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高中衔接知识点
目录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第二节化合价
第三节反应类型
第四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五节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第六节推断题的解法
第二章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组成
第二节溶解度
第三节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三章酸碱盐
第一节酸
第二节碱
第三节盐
第四节电离
第四章化学计算
第一节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第二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1物质的构成
一、原子、分子和离子:
分子、原了•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I、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①、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②、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离子带有电荷,分子、原子不带电。
二、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1、
构成构成
------------------分子
I直接构成I
原子--------------------------------物质
It
..................A离子....................
形成构成
2、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重新组合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3、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或原子
团形成;
4、关系: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特征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不显电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阳离子手舞原子舞后阴离子
相互关系
注意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三、相对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
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四、练习:
A组
1.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O
A.水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氧分子
2.在FI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
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下列符号中,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
是()
A.FeB.HOC.N2I).2S0,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空气B.冰水混合物C.生理盐水
D.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
5.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C和0B.1和CC.0=I).C02
6.装有少量高锦酸钾和氯酸钾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A.两种单质,一种氧化物B.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化物
C.两种化合物,一种氧化物D.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
7.非典时,经常用过氧化氢(HA)做一种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组成的叙述正确
的是()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
B.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C.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个碳原子B.二者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组成元素相同D.都含有一个碳元素
9.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变化是()
A.石蜡熔化B.湿衣服变干
C.液态氧变氧气D.氧化汞受热得到氧气和水银
10.199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锢(In)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新值。钢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钢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为()
A.164B.115C.66D.49
B组
1L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金属B.一定是单质C.可能是混合物I).可能是化合物
12.缺铁性贫血通常要补铁,这里的铁是指()
A.分子B.原子C.物质I).元素
13.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N0)
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2
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3:4:1D.丙烯醛是一种化合物
14.已知CM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则另一种气体为
)
A.3c2H2B.C2H2c.COI).C02
15.(6分)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属于阳离子结构的粒子是;(该小题和(3)小题填字母序号)
(2)B粒子的半径C粒子的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Q,,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o
16.(12分)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T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K(H)氯(He)
⑨砌⑨砌砌0))砌
仲(U)钝(决)州B)硅(C)氨(、)X(0)第(F)M(Ne)
的Ta)«(Mg)相(Al)硅(Si)»(P)Ml(S)M(CI)叙(Ar)
(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填数值),
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o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它
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
§1-2化合价
一、定义:
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二、意义:
化合价决定化合物中各原子的数目比。
三、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2+3+4
HOFES
四、要点: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通常,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
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五、常见化合价:
II显+1O显2
+1:KNaAgHNHJ
+2:CaMgBaZn
+3:Al
-I:FOH-NO3-
-2:OSO42-SO32"CO32-
-3:PO43-
六、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银氟氢,二价氧钙钢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酸根所有皆为负,一硝三磷二硫碳,单质规定为零价.
七、延伸:
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八、典型练习:
A组
1.下列化合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A.R2O3B.HROC.NaRD.HRO3
2.若R的化合价为+2,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A.RC1B.ROC.R(OH)2D.RSO4
3.碘酸钾KIO3中碘的叱合价为:()
A.+1B.4-5C.+7D.+3
4.下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为:()
A.CH4B.COC.C2H2D.Na2c。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永远显负价
B.在有些化合物中,氧元素也可能不显一2价
C.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D,氢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显+1价
6.下列各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为+6价的是:()
A.SO2H2sB.S03Fe2(SO4)3
C.Na2sO3SO2D.CuSO4Ag2s
7.算出下列物质中镒的化合价。
MnO2,MnSO』,KM11O4,KzMnO』。
8.下列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R2O3B.H2RC.HRO3D.KRO4
B组
9.X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Y元素显+3价,则由元素X、Y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
学式为:()
A.X3YB.YX3C.X7Y3D.Y7X3
10.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显一3价的是:()
A.HNO3B.NO,C.N20D.NH4cl
11.下列离子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锌离子,Zn2+B.氢氧根离子,OH
