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第16课朱德的扁担内容分析《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事迹。教学难点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识记“朱、德”等14个生字,会写“扁、担”等8个生字,理解“不料、山高路陡”等词语。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尝试把握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教学过程一、揭题识字,谈话导入。1.谁知道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扁担图)(1)指导书写“扁”。(课件出示书写提示)边写边强调“扁”字为半包围结构,户字头要写得略小,长撇向左下伸展,给下面的部件让出足够的空间,最易错的地方是下面部件中的一横。(2)教读:扁担的“担”读轻声。(3)师:你知道扁担是干什么用的吗?生:扁担: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扁而长。2.仔细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课件出示上写着“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的扁担图。)(1)识记“朱、德”二字.“朱”字采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德”字可以用拆分的方法识记,“双人旁,左边站,十、四、一、心靠右边”。3.通过预习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初步了解了朱德爷爷?(课件出示课文句子)(1)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2)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从“带领、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这些词句中你们能读出朱德是干什么的吗?对,是红军队伍的领导人,是指挥打仗的军官。4.介绍朱德。(课件出示朱德简介)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担任军长,深受人民的爱戴。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导入课文:这根扁担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下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大声朗读课题。设计意图:孩子们对于扁担本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于刻了字的扁担却是非常有兴趣的。这样顺势了解了朱德的背景资料。在谈话的过程中,顺势认识了“朱、德、扁、担”这几个字,完成了认读正音的教学目的,针对“朱”字还采用了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这符合低年级课程标准要求“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识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穿插在每一节课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语言环境中快乐识字,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培养识字能力。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词语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词语认读本课会认字)3.开火车接力读,看看哪些字词难读难记。“志”:上部是“士”,不是“土”。“心疼、敬爱、打仗”中的“疼、敬、仗”都是后鼻音。4.小组检查读词语的情况,逐个过关。5.理解“山高路陡”和“不料”。(1)看到“山高路陡”这个词语,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想象画面)“陡”字的左边就像一座悬崖,直直的。所以“陡”就是指山坡近于垂直。(2)可以用哪个词替换“不料”?(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不料”在这里指没有想到的意思。)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采用先集中识字的方式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开展教学。比如:对“志”的识记;多音字“难”的辨析;根据“山高路陡”想象画面;“不料”结合句子用换词的方法理解……这些训练的形式,不仅高效,而且为下面的学习扫清了字词障碍。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长句子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2.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轮流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根据课文完成填空。(课件)朱德经常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战士们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后来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越发敬爱他了,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4.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预设:①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②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了一根扁担?③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这几个字?设计意图:不读熟,不开讲。这里让小组的同学再次轮读课文,达到对课文的熟知,然后让学生开展自学,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谈一谈读懂的内容,说一说还存在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情,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四、指导写字。1.学习要求会写的字。(课件出示会写字)2.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些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教师示范,讲解会写字的书写要点。(课件出示书写指导)扁:半包围结构,户字头撇稍长,向左下伸展,第八笔竖在竖中线上。担:左窄右宽,“扌”瘦长,“旦”字“日”宽扁,底横稍长。志:心字底的卧钩要宽扁,稳稳托住上面的“士”字。“心”字三点的位置分别为左下格、竖中线、右下格。卧钩一定要“卧倒”,不能写成竖弯钩,中间一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右点要写在卧钩的外边。伍:“五”第二笔竖稍斜,横折沿横中线上起笔,末笔横稍长。师:左部竖撇稍直;右部横不宜长,竖要直。军:“冖”的横钩宜长,覆盖下面的“车”字。战:斜钩要有点弧度,就像一张弓,书写要长,才能舒展。士:首横长,取斜势,竖要直,下横短。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师生评议。设计意图:写字教学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笔每一画,看清位置,摆好架子,及时总结写字的规律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从而提高写字效率。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2.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听写本课词语,同桌订正。2.认读词语,试着用以下几个词说说课文内容。朱德挑粮战士心疼藏起来扁担写上敬爱设计意图:通过听写,及时巩固生字。通过词语认读,练习说话,回顾课文内容,开启新课学习。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时代背景以及挑粮的重要性。1.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好长句子。2.讨论:“会师”就是指队伍会合了,说说是哪两支队伍会合了。(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和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合了。)两支队伍会合是件高兴的事,指名读,读出喜悦。3.背景介绍:当时,敌我势力悬殊,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红军均处于劣势。那时,红军遭到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这就需要战士们到山下去挑粮食,可粮食好挑吗?4.引读:此时,红军在——(学生读)山上,山下不远处——(学生读)就是敌人。抓住“不远处”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红军下山挑粮可谓困难重重。设计意图:事件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及时补充讲解当时井冈山的军事形势,虽寥寥数语,但可以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三、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精神。