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劝学》与《师说》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劝学》与《师说》联读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一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通过《劝学》与《师说》的联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学生将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和思想内涵,提高语言运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理解《劝学》中“劝学”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2.分析《师说》中“师”的定位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难点:
1.把握两篇文章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2.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能够结合现实进行评价。
解决办法:
1.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其异同。
2.结合课文注释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并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对文章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突破难点。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先由教师概述两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背景,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观点。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角色,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教育环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设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师”的现代解读,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以“古代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有何异同?”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随后,展示《劝学》和《师说》的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两篇文章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古代教育思想的兴趣。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1)分析《劝学》的“劝学”内涵
详细内容:教师讲解《劝学》中“劝学”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要劝学,以及劝学的目的和意义。
(2)解读《师说》中的“师”定位
详细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师说》中“师”的定位,探讨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对比两篇文章的异同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分析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用时:15分钟
3.实践活动
(1)角色扮演
详细内容: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劝学》和《师说》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写作练习
详细内容: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师”的现代解读,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如“你认为现代教育中,‘师’的角色有何变化?”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1)古代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异同
举例回答:学生讨论古代教育注重道德修养,而现代教育强调知识传授;古代教育强调师徒传承,现代教育则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2)古代“师”的角色与现代“师”的角色
举例回答:学生讨论古代“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现代“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3)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举例回答:学生讨论通过终身学习、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劝学》和《师说》在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地位,以及对学生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代教育思想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
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知识点梳理1.《劝学》概述
-作者:荀子
-主题: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勤奋学习是成功的关键
-主要观点: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劝学》重点内容
-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是提升个人修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学习的方法:提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态度:倡导“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学习精神
3.《师说》概述
-作者:韩愈
-主题:论述教师的作用,强调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主要观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圣人无常师
4.《师说》重点内容
-教师的作用:阐述教师在传承文化、教育学生、解惑答疑等方面的作用
-尊师重道: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倡导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教师的标准:提出教师应具备的品德、学识和教学能力
5.两篇文章的异同
-主题:两篇文章都涉及教育,但《劝学》侧重于学习的重要性,而《师说》侧重于教师的作用
-思想内涵:《劝学》强调个人修养与学习,而《师说》强调尊师重道与师生关系
-文风:《劝学》语言简洁,富有哲理,而《师说》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6.教育思想的应用
-现代教育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
-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仍然是重要的道德规范
7.教育实践中的启示
-学习态度:勤奋学习,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素养: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
-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
-传承: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发展:关注教育改革,紧跟时代步伐,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9.教育与人生价值
-学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提升个人修养,实现人生目标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教育与时代发展
-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关注时代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教育改革与创新: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板书设计①《劝学》知识点:
①劝学主题:学习的重要性与方法
②学习内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③学习态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④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②《师说》知识点:
①师说主题:教师的作用与师生关系
②教师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师生关系:圣人无常师,师道尊严
④教师标准:德才兼备,传道授业
③联读重点:
①《劝学》与《师说》的共同点:都强调学习与教师的重要性
②异同点分析:学习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
③现代教育启示:结合两篇文章,探讨现代教育中学习与教师的作用
④文化传承:如何将古代教育思想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课堂1.课堂提问
-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劝学》和《师说》的理解程度,如:“请简要概括《劝学》中的主要观点。”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如:是否积极发言,是否能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你认为古代的‘师’与现代的‘师’有何不同?”
2.角色扮演反馈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和表现。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如:“你的表现非常出色,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角色的情感。”
3.写作练习评价
-仔细阅读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其是否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现代解读。
-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如:语言表达、逻辑结构、论证方法等。
-提供具体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你的观点很有深度,但在论证过程中可以更加严谨。”
4.小组讨论评价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如:是否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是否能够倾听他人意见。
-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如: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是否能够共同完成任务。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如:“你对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有什么疑问吗?”
5.课堂测试
-设计测试题,涵盖《劝学》和《师说》的主要知识点,如:作者、主题、观点等。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
6.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思考,如:“你的作业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7.课堂氛围评价
-观察课堂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如果你对某个问题有疑问,请随时提出。”
8.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教学:在讲解《劝学》与《师说》时,尝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引入比较教学:对比《劝学》和《师说》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依靠讲解,未能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
2.学生参与度不足: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有待提高。
3.评价方式过于传统:主要依赖书面测试和作业评价,未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效果。
反思改进措施(三)
1.丰富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使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2.提高学生参与度: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0485-2025道路车辆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环境耐久性
- 合同管理:土木建筑工程投标全攻略
- CASS清算间接借记合同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探索:企业间合作合同模式多样化几种类型值得关注
- 投资与融资合作协议合同
- 公司为员工提供购车补贴合同
- 时尚配饰代理合同范文
- 商标使用权租赁合同
-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richcui美国sspc富锌底漆解读
- 学前儿童游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
- GN汽车吊吊装专项安全方案讲义
-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 》教学课件设计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 风电场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剪窗花丨赣美版
- 人保理赔员试题车险查勘定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