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阅卷人一、计算(共28分)得分1.直接写出得数。8.47﹣3.98=0.125+174.5×7956×0.25+52.解方程或比例。①23②240×30③(48-2x)×58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①9.52÷3.4+4.8×0.375②18.67﹣(5.77+4.17)﹣4.23③31.3×8.1+12.5×6.1+43.8×1.9④2542×715+1617+⑤2.31+[(4.75-58×0.4)×7阅卷人二、填空(共25分)得分4.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共同点,都是把的数相加减。5.某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4257863人,横线上的数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这年城镇常住人口约为亿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若要统计某班期末十次拉练考试全班平均分情况,你认为用统计图最合适,理由是。7.小林家在学校的北偏西35°方向上400m处。那么学校在小林家的偏,方向上400m处。8.15个点最多可以连条线段。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这个多边形有条边。10.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1)比x与y的积的2倍多3.6的数是。(2)三个连续奇数,最大一个是a,最小一个是。(3)m与n的和除它们的差,商是。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8.4厘米,三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cm2。1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12cm。那么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cm。13.已知a×23=b×34(a≠0),那么a:b=:,(a﹣b):(a+b)=:14.把一个长方形按4:1放大,放大前面积是15平方厘米。放大后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5.有红、黄、白、黑四种颜色的珠子各5颗,放在一个袋里。至少要拿出颗,才能保证有两对珠子的颜色相同。16.一根木料长12米,锯成4米长的小段用时8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2米长的小段需要分钟。17.某校六年级一共有3个班,一班和二班共有93人,二班和三班共有94人,一班和三班共有91人。一班有人,二班和三班相差人。18.下图(1)中,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空白部分是半圆。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19.图(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面积的算式是。这样列式的理由是。

阅卷人三、判断(共5分)得分20.任意写出三个自然数,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偶数。()21.小红在教室的位置是(3,4),她同桌的位置一定是(4,4)或(5,4)。()22.平移和旋转都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3.圆柱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而成。()24.甲数比乙少20%,乙数比甲数多25%。()阅卷人四、选择(共5分)得分25.下面不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共同特征的是()A.对边长度相等 B.对边平行C.四个角都是直角 D.内角和360°26.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厘米A.12 B.3 C.5 D.82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半径的比是2:3,高的比是5:6。它们的体积的比是()A.10:9 B.10:27 C.5:3 D.5:928.AB两地相距59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行驶2小时后,乙车才从B地出发开往A地,两车同时行驶5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A.(45+x)×5=590﹣45×2 B.(590﹣45×2)÷5﹣x=45C.590﹣45×2﹣5x=45 D.45×(5+2)+5x=59029.六(1)班有48人,每人都从《儿童文学》、《小学生学习报》、《作文指导报》、《故事会》四种报刊中订阅一种或几种(每种最多买一本)()个人所订的报刊种类完全相同A.4 B.5 C.6 D.7阅卷人五、按要求做题(共7分)得分30.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31.画线段把下面梯形平均分成3份。32.图中,∠1=∠2,请你推出∠3=∠4。阅卷人六、解决问题(共30分)得分33.只列式,不解答。(1)某工厂今年(2023年)二月份计划每天烧煤5.2吨,由于改进了技术,实际前8天只烧了38.4吨。这个月可以节约煤多少吨?(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每小时行50千米,7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行的路程相当于原计划每小时行的80%。实际多少小时达到?(3)某校四年级有学生405人,相当于五年级学生人数的90%,六年级学生人数比五年级多115(4)铸造车间要把一个长15cm、宽8cm、高6cm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底面直径4厘米、高6厘米的圆柱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的圆锥零件,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5)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15棵,苹果树棵数比梨树的2倍多1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34.解答下面各题(1)一辆货车的油箱是长1.2米、宽8分米、高6分米的长方体形状,制作这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若每升柴油5.40元,装满空油箱一共需要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2)完成一件工作,甲独做要10天,乙独做要15天,丙独做要20天,中间甲因病休息了几天,结果6天才完成。甲休息了几天?(3)某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原来甲乙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8,如果从乙车间调22人到甲车间79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8.47﹣3.98=4.490.125+17=4.5×7956×0.25+56【知识点】分数与小数相乘;分数乘法运算律【解析】【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分数和小数混合计算,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按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乘小数,小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答案】①23解:76x=4.2

