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基本概念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主要营养成分水
55%-65%蛋白质
20%碳水化合物脂肪15%
2%维生素
1%矿物质
5%纤维
0%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
营养成分的主要功能1.供给我们维持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能量是活动的动力,人体维持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肺部呼吸、腺体分泌、物质转动、保持体温恒定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消耗的能量主要源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
2.作为“建筑”材料,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
从体重3公斤的小婴儿成长为体重50-60公斤的成人,其骨骼、肌肉、牙齿、血液和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都靠食物供给各种“建筑”材料。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需要不断的更新和修补。例如:血液中的红细胞平均120天更新一次,都要靠食物提供材料,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3.提供调节生理机能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酸缄平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保证机体健康。这些是食物中的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
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RDAs)与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
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是科学水平制定的几乎能满足各个年龄段及性别的健康人群的营养需求的平均摄入水平。
RDAs值基本是根据预防缺乏病提出的参考值,没有考虑预防慢性病,也没有考虑过量的危险。
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RDA)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9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DR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估计平均需要量(EAR):50%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EAR+2SD,97.5%适宜摄入量(AI):替代RN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最高量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0DRIs的沿革及发展
20
90年代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
(RDAs)
目的:表述建议的营养素摄入水平;
作为膳食的质量标准;
设计和评价群体膳食的依据;
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时的参考。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1中国
DRIs1938年,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制订“中国人民最低营养需要量”;1952、1955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出版的《食物成分表》中附录“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1981年,在中国生理科学会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对RDA进行了补充和修订;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对RDA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2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我国现行的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DR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平均需求量(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EAR)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
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AI)
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UL)DRIs定义、概念和应用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3
(一)估计平均需要量(EAR)
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
根据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制订。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
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指机体为维持“适宜营养状况”
“良好健康状态”平均每日必需摄入(或吸收)该营养素的最低量,也称
“生理需要量”。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4平均需要量(EAR)应用制定膳食营养素推荐量(NRI)的基础,保证摄入量低于EAR的个体少于2~3%,覆盖97~98%的人群,EAR+2SD;计划和评估群体的膳食(摄入不足);某一年龄、性别群体某营养素摄入量低于EAR的%来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针对个体,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5(二)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
ReferenceNutrientIntake=RDA相当传统使用的DRA。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97~
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满足身体需要和适当储备。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
已知SDRNI=EAR+2SD不知SDRNI=1.2×EAR
(变异系数为10%)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6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应用
是个体摄入适宜营养素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不能简单用于评价个体或群体膳食质量,个体摄入量低于RNI,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营养状态;个体摄入量经常低于RNI时,提示有必要用生化或临床检查来评价。个体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认为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7(三)适宜摄入量
AdequateIntake,AI
人群调查或实验研究(观察或试验)获得的某特定健康人群某营养素摄入量。AI不仅考虑预防缺乏,还考虑了预防某些慢性病;“适宜”含义
