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anyLogo
高热的护理23
4发热基本知识
1高热惊厥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提问发热程度判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断是否发热,最好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到39℃以上,然后下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再反复发作。
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l℃
热型弛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波状热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热型
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相交替
发热的热型与疾病常见伴随症状
咽喉痛、咳嗽、咳痰寒战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出血现象关节肿痛和意识障碍高热的中医分类中医高热分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外感高热:凡因外感邪毒所致,以体温升高(38.5℃以上),初起多见恶寒、口渴、脉数等为临床主要特征者,既称外感高热症。本症见于温病、伤寒之发病过程中。内伤高热: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高热的鉴别诊断
(一)
中医鉴别诊断
1.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实热多见于外感中期,热势较高,病情较急,变化较速,多有热盛伤阴,可见谵语、神昏、动风之象。
2.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畴。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其热一般为波动无常,时高时退,缠绵难愈。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多起于它病之后,必见其它内伤之证候。内伤之发热多属虚热,或本虚标实之热,或见于外感迁延,正气已衰之后期阶段,
(二)西医鉴别诊断
1、感染性发热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衣原体,霉菌性,其他致病微生物。
2、
非感染性发热
风湿类疾病,内分泌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
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和中性比列增高提示细菌感染2淋巴比列增高提示病毒感染3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血病尿常规大便常规其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提供做相应检查持久性高热并发症
心、脑、肝、肾的功能有损害脑水肿(脑病后遗症)、高热惊厥(脑细胞损害)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休克高热病人的护理
(1)卧床休息,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并作好记录。
(2)诊断未明确前,不能过多使用退热药。
(3)体温在39.5C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用酒精或温水擦浴,高热无汗或有表证者不宜冷敷。另可针刺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4)高热患者宜半流饮食,并劝病员多饮水,成人每日至少3000ml。
(5)体温骤退时,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体温,注意病情变化。
(6)要注意高热病人口腔卫生、皮肤卫生,预防褥疮,大量出汗者要及时更换衣物,避直接吹风,避免受凉。
(7)对高热出现谵妄、神智不清者应用床栏,防止坠床发生。
护理措施
发热三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保暖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安全护理退热期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或休克现象。关注出入量平衡体温上升期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1T面色苍白、畏寒、寒战
→紧张、不安、害怕心里反应→允许家属陪同、耐心解释等精神安慰2皮肤潮红、呼吸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身心不适→合理处理病人需求3皮肤潮湿、大量出汗→满足病人舒适的心里,树立信心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口腔护理:发热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出现口腔感染,应晨起、饮食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皮肤护理:退热期,出汗多,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改变体位,防止褥疮发生。必要时吸氧:高热期呼吸心率加快,易缺氧给予氧气吸入。高热的急救处理(一)急救处理
1、
退热措施(1
)物理降温:局部(冰袋、冰囊、冰帽、冷毛巾、)和全身冷疗(温水、酒精擦浴、电冰毯)(2)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巴米尔、百服宁、速克痛等。
(3)辨证应用口服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藿香正气胶囊等;清开灵口服液;严重高热伴有烦躁、谵语者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
(4)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4ml,每日3~4次。
(5)肌肉注射安痛定:2ml,每日2次。
(6)静脉注射醒脑静20~40ml,加入25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或清开灵20~40ml,加入25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7)
静脉注射来比林0.9g加入25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8)消炎痛栓剂:25~50mg,纳肛,每日1~2次。
应用解热镇痛药应密切注意其对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2、支持疗法
保障充足的液体、热量、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供给。
3、针对病因治疗
抗微生物治疗。
(二)中医治疗急救处理
(1)退热
1)针剂
a.柴胡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4次,适用于卫、气分发热。
b.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4次,适用于卫、气分发热。
c.醒脑静注射液:本品系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每毫升含生药1克,肌注每次4毫升,每日1-3次;或每次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对肺系感染高热疗效较好。
d.银黄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4次,适用于卫、气分发热。
e.穿琥宁注射液:每次400~6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分2次静脉滴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细菌性痢疾。
f.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营分高热。
g.大蒜注射液:每次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适用于霉菌感染性高热。
2)药物擦浴
a.用荆芥15克,薄荷15克,煎水擦浴,得微汗而解,适用于风寒外感高热。
b.用麻黄10克,薄荷15克,用法及适应症同上。
c.石膏水:用20%石膏煎液擦浴,适用于邪热入里之高热。
3)针刺
一般选穴,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泻法。
亦可用柴胡注射液,银黄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常取曲池(双)、足三里(双),每穴注射0.5-1毫升,每4-6小时一次,至大热已退为止。
4)滴鼻
a.三解素滴鼻剂(湖北中医学院附院研制),由柴胡、双花、连翘、青蒿等组成,经提炼成31%的蒸馏液,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半小时至1小时滴一次,退热效果较好。
b.复方柴胡滴鼻液:由柴胡、薄荷等组成,制成40%的蒸馏液,用法同上。(2)增液
