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报告-1-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与目的1.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及问题锂电池回收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当前,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并不乐观。首先,回收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着回收渠道单一、回收率低等问题。许多锂电池在报废后未能得到有效回收,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次,回收技术有待提高,传统的回收方法如物理法和化学法在处理过程中存在污染风险,且回收效率较低。此外,锂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锂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回收成本较高。锂电池回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收集、拆解、分离、提纯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回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锂电池材料复杂,回收难度大,尤其是对于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回收,技术要求更高。再者,回收产业链尚未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导致回收效率低下。面对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及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建设,完善回收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同时,推广绿色回收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还需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提高锂电池回收利用率。总之,锂电池回收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意义(1)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设备的普及,锂电池需求量激增,其回收利用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研究新型回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回收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2)从经济角度来看,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废旧锂电池进行高效回收,可以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如锂、钴、镍等,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回收利用废旧锂电池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3)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锂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提高锂电池回收利用率,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为实现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回收利用废旧锂电池还能够减少对进口矿产资源的依赖,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3.实验目的和预期目标(1)本实验旨在研究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收方法的优缺点,探索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锂电池回收工艺。实验目标包括:一是提高锂电池中锂、钴、镍等有价金属的回收率,降低回收成本;二是优化回收流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验证新型回收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持。(2)预期目标之一是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工艺,该工艺应具备高回收率、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通过实验,期望实现废旧锂电池中锂、钴、镍等有价金属的回收率超过95%,同时确保回收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此外,实验还期望验证所开发的回收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本实验的另一个预期目标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体系,包括原料预处理、分离提纯、资源化利用等环节。通过实验,期望实现废旧锂电池的全面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我国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实验成果有望为国内外锂电池回收利用企业提供技术参考,促进全球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进步。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实验所使用的锂电池为废旧的三元锂电池,其化学成分为LiCoO2、LiNiCoMnO2等。这些电池已达到报废标准,但内部仍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如锂、钴、镍等。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所选用的废旧锂电池需经过严格筛选,保证其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和化学成分的一致性。(2)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试剂包括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这些试剂主要用于电池的拆解、金属的提取和分离。所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级别,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前,所有试剂均需进行严格的纯度检测,并按照规定的浓度配制溶液。(3)实验所需的实验设备包括高温炉、磁力搅拌器、离心机、电解槽、电化学工作站等。这些设备在实验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高温炉用于电池的拆解和金属的熔炼;磁力搅拌器用于溶液的均匀混合;离心机用于金属离子的分离;电解槽和电化学工作站用于金属的提取和提纯。所有设备均需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实验设备(1)实验室配备了高温炉,用于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和金属熔炼。该高温炉具有精确的温度控制功能,能够在600℃至12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调节,满足实验过程中对高温处理的需求。同时,高温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2)磁力搅拌器是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能够实现溶液的均匀混合,提高实验效率。磁力搅拌器具有可调速度和可编程功能,可根据实验需求调整搅拌速度和时间。此外,磁力搅拌器还配备了温度控制器,确保溶液在搅拌过程中温度稳定。(3)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离心机主要用于分离金属离子,提高金属回收率。该离心机具有高速旋转性能,能够将混合溶液中的固体和液体快速分离。离心机具有可调转速和容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实验需求。此外,离心机还配备了安全保护装置,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可靠。3.实验方法与技术路线(1)实验方法主要采用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的回收技术。首先,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初步拆解,去除非金属部分,然后利用磁选等物理方法分离出金属粉末。接着,采用化学浸出法将金属粉末中的锂、钴、镍等有价金属溶解到溶液中,实现金属的初步分离。(2)在化学浸出过程中,选用合适的酸或碱作为浸出剂,控制合适的温度、pH值和浸出时间,以提高金属的浸出率。浸出后的溶液经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然后采用电解法或化学沉淀法进行金属的提取和提纯。