C.铁离子,Fe3+D.钱根离子,NH;
12.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一个电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十1价
B.它能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C.它一定不是氧元素
D.它一定是氢原子
13.在下列物质中,一种元素显示出两种化合价的是:()
A.NH4NO3B.KOH
C.Fe3O4D.Na2so4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是:()
A.CO和CO,R.KMnQ和K^MnO』
C.C11CI2和NHQD.Fe2(SO4)FeG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改变
B.在Fe?O3中,铁元素既显+3价又显+2价
C.在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肯定发生改变
D.在置换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肯定发生改变
16.在钵的某种氧化物中,钵与氧的质量比55:56,虢的化合价为:()
A.+2B.+4C.+6D.+7
17.某金属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它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它与氧元
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用对分子质量大55,则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B.+2价C.+3价D.无法确定
18.下列含氮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
①NO,②NH3,③N@NO2,⑤N2,@KNO30
A.B.⑥④③⑤®©
C.⑥©⑤②D.②①⑤③④⑥
19.铁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后,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氯化铁B,氯化亚铁C.硫酸铁D.硫酸亚铁
20.在化合物中,氧元素______显一2价,氢元素______显+1价,金属常显______
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21.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o
22.不仅元素表现出一定的化合价,某些____也表现出一定的化合价,如硫酸根为一
价,碳酸根为价,钱根为价等。
23.下列含氯的物质中:①CI2,②HC1O,@NaCl,3,⑤HQO厂氯元素的
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24.标出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团的化合价:
K2sO4Ca(OH)KMnO.4ZK.M4nO,KCIO
§1-3反应类型
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A+B==AB
分解反应:一变多AB==A+B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
A+BC==B+AC或A+BC==C+BA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AB+CD==AD+CB
二、根据反应中化合价是否改变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丰氧化还原反应:
I、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非氧化还
原反应;
①、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升降);
④、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和依据:看有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3、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①、氧化剂和还原剂指的是反应物;
②、有氧化剂就一定有还原剂;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多种物质,可以是同种物质也可以是
不同种物质。
4、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
还原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后的产物;
①、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指的是生成物;
②、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多种物质,可以是同种物质
也可以是不同种物质。
三、典型习题:
1、按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合反应
a.单质+单质——►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单质+化合物—►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化合物+化合物一►'匕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物质相互间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FeMg(OH)2HCLCa(0H)2CuS04Na2C03
属于置换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HC1=CUC12+H^B2Fe+6HC1=FeCl3+3H2个
/
D2Al+6HCl=2AlCl3+3ILb
C2Fe+CuS0i=Fe2(S0,)3+Cu
ECu+2AgCl=2Ag+CuCl2FZn+MgC12=Z11CI2+Mg
5、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0+H20=2NaOHB、3C0+Fe203===3C02+2Fe
C、NH.+C0>+H>0=NH'HCOaD、2Na+2HD=2NaOH+也个
F、Na2cO3+2HC1=2NaCl+82个+HO
E、Cl2+2NaBr=2NaCl+Br22
G、CI2+H2O==HC1+HC1OH、H2c03==H2O+CO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B.凡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E、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是置换反应
7、对于反应M+N=P+Q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P、Q分别是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P、Q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M、N、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M为碱溶液,N为盐溶液,则P和Q可能为两种沉淀。
8、将混有少量CuO粉末的锌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部分锌粉剩余。
过滤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AZnSO4BZnSO」和H2SO1CCuSO,和ZnSChDCuSO4
9、Fe+CuSO4==Cu+FeSO4,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0
10、在C12+H2O==HC1+HC1O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o
§1-4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一、离子化合物:
1、定义: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
2、要点:
①、基本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②、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条件下都可以导电。
3、离子化合物的存在:
①、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②、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
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等)
③、钱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钱跟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二、共价化合物:
1、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公用电子对形成分子而构成的化合物
2、要点;
①、基本粒子:分子
②、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
③、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电解质,也可能是非电解质,属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只能
在溶于水的条件下电离。
3、共价化合物的存在:
非金属氢化物(如HCI、出0、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02、S03等)、
无水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都
是共价化合物。
三、延伸:离子键和共价键
1、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形成条件:a.活泼金属(IA、HA)与活泼非金属(VIA、VIIA)之间
例如:NaCKMgO
b.金属离子(或NHj)与带电原子团之间
例如:NaOH、NH4NO3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形成条件:非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例如:比(单质)、HC1(化合物)
3、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关系: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化合物中
d、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单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
四、典型习题:
1、探究:
⑴、为什么原子要形成离子?怎样形成离子?
(2)、为什么原子要形成分子?怎样形成分子?
