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美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以草木山水的厚重来比喻仁者淡泊、慈爱的胸怀,这正是环境对人性情、品德的美好影响。亚里士多德说过:“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也说过:“江山如此多娇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视频欣赏】《这里是西藏》/video/BV1ky4y1V7hm/?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2120df95fb5aca7c42e22a4cd85209e0自然环境美
壹一、自然环境美的特征(一)丰富性
在自然环境中,具有美感的事物数不胜数,上至日月星辰、朝霞彩虹,下至山水树石、花鸟鱼虫,自然事物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各有其美。
自然环境美的事物景象是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由多种美好景象构成的,才形成了多样的地质地貌、水文景物、气候景象,范围广且种类多。水文景物有雄伟壮观的瀑布,有碧波浩瀚的江河,有水天一色的大海,每一幕都让人如痴如醉。
自然环境美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大自然本身具有美的属性,往往通过形状、色彩、光泽、声音、气味、触感等形式来展现,浸润在世间万物中。当人们看到层峦叠嶂、碧海蓝天、霞光万道时,当听到莺声燕语、虫鸣鸟叫、雨打芭蕉时,总能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身心放松,这便是自然环境的魅力所在。【视频欣赏】聆听大自然的声音。/video/BV1xY4y1W7so/?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自然环境美自然环境美一、自然环境美的特征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水势浩大,高落之差使水花飞溅,落水之声响彻云霄,腾起水雾更是令瀑布多了一层朦胧柔美之感。桂林的漓江水面宁静淡雅,清风徐来之时,江面上泛起阵阵涟漪,两侧绵延不断的山峰倒映在水里,这让唐代诗人韩愈也不禁感叹“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用以赞颂桂林山水的美丽。【视频欣赏】桂林山水的美/video/BV1VU4y1v7vx/?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28e8f7c89a3b486d9598bc4f044bed13自然环境美一、自然环境美的特征(二)变易性
正所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年四季的景色不同,自然事物多种多样、瞬息万状,自然环境的美也处于时时变化之中。四季转换,春天的山林有新鲜嫩绿的枝芽和姹紫嫣红的花儿;夏天的山林枝繁叶茂、绿荫葱葱,阳光在地面上挥洒粼粼光斑;秋天的山林红叶似火、硕果累累,呈现一片金黄色;冬天的山林“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万物披上白雪皑皑的冬衣。
即便是同一自然景观,由于季节、天气、时间、观赏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美感。天空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也呈现着不一样的美,晨曦与黄昏、艳阳与明月、晴天与雨天有着变幻无穷的美。
宋代诗人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唐代诗人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然环境美一、自然环境美的特征(三)意象性
自然环境是实体的存在,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时展现了相似的特征,因此被人类赋予了独特的涵义而成为意象,用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精神和思想,这便是美的象征意义。
人们常常根据自然事物不同的美的特征,赋予其特定的意象美,增添人的情感寄托。例如,天鹅因洁白的羽毛、优美的体态和修长的脖颈,被视为高贵、纯洁的代表;又因天鹅时常成双成对地出现,也被视为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芳香四溢,拥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常被人们用来表达自己追求无上自由、不受世俗羁绊的珍贵品格。风雪中的梅花不畏严寒傲然开放,更有着“梅开百花为先,独天下而春”的气节,象征着观赏者高洁谦虚、坚忍不拔的精神。自然环境美【拓展阅读】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现象,又称“丁达尔效应”,是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在1869年首先发现和研究的现象,是由光的散射现象或乳光现象而产生的。丁达尔现象下的光有了形状,被人们称为“看得见的光”。清晨的森林中树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线,灰尘在窗外射进的光束中跳舞,天空中太阳透过云层间隙倾泻出的光柱,形成一条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的画面看上去壮阔而圣洁,展现出光的另一种形态美,被称为“佛光”“福光”,寓意着美好的愿望。【视频欣赏】丁达尔效应/video/BV1WS4y1c7Cx?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28e8f7c89a3b486d9598bc4f044bed13自然环境美(一)形象美自然环境之美,总是以一定的形式和形象表现出来,形象也是自然环境之美最显著的特征。自然环境只有以其形象显现出来,审美主体才能感受到它的美。(二)色彩美
自然界的树木花草、烟岚云霞、日月之光等,
形成丰富多样的色彩美。
白居易《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自然环境美(三)动态美自然环境美中的动态美是由波涛、飞瀑、溪泉及云雾的飘动引起的,其动力是风。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岳麓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静态的秋景很美,写湘江的动态秋景则更美:“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幅秋景图生气勃勃,栩栩如生。(四)嗅觉美芬芳的花卉、诱人的果品、草原和森林散发出的草木芳香与泥土气息等,都会引起嗅觉或味觉上的美感,激发人的审美想象和情思,使人心旷神怡。“暗香浮动月黄昏。”自然环境美(五)触觉美当人们游览大自然风光时,全身心都置于自然环境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六)朦胧美
朦胧是相对清晰而言的。
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七)
意象美
所谓意象,是指被赋予了特定的人文内涵的客观物象。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自然环境美二、自然环境的审美意义(一)陶冶人的品格性情
