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平衡习题课教案_第1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习题课教案_第2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习题课教案_第3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习题课教案_第4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习题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化学平衡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移动

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平

移动方向.

3.掌握勒夏特列原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记录实验现象能力,分析事物变

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事物变化的因素.

教学重点:

1.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3.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L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2.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3.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

移动的条件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教学方法:讲,议,练,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

【复习回顾】什么叫可逆反应?

1.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进行的反应,

叫做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

【讲解】

一、化学平衡状态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里,和相等,反应混合物中

各组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

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

内在本质:贝正)=以逆)*0

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⑴动:动态平衡(v(正尸v(逆)片0)

(2)等:式正尸贝逆)

(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各组分的含量保

持不变。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⑴直接标志:

①正反应速率受于逆反应速率

②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2)间接标志:

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③各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④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⑤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注意:

(1)对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如

2SO2+O2

02so3)来说,可利用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

的量是否

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如

H2+I2(g)

=2HI),不能用此标志判断平衡是否到达,因为在此反应过

程中,

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思考与练习】

在固定体积的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2NO+。2

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1)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4)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5)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NO2的同时生成2nmolO2()

⑹02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达到

平衡的

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数值)

D.单位时间生成nrnolA,同时生成2nmolC

【例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Z+3H2=2NH3已达平衡状态

的是()

A.1个N三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三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三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三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例3]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气)+Q(气)=

R(气)+S(气),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应容器内P、Q、R、S共存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例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

时,

表明反应:A(固)+3B(气)O2c(气)+D(气)已达平衡状

的是(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分子量D.气体的颜色

练习: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丕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B.②⑤⑧C.①③④⑦D.②⑤⑥⑧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讲解】

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过

程,叫做化学

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和速率的关系:

⑴V正>V逆,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V逆,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

【思考与交流】有哪些条件能改变化学平衡呢?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26)

实验探究(P27)

现象:溶液变成红色

A.加少量FeC13的;红色加深

B.加少量KSCN的;红色也加深

思考——加少量NaOH溶液颜色有何变化。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注意点

①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看作一个常数,

增加或减小

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以化

学平衡不移动。

②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

度,新平衡

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状

态下的

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③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该物质的平

衡转化率

降低,而其他物质的转化率提高。

④改变浓度后,速率一时间图象是连续的。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28

实验探究(实验2—7)

2NC)2(气)、。鼠气)△H=-56.9q/mol

现象:

[讨论]A: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

①;

②。

B: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说明

①;

②。

[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

向移动;

B: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

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先决条件:

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加且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改变。

aA(g)+bB(g)TcC(g)+dD(g)

a+bWc+d

2)结论: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它条件不

变的

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

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V'正=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影

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小结】

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

牛V逆。

平衡移动的本质: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条件改变造成V正手V

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

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等,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

改变的方向移动。

第三课时图像专题

【讲解】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1、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2、弄清图像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转折点、

几条

曲线的交叉点)的意义。

3、弄清图像所示的增、减性。

4、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

一、速率-时间图象(V-t图象)

例1、判断下列图象中时间t2时可能发生了哪一种变

化?

分析平衡移动情况。

tit3t

(B)(Q

例2、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过程中某一反应物

的v—t

图象,我们知道v=Ac/At;反之,Ac=yXAt。请

问下列

V—t图象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意义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的消耗浓度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的生成浓度

C、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实际减小的浓度

二、转化率(或产率、百分含量等)-时间图象

例3、可逆反应mA(s)+nB(g)pC®+qD®。反应中,

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

强(P)

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

述中正

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n>p+q

练习:

1、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X(g)+Y(g)O2Z(g)+W(g)AH=QkJ/mol

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

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百

分含量

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三、百分含量(转化率或产率)-压强(或温度)图象

例4、在可逆反应mA(g)+nB(g)^^pC(g)AH<0中m、

为系数,且m+n>p。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

中A的

质量分数与温度比、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例5:温度一定,压强分别为P1和P2时,反应体系

X(S)+2Y®Q

nZ®中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27

所示,

由此可知()o

A、P1>P2,n>2B、P1>P2,n<2

C、P1<P2,n<2D、P1<P2,n>3

例6:可逆反应:aX(s)+bY(g)OcZ®+dW®达到平衡,

混合物中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P)与温度T

(T2>Tt)

的变化关系如图示。

YA

1、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Y的体积分数

变,

平衡向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

2、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Y的体积分数变--------,

平衡向--------方向移动,则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

边的系数

大小关系是---------------o

例7:如可逆反应aA(g)+bB(g)^dD(g)+eE(g)AHO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