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就有很多优秀的外交使节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学习提示: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度形成分别以晋、楚为首的两大阵营。“千乘之国”郑国遭遇秦、晋两强夹攻,看一看历史地图,了解郑国当时的处境。
本文的核心部分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前人说“烛之武一言,贤于十万师”(谢有辉《古文赏音》),并非过誉。要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此外,还要注意郑文公、晋文公的话,领会其中体现出来的人物特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学习本文时,可关注在烛之武退秦师前后发生的事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史书以记事为本,在历史叙述中也常透露出一些思想、观念。《左传》重视“礼”。秦、晋围郑是因为其“无礼”,晋文公认为进攻秦军是“不仁”“不知”“不武”的,因而被古人赞为“有礼”。该如何理解这里说的“礼”?秦先与晋联合围郑,后又“与郑人盟”,秦的行为合乎“礼”吗?思考这类问题,对春秋时期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左丘明及《左传》相关知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把握文本内容。2、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赏析烛之武的形象。3、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介绍孔子挚友,两人曾乘车到周国都城,观览周国史籍,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所推崇。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被尊称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相传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春秋左氏注》);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左传》又称《春秋左氏注》一个叫左丘明的人对《春秋》这本书所作的解释说明。《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左丘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谷梁传》谷梁赤传:zhuàn,解释经文的著作。《左传》是一部编年体著作,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5年间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史书体例1、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2、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载历史事件。《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3、纪传体:通过记载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4、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5、通史与断代史通
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如《史记》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如:“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晋人、秦人围郑
。”《春秋》用六个字简明扼要概括了这个事件。而《左传》在叙述秦晋围郑这场事件时,情节跌宕起伏、叙事详细。可以说,正因为《左传》才有了“春秋”的生动。创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得力伙伴,况且秦晋历史上关系直很好,秦晋围郑由此产生。时间与背景·平王东迁西周末年,西周本土遭到游牧的犬戎大规模入侵。前770年(本文故事发生前140年),在秦晋郑卫四国的护送下,周王室东迁洛阳,中国开始了东周时代。郑国陪伴周天子东迁,是东周初期周天子东部守护,地理位置重要。时间与背景·列国纷争西周本土沦陷,周王室损失大量军队、人口、财富。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不能约束诸侯。列国互相吞并,经过140年,到了本文故事时期(公元前630年).时间与背景·列国的纷争之晋楚争霸齐国最先称霸,齐桓公死后,霸权衰落。楚国从南方大肆扩张,黄河下游的大国,如齐如宋都被楚所侵略,鲁、卫、郑、陈、蔡等国都已投降了楚人。前632年(本文故事之前两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国大败。当年冬天,晋国召集中原各国在会盟,周天子也派出代表封晋国为盟主。题解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退:使动,使……退(对象)师:军队题目的作用⑴吸引读者,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⑵介绍了核心人物是烛之武。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故事?答: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2、本文主要围绕标题中的哪个字展开,依据这个字可以把本文划分为几个部分?朗读课文,思考:①为什么要退秦师?②退秦师者何许人也?③如何退秦师?④“退”的结果如何?烛之武退秦师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秦穆公(?-前621),名任好,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无礼于晋〕指晋文公早年出亡经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对待他。〔贰于楚〕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扎。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公——周天子身边重臣侯——本义是箭靶,引申为军事首领。类似后世“大元帅”。伯——老大的意思。不分伯仲=不相上下子——对非华夏的诸侯男——低等爵位,从事某项专项工作烛之武退秦师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段解:首段虽只有25字,却包含多层意思,作用甚大:①写出了当时郑国危急的形势(两大国围攻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②写出围郑原因(“
”,两事与
利害相关,和
利害关系不大——
可以争取);③写出驻军位置(“
”,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
接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秦秦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翻译: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并且(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秦晋之好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伯没有厚待重耳。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围郑”的实际原因实质上:郑国地理位置重要:1.周天子东部屏障;2.楚国北上争霸要道;3.晋国东出、南下争霸要道。——秦晋想要向外扩张领土。段解:结合第一段,为什么要退秦师?请概括文中所说郑国面临的形势。从军事力量上看: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从情势上看:危在旦夕、计无所出从地理上看: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郑国的危机迫在眉睫!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佚(yì)之狐)郑国大夫。〔郑伯〕指郑文公(?一前628),名捷,郑国国君。〔壮〕壮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犹〕尚且。〔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也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许〕答应。翻译: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了,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伯说:“我没有早早重用您,现在形势危急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段解:结合第二段,退秦师者何许人也?文章用了什么手法描写烛之武?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段解:结合第二段,退秦师者何许人也?文章用了什么手法描写烛之武?①正侧面相结合。通过