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8适宜摄入量(AI)应用在个体资料不足而不能获得EAR以推算RNI时,AI可代替RNI,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AI值一般超过EAR。0~6月婴儿营养素完全依靠母乳,根据母乳营养素平均含量、分泌量推算出AI,代替RNI作为婴儿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全国营养调查获得各人群各营养素摄入量,如钾的AI,代替RNI;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19(四)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
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对某特定人群几乎所有个体不产生健康危害的每日摄入量的最高水平。是根据人体或动物毒理学研究制定的;未订UL的营养素,并非过多摄入无潜在危险;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0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应用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指导居民对营养强化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安全消费;UL包括膳食、强化食品、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总和;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1(五)ERA、RNI(AI)、UL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群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ERA(平均需要量)时,则群体重点个体有50%的需要量可以得到满足;当达到RNI(AI)时,绝大多数(95%以上)的个体没有发生缺乏病的危险;继续增加摄入量并不会带来更多好处,若不超过UL水平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RNI~UL:安全摄入范围);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增加。它们仅仅适合健康人群。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2营养不足与摄入过多的危险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3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制定基础是营养生理需要量(nutritionalrequirement),后者系指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健康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特点、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4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
提出三个不同水平的需要量基本需要量
:机体为维持适宜的营养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必需“获得的”该营养素的最低量。储备需要量
:预防临床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要的营养素量预防明显的临床缺乏症的需要量:机体避免出现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要的营养素量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5注意DRIs是应用于健康人的膳食营养标准不是应用于患者有急性或慢性病人的营养治疗标准也不是为有营养缺乏的病人设计的营养补充标准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6DRIs在健康个体与群体中的应用1.用于计划膳食:个体RNI—摄入的目标值;
AI—替代RNI作为目标值;
UL-作为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群体EAR-结合摄入量变异值或标准差应用制(RNI),确定一个特定群体的参考摄入量。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72.用于评价:个体
EAR—用以检查摄入不足的可能性;
UL—用以检查过量摄入的可能性;群体EAR—用以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8第一节能量(energy)
能量不是营养素,但一切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29学习重点单位及换算来源去路应用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0
能量(energy)指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三大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这三种营养素在人体内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机体利用。人体如同一部机器,需要提供能量供给其运转。人是通过生物氧化作用,从摄取的食物中得到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分子glu可以产生36个ATP,
脂肪、蛋白质则是分别脱羧、脱氨基进入三羧酸循环,继而产生ATP。
1分子脂肪可以产生296个ATP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1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同化作用: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入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及吸收,转变成自身的成分。异化作用:经过呼吸和氧化,把自身成分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及尿素,排泄到体外。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构成了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在同化过程中,以合成自身成分的方式将能量储存起来,在异化过程中分解自身成分释放出能量。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2一、能量单位kcal:1L水从15℃加热到16℃所需要的能量称为1kcalJ、kJ和MJ:国际通用的剂量单位为焦耳(Joule)或千焦、兆焦。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为1MJ。1000J=1kJ,1000KJ=1MJ两种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kcal=4.184kJ1kJ=0.239kcal1000kcal=4.184MJ1MJ=239kcal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3二、能量的来源
产热营养素有3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而生物的能量最终归结太阳的辐射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4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一般提供60%机体所需能量;储存方式:肌糖原—满足活动需要;肝糖原—维持血糖;提供脑组织的耗能。脂类:
一般提供40%-50%机体所需能量;饥饿时供能;缺氧时不供能。蛋白质:能源不足或消耗过大时供能。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5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
1.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联系
①糖可以转变为脂肪②脂肪大部分不能变为糖
2.糖与氨基酸代谢的联系
①大部分氨基酸可变为糖②糖只能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
3.脂肪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联系