自然环境美对陶冶人的性情、锻造高尚品格有重要的作用,人的性情、精神、品格能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养成。唐代诗人王维写下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千古名句,描写了他在初秋傍晚幽清明净的雨后深山中如痴如醉,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抒发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坚定了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自然环境包罗万象,那些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人以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在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疲于日常奔波,饱受紧张不安、步履不停的情绪困扰,难以感受环境带来的美感。当人们驻足停留,走进自然环境中,能一洗尘世的烦恼与疲惫,从而豁然开朗、精神抖擞,唤醒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感的追求。自然环境美二、自然环境的审美意义(二)拓展人的万千视野
历史上许多文人学者、科学家、艺术家,都在观赏日月星辰、游览名山大川中拓展万千视野,增长阅历与胆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历时十九年、行程五万里游历西域,行走在大漠、雪山、丛林、江河中,感受着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在旅途中,留下了《大唐西域记》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记载了此次行程的所见所闻,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古印度的地理形势、气候、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风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视频欣赏】《大唐西域记》的故事/video/BV1xU4y1z77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28e8f7c89a3b486d9598bc4f044bed13自然环境美二、自然环境的审美意义(二)拓展人的万千视野
自然环境美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活跃思维、启迪智慧,为人提供无穷无尽的思想源泉。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欣赏满园果实时,被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吸引,沉浸于天体运动之谜的思考中,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环境美二、自然环境的审美意义(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与人类的生活环境休戚与共,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庄子曾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周逸书》中也曾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由此可见,古代的自然保护思想深入人心,人们理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并保护自然环境。【视频欣赏】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video/BV1MQ4y1Z75f/?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6&vd_source=28e8f7c89a3b486d9598bc4f044bed13自然环境美三、自然环境的审美技巧(一)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拥有发现美的意识
《周易·系辞上》提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人们面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可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面对世间万物,我们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般说来,乐观向上的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能体会到生命与生活的意义,感受到世间事物的美好。
自然环境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美的眼睛。在大自然中,早晨初升的太阳透过云霞映衬朝气的天空,傍晚投影的霞光折射出红色的浪漫光芒。在四时之景中,静静感受春天的万物复苏,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天高气爽,冬天的银装素裹……自然环境美三、自然环境的审美技巧(二)把握观察的好时机,找准欣赏美的角度
一是要根据美好景物的变化把握观察的好时机,找准欣赏美的时节,如季节、气候、温度等因素。例如,北京香山的红叶驰名中外,漫山遍野的树叶红得像火焰一般,霜后呈深紫红色,每年11月正是观赏的好时机,能够欣赏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别样景致。又如,因温差效应而得名的雾漫小东江,在每年的四月至十月,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之时会腾起层层薄雾,碧绿的江水、漂浮的渔船,与弥漫的白雾构成一幅水墨画,令人如痴如醉。【视频欣赏】香山红叶/video/BV18341147Y3?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28e8f7c89a3b486d9598bc4f044bed13自然环境美三、自然环境的审美技巧(二)把握观察的好时机,找准欣赏美的角度
二是要根据观赏对象的特点确定观赏的好角度,找准欣赏美的视角,如距离、高度、位置等因素。例如,北宋诗人王安石在《登飞来峰》写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人们想要感受重峦叠嶂的雄伟壮丽,则要身居高处、登高眺远,才能望遍山河景象。又如,漓江的象鼻山、麻城的龟峰山、峨眉山的一线天等景色,视野范围的差异即可带来移步换景的效果,因此人们要找准位置和视角,学会发现和欣赏不同视角中所蕴藏的美。自然环境美三、自然环境的审美技巧(三)增强观察美的能力,培养丰富的联想力
人们对自然环境美的欣赏是一种直觉的观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与再创造,能够增加自然环境美的厚度。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在审美中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能对人们所见所感进行分解与重组,从而增添艺术美感。以漓江象鼻山为例,从直觉观感来看,它只是一座有洞的、普通的山,但人们加以无限联想以后,认为它犹如一只站在江边舒卷长鼻豪饮漓江的巨象,从而构成了“象山水月”奇景,被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再如黄山的迎客松,一侧枝干悄然斜伸出去,人们将这奇特的姿态联想为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赋予了迎客松热情好客、海纳百川的象征。人文景观美
贰人文景观美一、人文景观的类型(一)历史古迹
