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处理方案TOC\o"1-2"\h\u17942第一章绪论 4284821.1行业背景 4226311.2监管与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4272461.2.1监管的重要性 465631.2.2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513079第二章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5114372.1法律法规体系 5318812.1.1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5275972.1.2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58742.2法律法规主要内容 6180562.2.1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6288632.2.2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689882.3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656122.3.1法律法规的实施 622902.3.2法律法规的监督 620974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7172813.1企业主体责任 7125733.1.1企业是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7270063.1.2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生产设施安全可靠,加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生产安全的发生。 792643.1.3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安全生产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7210643.1.4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人力和物质资源。 7205873.1.5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对生产安全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切实履行整改责任。 751013.2监管责任 7189653.2.1部门应加强对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7138963.2.2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 7214063.2.3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修订,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安全生产要求。 7276443.2.4部门应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严肃查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202713.2.5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安全生产服务。 7267173.3社会监督责任 7157313.3.1社会各界应关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7249613.3.2新闻媒体应客观、公正报道安全生产问题,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推动企业改进安全生产管理。 8153163.3.3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应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支持,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820723.3.4公民个人应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举报,共同维护社会安全生产环境。 8177993.3.5社会监督力量应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819126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8220474.1安全生产标准化 8104204.1.1概述 8167594.1.2标准化管理内容 8145494.1.3标准化管理实施 8297524.2安全生产投入 9272124.2.1概述 9105664.2.2投入内容 9314614.2.3投入管理 9173654.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9131324.3.1概述 9151034.3.2培训与教育内容 9171074.3.3培训与教育方式 9110094.3.4培训与教育管理 107718第五章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104115.1风险评估方法 1083885.1.1风险识别 1097575.1.2风险分析 10284865.1.3风险评价 10171885.1.4风险控制 10186025.2隐患排查流程 10182125.2.1排查范围 10100555.2.2排查频次 1066835.2.3排查方法 11220375.2.4排查记录 11148995.2.5整改落实 1113835.3隐患整改措施 11158965.3.1整改责任 115895.3.2整改方案 11295125.3.3整改实施 1136405.3.4整改验收 11163045.3.5持续改进 11157第六章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11269536.1应急预案编制 11272896.1.1编制原则 11152596.1.2编制内容 12299376.2应急预案演练 125856.2.1演练目的 12130296.2.2演练类型 12187106.2.3演练组织与实施 12145006.3应急预案修订与完善 1253846.3.1修订原则 12313386.3.2修订内容 13101196.3.3修订程序 1324979第七章应急资源与设施 1391447.1应急资源整合 13120617.1.1资源分类与整合原则 13285127.1.2人力资源整合 13162467.1.3物资资源整合 14133197.1.4信息资源整合 1485877.1.5技术资源整合 14190137.2应急设施配置 14172647.2.1应急设施分类 14267137.2.2应急设施配置原则 14187077.2.3应急设施配置策略 14303217.3应急设施维护与管理 1515087.3.1维护管理原则 15159577.3.2维护管理内容 1562277.3.3维护管理措施 156486第八章应急处理流程与措施 15242038.1应急响应等级 1557968.2应急处理流程 15301768.2.1信息报告 1596038.2.2启动应急预案 15170918.2.3现场警戒与疏散 16271258.2.4应急处置 16115788.2.5应急监测 16224758.2.6应急协调 16241068.2.7信息发布 16202938.3应急处理措施 16276478.3.1现场处理 1640048.3.2人员疏散与安置 1665088.3.3环境监测与修复 16141738.3.4调查与处理 1680308.3.5应急演练与培训 171741第九章应急协调与沟通 178579.1政企应急协调 174129.1.1概述 17178719.1.2政企应急协调机制 17113169.1.3政企应急协调措施 17205399.2企地应急协调 17199589.2.1概述 1723059.2.2企地应急协调机制 1797509.2.3企地应急协调措施 18254469.3社会公众沟通 18123499.3.1概述 18133329.3.2社会公众沟通机制 18162329.3.3社会公众沟通措施 185904第十章调查与处理 181039910.1调查程序 182304910.1.1报告 191752610.1.2现场保护 191392310.1.3成立调查组 19139310.1.4调查取证 191650310.1.5分析原因 19481010.1.6提出处理意见 192401710.2责任追究 19465110.2.1责任人 192521510.2.2追究责任 192465510.2.3责任单位 201373610.3整改与预防措施 201425910.3.1整改措施 20819310.3.2预防措施 203218210.3.3监督检查 20第一章绪论1.1行业背景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度的危险性,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1.2监管与应急处理的重要性1.2.1监管的重要性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监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保证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3)强化对危险源的监控,预防的发生。(4)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损失。1.2.2应急处理的重要性石油化工行业应急处理是指在发生后,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力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应急处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控制发展,防止扩大。(2)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减少经济损失。(3)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社会影响。(4)提高及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应对突发的能力。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处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章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1法律法规体系2.1.1法律法规体系概述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包括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次。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了全面的规范。2.1.2法律法规体系构成(1)法律层面: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2)行政法规层面: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等。(3)部门规章层面:如《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石油化工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4)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2.2法律法规主要内容2.2.1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社会监督责任。(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2.2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明确企业、社会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培训、应急预案等。(3)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进行规定。(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5)调查处理: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调查、处理、赔偿等进行规定。2.3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2.3.1法律法规的实施(1)企业层面:企业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层面:应加强对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严格执法,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3)社会层面:社会各界应关注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施。2.3.2法律法规的监督(1)监督:应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2)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可通过新闻媒体、举报投诉等方式,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3)企业内部监督: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3.1企业主体责任3.1.1企业是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3.1.2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生产设施安全可靠,加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生产安全的发生。