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屈原列传》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中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其思想品质,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屈原列传》,学生将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在初中阶段,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屈原列传》这样的古代文学作品可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和其作品。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强,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的阅读。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分析文本来理解内容,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背诵和默写来记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阅读《屈原列传》时,可能会遇到生僻字词、难理解的句式和复杂的叙事结构。此外,对屈原生平和楚国历史背景的不熟悉也可能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克服对这些困难的心理障碍,提高阅读和理解的深度。同时,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和文化内涵的把握,也是学生可能面临的挑战。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教材,包括《屈原列传》课文和相关注释。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屈原画像、楚国历史背景图片、屈原作品节选等图片资料,以及与屈原生平相关的视频资料。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电子白板,用于展示教学要点和学生的讨论成果。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时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简要回顾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对屈原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文朗读
1.老师引导学生齐读《屈原列传》,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2.学生跟读,注意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三、课文分析
1.老师提出问题:本文主要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屈原的形象特点,如忠贞爱国、忧国忧民、清正廉洁等。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屈原的人物形象,并举例说明。
四、重点段落解读
1.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有哪些段落最能体现屈原的爱国情怀?
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以下段落:
(1)屈原既放,乃作《离骚》。盖自怨生哀,哀而生怨,怨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学生结合段落内容,分析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
五、讨论交流
1.老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屈原的爱国精神对现代人有什么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各小组代表发言,老师进行点评。
六、拓展延伸
1.老师介绍屈原的其他作品,如《九歌》、《天问》等,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文学成就。
2.学生分享自己对屈原作品的阅读感受。
七、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
2.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八、布置作业
1.学生阅读《离骚》中的一篇作品,撰写读书笔记。
2.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屈原的爱国精神?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
1.**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屈原列传》这一篇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能够熟练地识别并解释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句子的结构,以及把握文章的逻辑脉络。
2.**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增强**:学生通过对屈原形象的深入分析,学会了如何从文本中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情感。他们能够识别并描述屈原的忠贞、爱国、清正等品质,并将其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进行理解。
3.**文化素养的积累**:学生在学习屈原的事迹和作品时,不仅了解了古代文学家的生平,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特别是对楚文化的认识。这种文化素养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4.**审美鉴赏能力提高**:通过对《屈原列传》的艺术手法和文学价值的学习,学生提高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他们能够欣赏屈原作品中独特的抒情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5.**写作能力锻炼**:学生在分析屈原的作品时,模仿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他们在课后作业中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提高了写作的文采和表现力。
6.**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批判性地思考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内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屈原的故事,形成了对爱国、正直、忠诚等价值观的认同,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8.**历史知识储备丰富**:学生通过对屈原的研究,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丰富了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屈原列传》中“离骚”一词的理解。
**解答**:在古代汉语中,“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本义是指远离忧愁。在《屈原列传》中,此词用来指代屈原所作的《离骚》这首诗。因此,这里的“离骚”指的是屈原的诗歌作品。
2.**例题**:解释“盖自怨生哀,哀而生怨,怨而作《离骚》”这句话的含义。
**解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屈原因为自己的抱怨而产生哀伤,哀伤又转化成怨恨,最终怨恨促使他创作了《离骚》。这里的“怨”既指屈原对自身境遇的不满,也指他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3.**例题**:分析“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这句话中的修辞手法。
**解答**:这句话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蕙纕”和“揽茞”都是指美好的事物,这里比喻屈原的高洁品质。通过将自己比作这些美好的事物,屈原表达了自己清正廉洁、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4.**例题**:解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的含义。
**解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面临死亡,屈原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会后悔。这里的“善”指的是屈原心中的美好理想和追求,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和牺牲精神。
5.**例题**:分析“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国将危,忘身之患”这段话的逻辑结构。
**解答**:这段话采用了因果逻辑结构。首先,屈原因为“疾王听之不聪”而忧虑;其次,由于“谗谄之蔽明”,使得国王失去了明智的判断力;最后,这种情况导致国家面临危险,屈原本人也忘记了自身的危险。
6.**例题**:解释“夫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句话中的“汔”字。
**解答**:“汔”在此处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副词,意思是“已经”或“足够”。这句话的意思是,民众已经劳累到极点,国家应该达到小康水平,让民众得到休息。
7.**例题**:分析“是以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句话中的“是以”。
**解答**:“是以”是古代汉语中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屈原感到忧愁和深思,所以创作了《离骚》。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在朗读课文时,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节奏和语气,展现出对文言文的朗读技巧。在分析屈原形象和作品时,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围绕屈原的爱国精神、作品的艺术手法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各小组的展示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学生对《屈原列传》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得到了检验。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测试题目,对课文内容有较好的掌握。
4.学生自评与互评: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通过自评,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方面的不足,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互评环节中,学生能够客观评价同伴的表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进行以下评价与反馈:
-针对课堂表现: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回答问题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学生,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针对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教师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付国外佣金合同范本
- 化妆品广告合同范本
- 丰田汽车合同范本
- 光伏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农户辣椒种植合同范本
- 优惠仓库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冷冻海鲜销售合同范本
- 农村购买坟地合同范本
- 中石油员工业绩合同范本
- 会务定金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课件
- 驾驶证延期申请委托书
- “小小科学家”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生物试题4
- 【公路工程的发展趋势与思考探究6600字(论文)】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了解研学旅行概念
- Unit1RelationshipsLesson2HowDoWeLikeTeachers'Feedback-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
- 2024届南京市建邺区中考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 适合老年病科护士小讲课
- 中国下肢骨折术后负重专家共识
- 中医保健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