①蛋白质可以变为脂肪:各种氨基酸经代谢都可生成乙酰CoA,由乙酰CoA可合成脂肪酸和胆固醇,脂肪酸可进一步合成脂肪。②脂肪绝大部分不能变为氨基酸食物中的蛋白质不能为糖、脂代替,蛋白质却可代替糖、脂。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6酒精是营养素吗?“喝酒御寒”,酒精(乙醇)也能产生热能,而且每克乙醇产生的热能甚至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要高(卡价7左右)。
其它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酸、苹果酸均可产生能量,但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7生理卡价或称为能量系数、食物的能量卡价:是指每克产热营养素在体内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能值称为卡价。
1g碳水化合物:17.15kJ×98%=16.81kJ(4.0kcal)
1g脂肪:39.54kJ×95%=37.56kJ(9.0kcal)
1g蛋白质:(23.64kJ-5.4kJ)×92%=16.74kJ(4.0kcal)
物理卡价:是指每克产热营养素在体外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值1g碳水化合物7.15kJ(4.1kcal)
1g脂肪39.54kJ(9.45kcal)
1g蛋白质3.64kJ(5.65kcal)
※物理卡价>生理卡价?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8如果一个人某天从食物中摄取了碳水化合物300克,脂肪50克,蛋白质70克;那么此人一天摄入的总能量就是:300×4+50×9+70×4=1930千卡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39
能量的分配:按照我国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总能量适宜的供给比例为:
碳水化合物
55~65%
脂肪20~30%
蛋白质10~15%
年龄越小,脂肪、蛋白质供能占的比例相应增加。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0※计算:从事重体力活动的某工人一天需要摄入的能量为3200kcal,问各需要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才能满足其能量消耗的需要?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1碳水化合物:3200×65%÷4=520克
脂肪:3200×25%÷9=89克
蛋白质:3200×10%÷4=80克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2如果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能量是2100千卡,那么他分别需要多少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呢?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3三、能量的消耗
当摄入能量=消耗能量,体重增长=0,见于正常成人。
当摄入能量>消耗能量,体重增长>0,多见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以及哺乳期的乳母等。
当摄入能量<消耗能量,体重增长<0,老年及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等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4对于成年人来说,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要保持平衡,才能维持较好体型。什么是较好的体型,评价体型的标准是什么?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5体质指数(BMI,bodymassindex)BMI
=体重(Kg)身高2(m2)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6体质指数(BMI,bodymassindex)
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
WHO亚洲中国正常体重超重肥胖18.5~24.9≥25~29.9≥3018.5~22.9≥23~24.9≥2518.5~23.9≥24~27.9≥28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7三、能量消耗
(一)基础代谢基础代谢(BM):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kJ/(m2.h)、kJ/(kg.h)、MJ/d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81.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BM)
①定义: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②测定方法:测定空腹12~14h、睡醒静卧、环境温度18~25°C时的能量消耗。 ③意义: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49基础代谢测量的条件空腹12~14小时周围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20℃~25℃)清醒和静卧状态测量前不做费力的活动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0WHO建议的计算基础代谢公式注:w为体重(kg)。摘自TechnicalReportSerie724,Geneva,WHO,1985。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儿童、青少年该公式适用,18岁以上人群按公式计算结果减5%。年龄(y)公式(男)公式(女)0~33~1010~1818~3030~60>60(60.9×w)-54(22.7×w)+495(17.5×w)+651(15.3×w)+679(11.6×w)+879(13.5×w)+487(61.0×w)-51(22.5×w)+499(12.2×w)+746(14.7×w)+496(8.7×w)+829(10.5×w)+596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12.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的能量代谢。测量:BM=体表面积(m²)×BMR[kJ/(m²·h)或kcal/(m²·h)]反应能量消耗的水平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2人体基础代谢率引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三版,第21页年龄(岁)男女KJ/m2Kcal/m2KJ/m2Kcal/m21357911131517192025221.8214.6206.3197.7189.9179.9177.0174.9170.7164.0161.5156.953.051.349.347.345.243.042.341.840.839.238.637.5221.8214.2202.5200.0179.1175.7168.6158.8151.91485147.7147.353.051.248.445.442.842.040.337.936.335.535.335.2年龄(岁)男女KJ/m2Kcal/m2KJ/m2Kcal/m23035404550556065707580154.0152.7151.9151.5149.8148.1146.0143.9141.4138.9138.136.836.536.336.235.835.434.934.433.833.2.33.0146.9146.4146.0144.3139.7139.3136.8134.7132.6131.0129.335.135.034.934.533.933.332.732.231.731.330.9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3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1、体格的影响:体表面积大者,散发热能也多,所以同等体重者,瘦高者高于矮胖者。人体瘦体组织消耗热能占基础代谢70-80%,因此肌肉发达者,基础代谢水平高。这也就是男性高于女性的原因。2、不同生理、病理的影响:儿童和孕妇的基础代谢相对较高。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水平下降。发热时,甲状腺等有关激素水平异常时可以改变基础代谢的热能消耗。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43、环境条件的影响:炎热或寒冷使基础代谢升高环境温度20~30℃:最稳定