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①、氏、②NaCl、③氏0、④Na2O2、.⑤凡。2、
⑥NHQ、⑦CO?、⑧NH4NO3、®Na2O>©HC1
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健的离子化合物是:()
A、NH3B、CaCI2C、NaOHD、NH4C1E、Na2sF、
SO2
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O、Na2O2B、HI、NaiC、H2O>H2O2D、NaCkNH4CI
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金属元素与丰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D、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
6、在①Hz、②NaCl、③HpO、④Na?。?、、⑤HZOZ⑥NILCl、®CO2>⑥NII4NO3、⑨
Na2O、⑩HC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
是:,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1-5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分离是将几种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开,提纯(除杂)则要求把不纯物
质中的杂质除去。提纯的原则是:①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②不减:即
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④最佳:
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下面就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
归类如下:
一、常用的物理方法
1.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
法。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
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o
2.结晶(重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
法。如:KN。,中混入NaCl,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
和溶液c②降温结晶。③过滤,
3.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
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②冷凝,得单质碘。
4.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如:Cu粉中混有Fe
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5、蒸储:
蒸储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使液体气化成蒸气,再由蒸气冷凝成液
体,从而把各组分从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蒸储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
体混合物。
6、洗气
洗气是除去气体混合物中杂质的操作。常用的洗气瓶是由广口瓶、导管和橡皮塞装
配而成。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和分离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吸收剂。例如,二氧
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干燥,得到较
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除上述几种外,今后还将陆续学到分液、萃取和渗析等
方法。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
1.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如:HN03中混有
H2so4,可加入适量的Ba(NCh)2溶液:
H2SO4+Ba(NO3)2=BaSO4J+HNO3
2.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如一般某盐中混有
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如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稀
盐酸:
Na2CX)3+2HC1=2NaCI+H2O+CO2T
3.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
除去。如ZnSC>4溶液中混有CuSO「可加入过量的锌:
Zn+CuSO4=ZnSO4+Cu
4.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如CO?气体中混有少
量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的试管:
CO+CuO^^=Cu+CO2
5.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如
CuO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可把混合物放在氧气流中加热,使C转化为CO?气体而除
去:
点燃
C+O,^=CO
6.吸收法:即把混合气体通过某溶液,使其中杂质被吸收。如CO中混有少最C02,
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被吸收而除去:
CX)2+NaOH=Na2CO3+H2O
7.溶解法:即往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液将杂质溶解而除去。如Cu里混有少量CuO,
可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盐酸)CuO溶解过滤而除去:
CUO+H2SO4=CUSO4+H2O
典型练习:
A组
I、实验操作方法: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其中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D.②®®
2、氮气混有少量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获得干燥纯净的氮气,可采取下列操作:
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填充氧化铜的加热管,③通过氢氧化钠浓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最好的组合顺序是
()
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D、④②③
3、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C.用蒸储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火的混合物
D.通过灼热的氧化桐除去CO中的CO2,得纯净的CO
4、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
A.NaCl(Na2CO3)B.Fe(Cu)C.Na2CO3(CaCO3)D.HC1(BaCh)
5、按照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木炭粉和二氧化钵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
C.氯化钢和硫酸钾D.二氧化镒和氯化钠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请将选用的试剂填在横线上,并写由有
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BaCl2(HCI)、;
②、CO2(HC1)、_____________
③、O2(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2so4(Na2co3)、___________
⑤、FeSO4[CuSO4]、______
⑥、NaCl[NaOH]、______________
⑦、KNO4KC1]、______________
⑧、KNO3lMgSO4]、__________
B组
7、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
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A氯化钠溶液氯化镁加入适量烧碱溶液,再过滤
B硝酸钠溶液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钢溶液,再过滤
C熟石灰石灰石高温煨烧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NaOHHC1CuSO4MgSO4B.Na2cO3K2SO4BaCkHC1
C.KNOAHC1CaCkNaOHD.NH.NO..H2SO4NaOHMgCL
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BaCh溶液除去KNC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Ch,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最C02
C.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D.用NaOH溶液除去C02中混有的HCI气体b
10、右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根据实验需要,气体既可从a导入也可以
从b口导入。瓶中既可加入其他物质,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等。
请根据要求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然后结合物理知识回答问题:
用途气体入口(a或b)瓶中物质
①收集
H2
②排气法收集CO2空气
③排水法收集水
④除去H?中的杂质HCI气
体
⑤干燥CO2气体
⑥验证co气体中含有
C02杂质并除去
结合物理知识,简述在表内第③项中,排水法收集O?操作成功的原理
11、为除去Na2s0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
(适量)进行实验。请却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选用试剂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甲HC1
乙H2s04
丙Ba(0H)2
12、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定量的AgN03o
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回收。于是。他
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
为
一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O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化学方程式为O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斤5一U-•女加较活泼金属;过量)—依4
①废开定彩液-------Z77T-------金属盅合物+籽液A
操作»
②金辰混合物-咒嚏臀)
Ag+溶液B
请I可答:操作a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溶液
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o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含有铁粉,方法是
§1-6推断题
推断题可以全面地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是历年中考常考题
型。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眼”,即找到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行顺推
或逆推等严密推理后,才能顺利解题。现将初中化学中可作“题眼”的知识小结如下,
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抓住物质的特征颜色:
1.固态物质的颜色:
红色;Cu红棕色:Fe2O3红褐色:Fe(0H)3黄色:S
蓝色:CuSO.•5H20CU(OH)2绿色:CU2(OH)2CO3
黑色:C、Fe3O4^CuO>MnO2x铁粉
2.溶液的颜色:
蓝色溶液:含CM+的盐溶液。如CuCb溶液、CuSO,溶液、Cu(NO3)2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Fe?-的盐溶液。如FeCL溶液、FeSO』溶液、Fe(NO3)2溶液。
黄色溶液:含Fe3+的盐溶液。如FeCb溶液、Fe^SOS溶液、Fe(NO3)3溶液。
3.沉淀的颜色:
(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kBaSO4o
(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有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CaCO3>BaCCh、MgCOjo
(3)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无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Mg(0H)2、A1(OH)3.
