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1F/wKhkGWe0J6mAXDvkAAKfO9Iv7xU720.jpg)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1F/wKhkGWe0J6mAXDvkAAKfO9Iv7xU7202.jpg)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1F/wKhkGWe0J6mAXDvkAAKfO9Iv7xU7203.jpg)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1F/wKhkGWe0J6mAXDvkAAKfO9Iv7xU7204.jpg)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1F/wKhkGWe0J6mAXDvkAAKfO9Iv7xU7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方面:第一,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下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又在这个方面有其基础。然而第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第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最后,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兼并征伐频繁,弱肉强食现象较为普遍,这对孟子的思想,尤其是其战争观的形成影响较大。自古以来,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在开战前夕,交战双方通常都会公开陈述发动战争的理由和目的。例如,战争双方一般都会先“传檄四方”,“昭谕天下”,指责对方暴虐昏聩、不守信用、残害生民等罪行,为己方的战争行为作出道义阐释,宣称自己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是仁义之师。当然,许多交战国家都会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帜,各说各理,以便争取公道,至于究竟谁是正义的,谁是不义的,历史自有明断。孟子坚决反对不义之战,对一切争权夺利、攻城略地的战争深恶痛绝。孟子一生中目睹过不少战争,战乱造成生灵涂炭对其战争观影响极深。他曾痛斥春秋以来的战乱,认为这些战争都是祸害天下的不义之战,正所谓“春秋无义战”。孟子指责当时的诸侯大夫们是罪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战争不只是双方执政者的事,根本的基础来自双方的民意。一场战争只有取得发起国多数民意支持,并取得被征伐国多数民意认可,才能算是正义之战。孟子对此有明确论述,他曾用商汤伐葛的例子来说明被征伐国人民对战事欢欣鼓舞是判断正义战争的标准之一。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书》曰:‘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在孟子看来,商汤征伐葛国等地,救民于水火之中,是民心所向,这样的征伐才是正义之战。目前,国际法对战争行为制定了明确的人道主义原则,主要用于约束作战过激行为,防止伤亡无辜,避免危及普通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类似战争人道主义原则早在孟子就有涉及。如,孟子曾痛骂梁惠王没有仁德,为了扩张领地,发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将百姓推向战火之中而不顾。孟子极力批评兵家“善用兵者”。鲁国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因为人人具有“恻隐之心”,具有行“仁义”的基础,通过学习引导,行军打仗时便能得到约束,不至于滥杀无辜。孟子认为,正义战争的结果是消除战争,让国家恢复和平与安定,如同“汤武革命”后实现的天下太平;诛害民之君,解民于倒悬,为百姓带来大福厚利。孟子很重视战后对战败国秩序的重建。实际上,孟子关于战争结果正义,即战后正义的理解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孟子的战争观以“仁政”为基础,崇尚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在孟子看来,“王道”是正义的,“霸道”是非正义的。“霸道”是依靠武力征服他国。当今国际社会,个别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力量,践行丛林法则,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实行长臂管辖,对不顺从其意志的国家采取核威慑等武力威胁,对不喜欢的国家实行“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这都是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按照孟子的战争观,这种弱肉强食的国家行为是不正义的,必须坚决反对。因此,孟子的战争观有利于当今国际社会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维护国际正义有借鉴意义。(摘编自杨生财《论孟子的战争观及对当今国际政治的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从鸦片战争到北伐战争的所有革命或运动都失败了,因此直到抗日战争仍保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B.虽然中国不能速胜,但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军队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基础上进行抗日战争的持久战。C.