历史古迹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寝和历史文物等,是特定时期人类部分生产或生活的产物,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风俗等时代特征。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是林则徐途经嘉峪关时为长城的巍巍雄姿发出的赞叹,抒发了放眼山川、俯仰千古的气概。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描述的正是规模宏大、阵容豪华的秦始皇陵,可见古人在帝王陵寝的修建上煞费苦心。帝王陵寝,是古代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大多数陵寝结构奇特、内涵丰富,极具历史考究价值。人文景观美一、人文景观的类型(二)古典园林
正所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情画意形成了美妙景致,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我国古典园林因建筑风格的差异一般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尤以江南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美一、人文景观的类型(二)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艺术精华和历史文化精华的集合,在造型布局、建筑设计、花木园艺、碑刻书画等方面都有着独具匠心的艺术美。古典园林讲究门、厅、堂、楼、台、阁、亭、榭、廊等建筑布局与山池、匾额、楹联、碑刻、书画、诗文等事物的巧妙融合,打造出变化万千、如诗如画的独特景致。【视频欣赏】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苏州园林花影集/video/BV1v44y1s7cD/?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人文景观美一、人文景观的类型(二)古典园林
北方皇家园林是人工描绘画卷和天然山水环境的融合,构成了湖光山色、明媚秀丽、旖旎多采的人文景观。北京颐和园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而建成,整体风格体现了堂皇壮丽、美不胜收的韵味。南方园林小巧玲珑且细腻精美,常用假山假水组合成不同的淡雅景色,构造出宛如天然、曲折幽深的意趣环境。苏州拙政园以水为中心,楼台亭阁临水而立、布局自由,与山石、花木、建筑相互映衬,呈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界”的自然效果。人文景观美一、人文景观的类型(三)近代史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对外反抗侵略者、对内反封建统治的伟大历程,人民为争取独立自强、自由、民主与社会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等,投射出中国人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国家修建了许多纪念碑、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讲述着近代革命和解放战争的英雄事迹,传承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追忆并铭记。人文景观美一、人文景观的类型(三)近代史迹
1925年深秋,一代伟人毛泽东曾与革命友人在橘子洲指点江山,求索改变国家命运的道路,心系家国的情怀扣人心弦。当毛泽东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水滔滔向北奔流,心里惦记着动荡的革命形势,不禁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写下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如今,毛主席的雕塑正屹立在橘子洲头,俯瞰奔流不息的湘江和钟灵毓秀的岳麓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雕塑的头部通过沉思的表情刻画了毛泽东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以宽厚的肩膀作为底座展现了伟人风华正茂、胸怀大志的英姿,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传达了气势磅礴美。【视频欣赏】毛泽东雕像/video/BV1hZ4y1A7EG/?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28e8f7c89a3b486d9598bc4f044bed13人文景观美二、人文景观美的特征(一)投射出工匠的匠心智慧
历史上的人文景观美无不投射出工匠的才华与智慧,许多景观屹立千年而不倒,传达了独特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建造能力。处于险峻地形上的万里长城,大部分城墙均沿着悬崖峭壁修筑,“因地形,用险制塞”成为了修筑长城的重要指导经验,只为更好地抵御外敌入侵,整体震撼且壮观,让人望而止步、声声赞叹。这种既顺应自然环境又添加人工设计理念的景观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如西江千户苗寨,选址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的白水河两岸,连绵成片的吊脚楼沿山而建。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就能欣赏到万家灯火的绝美佳景。人文景观美二、人文景观美的特征(二)承载了美好的历史意义
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人文景观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和文化艺术水平,联结着现在和未来,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意义,使人因其历史价值而产生更多的审美评价。故宫是世界上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木质结构建筑群。宫殿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形式和独特风格,象征着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中国古代在建筑艺术上卓越的成就,对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类型和施工技巧有很高的价值。故宫现有的100多万件文物,涵盖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近现代的历史文化,囊括了中国各地域、各民族的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展现,为历史考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视频欣赏】故宫博物院/video/BV1uK411N79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28e8f7c89a3b486d9598bc4f044bed13人文景观美二、人文景观美的特征(三)蕴含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人文景观是人类长期实践和创造的产物,融入了当地文化、艺术特色和思想精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中国故宫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其堂皇、庄严、规划严密整齐的建筑文化体现着皇权至上的思想,是帝王中央集权、封建社会制度的映射。故宫中留存的珍贵文物、故事传说更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能增进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有些历史景观即使断壁颓垣、残破不堪,仍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如被风化侵蚀、人为破坏过的莫高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彩。【视频欣赏】莫高窟/video/BV1Hx411g7SX?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人文景观美三、人文景观的审美技巧(一)了解人文景观,领略不同美感
