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地理第一课教案【教具】:有关图片。【教学过程】:[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板书]一、黄河的基本概况[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板书]二、黄河的水文特征[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板书]1、水量不大[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板书]3、地上河[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八下地理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2.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二、组织活动、学习新课课本第19页,地图册第16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作好记录。并把结果整理到相应表格中。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生: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师生互动,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邻省,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课本第18页的主要铁路线指认出来呢?找一同学指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总结: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师生互动,让学生随意抢答,补充。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请打开课本第22页看一看,三、回顾活动、测试应用四、升华情感、倡导行动五、作业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吗?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4.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你去北京旅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最好什么时间举行?八下地理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运用资料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生能够体会到各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2.通过对季风气候利弊的评价,树立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让学生明白季风气候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灾害性天气的祸首,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2.教学难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五、教学过程讲授新课――读“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知道各类型的特征教师: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温和降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将其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请同学们回答PPT上的问题。1.我国有哪几种气候类型?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总结气候特征,识别气候类型。学生回答预设1.学生读图分析,我国一共有五种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2.要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得先看它们的气候特点。――第一张图,夏季最高气温7℃左右,冬季最低气温接近-20℃,降水较少,7、8月降水最多,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应该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对应图上的五道梁。这种气候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我国众多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得我国气候更为丰富多彩,比如横断山脉南麓,从山脚到山顶出现这样的变化,被称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第二张图,夏季最高气温超过30℃,冬季最低气温接近-10℃,全年降水都很稀少,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图上的吐鲁番。――第三张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漠河。――第四张图,全年高温,分旱雨(干湿)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海口。【设计意图:深化读图能力。】教师: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请大家思考,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展示我国冬季最南端和最北端的温度差异)学生回答预设: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冬季南北温差较大,形成了不一样的温度带。教师:请大家思考还有没有别的因素会影响气温?学生回答预设: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不同区域的气温差异较大,导致气候不同。教师:刚才大家总结了自然因素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此外,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也非常大。(展示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以南地区位置与景观比较)同在北回归线上,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广布,而我国江南地区却是山清水秀,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学生回答预设: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长江以南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教师:是的,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广泛分布着三种季风气候,构成了我国气候的另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请大家回顾一下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点(展示ppt上季风性质表格)。除了降水上的不同外,季风气候显著还表现在气温上。(展示广州、上海、北京气候特征图)请大家读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观察这三个城市所代表的三种气候,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雨热同期,这一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以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设计意图: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加深理解。】章节梳理归纳教师:下面我们来总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是受到因素的影响?(学生:纬度)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受到的影响(学生:海陆位置/季风),高原山地气候区出现垂直分异的现象是受到(学生:地形因素)的影响。受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六、教学反思《气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八年级的重要课程,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内容和课标要求来看,既回顾、承接了七年级学过的知识,又有拓展、延伸并进行综合应用的部分。本节的学习加强了对区域内自然环境差异的理解。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综合地理思维的培养,比如,在本节内容中强调的纬度位置与温度带、海陆位置与降水、气候与季风等的关联性,虽然相关的知识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或者作为常识已经了解了,但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仍需要锻炼,这就是地理思维的养成过程。八下地理第一课教案一、分析本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本节课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节,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二、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往往给心理上造成了不适应。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除社会、家庭、学校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外,作为地理教师也应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教学法上入手,从这节课开始就使学生认识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教育他们认识地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三、分析教材内容1.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强烈*和兴趣。②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2.知识结构(如下表)3.教学重点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4.教学难点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5.教学思路①采用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②通过“想一想”,利用彩*片、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掌握从5个方面思考的学习地理方法。③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兴趣小组。6.课程类型阅读欣赏课。7.课时安排1课时8.教具准备①自制本课知识结构图。②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③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识图片2~3张。9.学具准备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10.组织教学(3分钟)四、教学过程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每一个都像地球一样,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满天的星星组成了庞大的银行系,银河系外面还有更大的河外星系。地球仅是银河系内的一个成员,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如果说,河外星系就像我们的学校,银河系就像我们的班级,太阳系则是班上一个小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们今天就学习地理课第一节‘学习地理认识人类之家’板书课题。2.讲授新课①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3分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还认识不清楚。例如,我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测量出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美国科学家自1994年开始利用卫星控测陨石突破大气层后的轨迹;我们附近的小造纸厂给我们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地理课中要研究的问题。教科书中讲了7个地理学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教师板书7个问题将在地理课本中的那些章节详细讲解:地球运动──气候──地形──地壳运动──资源的利用及工农业生产──人口分布──环境保护等章节。教师小结:地理课的内容远比这些问题广阔的多,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同学们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地理专业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学习研究的目的都是了解认识人类之家,让人们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②看彩图,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知识(8分钟)引导学生看彩图:火山喷发东方明珠香港图片初中地图册让学生想一想: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旅行、书报、看电视、天气预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分包协议书合同
- 车队承包合同
- 足浴店员工劳动合同
- 建设工程采购施工合同
- 商品房合同转让协议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物检疫检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2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武汉东湖学院《医患沟通交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平阴县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齐鲁理工学院《汽车电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同济大学简介》课件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解析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