“春秋无义战”,指春秋时期的诸侯大夫为了争权夺利,攻城略地,发动了祸害天下、造成生灵涂炭的战争。D.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仁之端”,因此通过学习引导,行军打仗能够“克己”而行“仁义”,不滥杀无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与中国相比地小人少,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更弱,经不起长期战争。B.日本发动的战争因其非正义性而遭到国际上广大力量的反对,这就是失道寡助。C.孟子认为商汤、周武的“王道”是正义的,认为齐桓、晋文的“霸道”是非正义的。D.孟子关于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观点对促进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和正义有现实意义。3.下列论据,与材料二中“正义战争”最契合的一项是()
A.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是一种以迫使对方实现我方意志为意图的暴力行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B.《孟子·滕文公下》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C.齐伐燕引起燕国百姓和其他诸侯的联合抵制。孟子建议齐宣王放回燕国俘虏,停止搬运燕国宝器,为燕国重修宗庙,为当地民众重建家园。D.善战者如孙膑、吴起,纵横家如苏秦、张仪,改革者如管仲、商鞅,他们分别通过战争、游说或变法的手段使国家强盛,国君得以王天下。4.材料一运用了“总起来说”“然而”“因为”等词句,请分类赏析这些词句的表达效果。5.请结合材料二,从孟子战争观的角度简要分析阿富汗战争的本质。2021年8月30日,随着美军最后一架C-17运输机从喀布尔国际机场起飞,阿富汗战争以美军的仓皇撤离告终。据统计,美军入侵阿富汗20年间,夺去了包括3万多平民在内的17.4万阿富汗人的生命,近三分之一阿富汗人沦为难民。当前,在美国的主导和影响下,阿富汗仍面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粮食短缺、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而即便所谓“反恐”战争以惨败告终,也并不妨碍美国“军工复合体”继续炮制新的战争或安全借口,来让不断上涨的军费为自己输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门镜外的楼道迟子建每逢午后,我都能听到楼道里传来清理垃圾的声音。①这声音自顶层的七楼渐次传下,有笤帚扫楼道的刷刷声,也有用铁撮子撮垃圾的哗哗声,还有收拢垃圾袋时的窸窣声。有一次这声音出现在我的门口时,出于好奇,我从书房走向门口,透过门镜去望那个清扫员。她穿一件蓝袍子,戴着白口罩,包一块土黄色的头巾,正弯着腰从我家的垃圾袋里往出捡着什么。透过门镜所窥见的人被无限缩小了。她面色白而微黄,眼睑处堆积着或深或浅的皱纹,两颊几乎是塌陷的。②嘴唇与脸一样没有血色,让人觉得她的唇就是一朵枯萎了的花。垃圾袋里有一盒没有开封而过了保质期的饼干,她把它从中取了出来。我猜想楼道清扫员发现这盒饼干后,一定认为这家的女主人是个败家子。她气力不济,隔着门,我能听见她沉重的喘息声。清理完毕,她一手握着撮子,撮子上横着笤帚,一手拖着两个袋子,吃力地离开我家门口,去另一户了。门镜后面的她和垃圾都消失了,我能看见的,是放垃圾地方的上方的窗口,米黄色的木格窗将夏日的天空分成均匀的几格,有的格里的云彩浓些,有的则十分浅淡,还有的呢,干脆一丝云都没有。雨季过去后,一立秋,风就凉了。这时的天空无与伦比地晴朗。云彩很多,又很白,它们高高地飘在空中。我一般不舍得错过这时节的云彩,总要在阳台张望一刻。这样,我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项内容,除了窥视清扫员之外,还有望云彩。我发现在傍晚的时候,云彩往往掺杂了夕照的橙黄颜色,使它显得格外妖娆,而清扫员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楼道,这样我从门镜看她时,她背后的窗口泻进来的金色流云就把她映得格外明媚,她仿佛年轻了许多,也温柔了许多。我窥见她总是穿一双旧得磨出了洞的老绿色球鞋,就把一双半新的软皮平底黑皮鞋扔在门口。为了使它像垃圾,不至于引起她的怀疑,我将一只鞋底的前脸的胶皮用刀割去一小块,然后把光滑的鞋面划上几道刀痕,又用花盆的土使劲揉搓它,使之尘垢满面,这才把它们摆在门口。③她在捡鞋的时候把它们捧在手中,然后用身上的蓝袍子蹭掉其上的灰尘,又摘下口罩运足一口气,朝它们身上吹了吹。她用一张旧报纸裹了那鞋,放进白色的编织袋中。我猜她营养不良,所以常把食用了一半的奶粉、核桃粉、枣糕以及鱼松和肉松丢掉。把这些食品当垃圾弃了,我也要挖空心思地打扮它们,既不能使它们惹上尘垢,又不能让它们过于鲜亮。于是我就把食品袋看似随便地用猴皮筋勒住,以防灰尘进去。然后将包装袋的外观弄上点土豆泥或者粥汁,使之混浊不堪,与垃圾的气息很接近。我从门镜望见她心疼地将这些吃的东西放进她所穿的蓝袍子的大口袋里。那口袋胀鼓鼓的,好似一个人因患了牙痛而肿了脸。我想她肯定把我当成了一个衣食无忧而又不会勤俭持家的女人,我只能让她这么以为了。天凉了,白昼短了,她出现在楼道的时间越来越晚了。开始时我以为她现在出来得晚,后来有一次我发现她拖着袋子从七楼下来,未等收六楼的垃圾呢,便累得一屁股坐在通向七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她这一歇就是一刻钟。她侧身对着我的门,楼梯的栏杆将她的身影切割成几段,能听见她吃力的喘息声。她的力气越来越衰弱了,她就像一只垂垂老矣的绵羊一样充满了哀怜之气。看着夕照中的她,看着她枯树般的身影,看着她始终如一包着的那块土黄色的头巾,我的眼睛不由湿润了。我多想帮助她清理一下垃圾,让她就这么歇下去,可我知道我不会长久做这件事,而她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去做。腊月的一个午后,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口哨声。跟着,哗啦哗啦的扫地声传了进来。