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公司企业标准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手册
QB/LNTS01-2009
版本号04
受控状态
受控本:04
2009-07-10发布2009-08-10实施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1
引用法规和标准章节号本章共1页第1页
XXXX公司
04、引用法规、标准
1)、国务院令〈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国家质检总局第2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3)、国质检锅[2003]第194号
附件1《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附件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附件3《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TSGZ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5)、TSGZ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7)、国家质检总局令(2005)70号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8)、国质检锅[2002]第109号《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9、国质检锅[2003]第248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10)、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11)、JB/T4745-2002《钛制压力容器》
12、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TB/T4756-2006》银及锲合金制压力容器
13)、JB/T4730.1~JB/T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4)、JB/T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15JB/T4756-2000《银及银合金制压力容器》
16)、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术语、符号和缩写章节号本章共3页第1页
05术语、符号和缩写
1)质量: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总合。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3)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4)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和活动。
5)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6)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的信任。
7)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和资源。
8)质量监督:为确保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按有关规定对程序、方针、条件、过程、
产品和服务以及记录分析的状态所进行的连续监视和验证。
9)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0)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不合格: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12)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3)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专用术语
1)检查点(E):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工步或产品主要质量、项目,必须
由公司专职检验人员进行的检查点。
2)审批点(R):也可为审阅点,是指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转过程中完成某
项较为主要的工作过程后除执行者进行外,还应由质量保证体系中职责高于执行者的有关
人员确认,签字。
3)停止点(H):是指当产品制造到有重大影响的检查项目或部位时,暂时停止制造,
由监人员(必要时)和系统责任工程师(必要时质量保证工程师)在场情况下,由专职检
查人员对该项目和部位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得到监检人员、系统责任工程师(必要时质量
保证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0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1
术语、符号和缩写章节号本章共3页第2页
4)监检点:是指锅炉压力容器监检部门监检人员在企业质量控制的基础上为监督产品
安全质量而设置的制造点。
监检点分为A、B二类
A类监检点:监检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监检,并在受检单位自检合格,经监检确认后,
在受检单位提供的相应工作见证上签字。
B类监检点:监检人员一般应到现场进行监检,并在受检单位自检合格,经监检确认后,
在相应工作见证上签字。如监检人员未到场,则应对受检单位提供的相应工作见证上进行
审查,必要时予以签字确认。
符号和缩写
1)《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容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4)《许可工作程序》-《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5)《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6)《检验规则》-《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7)《焊工考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符号
1)GB150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2)GB151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3)JB/T4708JB/T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4)JB/T4745JB/T4745-2002《钛制压力容器》
5)JB/T4730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6)PQR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7)WPS焊接工艺指导书
8)NET(NDT)无损探伤
9)RT射线探伤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0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术语、符号和缩写章节号本章共3页第3页
10)UT超声波检测
11)MT磁粉检测
12)PT渗透检测
13)各级责任人员
A:总经理Z:技术总负责人
C:质保工程师P:设计、工艺责任工程师
E:检验责任工程师M:材料责任工程师
T:理化责任工程师H:热处理责任工程师
G:焊接责任工程师X: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
S:计量、设备责任工程师J:检查员
Y:工艺员
A—A类监检点B—B类监检点H—停止点R—审阅点
W—检验点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管理职责章节号1本章共7页第1页
1管理职责
1.1范围本章规定了总经理应承担的管理职责,从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
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职责,权限与沟通,管理评审等方面提出要求,
确保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顾客要求和适合法律、法规的压力容器产品,以及通过质量保
证体系的运行,实现持续改进,增加顾客满意的程度。
1.2质量方针和目标
