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在生理上起着联络、营养、上下内外,沟通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内部的脏腑同外部的各种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信息和调节作用四个方面。2、反映脏腑病变
1)脏腑病变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相应部位。肝气郁结:两胁、少腹部胀痛心血瘀阻:心前区憋闷疼痛沿手臂内侧放射。
2)脏腑病变通过经络反映在相应的官窍。心火上炎:舌尖糜烂、生疮、碎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胃热炽盛:齿龈红肿疼痛。胆火炽盛:耳鸣、耳聋。肾精亏虚:,足跟部绵绵作痛(足少阴肾经别入跟中)
3、反映脏腑病变传递
经络是脏腑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如足少阴肾入肺络心、故肾水上泛可“凌心射肺”。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故肝病可犯胃、犯肺。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腑气不通,可致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指导疾病的诊断循经诊断
肝胆疾病:两胁疼病肺脏病变:缺盆中痛前额阳明经
两侧少阳经
头痛后头项太阳经
巅顶厥阴经按穴诊察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经气聚集的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点或有结节状、条索状反应物,或皮肤形态变化,都有助于疾病诊断。如:肠痈:阑尾穴压痛。消化不良:脾俞穴异常变化。
3)指导疾病的预防
如灸风门、身柱可预防感冒。灸足三里、悬钟可预防中风。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1)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2)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又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人体中可能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3)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命名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功能: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十二经脉的表现特点有固定的流注次序循行走向有规律交接传递有规律体表分布有规律与脏腑有属络关系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胸)。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腑为经络的根本,经络为脏腑的标线。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脏与腑表里相合。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阴三焦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
手食指端鼻翼旁足大趾端手太阴肺经脉手阳明大肠经脉足阳明胃经脉足太阴脾经脉心中手少阴心经脉手太阳小肠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脉足少阴肾经脉手小指端目内眦足小指端胸中手厥阴心包经脉手少阳三焦经脉足少阳胆经脉足厥阴肝经脉手无名指端目外眦足大趾肺中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别概念: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循行特点:离、入、出、合。十二经别以表里两两相合为六对,称之为“六合”。
作用:加强表里两经和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补充了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的联系更趋周密,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十二经筋概念: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关节的部分。循行:从四肢末端向上联系一定的部位,上达头身而不入脏腑。无脏腑络属关系。作用:具有联结筋肉,约束骨骼,保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十二皮部概念:经络系统在体表的分布,也是经络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分布: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作用:机体的外部屏障,保卫机体,防御外邪。诊察与治疗疾病。奇经八脉概念: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循行分布:别道奇行任、督、冲同起胞中任行胸腹正中督行脊背正中冲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带脉环腰一周维脉与跷脉均分阴阳,左右对称分布,起于下肢,通过躯干,至于头部,阴脉循内侧,阳脉循外侧。任脉督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络脉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包括十六络(即十二经络脉、任脉和督脉别络、脾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