我连忙奔向门口,出现在门镜后面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一边打着口哨一边扫楼道。我放在门口的垃圾,恰好有给清扫员的半袋木耳。当小伙子扫完地,手伸向那个垃圾袋时,我打开门,迫不及待地问:“原来的那个呢?”“她呀,人家现在不用她了,让她回家了!”小伙子说完,快意地打了一声口哨。“为什么?!”我有些愤怒了:“就因为她老吗?”小伙子没答应,显然不想再耽搁时间,他提着聚集在一起的垃圾袋,去五楼了。小伙子收拾垃圾痛快多了,应该承认,这样的楼道清扫员看上去更舒服一些,因为他年轻、有力气,看他做活心里服帖,没有负疚感。以后我不用再透过门镜去观察楼道清扫员了,我的垃圾也是真正的垃圾了。只是当楼道响起悠扬的口哨声时,我有些怅然若失。④春天就像个年轻而壮健的大脚女人,走得刷刷的,很快就从我眼前过去了。而漫长的夏天则似一个年老的小脚女人,一步三叹地来了。人的悲哀和同情心就像一枚枚被扔进河里的石子一样,一开始还有棱有角的,经过时间溪水的不间断的冲刷,它也就渐渐被磨得圆润了。我沉迷在写作中,只有偶尔在黄昏散步时会想起她来。想起她佝偻的身姿和苍白而塌陷的脸,想起她转身时无限缓慢的动作和沉重的喘息声。(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叙事节奏舒缓,情感抒发含蓄克制,写出了城市中的人情世界,笼罩着淡淡的怅惘和失落的情绪。B.第四段对云彩的美丽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既展现了秋日的自然景观,也侧面烘托了清扫员的人物形象。C.文章多次写到了新清扫员的“口哨声”,写出了他的年轻和活力,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D.文中的“我”对新清扫员的态度有变化,开始对他替代了衰老的旧清扫员有些情绪,后来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适合这个岗位。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连用三个拟声词,写出了垃圾清扫工作的繁忙冗杂,为接下来清扫员的出场作了铺垫。B.句子②给了清扫员的嘴唇一个特写,将她没有血色的嘴唇比喻成枯萎的花,生动地写出了她的衰老和疲惫的状态。C.句子③选取了一连串极具表现力的动词,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清扫员对“被扔掉”的鞋子的心疼和珍惜。D.句子④巧用拟人,写出时间流逝之快,含蓄表现了“我”在逐渐摆脱情感负累之后内心的轻松。8.小说的物象往往很重要,如《百合花》中的新被子和《哦,香雪》中的铅笔盒,请梳理概括“门镜”这一物象在本篇中的作用。9.王蒙认为迟子建的小说“有一种对烟火人间的兴致,有一种对喜怒哀乐的体贴”。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一评语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青州刺史刘兴祖上言,以为:“河南阻饥,野无所掠;脱诸城固守,非旬月可拔。稽留大众,转输方劳;应机乘势,事存急速。今伪帅始死,兼逼暑时,国内猜扰,不暇远赴。愚谓宜长驱中山,据其关要。冀州以北,民人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向义之徒,必应响赴。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臣请发青、冀七千兵,遣将领之,直入其心腹。若前驱克胜,张永及河南众军宜一时济河,使声实兼举;并建司牧,抚柔初附,西拒太行,北塞军都,因事指麾,随宜加授,畏威欣宠,人百其怀。若能成功,清一可待;若不克捷,不为大伤。并催促装束,伏听敕旨。”上意止存河南,亦不从。(胡三省注:刘兴祖之言,上策也;上策,非命世之英不可行。)(节选自《资治通鉴·宋纪八》)材料二:元嘉之北伐也,文帝诛权奸,修内治,息民六年而用之,不可谓无其具;拓跋氏伐赫连,伐蠕蠕,击高车,兵疲于西北,备弛于东南,不可谓无其时;然而得地不守,瓦解猬缩,兵歼甲弃,并淮右之地而失之,何也?将非其人也。到彦之、萧思话大溃于青、徐,邵弘渊、李显忠大溃于符离,一也,皆将非其人,以卒与敌者也。文帝、孝宗皆图治之英君,大有为于天下者,其命将也,非信左右佞幸之推引,如燕之任骑劫、赵之任赵葱也;所任之将,亦当时人望所归,小试有效,非若曹之任公孙强、蜀汉之任陈祗也;意者当代有将才而莫之能用邪?然自是以后,未见有人焉,愈于彦之、思话而当时不用者,将天之吝于生材乎?非也。天生之,人主必有以鼓舞而培养之,当世之士,以人主之意指为趋,而文帝、孝宗之所信任推崇以风示天下者,皆拘葸巽谨之人,谓可信以无疑,而不知其适以召败也。道不足以消逆叛之萌,智不足以驭枭雄之士,于是乎摧抑英尤而登进柔软;则天下相戒以果敢机谋,而生人之气为之坐痿;故举世无可用之才,以保国而不足,况欲与猾虏争生死于中原乎?身无英武之姿,外有方张之寇,奖柔顺以挫英奇,虽抱有为之志,四顾无可用之人,前以取败而不自知,及其败也抑归咎于天方长乱而虏势之不可撄也愈以衰矣!(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及其败A也B抑C归咎于天D方长E乱F而虏势之G不可H樱也I愈以衰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猜,怀疑,疑心,成语有“两小无猜”,其中的“猜”字的意思与此相同。B.息,使……休息,与《陈情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的“息”用法相同。C.“备弛于东南”与《兰亭集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于”用法相同。D.指,同“旨”,意旨,与《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的“指”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兴祖条陈利弊,认为北伐黄河以南劳民伤财,不如直捣黄河以北敌人的腹心之地。B.宋文帝在国内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选择在拓跋氏连年征战、疲惫松弛的时机北伐。C.宋文帝英勇果敢,所用将领也是左右近臣推荐且有效果的,但还是连续遭遇失败。D.