1.2.1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既要反映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承诺,又要体现用户对公司产
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与期望。
122质量保证工程师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单位宣传、贯彻、实施质量方针
和目标,并工作考核等方法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123质量方针以满足用户为宗旨,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原
则。
1.2.4质量目标
1)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92%以上;
2)焊评覆盖率100%;
3)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4)顾客满意率达到98%以上;
1.2.5质量目标分解
1)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92%以上,由技术部、生产部、供应部配合。
2)焊评覆盖率100%,由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配合。
3)产品出厂合格率100%,由生产部、质检部、技术部、供应部负责。
4)顾客满意率达到98%以上,由供应部、生产部、质检部负责。
1.3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落实与检查
1.3.1质保工程师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员工
认真学习、贯彻、实现对压力容器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各职能部门根据质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01.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管理职责章节号1本章共7页第2页
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层层落实,以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将考核情况汇总
分析,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报质保师,必要时采取措施。
1.4管理承诺为建立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1.4.1总经理通过以下的活动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体系的承诺提供证据:
1)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2)总经理应树立质量意识,清楚了解让顾客满足是最基本的要求,并能经常持续
的提高职工质量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质量有关的活动;
3)总经理负责制定和审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4.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企业成功取决于理解,并满足顾客及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并争取超越这些要求
和期望,总经理应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因此应做到:
1)确保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2)将顾客的需求转化要求;
3)使转化的要求得以满足;
1.5组织机构
公司行政机构设置有供应部、生产部、设计室、质管办、技术部、质
检部、综合部、和财务部。公司压力容器行政组织机构体系图(A1);质保体系组织机构
体系图(A2)
151职责和权限
151.1总经理职责
1)负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对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全面负责;
2)负责领导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主持制定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每年
要组织一次管理评审。
3)负责公司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制定,任命技术总负责人、质保工程师和各专业责
任师,批准《质量保证手册》、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发布。
4)负责组织领导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顾客意识、法规意识的教育。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管理职责章节号1本章共7页第3页
5)对不认真执行国家法规、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要求,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部
门或个人,有权给与处罚。
(6)审签压力容器出厂质量证明书。
1.5.2技术总负责人职责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管公司的技术工作,负责制定和策划技术改造,新产品的
设计、制造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并组织实施。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科技方针、政策和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
准,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
3)负责压力容器产品设计任务书、工艺试验任务书、工装设计任务书的批准,并组
织实施及效果验证。
4)负责审查批准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技术标准(工艺守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
接工艺评定任务指导书及焊缝超次反修,对所制定的技术标准、
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负责。
5)负责组织解决影响产品质量和制造过程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6)参与重大不合格品的研究和处理,有权处理技术、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
7)负责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8)负责总结评价所管辖系统对质量方针、目标的执行情况,并参加公司的管理评审。
1.5.3质量保证工程师职责
1)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方针、目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负责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各系统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组成一个有理
想、有道德、有技术、有纪律的团队。
3)组织贯彻、执行有关压力容器的法规、标准、技术规范。
4)严格不合格品的控制,建立、健全内外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系统。
5)定期组织质量分析,质量审查,协助总经理管理评审工作。
6)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行使质量否决权,保障和支持质量保证体系工作人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01.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管理职责章节号1本章共7页第4页
员的工作,有越级向上级主管安全监察机构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7)对质保体系工作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
8)负责制定质量手册和管理标准等质量体系文件。
