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礼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反映出孔子提倡()A.正名 B.非攻 C.仁 D.礼解析材料体现了孔子反对苛政,这反映出他提倡“仁”的思想。答案C2.《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切人而不关切马,这主要体现了()A.孔子主见同等对待下人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见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切人”这一信息进行分析,“关切人”就是“爱人”,属于孔子“仁”的主见。答案C3.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解析“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了孔子注意等级,强调礼仪,这符合儒家思想中的“礼”的主见。答案A4.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可知材料认为六艺在孔子之前出现,另外,材料中“太卜”“外史”“宗伯”是官职名,故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学在官府,选B项。答案B5.“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化()A.激励儿童全面发展 B.注意儒家伦理教化C.提倡进行家庭教化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解析材料中强调要孝敬父母,这体现了当时的教化注意灌输儒家伦理思想。答案B6.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C.主见顺应自然 D.信任天人感应解析本题考查对老子思想主见的理解实力和阅读材料获得有效信息的实力。材料主要说明白老子主见顺应自然。答案C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A.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B.提出任何事物都有冲突对立的两个方面C.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D.认为冲突双方不能相互转化解析材料反映了“食税之多”“有为”“生生之厚”的弊端,可见老子是希望统治者削减赋税,爱民、无为,这符合老子政治上“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A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学问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贯注一种志向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的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材料二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绽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才智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领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1)材料一中,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结合所学学问,简述孔子所希望建立的志向社会。(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孔子的志向“近于空谈,无助实干”的缘由。参考答案(1)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发展成为一个有志向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有深厚关怀的学问分子阶层。志向社会: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能够“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2)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统治者热衷于强化中心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限制,儒家思想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须要。实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孔子认为周礼是志向的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D.王室衰微的迹象起先出现解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针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主见复原周礼,故B项正确。答案B2.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A.主见政治改良 B.特别推崇夏商周三代C.对夏商周三代探讨精通 D.主见复古倒退解析依据题干“有所损益”,可知要通过改良政治来适应现实须要,实现圣人之治,实行仁政,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礼制的传承关系,与是否推崇夏商周三代无关,故解除B项;仅从题干材料不能得出孔子对夏商周探讨精通,解除C项;孔子的主见不是复古倒退,而是改良完善,故解除D项。答案A3.“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语出《中庸》)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民心的重要性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解析依据材料关键信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知孔子强调统治者应用道德的力气来感召人才,从而巩固统治。故选A项。答案A4.鲁国和晋国先后公布了成文法典,孔子评论说:“贵贱不乱,才是法度。现在造了刑鼎,使百姓的眼光都集中在鼎上,还用什么来敬重贵族呢?……贵贱失了次序,还用什么来治国呢?”这反映的是()A.春秋时儒家思想的进步性B.战国时法家思想已成主流C.孔子思想中有保守性成分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成文法的国家解析从材料可知,孔子反对公布成文法,而成文法的公布冲击了贵族的社会地位,有利于社会进步。因此,材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保守性,故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表明法家思想已成主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最早颁布成文法的是哪个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C5.《孔子家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材料认为面对灾荒,应由君主进行救助,而不应自行救助。这反映了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且有明显的上下等级观念,故C项正确。答案C6.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化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斗争的须要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学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教化的局面,故答案为A项。答案A7.老子和孔子思想观点的相像之处是()A.都否定天命论B.都主见复原周礼C.都主见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D.都强调贵贱有序解析孔子主见“仁”,老子主见“无为”,都体现了不要过分压迫百姓,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8.《老子》载:“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解析材料以水为例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联系老子的思想,可以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辩证法思想。答案B9.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曾在一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建议:遵循中国古代宏大思想家老子的训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并以此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老子这一思想体现出的思想是()A.无为而治,知足不争B.克己复礼,主见正名C.小国寡民,结绳而用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解析从“知足”分析,老子认为动荡混乱之源在于人为与物欲,主见“无为而治”。答案A10.老子主见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有商人的要求解析老子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主见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是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体现,是其保守性的反映。答案B11.《老子》一书中写道:“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主见小国寡民B.反对人际交往C.不利于社会发展D.主见主动革新解析材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这是一种保守的政治思想,不主见主动革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2.“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下知有之(百姓只知道统治者的存在,却感觉不到他的统治)……胜利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见是()A.为政以德 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解析依据材料中“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下知有之(百姓只知道统治者的存在,却感觉不到他的统治)”“自然”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材料二孔子是私学教化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很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行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讪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讪笑他“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材料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宝观?(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概括孔子创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并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缘由。(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老子反对仁义礼乐的缘由。与之相对应的治国理念是什么?参考答案(1)财宝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2)贡献:孔子主见“有教无类”,打破了官府垄断教化的局面。缘由: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诘;诸侯争霸,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须要。(3)缘由:老子认为仁义礼乐是道德堕落后的无奈选择;礼乐制度维护了等级制,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治国理念:顺应自然,无为而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寰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二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材料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上材料均摘自《老子》(1)这三则材料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2)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应如何评价老子的思想?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材料二反映了老子的“无为”和愚民思想,材料三反映了老子的朴实辩证法思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法教室装修合同解除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设备借用与保养合同
- 小型建筑施工合同范文示例
- 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策略计划
- 物流行业运输成本优化方案
- 2025年IT项目工作总结及后续计划
- 别墅装修工程承包合同全文
- 度企业合伙人合同投资合作协议
- 职工食堂运营管理合同协议
- 出口业务合同书:条款与细则
- 罗森便利店QSC标准课件讲义
- 售后服务的流程图
- 读《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 《劳动合同法》普法宣传资料
-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科技产品体验会 大象版
- 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表
- Q∕SY 19001-2017 风险分类分级规范
- 劳务分包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 幼儿绘本故事:奇怪的雨伞店
- 钢琴基础教程教案
- 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课件(PPT 11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