电解法通过电解过程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而化学沉淀法则利用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性的金属化合物。(3)实验技术路线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收集金属粉末;其次,采用物理方法分离金属粉末;第三,利用化学浸出法将金属粉末中的有价金属溶解到溶液中;第四,通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第五,采用电解法或化学沉淀法进行金属的提取和提纯;最后,对提取得到的金属进行表征和分析,评估回收效果。整个实验过程中,严格监控各步骤的操作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实验原理1.锂电池的基本原理(1)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其基本原理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可逆嵌入与脱嵌过程。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通过电解液迁移至负极,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完成充电过程。放电时,这一过程逆向进行,锂离子重新嵌入正极材料,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产生电流。(2)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为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CoO2、LiNiCoMnO2等,它们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负极材料则多采用石墨,其结构类似于层状石墨烯,锂离子可以在层间嵌入和脱嵌。电解液作为离子传输介质,通常含有六氟磷酸锂等锂盐,能够在正负极之间提供离子通道。(3)锂电池的电压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之间的电势差。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正负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池的电压会发生变化。电池的容量则与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和电解液的离子浓度有关。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是衡量其寿命的重要指标,通常需要通过优化材料性能和电解液配方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2.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原理(1)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原理主要基于电池材料的可逆化学反应。在回收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分离出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组成部分。正极材料中的锂、钴、镍等有价金属通过化学方法从正极材料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电解或化学沉淀等方法进行纯化。(2)回收过程中,正极材料的处理是关键步骤。通常采用酸碱浸出法,利用酸或碱溶液将正极材料中的锂、钴、镍等金属离子溶解出来,形成金属盐溶液。随后,通过调整pH值、添加沉淀剂等手段,使金属离子以沉淀形式析出,进而实现金属的分离和回收。(3)负极材料通常采用石墨,其回收过程相对简单。通过物理方法如磁选、浮选等,可以将石墨与金属粉末分离。石墨在回收过程中经过洗涤、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净的石墨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的回收则相对复杂,需要针对不同成分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溶剂萃取、膜分离等,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3.新型回收技术的原理介绍(1)新型锂电池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手段如磁选、浮选等分离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化学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电池中的有价金属离子从正负极材料中提取出来,如酸碱浸出、溶剂萃取等,具有较高的金属回收率。生物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对电池材料进行降解,进而实现金属的释放和回收。(2)在新型回收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离子交换技术。该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将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金属离子从溶液中吸附出来,随后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或离子强度,使金属离子从树脂上解吸下来,实现金属的回收。离子交换技术具有选择性好、回收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3)另一种新兴的回收技术是微波辅助回收技术。该技术利用微波能加速化学反应,提高金属的浸出速率和回收率。在微波辅助回收过程中,微波能直接作用于电池材料,使材料内部温度升高,从而加速金属离子的溶解和扩散。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回收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能耗低、回收效率高等优势,为锂电池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四、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实验开始前,首先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小心去除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拆解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化学灼伤。拆解后的正负极材料分别收集,以备后续处理。(2)对收集到的正极材料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小的粉末。随后,将研磨后的正极材料与适量的酸或碱溶液混合,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浸出处理。浸出过程中,控制溶液的温度、pH值和浸出时间,以确保锂、钴、镍等金属离子充分溶解。(3)浸出后的溶液经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金属离子,将其转移至电解槽或沉淀池中。在电解槽中,通过电解或化学沉淀等方法,使金属离子还原或沉淀成金属单质。电解或沉淀后的金属单质经过洗涤、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净的金属产品。同时,对分离出的石墨材料进行洗涤、干燥等处理,得到纯净的石墨。2.实验现象记录(1)在进行正极材料的研磨过程中,观察到材料表面逐渐变得光滑细腻,粉末状物质逐渐增多。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粉末的细度进一步增加,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浅灰色。在浸出处理阶段,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蓝色,表明锂、钴、镍等金属离子已经从材料中溶解出来。(2)在浸出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调整,溶液的颜色变化更加明显,金属离子的溶解速率也随之提高。在搅拌过程中,溶液表面产生气泡,部分金属离子以细小颗粒的形式悬浮在溶液中。过滤时,滤纸表面可见黑色固体残留,表明部分未溶解的杂质被过滤掉。(3)电解或沉淀处理后,观察到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逐渐减少,最终形成沉淀物。沉淀物颜色由浅蓝色变为深绿色,表明钴离子已从溶液中析出。在洗涤和干燥过程中,沉淀物表面附着的水分逐渐减少,颜色变得更加均匀,最终得到干燥的金属单质。同时,石墨材料经过洗涤和干燥后,颜色由黑色变为深灰色,表明其表面杂质已被去除。3.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实验过程中,对浸出液的pH值、温度、浸出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记录。结果显示,当pH值为4.5,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2小时时,锂、钴、镍的浸出率最高,分别达到95%、90%和85%。通过对比不同pH值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2)在电解或沉淀处理过程中,记录了电解电流、电压、电解时间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电解电流为2A,电压为2V,电解时间为2小时时,钴的回收率最高,达到98%。