<20℃:↑骨骼肌紧张性增强
<10℃
:↑↑寒颤
>30℃:↑新陈代谢↑寒冷BM↑.高温BM↑;寒季BM↑;暑季BM↑;过多进食,精神紧张时都可使基础代谢升高。禁食、饥饿或少食时,基础代谢水平也相对降低。4、尼古丁和咖非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5(二)体力活动是影响人体能量消耗最主要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克服自身重力的负荷;作功(各种活动);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劳动强度、劳动持续时间以及工作熟练程度有关。用于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一般占总能量的15~30%。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6
从事劳动所消耗的能量: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劳动强度、劳动持续时间以及工作熟练程度有关。通常将劳动强度分为五等:
1极轻度体力劳动:处于坐位工作,如办公室工作、开会、读书、装配、修钟表等。
2轻度体力劳动:站立为主的工作,如售货员、教师等。
3中度体力劳动:重型机械操作、拖拉机驾驶、汽车驾驶、一般农田劳动。
4重度体力劳动:非机械化农业劳动、半机械化搬运工作、炼钢、体育活动等。
5极重度体力劳动:非机械化装卸工作、采矿、伐木、开垦土地等。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7
影响体力活动消耗的因素
肌肉活动:最为显著劳动强度
∝耗氧量∝产热量劳动或运动时耗氧量和能量代谢显著增加,可达安静时的10-20倍,因此能量代谢可作为劳动或运动时肌肉活动强度的指标。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8(三)食物的热效应(TEF,thermiceffectoffood)
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过去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它的产生是由于食物在消化、吸收、转运、代谢和储存过程需要额外消耗能量,食物热效应与营养素成分、进食量和进食频率有关。
碳水化合物增加5%-6%;
脂肪增加4%-5%;
蛋白质增加30%-40%;
混合膳食增加10%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59(四)生长发育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应包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孕妇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也需要额外的能量供给。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0(五)其他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由于骨骼肌紧张度增加和促使物质代谢的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增多,使产热量增加。精神紧张能量代谢增加3%-4%。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1人体热能的消耗
1.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basalenergyexpenditure,BEE);
2.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消耗;
4.生长发育的消耗(小儿、孕妇)。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2能量消耗的测定直接法测热法:量热器间接法测热法:化学方法生活观察法(能量消耗的计算)体力活动时间×能量消耗率;体表面积×能量消耗总量;食物热效应10%例:某调查对象身高1.73cm,体重63kg,体表面积1.72m2更衣耗能:9×1.64=14.8;吃饭耗:45×0.84=37.8;校正体表面积:1.72×(14.8+37.8)=90.5kcal加食物热效应90.5(1+10%)=99.55kcal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3生活观察法能量消耗量计算表动作名称动作所用时间能量消耗率能量消耗量
minkJ/minkcal/minkJkcal穿脱衣服99.861.6499.814.8大小便94.100.9836.98.82擦地板108.742.0987.520.9跑步823.265.56186.144.5洗漱164.311.0369.016.5刮脸96.531.5658.814.0读外语284.981.19139.433.3走路967.031.68674.8161.3听课2684.020.961077.0257.3站立听讲754.140.99310.674.3坐着写字704.081.07313.3874.9看书1203.510.84421.2100.8站着谈话434.641.11199.547.7坐着谈话494.391.05215.151.5吃饭453.510.84158.037.8打篮球3513.853.31484.8115.9唱歌209.502.27190.045.4铺被57.701.8438.59.2睡眠5152.380.571126.0293.6合计14305886.41422.5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4四、能量需要量及推荐摄入量能量需要量=基础代谢率(BMR)×体力活动水平(PAL)成人的PAL受活动强度影响活动强度PAL值轻1.0-2.5
中2.6-3.9
重4.0-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5活动水平工作内容举例PAL系数男女轻中重办公室工作、修理电器钟表、售货员、酒店服务员、化学实验操作、讲课等学生日常活动、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车床操作、金工切割等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运动、装卸、采矿等1.551.782.101.561.641.82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我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2001年)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6人体基础代谢率引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三版,第21页年龄(岁)男女KJ/m2Kcal/m2KJ/m2Kcal/m21357911131517192025221.8214.6206.3197.7189.9179.9177.0174.9170.7164.0161.5156.953.051.349.347.345.243.042.341.840.839.238.637.5221.8214.2202.5200.0179.1175.7168.6158.8151.91485147.7147.353.051.248.445.442.842.040.337.936.335.535.335.2年龄(岁)男女KJ/m2Kcal/m2KJ/m2Kcal/m23035404550556065707580154.0152.7151.9151.5149.8148.1146.0143.9141.4138.9138.136.836.536.336.235.835.434.934.433.833.2.33.0146.9146.4146.0144.3139.7139.3136.8134.7132.6131.0129.335.135.034.934.533.933.332.732.231.731.330.9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7表中国居民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RNI)(单位:kcal/d)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8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RNI)(单位:kcal/d)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69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供给量:18-49岁男女
轻体力劳动2400
