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双测过关(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化为全球性斗争。由此可知,“全球性斗争”是()A.科技进步的负产品 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背景下各国联系亲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所以说“全球性斗争”是世界整体化的产物,故C项正确。2.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一战的“火星”是()A.三国同盟形成 B.巴尔干同盟的建立C.三国协约形成 D.萨拉热窝刺杀事务解析:选D从材料可以看出是引发一战的“火星”,结合所学可知,萨拉热窝刺杀事务是一战的导火线,故D项正确。3.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状况表。这一状况干脆导致()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24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抢夺殖民地的斗争白热化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英美冲突成为最主要冲突解析:选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13年,美国和德国工业产量已经分别是世界第一、其次,但占有的殖民地面积却分别是第五、第四,这表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依据所学学问,这干脆导致了抢夺殖民地的斗争白热化,故B项正确。4.《魂断蓝桥》讲解并描述的是1917年的英国,青年军官罗伊撇下未婚妻玛拉奔赴战场,听说罗伊战死疆场的玛拉在失业、饥饿、孤独和空虚的熬煎下被迫沦落风尘。当玛拉在火车站意外邂逅死里逃命的罗伊后,她选择了带着他们的定情信物在初识的地点自杀。这部作品反映了()A.一战以后人民的反战心情 B.英国的民族主义心情C.一战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 D.一战使英国经济衰退解析:选C材料主要讲解并描述的情节:一战使一对恋人分别;一战让女主子公失业、饥饿、饱受失去恋人的苦痛和沦落风尘;意外邂逅让女主子公选择自杀。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一战带给了人们巨大的精神创伤,故C项正确。5.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建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它的主要主动影响是()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消退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冲突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体系短暂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故D项正确。6.如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实质问题是()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B.纲领模糊不清,自相冲突C.建立在重重冲突之上D.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解析:选D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逐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斗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斗争,“和平”马儿虽然全力以赴,却寸步难行。这幅漫画揭示国联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维护自身利益(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因此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无法拦住斗争的步伐,故D项正确。7.1921年,在美国倡议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五国条约》,该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从而开启了五国长达15年的“建舰休息期”。据此可知《五国条约》的签订()A.缓和了列强间的军备竞赛B.提高了美国海军的影响力C.限制了日本主力舰的发展D.冲击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解析:选A依据材料“该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从而开启了五国长达15年的‘建舰休息期’”可以看出《五国条约》的签订缓和了列强间的军备竞赛,故A项正确。8.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能够协调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A.帝国主义各国力气对比发生改变B.两次会议签订的条约公正合理C.各国都须要和平安定的环境D.都属于协约国集团,具有合作的基础解析:选A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的冲突不行调和,关键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随着实力的增加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经过斗争的消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气趋于均衡,因此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能够协调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904年起先,英国始终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英国其次大贸易伙伴。英国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好满意了德国公司的扩张须要,在当时40个国际制造业卡特尔中有22个是英德联合公司。在大战爆发前4个月,英国《泰晤士报》刊登长文说:“全部的君主、政治家和国民都知道,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的斗争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大灾难。这种相识带来的是一种责任感——就是有责任规范和约束那些最大胆、最不计后果的人。”……德国安排六个星期进驻巴黎。英国政治家宣布“斗争将在圣诞节结束”。1916和1917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到处都是悲观心情。一场震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摘编自[美]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1)依据材料概括分析,一战前夕欧洲盛行“斗争不行能爆发论”出现的主要缘由。(4分)(2)一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它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出现这一局面的缘由。(4分)(3)一战结束后,战胜国通过缔结系列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成功者的蠢事”。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谈谈你对丘吉尔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第一段的信息即可概括分析出一战前夕欧洲盛行“斗争不行能爆发论”出现的主要缘由。