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瘀毒虚”辨治肺小结节_第1页
从“气虚瘀毒虚”辨治肺小结节_第2页
从“气虚瘀毒虚”辨治肺小结节_第3页
从“气虚瘀毒虚”辨治肺小结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气虚瘀毒虚”辨治肺小结节有研究显示,在健康人群的常规查体中,有12.2%~19.4%的人群行肺CT检出肺结节。目前肺小结节的诊治是肺系病临床的重点及热点问题,中医药治疗肺小结节有独特优势,可从整体角度与个体化角度进行辨证施治。本文主要阐述中医学对肺小结节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肺小结节的病因病机肺小结节的形成是一种渐进性的过程,属于肺部慢性疾病。肺小结节的发生发展以机体正气不足为基础,感受外邪或诱发伏邪,或内伤于饮食、情志等导致脏腑失调,气血失和,津液失布,产生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搏结缠绵,沉着于肺,久渐成积。故在肺小结节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兼病,多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搏结,遂化有形之物成结成块。气之于肺小结节肺气,乃一身之气布散于肺者。肺居高位,为娇脏,易先受邪。若肺气虚弱,邪气侵袭,扰乱气机运行,肺气不能正常宣降,抗邪祛邪能力下降。若外邪未及时祛除,则可经皮毛内侵于肺,由表及里,由外及内,日久进一步损耗肺气,使肺气渐虚。此阶段临床未见明显症状,肺小结节也尚未凝其实形。痰之于肺小结节“百病皆由痰作祟”。人体诸多复杂病证皆与痰有关,肺小结节亦然。痰邪的产生与多脏腑密切相关,但究其常者,与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最密切。痰气互病,互为因果。瘀之于肺小结节《素问·经脉别论》曰:“肺朝百脉。”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了肺为生血之脏。血瘀、血虚,均为肺小结节的潜在致病因素,正如《医林改错·方叙》中所述:“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行不畅,内阻气机,亦会加重津液的停聚。津液内停,又反过来加重气滞与血瘀。气滞、痰邪、血瘀三者相互转化,胶着不解,难缠难舍,痹阻于肺络,形成有形之邪,可见肺小结节之貌或在此前的基础上形态、密度、大小、内部结构等发生改变。毒之于肺小结节《古书医言》曰:“邪者,毒之名也。”毒伏于肺,侵害肺脏内在,使肺部有形之质受损,进一步影响肺的生理功能,气血津液失调加重。痰、瘀、毒三者相互依附,相互为病,损伤人体正气,可进一步使肺小结节大小、形态、边缘等出现恶化征象。虚之于肺小结节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以人体正气不足为基础。正气不足无力抵御邪气,邪气侵犯人体伤人于内,导致肺气不足或者肺气不利,失于宣降,则病理因素逐渐产生,肺小结节也逐渐成形。辨证论治气足不郁则疾不生1补益脾肺小结节起病隐匿,始于无形之气。所以在该病初始阶段,首当治气,在补益肺气的同时可以适当配伍山药、白扁豆等调补脾胃之品,有利于正气充足,坚实基础之本以助肺气。2调和肝肺肝肺是调节人体气机升降的重要脏器,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可导致肝失左升,肺失右降,气机怫郁。若有气机不调者,在宣降肺气的同时,适当运用疏肝理气之品,使肝气疏泄得当,不失其职,与肺气宣降相得益彰。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适当配伍理气健脾之品,有助于恢复机体气机之升降。但畅达气机的同时,不可过于迅猛,同时防止用药过于辛燥,以免耗气伤阴。津行血运则化其形津停与血瘀可贯穿于肺小结节形成的始终。因此在肺小结节的治疗过程中,要注重改善机体内的痰瘀状态,化痰祛瘀散结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化痰祛瘀之法配伍理气之品,使气顺痰化瘀消。在活血化瘀时,加用补血之品,取其补血活血之意。拔毒除邪则防其恶化痰解毒、祛瘀解毒是拔除肺毒与治疗肺小结节的重要治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