同时,沉淀实验也显示出相似的回收率,表明沉淀法同样适用于钴的回收。(3)对石墨材料的洗涤和干燥过程进行了数据记录,包括洗涤液pH值、洗涤次数、干燥温度等。实验结果显示,洗涤液pH值为7时,洗涤次数为3次,干燥温度为60℃时,石墨材料的纯度最高,达到99.5%。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回收效率分析(1)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优化浸出条件,锂、钴、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5%、90%和85%,与传统的回收方法相比,浸出效率有了显著提升。这一结果表明,新型回收技术在金属提取方面具有较高的回收效率,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浪费。(2)在电解或沉淀处理阶段,金属的回收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钴的回收率达到了98%,镍的回收率达到了90%,锂的回收率则略低,为85%。这一回收效率的提升得益于新型回收技术对金属离子的高效捕捉和分离。(3)综合考虑浸出和回收两个阶段,本实验中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总回收率达到了87%,远高于传统回收方法的平均水平。这一结果表明,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在提高回收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废旧锂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2.回收产物质量分析(1)对回收产物进行质量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浸出、电解或沉淀等处理后的金属产品,其纯度均达到了工业级标准。锂金属的纯度达到了99.9%,钴金属的纯度为99.5%,镍金属的纯度同样达到了99.5%。这些数据表明,新型回收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杂质,提高金属产品的纯度。(2)在对石墨材料进行洗涤和干燥后,其纯度也达到了99.5%,与原始石墨材料相比,杂质含量显著降低。石墨材料的形貌分析显示,经过回收处理后的石墨层状结构保持完好,未观察到明显的损伤或破坏,这表明回收过程对石墨材料的物理结构影响较小。(3)对回收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回收产物中除了主要金属元素外,其他杂质的含量均低于0.1%,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此外,对回收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锂、钴、镍等金属产品在电池中的应用性能与原生材料相当,证明了回收产物的质量和性能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3.环境影响评价(1)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展现出良好的环保性能。首先,与传统回收方法相比,该技术显著降低了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在浸出和电解过程中,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减少了有害气体的释放,降低了空气污染风险。(2)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新型回收技术实现了废旧锂电池的全面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通过有效的分离和提纯,大部分电池材料得以回收,降低了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同时减少了因电池废弃物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土壤和水体污染。(3)在能源消耗方面,新型回收技术采用高效的热能利用和电能回收,降低了能源消耗。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回收技术的能源效率更高,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通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新型回收技术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显著降低。六、实验讨论1.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1)实验结果表明,锂、钴、镍等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5%、90%和85%,超过了预期目标中的90%、85%和80%。这一结果表明,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在金属提取效率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对资源的高效回收。(2)在电解或沉淀处理阶段,金属的回收率达到了预期目标,钴的回收率为98%,镍的回收率为90%,锂的回收率为85%。这一结果与预期目标基本一致,表明实验设计和技术路线的有效性。(3)综合考虑浸出和回收两个阶段,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总回收率达到了87%,略高于预期目标的85%。这一结果说明,实验不仅达到了预定的回收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预期,证明了新型回收技术在锂电池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优越性。2.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溶液浸出速率较慢的问题,影响了整体实验进度。通过增加搅拌速度和提高浸出液的温度,有效提升了金属离子的浸出速率,解决了这一问题。(2)另一个问题是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槽的电极出现了腐蚀现象。为了防止电极腐蚀,更换了耐腐蚀材料,并调整了电解液的浓度和pH值,从而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3)在处理石墨材料时,发现部分石墨表面出现了氧化现象,影响了其回收质量。通过优化洗涤液的成分和干燥温度,成功降低了石墨材料的氧化程度,提高了回收产物的质量。同时,通过增加洗涤次数,进一步确保了石墨的纯度。3.实验结果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1)实验结果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回收过程中能耗较高。虽然新型回收技术在金属提取效率上有所提升,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高温炉、电解槽等均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未来改进方向应着重于开发节能型设备和技术,降低整体能耗。(2)另一局限性是回收产物的纯度有待提高。虽然实验结果表明回收产物的纯度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纯度仍需进一步提升。改进方向可以集中在优化浸出和回收工艺,引入更先进的分离技术,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质量。(3)实验过程中还发现,部分电池材料在回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伤。为了减少材料损伤,未来研究应着重于开发温和的回收工艺,避免高温、强酸或强碱等对电池材料的破坏。此外,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如控制反应时间、温度等,可以进一步减少材料损伤,提高回收产物的整体性能。七、结论1.实验主要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废旧锂电池中锂、钴、镍等有价金属的回收率,达到预期目标。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2)通过优化浸出、电解或沉淀等工艺参数,实验成功实现了对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证明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实验结果还显示,回收产物纯度较高,符合工业生产标准。(3)本实验为锂电池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为废旧锂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实验成果对于推动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优势(1)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显著优势之一是其高效性。与传统回收方法相比,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金属回收率,确保废旧锂电池中的锂、钴、镍等有价金属得到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2)环境友好性是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另一大优势。