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体面”收获成长_第1页
放下“体面”收获成长_第2页
放下“体面”收获成长_第3页
放下“体面”收获成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下“体面”,收获成长那周我和丈夫单位各有重要事务,于是我俩较往常早半小时起床。待我将一切收拾妥当、早餐准备就绪后,丈夫那边却溃不成军。儿子一如既往地满地打滚,衣服换得稀里糊涂。一向情绪稳定的丈夫忍不住了,揪起儿子衣领将他提到餐桌前。丈夫动作略显粗暴,儿子更不依不饶,当即在椅子上“蠕动”起来,一招“神龙摆尾”便把装满豆浆的玻璃壶推到地上。在一片狼藉中,丈夫的怒火再次被点燃,索性不吃早餐,拎起儿子就送去学校。路上丈夫对我说:“轩轩长大了,应当懂事。他不老实吃饭干脆就别吃,饿一顿长长记性。”我心中略有不忍,但转念想到“慈母多败儿”的理论,父母应当有父母的“权威”,震慑住孩子才能管教好他,于是也同意了。儿子在车上老实了许多,到学校时撇嘴挥了挥手,我俩则忍耐着辘辘饥肠奔赴单位。上午快十一点时,“惩戒”儿子的后果找上了我。老师打电话说轩轩低血糖晕倒了,给他喂了点饼干。得知儿子没吃早饭,老师责怪我:“没有孩子是‘人之初、性本恶’,嫌孩子顽劣时应当先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不给孩子吃饭算什么事,饥饿能够解决问题吗?”这位老师一向负责,平日里对轩轩也关照有加,她在电话里语速特别快,数落了我很多。我来不及调低手机音量,眼见同事纷纷看向我,羞耻感一下子烧到脸上。我的业务能力在单位首屈一指,此刻却因育儿丢了体面,这愤懑一堆积,直到下班也没缓过来。儿子到底忘性大,晚饭时坐在餐桌前,清晨种种已然抛之脑后,跟没事人一样叽叽喳喳地讲述着学校趣事。丈夫与我对视一眼,抛来一个“这事就此翻篇”的眼神,然后开口说道:“轩轩,你现在该有基本的自制力了。闹钟响了就应起床,否则,以后都跟今天一样饿着肚子去学校。听到没有?”民主平等的沟通方式不起效果,我和丈夫终于也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父母,搬出“大家长式”风范,给这事儿“拍板”画上句号。儿子嬉皮笑脸地答应了,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天早上他故技重施,满地打滚。丈夫崩溃无奈,我气急败坏。丈夫想起前一晚放过的“狠话”,拎起儿子作势出门。我赶忙上前去拦:“不能再饿孩子了,回头又低血糖,轩轩还小……”丈夫虽在气头上,但并非不讲道理,关上车门对我说;“再赖床迟到就饿肚子,他自己答应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否则做父母的面子往哪搁?”我一愣,在儿子身上没撒出来的火气,这下统统撒给丈夫,我反问道:“什么叫父母的面子,面子能解决问题吗?你就那么在乎你的面子,面子比孩子身体更重要吗?”丈夫回击道:“你难道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你不过也是怕老师打电话,伤了你的面子罢了。”那天早晨,我给儿子买了早饭递进校门,然后跟丈夫饥肠辘辘地吞下个包子,驱车赶赴单位。两人一路无言,各自面若冰霜。快到单位时,丈夫开口埋怨我:“刚才买给轩轩的馅饼是冷的,你也不挑挑,也不知他吃了会不会肚子痛。”我没好气地说:“那你为何不去挑?不让他吃饭的是你,现在反过来责怪我不为你补救?”丈夫沉默了,我从后视镜窥见他脸上懊恼的神色,心中隐隐有些难受。原来,教育孩子竟逼得我们都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儿子这事成了堵在我心中的一块巨石,工作中频频心神不宁。学校老师的话倏地浮上心头,我意识到,或许孩子的问题真与我和丈夫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我们总在有意无意中将一套潜移默化的思维惯式套用到教育孩子上。我和丈夫太在乎那句“人活一张脸”了,我俩读书时必须名列前茅,否则便觉愧对师门、愧对父母;工作中必争先进、抢第一,否则便觉羞愧无颜;生活中时刻规训自身,万不可失了体面……在我们的生长环境中,“惩戒”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勉励机制,对我们而言“不被惩戒”就是最大的“奖赏”。但儿子并不这样想。意识到这些后,我立即开始反思。或许比起“惩戒”,“奖励”更适合他呢?或许比起“被动承受规则的约束”,“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更适合他呢?或许比起我们“少走弯路”的过往经验,去了解他真正想要的更有意义吧?当晚我与丈夫畅谈了一次,我俩一致决定改变教育方式,从邀请儿子参与制定规则开始。果不其然,儿子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家中“时间规划”的不满,他认为自己提前半小时起床足矣。我很难向儿子解释35岁对于职场的意义,只能勉强尝试与他“打个商量”。我说:“轩轩,你也要理解爸爸妈妈,我们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以保障工作的游刃有余。”谁知儿子并没纠结于原因,只是瞪大眼睛望着我俩,试探性地问道:“那每周一,我们提前一小时起床。其他时间提前半小时,可以吗?”丈夫顺势接过话去:“可以的,但光说不行,还得做到。如果你真能做到,可以要求一个奖励。”轩轩听了来了精神:“去我最想去的游乐场也可以吗?”丈夫脱口而出:“可以!”轩轩虽仍是个“起床困难户”,但打滚耍无赖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丈夫只要提起“游乐场”三个字,儿子便收敛了一身“反骨”,乖巧如布娃娃般任由丈夫推着他洗漱换衣。成效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两周后的一个周一,儿子轩轩首次自己醒来,准时翻身下床走出卧室。“怎么没人叫我,爸爸呢?”轩轩睡眼惺忪地走进厨房,把我和丈夫都吓了一跳。我俩同时望向壁钟,轩轩在闹钟响起前的六七分钟自然醒了,而且没有赖床。轩轩也注意到了,兴奋得跳起来欢呼:“哇!游乐场,爸爸——游乐场!”周末,丈夫带着儿子在游乐场撒欢儿时,问道:“轩轩,你以前总是起床发气,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怎么想啊……本来我还没迟到呢,你和妈妈就吓我,说什么如果赖床就怎么怎么样,我还没犯错,你们就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