76x÷7x=3.6②240×30解:240×30%×(9+x)=9×24072×(9+x)=216072×(9+x)÷72=2160÷72

9+x=309+x﹣9=30﹣9

x=21③(48-2x)×58解:(48﹣2x)×58÷5848﹣2x=1248﹣2x+2x=12+2x12+2x﹣12=48﹣122x÷2=36÷2x=18【知识点】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列方程解关于分数问题【解析】【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3.【答案】解:9.52÷3.4+4.8×0.375=2.8+1.8=4.618.67﹣(5.77+4.17)﹣4.23=18.67﹣5.77﹣4.17﹣4.23=(18.67﹣4.17)﹣(5.77+4.23)=14.5﹣10=4.531.3×8.1+12.5×6.1+43.8×1.9=253.53+76.25+83.22=329.78+83.22=4132542×715+1617+=(518+29)+(1617=12+=2112.31+[(4.75-58×0.4)×7=2.31+[(4.75﹣0.25)×715=2.31+(4.5×715=2.31+2.1=4.41【知识点】小数乘法运算律;分数乘法运算律【解析】【分析】①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法,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法;

②观察数据可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两个数,然后应用减法的性质简算;

③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先同时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④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先计算乘法,再根据分母的情况,灵活相加;

⑤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中括号和小括号,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然后计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面的加法,据此顺序计算。4.【答案】计数单位相同【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析】【解答】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共同点,都是把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

故答案为:计数单位相同。

【分析】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据此解答;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5.【答案】九亿一千四百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六十三;91425.7863万;9.14亿【知识点】亿以上数的读写与组成;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及改写【解析】【解答】914257863读作:九亿一千四百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六十三;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1425.7863万;914257863=9.14257863亿≈9.14亿。

故答案为:九亿一千四百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六十三;91425.7863万;9.14亿。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将一个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将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一个“万”字,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据此改写即可;

根据题意,先将这个数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据此解答。6.【答案】复式折线;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解析】【解答】统计某班期末十次拉练考试全班平均分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最合适,理由是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复式折线;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认识。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特点:可以看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7.【答案】南;东;35°【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解析】【解答】小林家在学校的北偏西35°方向上400m处,则学校在小林家的南偏东35°方向上400m处。

故答案为:南;东;35°。

【分析】物体之间的位置是相对的,东与南之间是东南,东与北之间是东北,西与北之间是西北,西与南之间是西南,东北与西南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找准参照物,根据相对位置描述即可。8.【答案】105【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解析】【解答】15×(15-1)÷2

=15×14÷2

=210÷2

=105(条)

故答案为:105。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形结合的知识,已知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则n个点,最多能连成n(n-1)÷2条线段,据此规律解答。9.【答案】8【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解析】【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有n条边,

(n-2)×180°=1080°

(n-2)×180°÷180°=1080°÷180°

n-2=6

n-2+2=6+2

n=8

故答案为:8。

【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n-2)×180°,据此列方程解答。10.【答案】(1)2xy+3.6(2)a﹣4(3)(m﹣n)÷(m+n)【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解析】【分析】(1)要求x与y的积,用乘法计算,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省略;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先乘后加,据此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2)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最大的一个是a,则与它相邻的奇数是a-2,最小的奇数是a-2-2=a-4;

(3)要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要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然后相除,可以求出商,据此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11.【答案】2.94【知识点】比的应用【解析】【解答】8.4×33+4+5=2.1(厘米);

8.4×43+4+5=2.8(厘米);

2.1×2.8÷2

=5.88÷2

=2.94(cm2)

故答案为:2.94。12.【答案】7.2【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解析】【解答】12÷13000000=36000000(cm);

36000000×15000000=7.2(cm)。

故答案为:7.2。13.【答案】9;8;1;17【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已知a×23=b×34(a≠0),那么a:b=34:23=(34×12):(23×12)=9:8;

可以把a看作9,则b是8;

(a-b):(a+b)

=(9-8):(9+8)

=1:1714.【答案】240【知识点】图形的缩放【解析】【解答】15×4×4

=60×4

=24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40。

【分析】将一个长方形按“4:1”放大,则长、宽分别扩大4倍,则积扩大4×4=16倍,据此列式解答。15.【答案】13【知识点】抽屉原理【解析】【解答】4×3+1=13(颗)

故答案为:13。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抽屉原理的应用,假设每种颜色的珠子先分别拿出3颗,一共是3×4=12颗,不管再拿一颗什么颜色的,就会出现4颗珠子的颜色相同,也就是保证有两对珠子的颜色相同,据此解答。16.【答案】20【知识点】植树问题【解析】【解答】12÷4-1

=3-1

=2(次)