3.1.3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安全生产所需的知识和能力。3.1.4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人力和物质资源。3.1.5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对生产安全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切实履行整改责任。3.2监管责任3.2.1部门应加强对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3.2.2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3.2.3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修订,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安全生产要求。3.2.4部门应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严肃查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2.5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安全生产服务。3.3社会监督责任3.3.1社会各界应关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发挥社会监督作用。3.3.2新闻媒体应客观、公正报道安全生产问题,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推动企业改进安全生产管理。3.3.3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应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支持,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3.3.4公民个人应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举报,共同维护社会安全生产环境。3.3.5社会监督力量应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1安全生产标准化4.1.1概述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发生的可能性。4.1.2标准化管理内容(1)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架构,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4)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5)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6)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考核。4.1.3标准化管理实施(1)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2)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体系,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4.2安全生产投入4.2.1概述安全生产投入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4.2.2投入内容(1)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包括安全设施建设、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2)安全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安全生产设备: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设备,保证设备安全可靠。(4)安全生产人力资源: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4.2.3投入管理(1)制定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明确投入方向、金额和用途。(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监管制度,保证投入资金的合理使用。(3)定期对安全生产投入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投入策略。4.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4.3.1概述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4.3.2培训与教育内容(1)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2)安全技能培训:包括设备操作、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等。(3)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4.3.3培训与教育方式(1)岗前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生产培训,保证其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2)在岗培训:定期开展在岗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3)专项培训:针对特定岗位和特定时期的安全风险,开展专项安全生产培训。4.3.4培训与教育管理(1)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和对象。(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保证培训质量。(3)定期对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调整培训策略。第五章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5.1风险评估方法5.1.1风险识别石油化工企业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作业过程分析、设备设施检查、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查阅、案例分析等。重点识别可能导致的物理、化学、生物、人因和环境等因素。5.1.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有: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定量风险评价等。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5.1.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分析结果进行排序和分类,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处理顺序。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风险矩阵、风险等级划分等。5.1.4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措施等,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5.2隐患排查流程5.2.1排查范围隐患排查应覆盖企业所有生产装置、设施、岗位和作业环节。5.2.2排查频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频次,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排查。5.2.3排查方法隐患排查采用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询问员工等方式进行。5.2.4排查记录排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发觉的问题,包括问题描述、可能导致的后果、整改措施等。5.2.5整改落实对排查发觉的问题,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保证整改到位。5.3隐患整改措施5.3.1整改责任企业应明确隐患整改的责任人,保证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5.3.2整改方案针对每个隐患,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包括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等。5.3.3整改实施按照整改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整改,保证整改过程中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5.3.4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企业应组织验收,保证整改效果达到预期目标。5.3.5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隐患整改情况,不断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第六章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6.1应急预案编制6.1.1编制原则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预案编制应基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2)实用性:预案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企业在应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完整性:预案应涵盖石油化工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性。(4)预见性:预案编制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风险,提前做好预防措施。6.1.2编制内容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类型及风险分析:分析企业可能发生的类型,评估风险。(2)应急组织与职责:明确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成员职责。(3)应急资源与设施:梳理企业现有应急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4)应急响应流程:制定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报警、救援、疏散、处理等。(5)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类型,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6)预案启动与终止条件:明确预案启动和终止的条件。6.2应急预案演练6.2.1演练目的应急预案演练旨在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的能力。6.2.2演练类型应急预案演练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桌面演练:通过模拟场景,讨论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2)实战演练:模拟真实场景,检验应急组织、资源、措施的实际效果。(3)综合演练:结合多种类型,全面检验企业应急响应能力。6.2.3演练组织与实施(1)演练策划:明确演练目标、内容、场景、时间等。(2)演练准备:做好演练场地、设备、人员、物资等准备工作。(3)演练实施: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响应演练。(4)演练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6.3应急预案修订与完善6.3.1修订原则应急预案修订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预案内容。(2)适应性:保证预案与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需求相匹配。(3)有效性:保证修订后的预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6.3.2修订内容应急预案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类型及风险分析: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调整类型及风险分析。(2)应急组织与职责:根据企业组织架构调整,更新应急组织与职责。(3)应急资源与设施:根据企业应急资源变化,调整应急资源与设施。