(4)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CU(OH)2。
(5)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Fe(OH)3。
4.火焰的颜色
蓝紫色:硫在氧气中燃烧。
淡蓝色:S、%、CO、CH&、C2H50H在空气中燃烧。
二、抓住物质的特性:
1.常见气体的特性
(I)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的特性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
(3)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氨气的特性。
(4)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且燃烧产物仅为水,是氢气的特性。
(5)能使人煤气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6)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大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2.常见离子的特性
(1)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cr的特性。
(2)先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钢溶液产生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
沉淀是SO4?•的特性。
(3)与酸溶液反应,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03?-的特性。
<4)与可溶性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是NHJ的特性。
(5)能使无色的酚曲试液变红色,或与可溶性铜盐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或与可溶性
铁盐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是OH-的特性。
(6)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或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或与碳酸盐反应产
生二氧化碳是H+的特性。
三、抓住化学之最: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密度最小的物质是氢气。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
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四、典型习题:
1、有A、B、C三种物质,己知A为钠盐,B为氯化物,C为碱。经下列实验操作,其
结果分别是:
①A、B的溶液混合后无沉淀或气体产生;
②B、C的溶液混合后出现蓝色沉淀;
③A、C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则A为,B为,C为(填化学式)。
2、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钢、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
Do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一”表示无明显现
象;“I”表示有沉淀生成;“t”表示有气体生成)。
由此推断四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B.;C.;!)•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钢、硫酸钠和硝酸钾中
的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漉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
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
有:可能含有.(填化学式)
4、A、B、C、D、E都是无色气体,F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占燃占燃
①A+B=、F;@A+CL—>C;将C通入F,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占,燃
③B+D上二E;将E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试判断(用化学式表示)
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
D是,E是,F是o
5、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
22--
含有FW、Ba\Na\OH,C「、CO3.SO?;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
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
子是。肯定没有的离子是,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
中,共含有H+、Ag\K+、Ba2\0旷、CI\N(V、83?一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
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
里含有的四种离子应该是,
6、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反应关系如下:
(1)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A,B,C,_
D,Eo
(2)写山A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下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锹溶
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试根据图中
8、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
关系如下图所示。
A高温
B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O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又称为反应。
9、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心、色、CO、CO八HC1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气体通过如
下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如下:A处无沉淀;B处有白色沉淀;D处固体黑色变红色;E处不变蓝色;
F处有白色沉淀。
则:(1)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
(2)写出D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溶液的组成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儿种物质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是一种:一般为液体,最常见的是水。
二、溶液的分类: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⑴、饱和溶液:在某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饱和溶
液;
(2)、不饱和溶液:在某温度下,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不饱
和溶
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G转化:
力口港加」、母虫_
“力口曲皿、笄盛-t&i
2、浓溶液与稀溶液:
根据浓度的大小来分,但没有绝对的界限。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三、延伸、
像溶液一样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1、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2、组成:分散质和分散剂
3、分类:溶液、浊液和胶体(根据分散质的粒子大小来分)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纳米的是溶液;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00纳
米的是浊液;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纳米小丁10()纳米的是胶体。
四、典型习题”
A组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海水B.汽水C.碘酒D.冰水混合物
2、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混合物是:()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无法确定
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盐酸B.少量的粉笔灰加入水中
C.少量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D.少量的锌粉溶于稀盐酸中
4、将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液体是:()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纯净物
5、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
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离解成分子或离子状态
6、将下列各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经济法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号处理与通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 江西工程学院《环境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与文化地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数字逻辑电路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专业技能训练化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含》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建筑给排水与消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剧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自动体外除颤器
- 《脑出血护理》课件
- 水手课件教学课件
- 《微生物学发展史》课件
- 网约车司机安全培训
- DB52T 1566-2021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
- 非煤矿山复工复产安全培训
-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及优化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 舞蹈学课件教学课件
- 电力局供电公司聘用合同样本
- 临床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护理深静脉CV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