1.指名学生逐句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红军下山还会面临哪些困难?2.引导学生画出描写路难走的句子,体会“挑粮路”之长、之险。(课件)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1)联系生活体验,读出“挑粮路”之长。五六十里路有多远呢?如果从早上六点钟出发,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点才能走完。如果走山路的话,时间就更长了。练习朗读。(2)结合图画,想象“挑粮路”之险。(课件出示井冈山山路图片,展示山高路陡、地势险要的情况。)走这样的险路,还要挑着粮食,所以文中说——“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指名读出山势之高,路途之险。(3)体会战士们不怕困难的精神。这么远、这么难走的挑粮路,加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随时会遇到敌人的偷袭、进攻,红军战士害怕吗?(不害怕)哪个字表现出来了?(争)3.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山路难走,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情景。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来学习,通过联系生活体验,结合图画体验“挑粮路”之长、之险,进而体会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精神。四、品读第3自然段,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1.路途遥远,山高路陡,还会遇到敌人的偷袭、进攻,可是每次挑粮,朱德同志——(引读)(课件)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2.看图说说朱德爷爷的样子,再出示短语,连一连。(课件出示朱德爷爷挑粮的图片以及连线)挑着穿着戴着草鞋斗笠粮食这些动词跟后面的名词搭配是那么贴切、那么自然!身为红军的指挥官,朱德爷爷跟战士们(一块挑粮),而且穿的是和战士们一样的(草鞋),戴的是和战士们一样的(斗笠),和战士们一块儿爬山。然而这爬山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引读:当烈日当空时,(生接读)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当大雨滂沱时,(生接读)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当寒风刺骨时,(生接读)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当大雪纷飞时,(生接读)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挑粮上山真是“难”啊!3.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先士卒、同甘共苦)4.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通过对词语的重读,读出对朱德同志的敬仰之情。5.补充资料: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是这支队伍的军事指挥官。白天,他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查看地图、研究战略,经常工作到天明。(课件)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指导朗读,读出朱德同志的忙碌。指导读好长句子的停顿,重读强调“整夜整夜”。小结:正是因为挑粮“险”“难”“累”,所以战士们很心疼,于是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同学们,这“藏”的背后啊,是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心疼、敬爱,希望他好好休息)6.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了一根扁担?还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这几个字?(1)同学们,如果你是朱德同志,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课件)我刻上“朱德的扁担”,战士们就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朱德同志是不想有任何的特殊化。他觉得他就应该跟战士们一样,(生接读)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他又找来一根扁担,就是想,(生接读)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他刻上“朱德的扁担”,就是想,(生接读)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3)从这儿,你又看出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工作辛苦、以身作则)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联系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五、总结全文。是啊,朱德同志就是用这根扁担,挑起了储备粮食、巩固根据地的重任,彰显了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锻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革命队伍。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仍然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让学生反复品味,品出词语搭配的精准,品出朱德同志的辛苦,品出朱德同志与大家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朱德同志的高大形象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学生的敬爱之情,升华了情感。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搜集资料,加深了解。学生对于刻了字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着眼于这根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和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向家长了解,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关于朱德同志的资料,初步认识朱德,课中适时介绍朱德并交代当时的背景,补充讲解当时井冈山的军事形势,虽寥寥数语但可以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2.培养质疑能力。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的问题很多,有词语类:会师、草鞋、斗笠、山高路陡、井冈山根据地、储备等;有问题类: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了一根扁担?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等等。3.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第2自然段中抓住关键句“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 仿真树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日照2025年山东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2025至2030年中国衬套总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采激光指向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文山云南文山砚山县八嘎乡人民政府招聘城乡社区服务岗位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锡及锡合金材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闸力式负载电阻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舞台柱型喷泉烟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压胶管管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乌司他丁课件
- 职业卫生工程控制技术课件
- 4.1比的意义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全册同步练习(作业设计)
- 孔子仁学思想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II)
- 高中英语常用词汇表(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置管溶栓术后-用药及出血观察护理-PPT
- 16万吨_年液化气综合利用装置废酸环保综合利用项目环境报告书
- T∕CAEPI 43-2022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农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