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中和”的深刻内涵“致中和”是在时间、空间轴上的一种动态趋向和动态稳定。有学者认为,致中和即调和折中,即不偏不倚等。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权术、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法度,确有调和矛盾的折衷思想,甚至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但其中不乏更深刻的内涵。中和之理,法于自然,验于己身
首先,中和之理,法于自然,验于己身。中和思想是仰观俯察,“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而得出的结论。“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举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认为客观自然是一个和谐整体,其中充满差异和矛盾,但“万物并举而不相害”,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这种中和之道,朱熹认为“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天以应人,天人合一,“故其实本备于己而不可离”,盖欲学此者,“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中和之道,充斥于整个宇宙之中,小则“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2.中和之用,执两用中,和谐统一
孔子承认事物中对立两端的客观存在,注意到了事物的对立双方。在运用方面,指出“执其两端,用中于民”,强调事物矛盾着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两端是矛盾的相互对立,“中”是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交感,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执两用中,不偏不倚,进而达到和谐统一。3.中和之态,消长盈亏,动态平衡孔子及历代儒学家均认识到矛盾的斗争,主张采取“和”方法,防止矛盾激化。在《论语ꆤ学而》篇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和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最终目标。达到“和”的最终目标所应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交感;一是中节。儒家十分强调交感,认为“致中和”,天地万物才能达到最佳动态。《周易ꆤ系辞》亦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又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进退”、“往来”是交感的具体表现。阴阳双方只有相感相生往来不息的活动,事物才能变化,进而达到动态稳定。这种变化一方面由于外因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事物内部阴阳自身的相交感应,使自身趋向于一种阴阳既济的相对稳定态。如泰卦,天在下而地在上,天气上升而地气下降,天地相交,故泰卦《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人事均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要保持这种最佳状态,就要恪守“发而中节”的原则。《中庸》反对“过与不及”。认为在自然界中,冬去春来,寒极生热,日月运行,日落日升,均是在一种“度”内消长变化,而人也必须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中和"与“中庸”的含义在《中庸》中,“和”主要表现为“用中”达到的一种最佳境界。《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推而极之,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自然界便处于一种最佳的动态平衡之中。“中庸”的含义:孔子又将“中”与“庸”联系起来,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予以发挥。《论语ꆤ雍也》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也乎,民鲜久也。”朱熹引子程子话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庸,又“和也”,“常也”,“用也”。中庸即中和,即用中,是恒久不易的,是万物之常理。中庸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权转让与融资合同
- 2025年度商铺转让三方合同附带品牌授权与培训支持
- 2025年度石料场生产承包环境保护与修复责任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兼职正式聘用教学合同
- 2025年度购房合同解除补偿协议范文
- 2025年度农村出租房租赁与农村养老服务业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代持协议书:文化娱乐股权代持与IP开发合作合同
- 2025年旅游行业现状分析:国内旅游人次预计达到63亿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卷
-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 论文
- 2024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腰脊神经后支痛课件
- 《商务数据分析》 课件 项目一 商务数据分析认知
- 加强锻炼预防疾病主题
- 心衰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Ppt
- 2023学年、2024学年临平区公办学校校方责任险投保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 物流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 2024家政行业现状分析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