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拇指、接触”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3.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风趣的语句。
教学重点:
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拇指、接触”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由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示目标
(一)导入课题
1.听说大家都喜欢漫画,老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几幅,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漫画)
2.这几幅漫画风趣幽默,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我们看后忍俊不禁,知道是谁的作品吗?(丰子恺先生)
3.丰子恺不仅是漫画家,还是著名的作家。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白鹅》,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把白鹅当作人来写、语言风趣幽默、多处明贬实褒……)
4.看来,丰子恺的文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这篇课文是位于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出示,指名生读)
2.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以喜闻乐见的漫画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漫画之风趣;回顾《白鹅》,调动已知,感受语言之风趣。围绕“风趣"作为切入点,导入自然,为体会本课风趣的语言有效连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有效制定教学目标,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二、预学汇报,整体感知
(一)汇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搔痒仓库
1.出示第一排。
指名生读。
第一排红色的生字,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平舌音)
齐读第一排词语
2.出示第二排
(1)指名生读
(2)第二排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第一个字都表示动作,都是手指干的活……)
(3)后面两个词语,红色的生字都是什么读音?(鼻音)
(4)齐读第二排词语
3.出示第三排
指名生读
范读“窈窕”,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前面的字要变调。
齐读所有词语一遍。
指导书写“庸”,撇要舒展,最后一笔是竖,一笔写成。
(二)整天感知全文
过渡:生字新词掌握得真不错!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指名生汇报,相机出示:
是呀,五根手指——(师生合作读)
各有——不同的姿态
各具——不同的性格
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设计意图:检查生字新词,把易读错的字音、难懂的词义分排呈现,每排有针对性地指导,利于学生对生字新词音形义的掌握,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为读懂课文扫清障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以此为教学的点,构建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归整体的学习意识。〗
三、了解特点,比较长短
(一)体会大拇指的姿态和作用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大拇指的姿态和作用。出示提示,指名生读:
1.汇报交流(出示文段)
(1)大拇指的姿态是怎样的?(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
(2)他做了哪些事情?(指名生读)
(3)他做的事情还真不少,你觉得他做的是什么样的活?(苦活、累活、体力活)
(5)是呀!大拇指虽其貌不扬,却能——(相机出示:做苦活、累活、体力活)这便是大拇指的作用。
2.学法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拇指的姿态和作用,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如何学习这一个自然段的?
预设:先圈出大拇指姿态的词语,再读一读他做的事情,体会他的作用。
师:你很会总结方法。这样的方法就是——(出示生齐读:抓重点词感受姿态从事例中体会作用)
(二)了解其他四指的姿态和作用
过渡: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了解其他手指的姿态和作用,出示,指名生读:
1.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整理“学习单”,如下:
手指姿态作用
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做苦活、累活、体力活
食指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做复杂活
中指相貌最堂皇,曲线优美实际并不出力,只在旁略微扶衬
无名指、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干享乐的风光事
(三)观察表格,体会长短
1.横向和纵向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姿态最美的中指,作用却最小,在做事时并不出力。。
生2:最不好看的大拇指,他的作用却很大。
生3:五根手指有不一样的姿态,有不一样的作用。
2.小结:这正如丰子恺所说——出示生齐读:(师板书:各有长短)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第一题,了解大拇指的姿态和作用,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先学习第二自然段,小结学法,然后将学法迁移运用了解其他手指,在学法的引领下,学生自学省时高效。在汇报交流中,观察表格,对比发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五根手指有长有短。〗
四、领悟表达,体会风趣
(一)比较异同,初感风趣
1.过渡:借助表格,五根手指的姿态和作用就一目了然了,谁能把表格里的信息连起来,向我们介绍五指?