8÷2=4(分钟)

12÷2-1

=6-1

=5(次)

4×5=20(分钟)

故答案为:2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植树问题的应用,先求出锯每段需要的时间,木料的长度÷每段的长度-1=锯的次数,一共用的时间÷锯的次数=锯一次用的时间;然后求出把12米的木料锯成2米长的一段,一共需要的时间。17.【答案】45;2【知识点】集合重叠问题【解析】【解答】(93+94+91)÷2

=278÷2

=139(人)

139-94=45(人)

93-91=2(人)

故答案为:45;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和+二班和三班的人数和+一班和三班的人数和)÷2=一、二、三班的人数和;

一、二、三班的人数和-二班和三班的人数和=一班的人数;

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和-一班和三班的人数和=二班和三班的人数差,据此列式解答。18.【答案】6.88;28.56【知识点】圆的面积;含圆的组合图形周长的计算【解析】【解答】解:设圆的半径是r,则长方形的宽是r厘米,长是2r厘米,

(2r+r)×2=24

3r×2=24

6r=24

6r÷6=24÷6

r=4

4×2×4-3.14×42÷2

=32-25.12

=6.88(平方厘米)

3.14×4+4×2+4+4

=12.56+8+4+4

=20.56+4+4

=24.56+4

=28.56(厘米)

故答案为:6.88;28.56。

【分析】观察图可知,长方形的宽是半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是半圆的直径,设圆的半径是r,则长方形的宽是r厘米,长是2r厘米,(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据此列方程,可以求出圆的半径,也就是长方形的宽,进而求出长方形的长;

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空白半圆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长+宽+宽,据此列式解答。19.【答案】8×6.4÷2﹣5×4÷2;图(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形成的。【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解析】【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为x厘米,

4:x=5:8

5x=4×8

5x=32

5x÷5=32÷5

x=6.4

阴影部分的面积=8×6.4÷2﹣5×4÷2

这样列式的理由是:图(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形成的。

故答案为:8×6.4÷2﹣5×4÷2;图(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形成的。

【分析】观察图可知,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形成的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空白梯形的面积相等,空白梯形的面积=大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此求出大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是解题的关键;设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为x厘米,则4:x=5:8,据此列比例解答。20.【答案】(1)正确【知识点】奇数和偶数【解析】【解答】任意写出三个自然数,可能都是奇数,也可能都是偶数,或者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偶数的认识,任意三个自然数,可能都是奇数,也可能都是偶数,或者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不管什么情况,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偶数,据此判断。21.【答案】(1)错误【知识点】数对与位置【解析】【解答】小红在教室的位置是(3,4),她同桌的位置一定是(4,4)或(2,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同一列,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同一行,据此解答。22.【答案】(1)正确【知识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解析】【解答】平移和旋转都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旋转和平移都是物体运动现象,都是沿某个方向作运动,运动中都没有改变本身的形状、大小与自身性质特征;区别: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是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和方向。23.【答案】(1)错误【知识点】圆柱的特征【解析】【解答】圆柱可以由长方形或正方形旋转而成,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而成,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特征,长方形或正方形绕长或宽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圆柱,直角三角形旋转可以形成圆锥,据此判断。24.【答案】(1)正确【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解析】【解答】把乙数看作单位“1”,则甲数是:1-20%=80%;

(1-80%)÷80%

=20%÷80%

=25%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条件“甲数比乙少20%”可知,把乙数看作单位“1”,则甲数是:1-20%=80%;要求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乙数-甲数)÷甲数=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25.【答案】C【知识点】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解析】【解答】选项A,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

选项B,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选项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四个角的度数不确定;

选项D,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据此对比判断。26.【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的特点【解析】【解答】9-6<第三边<6+9,

3<第三边<15。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27.【答案】A【知识点】圆柱的体积(容积);圆锥的体积(容积)【解析】【解答】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则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圆柱的高是5,则圆锥的高是6,

圆柱的体积:π×22×5=20π;

圆锥的体积:13π×32×6=18π;

20π:18π=(20÷2):(18÷2)=10:9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比,高的比,可以进行假设,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则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圆柱的高是5,则圆锥的高是6,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128.【答案】C【知识点】列方程解相遇问题【解析】【解答】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可以得到方程:

(45+x)×5=590﹣45×2或(590﹣45×2)÷5﹣x=45或(590﹣45×2)÷5﹣x=45。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相遇应用题,(甲车速度+乙车速度)×相遇时间=总路程-甲先走2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用(总路程-甲先走2小时行驶的路程)÷相遇时间-乙速=甲速;也可以利用甲速×(相遇时间+先走的时间)+乙速×相遇时间=总路程,据此列方程解答。29.【答案】A【知识点】抽屉原理【解析】【解答】4+6+3+1=14(种)

