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专题7盐和化肥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课标要求考点考向考法常现关键词
1.了解食盐、纯碱、小考法1盐的化学性质
苏打、碳酸钙等生活考法2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
中常见盐的性质和用考向一盐的条件现象描述、生成物质、沉
途。的化学性质考法3酸、碱、盐的鉴别淀、气体、水、*色溶液、
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与鉴别考法4物质的鉴别、推断共存
检验。生活中考法5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
3.了解复分解反应及常见的题
其应用。盐
4.了解盐的化学性质。考法1常用盐的用途
考向二盐
5.知道常见化肥的种考法2纯碱的制取
的种类与用用途、生产纯碱、错误、
类和作用以及缺乏时考法3碳酸钙、生石灰、熟
途正确、溶性杂质、提纯
的症状。石灰之间的转化
6.会简单的鉴别氮肥、考法4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磷肥和钾肥;知道铵
态氮肥的检验方法以
及使用时的注意事考法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
考向三化
项。化学肥用
肥的种类和属于钾肥、氮肥、磷肥、
7.知道不合理使用农料考法2化肥的简易鉴别
作用及鉴别复合肥、作用
业化肥对环境的影考法3铵态氮肥的检验
响。
第1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考向一盐的化学性质与鉴别
考法1盐的化学性质
1.(2023•济南)已知某溶液X是稀盐酸和Ca(OH)2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NaNO3溶液、K2CO3
溶液、FeCl3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
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所加溶液甲乙丙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A.甲是K2CO3溶液B.乙是NaNO3溶液
C.丙是FeCl3溶液D.溶液X是稀盐酸
2.(2023•北京)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铜可用于制作导线,主要利用了其延展性和。
(2)湿衣服晾晒后变干,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原因:。
(3)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法2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2023•聊城)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B.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
考法3酸、碱、盐的鉴别
4.(2023•青岛)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
是()
A.紫色石蕊试液B.生锈的铁钉
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
考法4物质的鉴别、推断
5.(2023•无锡)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固
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第2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C.碳酸钠D.碳酸钙
6.(2023•大庆)已知A、D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B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它们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1)B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有。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化学反应除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外,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是反应前后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一定有氧的得失,则反应①②③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4)在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D,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有。
7.(2023•日照)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E属于单质、氧化
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
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已知:A俗称纯碱,A、C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含有相
同的金属元素,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可以帮助消化,E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回答下
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为。
(2)物质C所属类别为(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B转化成A的化学方程式:。
(4)若D和F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考法5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8.(2023•滨州)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a+、、Cl﹣B.K+、H+、、
C.Ca2+、K+、、D.Fe3+、Na+、OH﹣、Cl﹣
易错易混
1、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
第3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成分(可简记为:“两化交换”,或“张冠李戴”)。
2、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1)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
是能与酸发生反应)。
(2)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
3、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
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
►考向二盐的种类与用途
考法1常用盐的用途
9.(2023•盘锦)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Na2CO3——配制生理盐水B.NaCl——用作调味品
C.CaCO3——用作补钙剂D.NaHCO3——焙制糕点
考法2纯碱的制取
10.(2023•凉山州)今年是侯德榜《纯碱制造》一书出版90周年。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水、氨气
(NH3)、CO2为原料,既能制备纯碱(Na2CO3),又能制得氮肥。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流程图中反应①的原理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操作Ⅰ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艺流程中CO2可循环使用
B.Na2CO3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NaHCO3俗称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H4Cl可作氮肥,能使植物茎秆粗壮,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
考法3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11.(2023•潍坊)中华传统文化典藉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加热蒸发可得食盐
B.《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
C.《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易化为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D.《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池中有机物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
考法4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12.(2023•泰安)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图实验:
第4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操作c的名称为蒸发结晶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5.0%
特别提醒
粗盐提纯主要是指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的过程。
►考向三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及鉴别
考法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3.(2023•大连)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A.NH4H2PO4B.Ca3(PO4)2C.KClD.NH4HCO3
14.(2023•内蒙古)绿萝因缺乏氮元素导致叶片发黄,改善叶片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
A.KClB.Ca3(PO4)2C.NaHCO3D.NH4NO3
15.(2023•广东)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
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烬”中含钾盐。农业上可用作。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5)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考法2化肥的简易鉴别
16.(2023•株洲)已知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放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
