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闻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务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接着探讨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论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限制,尽然逐案通过……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选B。依据材料“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筹备会议——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包括定国旗、国徽等,故B项正确。2.下表为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更中得出的结论应当是()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第一个五年安排顺当实施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解析:选B。图表显示贫农、中农比重增大,富农、地主比重下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是因为1950年新中国起先实行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全部制变成了农夫的土地全部制,歼灭了地主阶级,农夫成为土地的主子,故选B项。3.“1950年6月,朝鲜斗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疆,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疆的城市和乡村……”依据上述材料可知,我国抗美援朝是()A.保家卫国的正义斗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解析:选A。依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美国的侵略活动威逼到中国的国家平安,因此彭德怀于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故选A项。4.《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斗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A.独立自主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选C。题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签订,有效期30年,新中国成马上1949年时尚在有效期内,但新中国“确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即否定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条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新的外交关系上建立新的条约,符合“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故选C项。5.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假如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状况下常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限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胜利的万隆会议D.通过“一边倒”方针同苏联等国建交解析:选C。万隆会议于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与会国皆为亚非国家,旨在探讨反对殖民主义的问题,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该会议符合杜勒斯的描述。故C项正确。6.下表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全部制结构状况。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全部制形式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55%33%8%3%1%A.土地改革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解析:选B。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大多数,并且存在公私合营经济,所以此时处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故B项正确。7.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复原B.“一五”安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C.“大跃进”变更经济落后局面D.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都是“一五”安排期间工业化的重大成就,故选B项。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复原,但与图片无关;1958年发起的“大跃进”运动是“左”倾错误的体现,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峻困难;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但与图片无关。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解除。8.1953年1月13日,中心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解析:选A。题干表明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不仅来自中国共产党,还来自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故A正确;成员不仅来自各党派,也来自人民团体,因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不只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故B错误;题干并未提到“人民代表大会”和“阶级斗争”,故C、D不合题意,解除。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安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材料二“一五”安排的基本任务是:(1)集中力气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发展集体全部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我国开展第一个五年安排的缘由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一五”安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学问,如何评价“一五”安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现象,据材料一中国、美国、英国的钢、生铁、发电量增速状况推断;其次小问缘由,从中国当时工业状况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其次小问作用,从主动和消极影响角度归纳回答。答案:(1)现象:“一五”安排期间中国的钢铁等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和英国。缘由:我国的工业基础,特殊是重工业基础特别薄弱,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有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途径才能变更。(2)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