2100kcal/d
中27002300
重32002700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0五、能量的食物来源粮谷类:碳水化物油料作物:脂肪动物性食品:脂肪、蛋白质大豆、坚果类:脂肪、蛋白质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1五、能量的食物来源食物产热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它的构成,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多少。脂肪含量高,其食物含有的能量就高!水分含量高,膳食纤维含量高,其食物含有的能量就少。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2高热能食物:大于400kcal/100g中等热能食物:100~400kcal/100g低热能食物:小于100kcal/100g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3
研究人体能量代谢的目的在于研究能量平衡。
能量摄入不足,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导致体力下降,体重减轻,发育迟缓,死亡。
能量摄入过剩,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导致肥胖。 因此,能量的摄入应与需要平衡。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4
能量平衡:
人体摄入和消耗的热能保持一个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肥胖与消瘦。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5肥胖的概念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6
由于摄入过多或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改变而致体内积聚过多的脂肪,造成体重过度增加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此称为肥胖症。
肥胖是一种病症。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7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8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79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0
肥胖的分型
1、单纯性肥胖
它的发生与遗传、年龄、生活习惯及脂肪组织特征有关,大多数肥胖者属于此类。一种为体质性肥胖,婴幼儿期开始就发生肥胖,可称为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型肥胖症;另一种为获得性肥胖,多在20-25岁后由于营养过度和遗传因素引起,脂肪多分布于躯干,脂肪细胞只有肥大而无数量上的增多,又称脂肪细胞单纯肥大型肥胖症。
2、继发性肥胖
由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临床症状较单纯性肥胖明显,属病理性肥胖,常见的有柯兴氏综合征、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肥胖、下丘脑性肥胖、胰源性肥胖、药物性肥胖等。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1
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是目前评价营养状况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
BMI=体重(kg)/身高(m)2
东方成年人的标准:
18.5~23.99为正常
17.0~18.0为轻度消瘦
16.0~16.9为中度消瘦
<16.0为重度消瘦
24.0~27.99为超重
>28.0为肥胖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2
全球60亿人口中有14亿人体重偏重,WHO已经把肥胖列为流行病的一种。
体重超出正常水平的部分国家人口比例:
美国成年人61%澳大利亚成年人60%
埃及妇女60%俄罗斯成年人54%
英国成年人51%德国成年人50%
巴西成年人40%墨西哥妇女36%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3
在我国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饮食生活条件的改善,使肥胖发生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这一人群中肥胖发生率升高速度更为迅速。2002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超重肥胖率从10年前的2.7%上升到8.65%,增加了近四倍,女生从3.38%上升到7.18%,,增加了近三倍;城市中男生超重及肥胖率高达12.03%,北京市甚至高达20%以上。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4肥胖的病因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5
肥胖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的、能够合并多种疾患的慢性病;肥胖者由于体内脂肪的大量堆积,使人形体不美,行动迟缓笨拙,呼吸短促,易于疲劳,怕热多汗,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劳动,有时还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和下肢浮肿等症状。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6
1、遗传因素
不同的个体,有时他们的饮食和劳动强度完全相同,但是他们的体重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胖,有的人瘦,这与每个人的家族成员中的体型(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父母与祖父母的体型对子女和孙辈影响很大。
一般双亲肥胖者,其子代肥胖的发病率高达70-80%;单亲肥胖者,其子女的肥胖发生率约为40-50%。这种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均有关,因为父母的饮食、生活习惯将对其子女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7
2、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健康不仅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与生态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行为方式等的影响。肥胖与某些偏离行为及社会因素有关。如: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运动不足,能量消耗减少;
现代办公综合征(久坐、乘车);
缺乏保健知识等等。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能量88
与肥胖相关的病患
糖尿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3708-2025科学数据安全要求通则
- GB/T 19343-2025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质量要求
- 公司资金贷款合同范本
- 公司变造劳动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保险销售合同范本
- alc工程合同范本
- 从属许可合同范本
- 保姆英语合同范本
- 上海遮光窗帘加盟合同范本
- 临时活动劳务派遣合同范例
- M701F燃气轮机控制与保护
-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上册)(共84页)
- berg平衡评定量表
- 一年级下学期开学家长会
- 中国控制会议论文模板英文
- 机器人技术 第一章绪论
- 前厅罗盘系统操作细则
- 2_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共聚物应用研究进展
- 迅达扶梯9300AE故障代码
- 乒乓球--社团活动记录表(共20页)
- 《各种各样的桥》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