预设: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是能做苦活、吃力的活。食指的线条直直落落,看上去很僵硬,却能做复杂的活。中指相貌最堂皇,曲线也优美,在五指中最好看,可是做事时,实际并不出力,只在旁略微扶衬。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他俩除了喜欢做享乐的风光事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2.他这样介绍,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我们都能听明白。可是,丰子恺却不是这样介绍的,他写的这篇文章,和这样简洁、概括的介绍,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预设:
生1:我感觉丰子恺的介绍很幽默。
生2:我感觉语言很生动,一点儿也不呆板。
生3:丰子恺的介绍很风趣,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
(二)细读课文,领悟表达
过渡:看来,丰子恺写的这篇文章,语言很生动、风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就再次走进第二自然段,去看看他是怎么写大拇指的。出示:
自主学习
汇报交流,领悟表达
交流一:“拟人"的修辞手法
过渡:我们先来交流丰子恺是怎么写大拇指的姿态,出示第二段:
(1)你发现丰子恺用怎样的方法来写姿态的?(相机贴板书:拟人)他把大拇指写成了一个身体矮胖,头大而肥的人,他这样的形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预设:
生1:大拇指真是其貌不扬,确实算不上美。
生2:憨憨的感觉,老实敦厚、稳重
生3:还比人家少一个关节,没有漂亮的样子,也没有苗条的身材。
(2)小结:把大拇指当作人来写,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大拇指就像生活中其貌不扬、憨厚的人一样,让人感到生动形象。
交流二:“排比”、“刻意精细事例"的方法
过渡:丰子恺又是如何写大拇指的作用,谁来说说你的发现?(举事例)他举了哪些事例?谁来读一读,出示:
(2)请同学们快速数一数,作者举了几个事例?(6个)相机出示:
六个事例,作者连续用了六个“叫他”,(:六个“叫他"变为红色)你还发现作者用了怎样的方法?(相机贴板书:排比)遇到这些事,只要叫他,他就去做,你感觉大拇指怎么样?(做的事很多,很辛苦、任劳任怨)
(3)六件不一样的事情,大拇指的动作也不一样(师领读,生接读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又感觉大拇指怎么样?(做事吃苦耐劳、做任何事都尽心尽力、想把每件事做好,甚至做到极致)
(4)除了这六个动词,还有哪些词语也让你有这样的感受?(突出:死力、拼命、用劲)
(5)指导朗读:
a.别人是在干活,大拇指这是在拼命呀!谁来读出这种拼命做事的感觉?(指名读,师指导读好“死力、拼命、用劲”)
b.男女生合作读一读6个事例,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读出大拇指拼命工作的感觉。
(6)作者举了这么多事例,无非就是想告诉我们——出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吃苦的。)明明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可作者却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罗列这么多的事例,这是为什么呀?
预设:
生1:这是为了让我们更直观地认了解到大拇指到底做了哪些事。
师评价:这样写更直观,更让人信服
生2:举这么多事例,更让我们感到大拇指做的事很多,作用很大。
师纵深引导:而且这些事例写得越是精细,越有助于你体会到——
生3:越有助于我们体会到大拇指吃苦耐劳
……
小结:事例越是精细,我们的体会越深刻。看来呀!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写法,这样的写法叫做——(贴板书生齐读:刻意精细事例)
交流三:“对比"的写法
这样的大拇指,遇到讨巧的事,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指名生读)
(2)打招呼时,其他四指上前点头,表现得很热情,而大拇指却呆呆地站在一旁,很失落。
(3)创设情景,练习说话:
出示:
(4)读到这里,你又发现作者用了怎样的写法?(板贴:对比)
(5)这个自然段,还有一处对比,你们发现了吗?(预设学生不能发现)如果我们把刚才学的这两段话,放在一起,你一定会发现。出示:
预设:
生:把做苦活和讨巧活的表现进行对比。
(6)这样一对比,我们感到辛辛苦苦的事都是——大拇指,讨巧的事却——轮不到他;忙忙碌碌的事都是——大拇指,讨巧的事却——轮不到他。读着读着,这样的大拇指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白衣天使、医生、默默工作的老师)
交流四:“欲扬先抑”的写法
过渡:读着这样的大拇指,大家想到的都是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人。这样的大拇指是可亲可敬的,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可你们别忘了,这个自然段的开头,是这样来写大拇指的。出示全段,做明暗处理:
(1)齐读第一二句话。
(2)这个自然段,作者先写其貌不扬的形态,再写他做事吃苦耐劳、不贪图名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预设:
生1:作者先写样子不好看,再写他做事很吃苦,不讨巧,更能体现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生2:这样先写其貌不扬的样子,再写他的作用,说明大拇指虽然有短处,但也有长处。
小结:这样的写法就叫——(贴板书:欲扬先抑)
作者“抑"的事他其貌不扬的姿态,“扬”的是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3.回顾写法,感受风趣
(1)你们看,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生齐读:拟人、排比、刻意精细事例、对比、欲扬先抑)。这样的写法,把大拇指写得活灵活现,这样的语言,给你什么感觉?(我感觉语言风趣,印象很深……)
(2)这样的语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风趣"(板书:风趣)。“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这句话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的,它就在我们的单元导语页上——(出示生齐读)
〖设计意图:体会风趣的语言,是本单元最核心的语文要素,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第四季度延安府谷县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新型铝镁合金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第二章第一节《制作简易地球仪》实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2025年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处理剂项目建议书
- 2024年水发水电第三季度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课互联网接入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游戏编程的奥秘》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和安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 老式唱片机:聆听音乐里的似水流年
- 2024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数智有限公司权属公司招聘(社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围手术期疼痛护理课件
-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课件
- 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 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 儿科抗生素使用
- 绿化工程承包合同 绿化工程承包合同范本(二篇)
- 建筑财务出纳年终总结PPT模板下载
- GB/T 9574-2001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试验压力、爆破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比率
- 跨文化沟通技巧课件
- 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3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