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第四册教案
赤壁赋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文体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体会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相生的写作方法;
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2、优美精炼的语言。
教学课时:三课时(总1—3节)
一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豪放派词风创始人,唐
宋八大家之一,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苏]之一等等)
我们知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
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其中《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就是中国文学史上
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
得尤为成功。到了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不禁感叹道:“东坡先生词赋,楚骚之
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
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二、诵读课文:
听录音,让我们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卓绝的雄风。
听完读后,你感觉如何?
三、品读第一段:
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美感。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
1、此情此景美吗?为什么写得赛似仙景?
①泛舟赤壁,上面一轮皓月,下面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
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②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亳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
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饮酒吟诗之快感,豁达的情境使上下文悲之情更
加浓重和凄凉。
2、你觉得该如何读,说说你的朗读体验。(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3、读背训练。
四、品读第二段:
感情从乐到悲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1、理清情感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
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
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①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
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②《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
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
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3、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
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
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
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
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
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吾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
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
"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
悲的第一层心境。
4、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客人的洞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
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5、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白居易的《琵
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是借琵琶写愁情。《红楼梦》中
6、经过:今诗与吹箫的露「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两段之
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
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7、读背训练
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完成课文品读
一、品读第三段:
1、曹操与眼前景联想点在哪里?“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
身边的赤壁乂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2、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
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
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3、和曹操的天地相比,客有几层悲呢?
①曹操和“吾与子”友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
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
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②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尢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③“蜉蜥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④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
悲哀。
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
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4、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
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①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
时空的链接。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
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②i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
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儿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
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
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
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
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
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
矛盾。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
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
气势。
二、品读第四段
1、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
主旨表露出来。你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①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②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
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
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
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
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③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臧,可以作为人们的精
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区“吾生之
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2.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
境?
①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
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②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
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③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
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
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
字,则公真意所在。”
3.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
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
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
不对的。
①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
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
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②在现代社会,“一亳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
掉。
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
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③“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
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4.学生诵读本段
三、品读第五段
L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①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11”o结构
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②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③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
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
好象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
境界中去了。
2.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四、拓展阅读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
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五、文言知识质疑、归纳
教学反思:
愚溪诗序
教学目的:
1、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序”的知识;
2、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心理;
3、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
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
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具使用:相关课件PowerPoint格式。
教学课时:两课时(总4-5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木文的主旨
一、作者境遇:(课件展示)
柳宗元少有大志,早年就“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立志于“励材能,兴功力,致
大康之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理论仕进书》)。永贞元年(805),33岁的柳
宗元风华正茂,大刀阔斧地参与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以期大展鸿图。殊不知,
天降横祸,革新触犯了某些大贵们的利益,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还算不幸中的幸运者,
只远贬永州,但这“幸运”丝毫也不能减轻他的苦痛:朝廷肆意地扼杀了他的政治生
命。从此,柳宗元没有刘禹锡再召回京时“前度刘郎今又来”的风光了,只好在荒远
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
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就这样,十四五年的贬谪生活几乎断送了他本应充满活
力的政治青春,其间的冷寂、凄凉、激愤,有多深,有多浓,谁能体味到呢?
二、解题:(学生自我解读)课件展示
1.《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
根是“愚溪”,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数字通信系统设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服务设计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舞蹈专业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ExportMarketing》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程造价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冀中职业学院《行政职业能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小动物临床用药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机械制图1(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1年电力工程室外落水管及散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 个人投资收款收据
- H3C全系列产品visio图标库
- 新生儿常见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课件
- 工艺能力分析报告
- 《给校园植物挂牌》课件
- 气道高反应性教学演示课件
- 健身房众筹方案
- 护理带教汇报课件
- 蔬菜种植与有机农业培训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课件 Unit 5 Friendship across border and gender
-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3年中国高端聚烯烃行业供需态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