通用版)
- 中国建设银行养老金融模式发展问题研究
-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