9)审签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1.5.4责任工程师
负责本系统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并组织监督检查
协调工作,对本系统的全部技术,质控表格内容、数据负责审核责任,对本系统和个人的
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负责。详见QB/LNTS05.01-31〜2009工作(岗位)标准
1.5.5职能部门
a、质量管理办公室
简称质管办,隶属总工、质保师直接领导,具体负责贯彻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法
规、标准,编写、修改质量保证手册。监督检查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协助质保师调查
处理重大质量问题,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工作,是质量保证体系各级组织综合、协调、
指挥中心。
b、供应部
1)在经营副经理的领导下,根据技术部提出的“材料工艺消耗定额表”,“外协、外
构件消耗定额表”,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原材料、外构件和配件。
2)组织、调查、选择有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及时的分包方,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并对合格的供货方进行动态管理。
C、经营部
1)在经营副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司的经营销售,用户服务和需求,做好用户
走访,收集用户信息和意见。
2)负责市场调研,组织领导产品销售和合同评审,对合同的管理,实施和销售计划
如期完成负直接责任。
d、技术部
1)在总工的领导下,负责全公司的技术工作和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管理职责章节号1本章共7页第5页
2)负责公司产品图纸、技术文件、法规、标准、设计、工艺、焊接等技术管理工作。
3)负责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的各种技术准备工作。
4)认真贯彻各项标准和工艺文件的实施,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5)对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根据本公司设备的能力、技术水平编制工艺文件,设计
工装,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并对工艺文件资料的完整、正确、统一、清晰负责。
6)负责产品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工艺规程的编制,发放。
7)负责检查工艺文件的实施、监督、更改,所有更改必须按照更改原则和程序进行,
但不得降低产品质量和顾客的要求。
e、质检部
1)在技术副经理的领导下,履行鉴别、把关和报告三大质量职能。
2)严格按照法规、标准、图纸、工艺、技术文件、订货合同及有关资料对外构件及
外协件从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最终检验到成品出厂整个过程的质量的检验。
3)做好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管理及日常质量监督工作。
4)保证产品质量检验原始记录完整,产品质量档案齐全、一致。
5)参与产品质量分析,并行使质量否决权。
f、生产部
1)在生产副经理的领导下,加强计划管理与生产调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按生产进度,协调车间完成生产任务。
2)加强对车间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牢固树立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意识,遇
到重大质量事故要及时上报,分析原因,落实措施。
3)严格执行有关设备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维修、保养、工卡、量具、器具的使用、
管理。
4)负责产品的搬迁、贮存、包装和防护的质量。
1.6资源
为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执行,实现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按国家对压力容器制
造许可证级别的资源条件的要求,同总经理确定所需要的资源。
1)人力资源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管理职责章节号1本章共7页第6页
应配备满足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焊接、热处理、材料、无损检测和管理等需要的各
类工程技术人员,应配备相应的无损检测人员和焊工,持证无损检测人员持证项目及持证
焊工项目都能满足Al、A2、DI、D2级压力容器生产要求。
2)基础设施
a、应满足Al、A2、DI、D2级压力容器生产要求的厂房,加工成型设备,焊接设备,
切割设备,起重设备和必要的工装,试验场地和原材料库等设施。
b、有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容器制造的专用场地,加工设备,切割设备,焊接设备,卷
板机,有色金属材料库,不得与碳钢混用。
3)工作环境
应确定并提供为实现压力容器所需的工作环境,如操作场所的空间、温度、湿度、安
全保护措施、卫生等。
1.7管理评审
171总经理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有效
性,必要时可以增加次数,质保师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
1.7.2管理评审就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和
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质量改进,并做好管理评审纪录。
1.7.3评定输入
a、内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包括国家、省、市安全监察机构对本厂压力容器制造资格
的审查。
b、顾客(用户)反馈(包括:顾客投诉、顾客满意程度的测查结果)。
c、重大质量。
d、纠正和防范措施的实施情况。
e、可以影响质量保证体系的变更。
f、改进意见。
1.7.4评审输出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1-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管理职责章节号1本章共7页第7页
a、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措施。
b、产品质量改进的措施。
c、满足资源要求的决定和措施。
公司基本情况见附表:B1、及B2〜B9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2-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章节号2本章共1页第1页
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其
他作业文件(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其中质量手册为第一层文件,程序文件为第
二层文件,其他质量文件为第三层文件,并符合法规、标准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要求。
2.1质量保证手册
质量保证手册为现行有效版本是描述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质量
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是指导质量控制的基础,它主要供公司各级管理者及质控系统责任
人员的职责、权限与沟通的控制是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与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第三方和用户
使用。
2.2程序文件
企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是程序文件,它处于质保体系文件的第二层,是
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使得质量手册原则性和纲领性的要求得到落实,供公司各职能部
门和生产车间使用。
2.3作业文件
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它是质保体系结构中的第三层,应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
