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具小数乘整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买文具小数乘整数》(教案)一、课题名称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章节《小数乘整数》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体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文具、人民币等)。2.学具:计算器、笔、纸。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教材原文:“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单价0.5元;一支橡皮,单价0.3元;一个笔记本,单价1.2元。小明一共买了3支铅笔,5个笔记本,求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分析原文:本题是小数乘整数的实际应用题,需要计算小数乘整数。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整数就是将小数乘以整数,得到一个新的小数。(2)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例题讲解:计算0.5×3,1.2×5。(4)随堂练习:计算0.3×4,0.8×2。3.应用新知(1)出示教材原文:“小红买了一支钢笔,单价12元;一支圆珠笔,单价0.5元;一个笔记本,单价3元。小红一共买了2支钢笔,4个笔记本,求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2)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拓展:小数乘整数的实际应用。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体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小数乘整数计算能力。八、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1)提问:什么是小数乘整数?(2)话术: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小数乘整数呢?2.提问问答(1)提问:0.5×3的计算步骤是什么?(2)话术: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一起计算0.5×3,请同学们说一说计算步骤。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计算0.4×6,0.8×5。(2)计算0.2×7,0.6×4。2.答案:(1)0.4×6=2.4;0.8×5=4(2)0.2×7=1.4;0.6×4=2.4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计算能力。2.拓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小数乘整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购物、计算工资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我必须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因此我在导入环节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自参与计算,从而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实际应用。我会特别强调,小数乘整数就是将小数与整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小数,这个新的小数反映了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在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时,我会着重强调两个步骤: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个过程中,我需要确保学生理解积的小数位数是由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的。我会先展示教材原文中的例题,让学生看到实际问题的具体表述,然后引导他们分析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我会以例题0.5×3为例,一步步展示计算过程,包括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0.5×3=1.5),然后数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0.5有一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得到最终答案1.5。我会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展示计算过程,以便于他们模仿和纠正自己的计算方法。随后,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如计算0.3×4,0.8×2,以巩固他们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在应用新知环节,我会选择一个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教材原文:“小红买了一支钢笔,单价12元;一支圆珠笔,单价0.5元;一个笔记本,单价3元。小红一共买了2支钢笔,4个笔记本,求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会在讲解这个例题时,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计算方法,先分别计算出钢笔和笔记本的总价,再将两者相加得到小红总共花费的金额。在互动交流环节,我会通过提问和问答的方式,确保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例如,我会提问:“什么是小数乘整数?”并引导他们回答。同时,我会通过话术:“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小数乘整数呢?”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在作业设计环节,我会给出两个计算题目,让学生练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于学生核对自己的计算结果。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我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分数的加减法》一、课题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节《分数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体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分数卡片、计算器、笔、纸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本原文:“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水果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加减法,看看如何用分数来表示水果的分配情况。”分析: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探究新知(1)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分数加减法就是将两个分数合并或者分开,得到一个新的分数。”(2)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按照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3)例题讲解:“计算1/4+1/4和1/31/6。”(4)随堂练习:“计算1/5+1/5,2/71/7。”3.应用新知(1)出示教材原文:“小明有3/4个苹果,小红有2/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拓展: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体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八、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1)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分数的加减法?”(2)话术:“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2.提问问答(1)提问:“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时,分母如何处理?”(2)话术:“同学们,如果遇到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计算1/6+1/6,3/81/8。(2)计算2/5+3/10,4/71/7。2.答案:(1)1/6+1/6=1/3;3/81/8=1/4。(2)2/5+3/10=7/10;4/71/7=3/7。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计算能力。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食物、计算时间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我必须确保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有清晰的理解。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因此我会在导入环节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比如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块蛋糕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我会用直观的图形或实物来帮助他们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解释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含义。1.对于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我会让学生明白分母保持不变,只需要将分子相加减。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演示,例如计算1/4+1/4,我会先展示如何将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然后解释分子相加的过程和结果。2.对于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我会详细讲解通分的过程。我会解释为什么需要通分,以及如何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新的分母。我会通过具体的计算步骤来展示如何将异分母的分数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在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会使用分数卡片,让学生亲手操作,将相同分数的分子相加,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在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会先展示如何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将每个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调整到这个最小公倍数,从而实现通分。我会通过多个例题的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1.讨论环节中,我会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认为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这样的问题,我希望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2.在提问问答环节,我会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如果学生的回答有误,我会耐心地纠正,并解释正确的计算方法。在作业设计环节,我会确保作业题目的难度适中,既有基础的分数加减法练习,也有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会思考如何将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相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如烹饪课或艺术创作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分数加减法。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我相信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对分数加减法的自信心和兴趣。《分数的加减法》一、课题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节《分数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体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分数卡片、计算器、笔、纸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本原文:“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蛋糕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加减法,看看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蛋糕的分配情况。”分析: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探究新知(1)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分数加减法就是将两个分数合并或者分开,得到一个新的分数。”(2)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按照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3)例题讲解:“计算1/4+1/4和1/31/6。”(4)随堂练习:“计算1/5+1/5,2/71/7。”3.应用新知(1)出示教材原文:“小明有3/4个苹果,小红有2/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拓展: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体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八、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1)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分数的加减法?”(2)话术:“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2.提问问答(1)提问:“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时,分母如何处理?”(2)话术:“同学们,如果遇到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计算1/6+1/6,3/81/8。(2)计算2/5+3/10,4/71/7。2.答案:(1)1/6+1/6=1/3;3/81/8=1/4。(2)2/5+3/10=7/10;4/71/7=3/7。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计算能力。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食物、计算时间等。重点和难点解析1.分数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分数的应用吗?”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接着,我使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生活中的情景,如蛋糕被切成几份、饮料被分装到几个杯子中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数加减法是将两个分数合并或分开,得到一个新的分数。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保持不变,只将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时,需要先通分,将分母调整为相同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准备了分数卡片,让学生亲自操作,将相同分数的分子相加,感受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2.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我通过具体的例子,如1/4+1/4,让学生看到分母保持不变,只将分子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押金合同范本
- 2025年漳州货运准驾证模拟考试
- 医院器械采购合同范本
- 加工类协议合同范本
- 办公窗帘购销合同范本
- 村级采购合同范本
- 代销铺货合同范本
- 买卖合同和货运合同范本
- 专利转让英文合同范例
- 北京不备案施工合同范本
- 专题13《竹里馆》课件(共28张ppt)
- 团意操作流程详解课件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9846.4-2004胶合板第4部分: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
- GB/T 17836-1999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
- GB/T 13012-2008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 2023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竞赛试题和答案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 小学语文中高学段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 《木兰诗》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 核电项目人桥吊车抗震计算书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