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鹳雀楼解读与艺术魅力_第1页
古诗登鹳雀楼解读与艺术魅力_第2页
古诗登鹳雀楼解读与艺术魅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登鹳雀楼解读与艺术魅力TOC\o"1-2"\h\u9694第一章《登鹳雀楼》的创作背景与文化意义 116019第二章《登鹳雀楼》的诗句内容剖析 13331第三章从字面看《登鹳雀楼》的表意 222840第四章我对《登鹳雀楼》艺术手法的见解 22685第五章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谈人生感悟——《登鹳雀楼》中的哲理 216307第六章引用古今评价,看《登鹳雀楼》的影响力 225836第七章《登鹳雀楼》在古诗中的独特魅力 31764第八章《登鹳雀楼》的永恒价值与现代启示 3第一章《登鹳雀楼》的创作背景与文化意义《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这首诗创作于盛唐时期,当时国家繁荣昌盛,文化氛围浓厚,诗人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和积极向上的情怀。鹳雀楼位于蒲州(今山西永济),是当时的名胜。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从文化意义上讲,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摸索精神。在古代,登高望远是一种文化传统,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经历并留下诗作。比如杜甫的《望岳》也是在登山过程中的有感而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体现了古人在面对壮丽山河时那种积极摸索、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激励着后世之人不断进取。第二章《登鹳雀楼》的诗句内容剖析《登鹳雀楼》全诗共四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太阳沿着山峦慢慢落下,一个“依”字,把太阳拟人化,仿佛太阳对山有着不舍之情,同时也点明了时间是傍晚。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则把视野拓宽到黄河,黄河奔腾不息,向着大海流去,显示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这两句诗一静一动,一近一远,把眼前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像李白的《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写出了黄河的汹涌气势。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从写景转为说理,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这种从景色描写到哲理表达的转换非常自然。第三章从字面看《登鹳雀楼》的表意从字面来看,《登鹳雀楼》首先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诗的前两句把落日和黄河这两个宏大的自然元素结合起来。白日渐渐落下山去,黄河向着大海汹涌奔腾。我们仿佛能看到那橘红色的夕阳映照在黄河之上,波光粼粼的河面水流滚滚东去的画面。而后两句则是一种很直白的表述,想要看到更广阔的景象,就必须登上更高的地方。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站在平地上看到的只是周围有限的景色,但是当我们登上高楼或者山峰的时候,视野就会变得开阔很多。就像在爬山的时候,每到一个更高的地方,看到的景色范围就会扩大一些,这就是诗句字面所传达出来的最直接的意思。第四章我对《登鹳雀楼》艺术手法的见解《登鹳雀楼》的艺术手法十分高超。在描写景色方面,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只是简单地勾勒出夕阳和黄河这两个景象,却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诗中的画面感极强,从山上的白日到奔腾的黄河,再到想象中的大海,层层递进。在结构上,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这种景理结合的方式非常巧妙。先让读者沉浸在壮观的景色之中,然后引出哲理,使得哲理不显得突兀。就如同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是先写景后抒情或者说理。同时诗中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名词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宾结构相对,在形式上也给人一种美感。第五章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谈人生感悟——《登鹳雀楼》中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就必须不断努力进取,提升自己的境界。在学习上,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就像站在一层楼上看到了一定的景色,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学问,就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就如同再登上一层楼。在事业上也是如此,很多成功人士并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们会不断挑战自我,寻求新的突破。就像马云,他从创建巴巴开始,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涉足电商、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他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就如同不断登上更高的楼层,去看到更广阔的商业“景色”。第六章引用古今评价,看《登鹳雀楼》的影响力古今众多文人学者都对《登鹳雀楼》给予了高度评价。古代就有很多诗家赞赏这首诗的意境和哲理。在当时的诗坛,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和宏大的意境脱颖而出。后世更是将其视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现代的教育体系中,《登鹳雀楼》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这首诗。很多文化学者在研究唐诗的发展和中国古代哲理诗的时候,也经常把《登鹳雀楼》作为典型案例。例如在一些唐诗赏析的书籍中,都会专门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读,从它的创作背景、诗句含义到艺术手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可见其影响力之大。第七章《登鹳雀楼》在古诗中的独特魅力《登鹳雀楼》在古诗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同于一些单纯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在短短四句诗中既包含了壮观的自然景色描写,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长篇诗作相比,它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而且它的表意非常直白又深刻,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能读懂其中的基本含义,同时又能让学者们不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虽然也描绘出了壮丽的景色,但更多的是一种画面的呈现,而《登鹳雀楼》在呈现画面的同时还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它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独树一帜,历经千年而不衰。第八章《登鹳雀楼》的永恒价值与现代启示《登鹳雀楼》的永恒价值在于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它所传达的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都是值得人们推崇的。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