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五)_第1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五)_第2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五)_第3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五)_第4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结提升(五)一、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侵略方式典型例证军事侵略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政治侵略割占土地《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获取特权《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以华制华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经济侵略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南京、汉口、九江等十处;《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获取特权《南京条约》:中英两国协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战争赔款《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镇压革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思想渗透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针对训练1.(2023·张家口高一上期末)19世纪后半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不断深入。其强化入侵者的政治特权,欺压挟持官府,非法干涉政务,侵占房产土地,盘削中国民众。此外,教会还庇护恶徒,大力宣扬基督教,诋毁中国传统文化。材料可用来探讨()A.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影响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条件C.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D.列强推行“以华制华”的表现二、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不同探索派别代表人物背景主张结果影响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徐继畬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惊醒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未实践启迪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农民阶级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洪仁玕等)鸦片战争后,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有田同耕,平均分配;依法治国;平等外交等过于理想,与现实环境不符,未能实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其主张影响后世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自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新式海军和新式学堂,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其破产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1898年6月,开始变法,但遭到顽固势力阻挠,失败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针对训练2.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以妇女为对象,以民族自强为目标的废缠足运动。他们猛烈地抨击缠足习俗,积极塑造中国妇女的“国民之母”形象,认为放足才能使妇女成为强健的“国民之母”,所以强调其首要任务是放足。这反映出维新派()A.主张男女享有平等权利B.提倡妇女解放C.接受民主科学的新风尚D.倡导家庭革命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1.阶层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各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2.目的明确: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就是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结合,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3.层次鲜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民主、科学)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4.阶段清晰: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从戊戌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5.发展曲折:各阶级或阶层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吸取教训,继承发展。针对训练3.王韬曾于19世纪60年代初提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和“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的主张。可见,王韬这一时期的主张()A.与“中体西用”思想基本相符B.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C.深刻阐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标志着早期维新派同洋务派的决裂史学素养5:家国情怀的解读与运用1.内涵阐释家国情怀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水平质量描述关键学习行为水平1、水平2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直觉:价值判断水平3、水平4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自觉:事实判断、价值澄清、价值认同主动:价值践行2.典例分析(2021·山东卷,17)(13分)“小英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①下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附录:《小英雄歌》节选④小英雄,慧且聪,⑤风姿豪迈天骨冲。英雄本原有二事,⑥为子当孝臣当忠。读书须知辨邪正,⑦圣经贤传相辉映。……⑧小英雄,雄且英,家之麟凤国之桢。小英雄,休云小,少不好学行将耄。古人因文能见道,⑨今人开智宜阅报。……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素养应用]本题围绕“小英雄形象”展开,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历史上民族、国家认同的事例,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解题流程](1)看设问·明方向①求答项:材料信息、“小英雄”形象。②限定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③提示词:提取、阐释。(2)读材料·提信息由①可知材料时间是清末,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解放思想、培养新国民成为时代要求;由②③④⑨可知材料信息涉及画报、地球仪、火枪、慧且聪、开智、阅报等,这体现了具有渊博知识的小英雄形象;由⑤⑥⑦⑧可知材料信息涉及孝、忠、圣经贤传、雄且英、风姿豪迈等,这体现了具有豪情壮志与精神风貌的小英雄形象。(3)链教材·组答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线索梳理针对训练1.D2.A[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在封建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一系列优惠条件,使其在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未曾处于劣势地位,故选A项;“未曾处于劣势”“年年盈利”说明封建官府的支持在当时促进了轮船招商局的发展,排除B项;清政府给与轮船招商局的资金支持更加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