人文景观不仅是宝贵的美育资源,更是人文教育、思想熏陶的重要场所。人们欣赏人文景观时,需要增强对人文景观的了解和认识,把握传达的思想特征,积淀广博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观赏前,可查阅该景观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地理信息,包括与其有关的绘画、诗词等艺术作品,从而体会到人文景观的文化价值、美学意义,拓展自己的鉴赏视野。人文景观美三、人文景观的审美技巧(二)走进人文景观,实现情景交融
欣赏人文景观的美,需要真正地走进并融入人文景观,通过满足感官知觉与感性需求,以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景物的结构、外观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直观审美,如宫殿的对称美、园林的自然美、纪念塔的壮丽美,是人们身历其境能直接感受到的。深入挖掘景观的历史由来、文物典藏、人物故事等文化内涵,则能带来文化层次的审美,深化感性认知。人文景观美三、人文景观的审美技巧(二)走进人文景观,实现情景交融
在欣赏人文景观时,还要进行充分的联想,实现情景交融,进而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尽管圆明园留存了几根断梁残柱,缺乏常规的美感,但人们通过联想,仍能在残垣里看到“万园之园”的辉煌,体会被八国联军洗劫烧毁的沧海桑田,从而激起铭记历史、吾辈应自强的决心,并从中得到创造美的联想启迪。生活环境美
PleaseaddaclearbusinesstemplateforthetitlecontentyouwanttoaddPleaseaddaclearbusinesstemplateforthetitlecontentyouwanttoadd叁生活环境美
生活环境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表现形式多样,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热爱。生活环境美是丰富多彩的,如干净整洁的城区街道、鲜花吐蕊的生活街景、绿树成荫的休闲广场等,只要人们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各色各样的美好事物。生活环境美影响着人的心境变化、精神状态和审美情操,健康的、积极的生活审美视角能唤起人们的激情,鼓励人们去追求和创造美的生活。生活环境美一、城乡环境美城镇乡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场所,由建筑、街道、服务设施等物质条件构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整洁美观整洁美观,是城乡环境美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直观的美好感受。(二)功能齐全生活环境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能够保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正常运行,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三)地方特色任何一个美的场景,不仅结构布局、建筑风格等整体形象是美观的,往往还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民族风情和精神内涵等。(四)变化万千时代在向前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镇乡村也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美二、工作环境美工作环境容纳了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既是给人们提供成长的空间,又是创造价值的空间。(一)舒适的工作环境一个舒适的工作场所往往包含了优美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大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小到饭堂的各类菜式,都有美的存在。(二)勤劳的美好品质自古以来,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如勤劳能干的后稷、追逐太阳的夸父、钻木取火的燧人等,无一不在勉励人们要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三)智慧的劳动产品人类劳动是遵循美的规律而创造美的过程,因此劳动产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劳动产品凝聚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与精神力量,既具有产品的实用意义,又体现着人类自由创造的力量和智慧劳动的成果。生活环境美三、学习环境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的《劝学》,描写了蓬草生长在麻丛中、不用扶持也能长挺直的现象;白沙混进污泥中,会变得和污泥一样黑。由此可见,环境可以塑造人、影响人,优美的学习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地方无处不在,如校园、教室、图书馆、互联网等,发现这些环境的美能促使人热爱学习、积极学习、有效学习。(一)校园环境美(二)教室环境美(三)图书馆之美生活环境美四、休憩环境美《说文解字》曰:“休,息止也,从人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食品产业园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随车起重机市场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火门行业发展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钻机电控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组合电器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武汉体育学院《机制设计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功能表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性学习指导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企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原电池 化学电源(第一课时)课件
- 全院护理查房(食管裂孔疝)
- 川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任务驱动型教学设计
- (国赛)5G组网与运维赛项备考试题库及答案
- 代写文章合同模板
- 初中体育与健康 50米加速跑及途中跑 教案
- 自考00808商法押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国考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2.2.1藻类、苔藓和蕨类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新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