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课标要求]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基本史实,相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一、从高校生到革命家1.1870年,列宁诞生于俄罗斯辛比尔斯克的一个进步的学问分子家庭。2.1887年考入喀山高校法律系,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学生。3.1888年起先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成为喀山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中的主动分子。4.在萨马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1889年建立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翻译《共产党宣言》。二、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1.1895年秋,列宁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记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起先结合。2.列宁创办《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打算。3.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列宁使大会通过了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4.1912年列宁主持召开党的六大将孟什维克驱除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三、列宁在十月1.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2.革命爆发后,列宁在彼得格勒发表演说,还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3.1917年9月,列宁发出夺取政权的号召,制定了武装起义的详细安排。4.起义成功后人民委员会成立,列宁任主席,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记着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归纳总结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在起义过程中成立了新的革命政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但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成功果实,成立了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的成功为俄国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建了有利条件,最终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十月革命。四、新经济政策1.1921年春天,苏维埃国家遭遇了严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用来取代国内斗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进行归纳,指出它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经济明显好转,到1925年,苏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思维点拨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因素组合而成的特别体制,具有必要性、军事性(强制性)、过渡性的特点。2.新经济政策的“新”主要是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五、列宁的政治遗嘱1.列宁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这些思想不仅对苏联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3.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举国哀思。归纳总结列宁的贡献(1)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2)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4)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究俄国发展道路。学问图示主题一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探究点1二月革命史料列宁说:“二月革命获得最初成功的缘由,就在于当时跟着无产阶级走的,不仅有农夫群众,而且还有资产阶级。因此我们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沙皇制度,达到了1905年所没有达到的目的。”[问题思索]结合史料说一说对二月革命成功的缘由、主要成果及性质的理解。提示(1)缘由:各种反沙皇力气的联合斗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成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探究点2十月革命史料一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针对当时俄国的形势,发表了闻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其次阶段过渡……”史料二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马上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问题思索](1)史料一中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史料一中“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其次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史料二反映了俄国人民怎样的愿望?十月起义成功后,新政权实行了哪些争取民心、巩固政权的措施?提示(1)形势特点: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任务: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其次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愿望:结束大战,实现和平。措施:颁布《土地法令》、与德国签订和约、打退外来干涉、镇压了国内反动势力叛乱。主题二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贡献探究点1工作重心的转变史料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变更了。这种根本的变更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当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变更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列宁[问题思索](1)列宁这些话可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谈话中列宁对工作重心提出了怎样的主见?(2)“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主要指什么?为此列宁先后进行了哪些主要探究活动?提示(1)背景:到1920年底苏俄打退了外来干涉,镇压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政权,面临着复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主见:由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转移到经济、文化建设上来。(2)含义:复原发展由斗争破坏的社会经济。活动: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及新经济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探究点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史料1920年底,列宁接见来访的农夫时,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一位农夫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亲自记录了他们的看法,坚决地说:“这种政策我们肯定会变更!”列宁会见来访农夫[问题思索](1)史料中农夫的看法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引发了什么后果?(2)针对农夫的不满,列宁是如何变更的?主要政治影响是什么?提示(1)本质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夫掠夺过重。后果:农夫严峻不满,各地出现起义、暴动。(2)变更:推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影响:调动了农夫生产的主动性,巩固了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探究点3新经济政策史料一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写道:“用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的实质何在呢?……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斗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别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特别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我们从农夫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夫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应军队和养活工人。……‘战时共产主义’……它是一种临时的方法。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策是要用农夫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粮食。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适应无产阶级的任务,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取得完全的成功。粮食税就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问题思索](1)粮食税是怎样一种政策?苏俄为什么要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示①粮食税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正常社会主义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政策。②缘由:1921年初内战基本结束后,由于接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经济和社会秩序面临严峻危机,农夫暴动,水兵叛乱。史料二为了保证农夫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夫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准确规定农夫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夫可以全权处理,可以……——《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问题思索](2)上述史料反映了什么政策?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提示粮食税制。提高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复原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的贡献及评价(1)贡献①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宏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革命路途;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②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刚好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究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快速复原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2)评价①宏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成功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一国成功论”,创立列宁主义。