48÷14=3……6,

3+1=4(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抽屉原理的应用。只订一种报刊有4种情况:《儿童文学》、《小学生学习报》、《作文指导报》、《故事会》,订两种报刊的有6种情况:《儿童文学》和《小学生学习报》、《儿童文学》和《作文指导报》、《儿童文学》和《故事会》、《小学生学习报》和《作文指导报》、《小学生学习报》和《故事会》、《作文指导报》和《故事会》;订三种报刊的有3种情况:《儿童文学》和《小学生学习报》和《作文指导报》、《儿童文学》和《小学生学习报》和《故事会》、《小学生学习报》和《作文指导报》和《故事会》;订四种报刊的有1种情况:《儿童文学》、《小学生学习报》、《作文指导报》、《故事会》,据此求出一共有多少种情况,就相当于有多少个抽屉,据此解答。30.【答案】【知识点】平行的特征及性质;作直线的垂线【解析】【分析】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沿直线平移,使另一条直角边过那个点,沿另一条直角边做出一条直线就是它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直尺重合,沿直尺平移,直到通过那个点,沿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就是过直线外一点画的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据此作图。31.【答案】【知识点】梯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梯形的上底占了3格,梯形的下底占了6格,要求把这个梯形平均分成3份,先将下底平均分成2份,然后与上底的两个端点分别连线,即可将这个梯形分成相等的3个三角形,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据此作图。32.【答案】解:∠3=180°-∠1-∠5

∠4=180°-∠2-∠6

因为∠1=∠2,∠5=∠6

所以180°﹣∠1﹣∠5=180°﹣∠2﹣∠6

所以∠3=∠4。【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解析】【分析】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组对角是相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分别求出∠3和∠4,然后对比即可。33.【答案】(1)解:(5.2﹣38.4÷8)×28(2)解:50×4÷(50×80%)(3)解:405÷90%×(1+115(4)解:[15×8×6+3.14×(4÷2)2×6]÷(13×3.14×42(5)解:115﹣(115﹣10)÷(1+2)【知识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的其他应用;圆柱的体积(容积);圆锥的体积(容积);体积的等积变形【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实际前8天只烧了38.4吨”可以求出实际每天烧的吨数,然后用(计划每天烧的吨数-实际每天烧的吨数)×二月的天数=这个月可以节约煤的吨数,据此列式计算;

(2)根据题意可知,总路程不变,计划每小时行的路程×需要的时间÷实际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实际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条件“某校四年级有学生405人,相当于五年级学生人数的90%”可知,把五年级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根据条件“六年级学生人数比五年级多115”可知,把五年级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相当于五年级的(1+115),据此列式计算;

(4)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加法求出长方体铁块和圆柱铁块的总体积,然后用总体积÷(1334.【答案】(1)解:8分米=0.8米,6分米=0.6米(1.2×0.8+1.2×0.6+0.8×0.6)×2=(0.96+0.72+0.48)×2=2.16×2=4.32≈4.3(平方米)1.2×0.8×0.6=0.96×0.6=0.576(立方米)0.576立方米=576升576×5.4=3110.4≈3110(元)答:制作这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4.3平方米;装满空油箱一共需要3110元。(2)1÷10=110,1÷15=115,1÷20=1(110+115+120)×6-x10=1

1360×6-x10=1

1310-x10=1

13-x=10答:甲休息了3天。(3)解:22÷(77+9﹣55+8)

=416(人)416×55+8416﹣160=256(人)答:加车间原有160人,乙车间原有256人。【知识点】工程问题;长方体、正方体的容积;比的应用;列方程解关于分数问题【解析】【分析】(1)要求制作这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要求装满油箱需要多少钱,先求出油箱的容积,然后用容积×每升柴油的单价=一共需要的钱数,得数保留整数;

(2)根据题意,把这项工作的总量看作单位“1”,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工作效率,然后用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合作的天数-假设甲不休息完成的工作量=原计划的工作总量,据此列方程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解题的关键是找到22人对应减少的分率,然后用调动的22人÷调动的占总人数的分率=总人数;总人数×甲占总人数的分率=甲的人数,两个组的总人数-甲组的人数=乙组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试题分析部分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100分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30.0(30.0%)主观题(占比)70.0(70.0%)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24(70.6%)主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