1)10%养阴针(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研制,生地:麦冬:玄参=0.5:1:1)用食盐调至等渗;或10%增液针(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研制,生地:麦冬:玄参=1:1:1)用葡萄糖调至等渗;用500-1500毫升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伤津。
2)或用10%葡萄糖液,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1000-2000毫升静脉滴注。
3)增液汤灌肠。
(3)止痉
凡高热伴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者称为“痉”,即热盛动风。乃热邪亢盛,引动肝风,风火相煽所致。法当急治其标,可选用下列方法(同时配合退热、增液等方法)。
1)针刺:主穴为百会、人中、大椎;备穴为少商、委中。
2)灯火蘸法:用灯草蘸清油点燃,以明火对准印堂、人中、颊车、角孙、神阙、大椎等穴,一触即起,可听见“啪”声,有止痉速效。
3)止痉散:用1.5克,每日1-2次。
4)琥珀抱龙丸:每次1丸,每日3次。
5)至宝丹:每次1粒,每日3次。
6)紫雪散:每次1支,每日3次。
7)醒脑静注射液:用法同上。(5)固脱
脱证多为高热炽盛,邪毒内陷,阴精耗竭,阳气欲脱所致,即所谓阴竭阳脱,每见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救治方法是:
1)针灸:凡阴脱者可用灸法,阳脱宜用针刺。取神阙、关元、气海,采用灸法,每穴灸15-20分钟;或针刺素寥、内关,配少冲、少泽、中冲、涌泉,一般中强刺激,留针,间断捻转。
2)参脉针:用50-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中静滴,适用于阴脱。
3)红参:10克,水煎频服,用于阴脱。
4)参附针:用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阳脱。
5)参附汤:红参10克,制附片10克,水煎频服,用于阳脱。
3、辨证论治
小结1、高热是机体在内外病因作用下,造成脏腑气机紊乱,阳气亢盛而引发的体温升高(在39.0ºC以上)为主症的常见急症。2、诊断要根据高热的起病、病势、病程、伴见症状判断属外感高热或内伤高热,为哪种疾病引起。3.论治①治则:急则治其标.治疗大法:清热解毒扶正补虚②急救处理③辨证分型表实证:解表达邪——麻黄汤或银翘散里实证:清热解毒——大柴胡肠或白虎汤里虚证:扶正补虚——补中益气汤或当归补血汤什么是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俗称“抽风”,是小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的危急症状之一,尤以婴幼儿(6个月-3岁)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5℃以上的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病因感染性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病因非感染性血液病恶性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与风湿外界物理因素高热惊厥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小儿热性惊厥
的特点?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25%~40%(平均33%)的患儿以后发热时,易再次出现惊厥。
小儿热性惊厥的特点(简单型)
小儿热性惊厥的特点(简单型)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很少发作两次以上。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患儿一般体质较好,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小儿热性惊厥的特点(复杂型)初发病的年龄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全身性惊厥持续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低热时也可出现惊厥。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或在24小时内)惊厥发作1次以上。预后较单纯性高热惊厥差。简单型复杂型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大多只发作一次,很少发作两次。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或在24小时内)惊厥发作1次以上。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预后好。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预后较差。多于病初体温骤升至38.5-40℃时出现惊厥。低热时也可出现惊厥。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全身性惊厥持续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惊厥停止后清醒慢。典型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
最低标准: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至3岁,最后复发年龄不超过6-7岁。发热在38.5℃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小时内。惊厥呈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可伴随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典型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
辅助标准: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有遗传倾向。典型性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典型性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惊厥一般呈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患儿发生惊厥通知医生、高年资护士及其他在班护士抱入抢救室遵医嘱实施各抢救措施,观察生命体征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备好安定(1支10mg+10%GS至20ml)止惊后护送至住院部做好抢救护理记录抢救流程图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预防外伤改善组织缺氧止惊(药物止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退热(药物降温比物理降温法起效慢)加强基础护理注:持续而频繁的严重惊厥,注意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常用抢救药物:首选安定
(0.1-0.3mg/kg,iv)半小时后可重复一次。苯巴比妥钠新生儿惊厥首选药物。(负荷量10mg/kg,维持量5mg/kg/d,im或iv)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由胃管给药或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苯妥英钠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无效时)。常用物理降温:酒精擦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卒中健康管理课件
- 华师版小学信息技术课件
- 嘉兴舟山中考数学试卷
- 杭州小学毕业班数学试卷
- 济南高一联考 数学试卷
- 2022-2027年中国赤链蛇养殖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螺旋波纹管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中国西洋跳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红目镜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农业生物技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钢筋加工厂安全教育培训
-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学校章程样稿
- 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技术
- GB/T 18255-2022焦化粘油类产品馏程的测定方法
- GB 11122-2006柴油机油
- GA/T 458-2021居民身份证质量要求
- GA/T 1147-201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
- 学前儿童心理学论文
- 宁夏大学2023年808文学基础与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公路改扩建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