②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1.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起先社会主义革命是简单的,而要把革命进行究竟,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做出这一推断的主要依据是()A.俄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功阅历可借鉴C.俄国幅员广阔,革命任务更繁重D.俄国与欧洲各国相比,是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建立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俄国相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于此列宁做出这一推断。故选D。2.“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记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A.组织严密、纪律严明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D.以列宁为首的坚毅领导答案C解析西欧社会民主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而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且在党纲中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3.1917年的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其中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详细表现在()A.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政体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D.建立了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答案C解析二月革命成功后,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别局面,即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一般而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后,由资产阶级掌权,这是二月革命与其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不同的,所以说它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因此C项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列宁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②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上诞生③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记着其诞生④是布尔什维克集体才智的结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解题时依托列举项再现“列宁主义诞生”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因列宁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诞生,故解除含②的选项。5.有学者认为,列宁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作为该观点干脆证据的是()①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成功③俄国革命必需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④七月事务后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心委员会马上组织武装起义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依据题意和所学学问可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途,指明白革命发展的前途,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成功,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②③正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故①与题意不符,解除。列宁在新形势下提出《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方向,与七月事务不符,解除④。综上所述,①④错误,②③正确,选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夫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夫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夫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爱好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夫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列宁全集》材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复原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意广阔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实施的?(2)依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详细形式,并说明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变更了社会性质。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政治危机状况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实施的。(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这种政策不会变更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驾驭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肯定限度内复原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复原农业,复原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解析从材料一中的“1921年”“粮食税”等字眼不难推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驾驭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其目的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部分复原私营企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究。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无产阶级须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二月革命以后”的时间限制,可判定A项是错误的,因为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统治。2.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B.为俄国的社会发绽开拓一条新的道路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宏大尝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回答不正确选项,A、B、D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故这三项不符合题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宏大尝试指的是巴黎公社,符合题意要求,故本题选C。3.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阅历时说:“毫无出路的境况十倍地增加了工农的力气,使我们能够用与欧洲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建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列宁说的“不同的方法”是()A.创办劳动解放社 B.建立苏维埃政权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题目所给的信息是列宁晚年总结十月革命的阅历,由此可知本题的着眼点是十月革命,然后可得出答案为B。4.在1922年3月的“十一大”上,列宁把对新经济政策的强调重点放到了从政治上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方面,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两个势不两立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其实质含义是()A.打算放弃新经济政策B.新经济政策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重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以阶级斗争作为经济抗争的手段答案B解析从“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两个势不两立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利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带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故B项正确。5.俄国人民推举列宁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理由是()A.使社会主义由志向变为现实B.变落后的苏俄为强大的苏俄C.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D.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政权答案A解析对列宁一生贡献的归结,留意题干当中的关键词“主要理由”,B是斯大林的贡献;C、D都是列宁作出的贡献,但不是最大贡献。故此题应选A项。[实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其次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其次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夫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终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看法。——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扬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苦痛地转归苏维埃已不行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歼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夫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见用什么方式夺权?缘由是什么?(2)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纳的是什么方式?缘由又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科技公司战略联盟合同
- 投资型保险合同条款揭秘
- 动画编剧劳动合同样本
- 股权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公民与银行借款合同范本
- 简易离婚合同范本大全
- 合作项目保密合同协议
- 规范化退伙合同范本
- 河北住宅购置合同范本详解
- 2025年五金产品供应销售合同协议
- 8款-组织架构图(可编辑)
- 高三二轮复习备考指导意见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日本商务礼仪课件
- 卷内目录范例模板
-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教学中应用现状及提高方法 论文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事顺序与叙事节奏
- 太阳能光电转换西安交通大学PP课件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与临床探讨
- 动力触探检测报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职业素养的内容(含事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