上天降下人才,还需要君主对人才进行鼓励培养,从而引导天下选人用人的风向。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前驱克胜,张永及河南众军宜一时济河,使声实兼举。(2)谓可信以无疑,而不知其适以召败也。14.对“元嘉北伐”失败的原因,胡三省、王夫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看法各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半死桐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①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拢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梧桐半死:晋崔豹《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则所谓“合欢树”似即连理梧桐。古诗文中例以“梧桐半死”比喻丧偶。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用赋,直抒胸臆,写词人重回苏州经过阊门时,想起了已长眠地下的妻子,悲从中来。B.三、四句使词人孑身独存的苦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形象地刻画出了词人的孤独与凄凉。C.“原上草,露初晞”,以荒郊常见的“草”“露”为意象,运用对比手法将“露初晞”与“新垅”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悲叹。D.“谁复挑灯夜补衣”,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平实的意象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勤劳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16.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和贺铸的《鹧鸪天·半死桐》堪称古代悼亡篇章中的双璧,同以真挚、沉痛见称。试分析这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的相同之处。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时,小欣认为苏洵提出的“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固然不错,但不如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站位高,因为杜牧的假设里体现了人民性。(2)语文老师提醒同学在议论文写作时要正确阐释概念,并围绕概念准确选用论据,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讲清道理。小欣由此想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3)古人面对自己头发颜色的变化,常会流露复杂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残雪而言,被写的对象仅仅给她提供了各种表象。就像古典主义作家笔下的细节,章回小说作者讲故事的效果,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叙述方式与情节贯通等都属于这种表面的印象。但残雪(甲),而是要把这些表象通过各种关系组合起来,使其通过语言的视觉和想象,达到一种内在的逻辑效果。《天堂里的对话》同时又是她对自己创作态度的一种隐晦的表达。“我”坚守在“屋后的那片荒坡”,哪怕“他们兴头十足地在远处比划着讥笑我,还用竹子做成的弓箭来射我的背,把我那件白色的外衣射得千疮百孔”。“我”依旧不改初衷,因为“我”在等候着你的到来。真实、恳切、诗意、本真,是“我”要去约会和对话的基本情绪,它来自一种本能的冲动,是作者与艺术神灵之间情感交错的情绪体验。①散文、诗歌通常表达的便是此类情绪。②对某种事物的热切企盼和渴求,③类似于天然的一种生物需求,④“我”只能由着性子去约会和对话,⑤然而,心里的矛盾不可化解。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语言和叙述方式,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加盟合作协议合同
- 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书
- 13《花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办公家具定制合同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延期协议
- 新房购买合同范本详解
- 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4 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劳动合同
- 1《场景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微信视频号运营技巧攻略详解全套
- 2023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利息理论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简答题归纳总结
- 2023高二开学第一课《蜕变》-主题班会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课件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指南
- 围手术期疼痛护理课件
-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课件
- 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