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出师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出师表》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古典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忠诚、勤勉的品质。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理解《出师表》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意图。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忠诚、智慧、勇敢等品质。
2.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复杂句式的结构和意义,如判断句、省略句等。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的比喻。
-深入理解诸葛亮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包括忠诚、悲壮、无奈等。
-将《出师表》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具准备Xxx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讲解文言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诸葛亮、刘备等角色,体验人物情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师表》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情境。
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出师表》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出师表》吗?它有什么特别的?”
展示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或《出师表》的原文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文的魅力。
简短介绍《出师表》的背景,包括作者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文章的写作目的,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出师表》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出师表》的基本概念、写作背景和作者意图。
过程:
讲解《出师表》的定义,介绍其作为辞表的特点和作用。
详细介绍《出师表》的写作背景,包括诸葛亮北伐的背景和目的。
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开篇的表白、中间的叙事和结尾的抒情。
3.《出师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出师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分析《出师表》中的关键句子,如“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探讨其表达技巧和情感。
选择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作为案例,如赤壁之战,让学生分析诸葛亮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出师表》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诸葛亮忠诚、勤勉的品质。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出师表》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如“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忠诚与责任”等。
每组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出师表》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出师表》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出师表》的背景、结构和案例分析等。
强调《出师表》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诸葛亮的历史形象。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出师表》全文,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让学生深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包括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以及他的道德品质。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章节:通过小说的叙述,让学生体验历史与文学结合的魅力,同时对比历史与小说的差异。
-《后出师表》:比较《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的不同,探讨诸葛亮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化。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国历史人物研究: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诸葛亮文化影响探讨:学生可以探讨诸葛亮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包括他的政治理念、军事策略以及人格魅力。
-文言文阅读挑战:提供一些难度适中的文言文短文,让学生练习阅读和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诸葛亮诗词欣赏:收集并阅读诸葛亮创作的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三国时期军事策略分析:通过研究三国时期的战争案例,分析诸葛亮的军事策略和战术运用。
3.实践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三国历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创办三国历史主题的班级刊物,让学生撰写文章,分享学习心得。
-设计三国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开展三国历史故事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故事的解读能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和质量,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文言文朗读:评估学生对文言文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及是否能够正确断句。
-文章理解: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出师表》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人物形象、情感和主旨的把握。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
-讨论质量:评估小组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的思考。
-演示效果:观察学生小组展示的清晰度、逻辑性和感染力,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传达讨论成果。
3.随堂测试:
-理解能力: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出师表》基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程度。
-应用能力:测试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如分析三国时期的其他历史事件或人物。
-分析能力: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出师表》中的复杂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4.课后作业: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及时性,包括读书笔记、研究报告等。
-作业内容:评估作业内容是否反映了学生对《出师表》的深入理解,以及是否能够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课堂表现: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于理解有误或表现不足的地方,进行耐心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针对小组讨论:对小组讨论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讨论质量不高的组别提供改进建议,鼓励他们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和观点。
-针对随堂测试:对于测试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进一步的挑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分析原因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针对课后作业:对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正面评价,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改进方向,确保学生能够从作业中获得成长和进步。板书设计①知识点:
-《出师表》
-诸葛亮
-北伐
-忠诚
-智慧
-勇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词:
-出师:出征
-表:上奏
-矜:敬
-瘁:尽力
-鞠躬尽瘁:竭尽全力
-死而后已:死后无遗憾
③句子: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请解释这句话中的“败军之际”和“危难之间”分别指什么?
答案:
“败军之际”指的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败,军队士气低落的时候。
“危难之间”指的是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2.例题:
请分析《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案:
这句话通过四个并列的动词“鞠躬”、“尽瘁”、“死”、“已”来强调诸葛亮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表达了他不惜一切代价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3.例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请解释这句话中的“创业未半”和“危急存亡之秋”分别表示什么?
答案:
“创业未半”表示刘备的基业尚未完成,事业正在进行中。
“危急存亡之秋”表示当前形势非常危急,国家面临存亡的严重关头。
4.例题:
请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的追忆和怀念。
答案: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表达对先帝刘备的追忆和怀念,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臣也,亦先帝之臣也”等,体现了他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先帝遗志的继承。
5.例题:
请解释《出师表》中“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排比体现在“创业未半”、“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三个并列的短语上,夸张则体现在“危急存亡之秋”这一描述上,强调了当时形势的严峻和紧迫。
6.例题:
请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后主的劝诫。
答案: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忠告和建议,如“亲贤臣,远小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等,体现了他对后主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些劝诫旨在提醒后主要重视贤臣,远离小人,公正处理事务,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融入历史情境:在讲解《出师表》时,我会尝试将课堂内容与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三国时期的历史氛围,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互动式教学: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困难,这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2.学生对历史人物理解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这需要在教学中加强人物分析和情感体验的引导。
3.课后作业形式单一:目前的课后作业形式较为单一,需要我创新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三)
1.加强文言文基础教学:针对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的问题,我将通过课后辅导、小组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夯实文言文基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深化人物分析教学:在讲解历史人物时,我将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品交易合同中对发票开具、鉴定及流转的约定
- 2025年度环保技术兼职合同
- 2025年度环保产业融资合作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纸质包装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种苗生产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吊装工程进度与质量监管协议合同
- 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指导与管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货运司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业费缴费及住宅电梯维修保养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紫砂雕塑陈设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机械基础 第三版 课件 (郁志纯) 模块八 液压传动
- 代理记账公司员工保密协议
- c语言 谭浩强 课件
-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装置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骨科业务查房
- 居民自建桩安装告知书回执
- 事故油池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个人所得税计算培训
- 名词 名词的定义分类(70张)
- 绘本分享《狐狸打猎人》
-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