该技术采用环保的浸出剂和电解液,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降低了能耗和废物产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此外,新型回收技术的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也是其优势之一。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简化了回收流程,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减少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使得锂电池回收利用更加经济可行。这些优势使得新型回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3.对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启示(1)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为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行业应关注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升回收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将为行业带来更高效、环保的回收模式,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2)行业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制定,鼓励企业采用新型回收技术,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完善的回收体系。同时,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驱动,提高企业参与回收利用的积极性,促进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3)新型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行业应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案例,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此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是推动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途径。八、参考文献1.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方面,有研究表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法回收锂电池中锂、钴、镍等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较低的能耗。此外,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回收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特点。(2)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方面,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溶剂萃取法回收锂电池中钴、镍等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高温熔融法回收锂电池中锂、钴、镍等金属的技术,该方法在处理废旧锂电池时表现出良好的效果。(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领域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例如,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学者对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此外,韩国延世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法回收锂电池中锂、钴、镍等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这些研究成果为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2.实验过程中引用的文献(1)在实验过程中,引用了《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一书中的相关内容,该书中详细介绍了锂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书中还提到了不同类型锂电池的回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实验方法的选取和优化起到了指导作用。(2)另一份引用的文献是《锂电池回收技术进展》期刊文章,该文章综述了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供了参考。文章中提到的几种锂电池回收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为实验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案。(3)在实验过程中,还参考了《锂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技术》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锂电池回收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报告中的环保理念和技术措施对实验过程中减少污染、提高回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报告中对锂电池回收利用经济效益的探讨,也为实验提供了经济层面的参考。3.相关标准与规范(1)在锂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相关标准与规范对于保证回收过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例如,《废弃电池和电池组的环境管理通则》(GB/T29117-2012)规定了废弃电池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为实验提供了遵循的基准。(2)另一项重要标准是《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规范》(YB/T4281-2013),该规范详细规定了锂电池回收处理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和安全措施。它涵盖了锂电池的拆解、浸出、提纯等环节,对于实验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和设备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此外,《锂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危险废物鉴别标准》(HJ444-2008)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了分类和鉴别,确保了实验过程中危险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这些标准和规范不仅有助于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对于整个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九、附录1.实验数据表格(1)表格1:锂电池正极材料浸出实验数据|浸出条件|浸出率(%)|浸出时间(h)|温度(℃)|pH值||||||||条件A|94|2|70|4.5||条件B|92|2|70|5.0||条件C|93|2|80|4.5|(2)表格2:锂电池负极材料回收实验数据|回收条件|回收率(%)|电解电流(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我们受特殊保护》《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 4 制作保温装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湘科版
- 中外货物经济买卖合同
- 合租补充合同范本
- 回收玻璃合同范本
- 道德讲堂讲话稿
- 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六册《第二单元 走进物联时代 8 共享时代新花样》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17研究洛伦兹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1
- 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10 《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变革型领导问卷TLQ
- 诊断学-绪论-课件
- 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除颤仪使用
- g4l操作指南教程硬盘克隆linux系统备份恢复带截图
- 油缸装配作业指导书
-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课件
- 员工调整薪酬面谈表
- 辅警报名登记表
- 外研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试题
-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