字表现出佚之狐慧眼识人,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侧面衬托出烛之武的外交才能(也写出佚之狐的知人善任)。“
”属于正面描写,烛之武婉辞拒绝,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
的老臣;“许之”写出烛之武
、
、
。②语言描写。烛之武三朝老臣,却未受重用,被推荐时,已年老,推辞的言语间流露出抱怨与不满。(侧面也写出郑伯善纳谏的一面)“师必退”,“必”辞曰……许之不为重用不计较个人得失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段解: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①首先,“自责”。“
”,用判断句诚恳地表明了态度,检讨过失,借此感染烛之武。从称谓看,用
称呼自己放下身段;用“
”称呼烛之武,表达了敬重之意。②其次,“恭维”。一个“求”字,郑伯身为国君,却能放下身份,难能可贵;同时较自然地向烛之武传达:“国难当头,拯救国家的重任非你莫属。”其
之态,可见一斑。③最后,“提醒”。“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巧用
关系复句,提醒烛之武,“郑亡对你也有危害”。一个“然”字,自然转换话题,急切委婉,绵里藏针,向烛之武传达出
的道理。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吾”“寡人(谦称)”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谦卑、恭维转折个人利益与国家息息相关、唇亡齿寒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既〕已经。〔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自言冒昧的谦辞。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国,指晋国,地处秦、郑之间。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者。〔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共,同“供”,供给。〔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为,给予赐,恩惠。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许君焦、瑕〕(晋惠公)答应给您焦、这两个地方。焦、瑕,均在今河南三门峡一带。〔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指版筑的工事。〔既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肆其西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意思是,晋国灭了郑国以后,必将进攻秦国。肆,延伸、扩张。〔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从哪里。〔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唯,表示希望、祈请。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杞子、逢(páng)孙、杨孙〕三人都是秦国的大夫。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翻译:在夜晚用绳子拴着将烛之武从城墙上送下去,(烛之武)见到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我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有害的地方。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晋惠公)答应给您焦、这两个地方。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之后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土地减少,却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听后)非常高兴,与郑国订立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戍守郑国,(自己)于是就回国了。段解:结合第三段,烛之武如何退秦师?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②越国以鄙远,亡郑以陪邻——③舍郑以为东道主,共其乏困——④君尝为晋君赐矣,背信弃义——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现在过去将来利晋,无利秦,有小害利秦,无害,有小利损秦利晋,将有大害以退为进示弱阐明利害陈弊以利相诱
以史为鉴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明利挑拨图远讲究语言艺术转移矛盾善于分析利弊善于揣摩心理利用矛盾〔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字子犯。〔公〕指晋文公。〔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微,没有。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因,依靠。敝,损害。〔失其所与,不知(zhì)〕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同盟。知,同“智”。〔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示祈使。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翻译:(晋文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制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Ro4368554-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临沂2025年山东临沂市教育局部分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岗位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AZD-2207-生命科学试剂-MCE
- 果园用地合同范本
-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考核试题-场内机动车辆驾驶专业试题
- 科技教育仪器设备使用培训与实践
- 社会工作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研究报告
- 知识产权教育与创客文化的融合策略
- 知识产权教育培养未来创新者
- 《绿色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 中医馆装修合同范本
- 光伏电站小EPC规定合同范本
- 2024年01月江苏2024年昆山鹿城村镇银行第三期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直播销售》课件-项目一 认识直播与直播销售
- 建筑工程安全与管理
- 2025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政治时事填空练习50题(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知识培训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