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作业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作业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作业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作业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封建社会的中国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有人认为:“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输,一心一意学习西方。要承认百事不如人,死心塌地去学西方。”这种观点是()A.文化复古主义 B.取其精华C.全盘西化 D.推陈出新解析:C从题目的表述来看,“一心一意学习西方。要承认百事不如人,死心塌地去学西方”是“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要依据自身发展的须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都是不行取的。2.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完结了。”这说明()A.外国人没有理由看不起中国人B.外国人没有看不起中国人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D.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起了重大作用解析:C本题考查教材学问,娴熟驾驭教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文化的多样性的关系是()A.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不能坚持文化的多样性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是完全对立的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消退文化的多样性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提倡多样性解析:D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须要提倡多样性,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的多样性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须要有主心骨。故D项正确。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据此回答4~5题。4.通过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宠爱。据统计,近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去有利于()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②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领会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③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加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④提中学国传统文化国际地位,抢占世界文化发展制高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去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①正确;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去与领会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无关,②不选;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去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加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③正确;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去并不是为了提中学国传统文化国际地位,抢占世界文化发展制高点,④不选。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国际传播实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要求我们()①要创新对外宣扬方式,增加文化传播亲和力②在中外人文沟通中,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魅力④努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对外文化渗透实力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A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我们创新对外宣扬方式,增加文化传播亲和力,①正确;要以我为主是吸取借鉴优秀外来文化的看法,不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看法,②不选;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须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魅力,③正确;加强文化渗透带有贬义,④不选。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需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快乐着人民的快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材料表明()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③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建的主体④文化创建必需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解析:B①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故选B项。7.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每当有灾难发生时,中心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全国人民也主动开展向灾区送暖和、献爱心捐助活动。这不仅显示出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力气,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凝合力和团结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详细体现④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C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①错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材料中的内容不符合,解除④。选C项。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阳光、辛勤、感恩”来表达当地人民为“树立美妙的价值指引、凝合不竭的前行动力”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推断正确的是()①事例通过提升全民基本素养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题②事例反映增加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旺盛,符合主题③事例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题④事例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来推动文化创新,符合主题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D推动文化大发展大旺盛,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②错误。题中事例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①③正确。题中未说明文化创新,解除④。9.2024年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统一运用教化部编义务教化语文教科书。新教材课文既收录了洋溢爱国热忱的《过零丁洋》、歌颂慈母之爱的《游子吟》等古诗文,还选取了高尔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等不同国家的名篇。新编语文教材课文篇目的选择()①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②有利于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③说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富有朝气和凝合力的保证④说明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解析:C部编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篇目均属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化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①②是正确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对本民族具有凝合力,并非全部文化都具有凝合力;就民族文化而言,要富有朝气和凝合力,必需加强文化创新,而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故③是错误的。材料中没有社会实践的信息,故④缺乏信息支撑。10.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子的思想到孙中山的思想,共产党人都应留意吸取其中的养分。由此可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②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剧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马克思主义要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土壤中④实现强国幻想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D题干讲的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未涉及文化影响,也未涉及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②不符合题意;共产党人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来实现强国梦,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项。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合力,培育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答案:①仔细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