[(NH4)2SO4]、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尿素[CO(NH2)2]六种氮肥:
第5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1)在上述六种化肥中,呈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四种氮肥
相区别。
(2)其他四种氮肥的鉴别方法如图所示。写出氮肥B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A、B、C、D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考法3铵态氮肥的检验
17.(2023•湘潭)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B.硫酸钾、氯化钾属于钾肥
C.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化肥
特别提醒
铵态氮肥的检验原理是根据铵态氮肥(即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这一共同的化学性
质来检验。
1.(新情境)(2023•泰安)某研究所利用太阳能聚光器获得的高能量进行热化学循环反应制取2H,其流程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A.反应Ⅰ中Zn、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该循环过程中涉及到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C.H2燃烧热值高,是一种理想的优质能源
D.该循环过程理论上每生成2gH2,需补充65gZn
2.(跨学科)(2023•潍坊)氢能助力“神舟十六”邀游太空,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在航海、航空航天等方面发展
迅速,图1是氢气的制取、储存、释放和应用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太阳光和催化剂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图2为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图,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
式。
(2)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压缩存储于高压罐中,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
。
(3)固态储氢是通过合金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吸附储氢。图1利用镁镍合金(Mg2Ni)存储氢气,
该储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熔炼镁镍合金时,需要通入氩气作保护气,
目的是。
(4)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3.(新情境)(2023•海南)某工业废料中含有Fe和CuO(不考虑其他成分),小红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用该
工业废料制备FeSO4•7H2O和Cu。
第7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2)加入铁粉后溶液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Fe+H2SO4═FeSO4+H2↑、。
(3)固体C的成分为。
(4)“系列操作”中最后通过冷却结晶得到FeSO4•7H2O晶体。能够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的物质,
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1.(2023•汉阳区模拟)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为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A、C、D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A可以是单质、氧化物、盐、碱中的一种
B.物质B可以是酸或盐
C.物质A转化为D的反应可以是四种基本反应的一种
D.物质E可以是一种氧化物
2.(2023•南通一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可放入菜叶灭火,原理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B.用活性炭、蓬松棉、纱布、塑料瓶等可制作简易净水器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D.施肥时氯化铵与熟石灰不能混合使用
3.(2023•南通一模)取12.9g水垢样品(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实验时依次发生
如下反应:Mg(OH)2MgO+H2O↑、碳酸钙受热分解,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A.碳酸钙比氢氧化镁的热稳定性强
B.b点对应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
C.a、e两点对应固体中金属元素的质量相等
D.实验结束时,残留固体的质量(x)为5.6g
4.(2023•市南区校级二模)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处理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获得氢气,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SO2+I2=H2SO4+2HI
B.膜反应器中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2
D.该流程可以将有害气体转化成清洁燃料,不仅环保还能提高经济价值
5.(2023•安溪县模拟)H2O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医用、军用和工业等方面均有重要用途。早期制备
H2O2的方法:①加热Ba(NO3)2并对分解产物进行处理,得到BaO2;②BaO2与硫酸反应,过滤得到
滤液;③对滤液进行减压蒸馏,得到H2O2。
(1)实验室可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热Ba(NO3)2时,得到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为氮的氧化物,且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16,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3)步骤②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4)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H2O2的化学性质角度分析,步骤③需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
。
6.(2023•洪泽区校级模拟)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钠钙氧氯碳氢
元素符号NaCaOClCH
第9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1)写出厨房里常见的一种调味品的名称是。
(2)若某物质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3)生成物全为单质的分解反应是。
(4)A、B、C、D都是由上表中的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C是钠盐,且C、D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B的固体升华时可作制冷剂。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①图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
②A物质可以是(填字母序号)。
a.单质b.氧化物c.酸d.碱e.盐
7.(2023•雁塔区校级二模)A、B、C、D、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反应②需要通电,C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试推断: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2)写出实验室利用反应①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制取甲时,若想要
第10页共13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填合适字母)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3)若甲→D转化的反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则D的化学式为,D是密度比空气大,易与水
反应的气体,若要收集D应选择装置。(填合适字母)
(4)若要实现甲→C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放热B.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实现D.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8.(2023•房山区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B.②中等蒸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式餐厅转让合同范本
- 产品配方转让合同范例
- 公司代经营合同范例
- 2024年重庆市大足区妇女联合会招聘笔试真题
- 化肥品牌转让合同范本
- 书宣传推广合同范本
- 企业燃气合同范本
- 公寓铺子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首套房屋购买合同范本
- 化工购销合同范本
- 幼儿园大班音乐《歌唱春天》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电影《白日梦想家》课件
- 丙戊酸钠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保护的研究进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小红书的运营技巧培训
- 充电桩项目简介(范文)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ISO 41001-2018 设施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解读与应用指导材料之9:“6 策划-6.2 设施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雷泽佳编制-2024)
- 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分享与合作行为发展的研究分析-以中班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
-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