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对待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1页
如何发现对待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2页
如何发现对待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3页
如何发现对待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4页
如何发现对待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如何发现、对待和解决

学生的心理问题人大附中心理咨询情况统计

(04年5月-07年5月)学生的主要心理和行为问题焦虑(考试焦虑)和抑郁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异性交往等)学习问题和学习障碍认知偏差造成的自卑、恐惧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失眠厌学、逃学暴力、自虐、网络成瘾等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茫然其他严重的人格障碍几个概念精神疾病,心理问题(自知力)精神分裂症心理现实(有纯粹的客观吗?)迷信/科学,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客观的反应,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现实中。移情,反移情(客体关系理论)关系模式共情/同感最基本的建立关系的能力人格所谓健康的心理,其实就是健全的人格精神分析(小时候的经历),行为治疗(条件反射,刺激-反应),认知构建(刺激-认知-行为/情绪),人本主义(来访者中心)意识,潜意识(个人,集体),心理防御机制发展心理学(Piaget,Freud,Arikson)心理发展阶段论Arikson:8阶段信任~不信任(婴儿期)自主~羞怯(儿童期)主动~内疚(学龄初期)勤奋~自卑(学龄期/小学)

认同~混乱(青春期)

亲密~疏离(成年早期)创造~停滞(成年期)自我调整~失望(成熟期)Freud:欲望满足阶段口欲期(0-1岁)肛欲期(1-2岁)生殖器期(2-5岁)

俄狄浦斯情结潜伏期(青春期前)生殖期(青春期)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心理健康的5个标准“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正确的人生态度(有追求而不执着)2.满意的心境(对自己满意,对他人满意)3.和谐的人际关系(家人,老师,同学)4.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5.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本我,超我)

抑郁—暴力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核心:异常家庭档案:单亲家庭,全职妈妈,父母经常不在家,和隔辈老人生活,从小住校……案例:1)打人,自杀,抽烟喝酒的坏孩子2)长达数年单恋一个女生的男生3)多年看心理医生的男生其他异常:外表、谈吐等(个性化不等同于异常)案例:1)一个身高不到1米5的初三男生2)肥胖的高二男生3)描眉画眼的初一女生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核心:爱、宽容、接纳问题学生更需要爱,谁也不愿意自己成为问题学生,是家庭和成长经历使然。分析成因,几乎就必然能做到爱和宽容。案例:1)一个不敢交朋友的女孩儿2)用拳头说话的男生

帮助处于痛苦中的另一个人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之一!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核心:爱、宽容、接纳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吹毛求疵,无异于雪上加霜,他们需要教师的宽容和帮助,进行人格的调整与重建。案例:1)上化学课就走神,考化学就心慌的女生2)被老师“骂成”见人恐怖症的女孩儿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核心:爱、宽容、接纳悦纳自己,宽容他人——教师自身的修为一个有人情味的,充满爱心、宽容心和悲悯心的人。

一个没有深刻分析过自己的人,是很难真正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思考一些重大的问题:成功,幸福感,学习与人生,存在的意义,先天与后天,平等,安全感,恐惧与不完美感,……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核心:关系,沟通用心倾听,巧妙提问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心理烦闷时主要选择向朋友倾诉(包括网上聊天),先和父母讲的占30%,先和老师讲的仅占3.3%,和谁也不说的达到29.7%。1)开放式提问:你怎么啦?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的感觉是什么?这次考得不好,你分析原因了吗?2)共情/同感:感同身受,真正的换位思考——别忘记了你的青少年时代;时代的特征,年龄的差异——接纳代沟,尊重彼此。案例: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故事

心理防御机制压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适度的压抑是成熟的标志,过度的压抑则必然造成问题)投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我同耳”、“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喜欢与相互不喜欢)理想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追星,一个偶像教师的影响)转移:“不寒而栗”、“塞翁失马”(考试焦虑躯体化)认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胖你就喘”(表扬与批评,被老师认为谈恋爱的女生)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达不到目标时,这是很好的自我暗示—阿Q精神)升华:“这是艺术,不是色情”,画家、警察、政治家...(大肆抨击中国传统道德、有严重恋母情结的初二男生)否认:“无欲则刚”、“视而不见”、“睁眼说瞎话”(最幼稚的防御机制)退行:“大人不记小人过”(离家出走、退学在家的男生)投射性认同:“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我,你就会出问题”(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认知歪曲两极化思维(非此即彼)选择性抽取(负性思维)专断的推论(读心术/消极预期)灾难化以偏概全(他不喜欢我,所有人都不喜欢我)贴标签和贴错标签(所有人都不喜欢我,我是个招人厌的人)教师很容易给学生贴标签夸大和缩小人格化(我一出去玩儿,就会下雨)移情和反移情学生和你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她和其他人的关系,你要充分体验这种关系,并加以处理。担心被女学生爱上的女老师专门和班主任对着干的男生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核心:关系、沟通与家长和其他教师建立关系

孩子的问题,100%都有家长的问题。案例:一个自杀未遂的女生……案例(厌学、退学)高二男生,从初中起偶有不去上学的现象,进入高中后隔三岔五不到学校,进入高二上学,在期中考试后彻底呆在家里,谁逼他就说“我离家出走”,教师、家长都束手无策。高一男生,长达一学期坚决不上学,躲在自己的房间玩电脑游戏。初一女生,害怕上学,在日记上留了遗书。

高压力下导致的自暴自弃,教师需做大量艰苦耐心的工作,做家访是必须的。——一个都不能少

案例(网络成瘾)高二男生,玩电子游戏,要做游戏玩家。白天黑夜地玩,最后干脆在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