第(2)问,依据所学学问,双方综合国力势均力敌、战线过长、大部分是阵地战、难以突破对方的防线等缘由导致了一战形成“长期阵地战”和“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第(3)问,可以确定丘吉尔的观点,也可以否定丘吉尔的观点。假如确定丘吉尔的观点,依据所学学问,丘吉尔之所以把凡尔赛体系称为“成功者的蠢事”,是因为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假如否定丘吉尔的观点,依据所学学问,凡尔赛体系短暂调整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维护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答案:(1)世界经济连接为一体,作为冲突主要双方的英德两国之间经济依靠程度很深(经济联系紧密是关键词);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将引发大灾难,人们信任这可以防止斗争爆发(斗争无可估量的大灾难是关键词)。(2)双方综合国力势均力敌;战线过长;大部分是阵地战,难以突破对方的防线等等。(3)丘吉尔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新秩序;是对战败国的掠夺;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否定丘吉尔的观点,一战后通过签订一系列条约,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短暂调整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维护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一战后建立的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等。B级——选考实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由时,罗素认为,“很多人的确有一种倾向于斗争的本能”“很多缘由导致斗争,但是,随着全部市民欢迎斗争爆发,‘受挫的心情’是斗争狂热的主要缘由”。罗素的观点()A.代表了当时欧洲各国的普遍相识B.不符合唯物史观对斗争的正确相识C.反映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立场D.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罗素认为市民的狂热心情是斗争爆发的主要缘由,这不符合唯物史观对斗争的相识,故B项正确;罗素的观点属于学者个人的相识,不能代表整个欧洲和英国统治阶级,A、C两项解除;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故D项解除。2.从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物资。美国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斗争期间从20美元暴涨到1000美元。但令人惊奇的是,美国与同盟国之间却几乎没有贸易。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说明是()A.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B.同盟国战略物资储备比较丰富C.协约国的封锁阻碍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D.美国与德国殖民冲突非常尖锐解析:选C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美国的军火交易主要是和协约国进行的,与同盟国之间几乎没有,这主要和协约国的封锁及美国的对外政策有关,故C项正确;美国在1917年加入了一战,A项解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3.列宁指出:“凡尔赛体系使世界非常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这表明该体系()A.加强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B.带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C.形成了稳定的国际关系秩序D.解决了法德之间的冲突解析:选B由材料“被奴役的地位”“受……一小撮国家的宰割”可以看出凡尔赛体系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凡尔赛体系的世界影响,不是强调对英国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凡尔赛体系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这就会加剧被奴役地区的抗拒,不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解除。4.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中国代表为驻美公使施肇基、驻英公使顾维钧、大理院院长王宠惠。广州军政府的代表伍朝枢因抵制北洋政府的吩咐没有赴会。另有全国各派团公推的“民众代表”余日章、蒋梦麟二人,加上随员、顾问等代表团人员多达132人。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A.内部纷争导致国家主权的丢失B.民族民办法识的进一步提高C.各种政治力气已起先走向团结D.国际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解析:选B从材料代表团成员包括“全国各派团公推的‘民众代表’”及参与华盛顿会议是为了收回中国主权等信息来看,反映出当时中国人的民族民办法识进一步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国家主权的丢失”是因“内部纷争”所致,解除A项;从“广州军政府的代表伍朝枢因抵制北洋政府的吩咐没有赴会”来看,不同政治力气并没有走向团结,解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变,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7月5日,威廉二世与奥匈驻德大使共进午餐……(威廉二世)向奥匈大使表示,奧匈在这次事务中可以得到德国全力的支持。而对于奥匈对塞尔维亚实行行动问题上,威廉二世又称不论奥匈要实行什么行动,都必须要抓紧时间,不能拖延。沙皇敦促塞尔维亚人要“像狮子一样”去战斗,贝尔格莱徳政府好像不会对最终通牒有所屈服了。而且,在此期间,萨佐诺夫曾特殊指示贝尔格莱德政府不要接受英国在其中的调解。……不管俄国的行动是否有必要,法国都从始至终地支持俄国在巴尔干地区做出的任何干预行为。——据[英]克里斯托弗·克拉克《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等整理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斗争的代价。历史学家詹姆斯·乔尔指出,在整个欧洲的“政府内外几乎没有人预料到这场旷日长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假如我们参战,我们所遭遇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摘编自[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斗争的缘由》(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大国领导者对斗争爆发的影响及其缘由。(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各国领导者们为何认为这场斗争是短暂而轻松的。(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威廉二世又称不论奥匈要实行什么行动,都必须要抓紧时间,不能拖延”“沙皇敦促塞尔维亚人要‘像狮子一样’去战斗”可知他们都推波助澜,加速了一战进程。其次小问,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