(4)应急响应流程: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应急响应流程。(5)应急措施:针对新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6.3.3修订程序(1)预案修订提议:由企业相关部门提出预案修订建议。(2)预案修订审核:企业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对修订内容进行审核。(3)预案修订发布:修订后的预案经企业领导批准后发布。(4)预案修订培训:对修订后的预案进行全员培训,保证员工熟悉预案内容。第七章应急资源与设施7.1应急资源整合7.1.1资源分类与整合原则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处理中,应急资源整合是提高应急能力的基础。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资源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原则:保证各类应急资源得到充分整合,避免资源分散和重复建设。(2)协同性原则: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实用性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应急资源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最大效能。7.1.2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应注重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应急队伍,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兼职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2)对应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3)加强应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7.1.3物资资源整合物资资源整合应关注以下方面:(1)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供应。(2)完善应急物资调度机制,实现物资的合理调配。(3)加强应急物资的质量监管,保证物资安全可靠。7.1.4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1)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2)加强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3)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信息泄露。7.1.5技术资源整合技术资源整合应关注以下方面:(1)加强应急技术研发,提高应急处理技术水平。(2)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应急技术,提升应急处理能力。(3)建立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促进技术资源的共享。7.2应急设施配置7.2.1应急设施分类应急设施主要包括救援设施、监测设施、通信设施、防护设施和物资储备设施等。7.2.2应急设施配置原则(1)根据企业规模、风险等级和应急需求,合理配置应急设施。(2)保证应急设施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优化应急设施布局,提高应急处理效率。7.2.3应急设施配置策略(1)救援设施:配置专业救援设备,如消防车、救援船、无人机等。(2)监测设施:安装监测仪器,如气体检测仪、水质监测仪等。(3)通信设施:建立应急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等。(4)防护设施:设置防护装置,如防泄漏装置、防腐蚀装置等。(5)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物资的充足和及时供应。7.3应急设施维护与管理7.3.1维护管理原则(1)定期检查、维护应急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建立应急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3)加强应急设施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7.3.2维护管理内容(1)定期对应急设施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对应急设施进行保养,保证设施功能稳定。(3)建立应急设施档案,记录设施使用、维护和维修情况。(4)加强应急设施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7.3.3维护管理措施(1)制定应急设施维护管理计划,明确维护管理任务和时间节点。(2)加强应急设施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维护管理水平。(3)建立应急设施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4)定期开展应急设施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第八章应急处理流程与措施8.1应急响应等级应急响应等级的设定旨在根据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调配应急资源,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石油化工行业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级别。8.2应急处理流程8.2.1信息报告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企业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简要描述情况。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0分钟内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8.2.2启动应急预案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根据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和物资。8.2.3现场警戒与疏散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根据性质和影响范围,有序组织人员疏散。8.2.4应急处置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根据类型,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1)火灾:启动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消防队伍进行灭火、救援。(2)泄漏:启动泄漏应急预案,采取堵漏、稀释、吸附等措施,防止泄漏扩散。(3)中毒:启动中毒应急预案,迅速将中毒者移至安全区域,进行紧急救治。8.2.5应急监测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现场的监测,密切关注发展趋势,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8.2.6应急协调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与应急管理部门、相邻企业、社区等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应急资源,共同应对。8.2.7信息发布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8.3应急处理措施8.3.1现场处理(1)火灾:采取灭火、冷却、隔离等措施,防止火势蔓延。(2)泄漏:采取堵漏、稀释、吸附等措施,防止泄漏扩散。(3)中毒:迅速将中毒者移至安全区域,进行紧急救治。8.3.2人员疏散与安置根据影响范围,有序组织人员疏散,并提供临时安置点。8.3.3环境监测与修复对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8.3.4调查与处理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配合相关部门,对进行调查、处理,查明原因,追究责任。8.3.5应急演练与培训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并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第九章应急协调与沟通9.1政企应急协调9.1.1概述政企应急协调是指与企业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处理过程中,为达成共同目标,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行动一致的一种协作机制。政企应急协调在应对突发事件、降低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9.1.2政企应急协调机制(1)建立健全政企应急协调组织体系,明确与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2)制定政企应急协调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资源调配、信息共享等事项。(3)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4)定期组织政企应急演练,提高与企业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9.1.3政企应急协调措施(1)应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保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企业应主动与沟通,及时报告信息,配合开展应急响应工作。(3)和企业应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9.2企地应急协调9.2.1概述企地应急协调是指企业与其所在地的社区、居民等各方在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处理过程中,为保障应对的顺利进行,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作配合的一种机制。9.2.2企地应急协调机制(1)建立健全企地应急协调组织体系,明确各方权责。(2)制定企地应急协调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资源调配、信息共享等事项。(3)加强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4)定期组织企地应急演练,提高各方协同作战能力。9.2.3企地应急协调措施(1)企业应主动与地方社区、居民等沟通,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2)地方应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保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3)企业与其他单位应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9.3社会公众沟通9.3.1概述社会公众沟通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处理过程中,与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工程学院《古典油画技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复旦大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JavaScrpt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曲靖师范学院《证券投资技术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B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类专业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企业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粤剧中国汉族传统戏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传课件
-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
- DBJ50-T-271-2017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 (高清版)TDT 1090-2023 国土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指南
- 全新养猪代养协议范本
- 冀教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3章 导论、数字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 《飞向太空的航程》基础字词梳理
- 追觅入职测评题库
- 宁德时代入职测评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