的控制需要,他是质保体系程序文件(管理标准)的进一步细化,使体系运行的证实性文
件,记录表格要标准化和文件化。
2.4质量计划
对一般产品可用作业指导书和工艺过程卡作为产品的质量计划;对重大产品、新产品制
造和用户要求则应编写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应按各质量控制系统要求,合理设置各控制环
节、控制点。质量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质量控制内容要求;
(2)明确在制造过程中实际操作要求;
(3)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
(4)明确和准备必要的质量记录;
(5)质控系统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签字确认的规定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3-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合同管理章节号3本章共2页第1页
3、合同管理
3.1范围
本章规定了合同管理的职责,程序和基本要求,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确保用户需
求及质量保证体系的严格实施。
3.2组织
321压力容器产品制造合同由生产经营部签订,技术部、质检部、生产部配合。
322签订合同的工作流程
外来图样提供(经营部)一图样设计与工艺审查(技术部)一预算(生产经营部)一
审核(经理)一拟定合同条款(经营部)一审批(经理)一签订合同(经营部)。
3.3合同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内容
3.3.1签订合同的基本原则
331.1压力容器产品订货,必须严格遵照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批准的类别、品种范围。
3.3.L2压力容器产品的订货,应是本公司设备能力、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能够满足制造质
量要求的。
3.3.1.3价格公平合理。
3.3.2合同评审
3.321合同评审由质管办组织,由经营部、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供应部参加。
严格按国家及行业的标准、法规执行并履行
332.2评审内容
(1)压力容器产品和主要受压元件,必须符合本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批准的类别,
品种范围之内。
(2)本公司生产能力,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能够满足制造质量要求。
(3)图样和技术协议齐全、清楚、准确、有效。
(4)交货期、运输方式能够满足合同的规定。
(5)合同的各项条款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公平合理。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01.3-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合同管理章节号3本章共2页第2页
3.3.3签订合同的基本程序及审批
签订合同之前,设计图样应经工艺、焊接责任工程师进行可行性执行标准的审查,价
格核算,交货期质另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后方可签订合同。
334合同按规定格式的要求项目填写,经供需双方签字加盖单位合同章后有效。
3.3.5经双方协商技术上另有附加条件或对标准规范有选择时,应另行签订技术协议经双方
签字、盖章后生效。
3.4合同管理与合同变更
3.4.1经营部门负责在合同签订后将合同发至各个有关部门,质检部、生产部、按照项目的
策划要求参与顾客进行合同交底,负责执行合同变更、设计确认和设计变更。
3.4.2合同发生变更,经营部应形成“合同变更通知书”并经过有关部门领导审核签字,把
变更的要求通知到有关职能部门,有关部门负责变更内容的执行。如果涉及成本上升等变
更大时“合同变更须经顾客确认,需经主管领导批准。
3.6合同文件包括合同书、合同变更通知书、技术协议书、合同评审记录与顾客或设计单
位的往来函件,由经营部门负责人登记编册收发和保管。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4-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文件和资料控制章节号4本章共4页第1页
4、文件和资料控制
4.1目的
对与产品和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各部门使用的文件和资料
为现行的有效版本。
4.2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本公司与产品及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外来的有关法规标准、图样、文
件)的控制。
4.3职责
4.3.1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管理文件资料的收集、编制发放与管理,及时
更新公司需要贯彻执行的现行法规标准。以确保各部门使用的文件、资料为最新有效版本。
432技术部工艺人员负责设计,工艺等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和编写与管理。并负责管理外来
产品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
4.3.3生产部负责生产、计量与设备等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写与管理。
4.3.4质检部负责质量检验等有关文件资料的编制与管理。
4.4文件与资料的分类
(1)管理文件
a.质量手册
b.企业管理标准
c.程序文件
(2)技术文件
a.设计文件(产品设计图样、设计工装)
b.工艺文件(通用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工艺卡产品图样)
c.检验文件(检验规程、试验规程)
(3)外来文件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4-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文件和资料控制章节号4本章共4页第2页
国家和行业有关法令、规程和标准。外来文件由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购买及接收。
(4)质量记录
(a)质量记录证明产品质量形成的各阶段,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工作见证,并验
证质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b)需要控制的各种质量记录,如:检验报告、试验数据、鉴定报告、确认报告、审核报告、
标准数据等。
(5)质量文件和记录的编号
a.质量文件和记录的编号编写标准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制定和更改。
b.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号工艺管理制度要求执行,由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实施。
c.检验文件和编号按检验管理制度要求执行,由检验责任工程师组织实施。
4.4.2文件和资料的编制与审批
4.4.2.1管理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1)《质量手册》由质检部门负责管理文件,按专业系统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编制,并
报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
(2)企业管理标准和其它质量管理文件,按专业系统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编制,并报
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
4.4.2.2技术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1)工艺文件由工艺人员编制,经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其中通用工艺规程需技术总负
责人批准。
(2)技术标准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编制部门负责人或责任工程师审核
后,送交质量保证工程师进行审核,并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3)检验文件由质检部负责编制,经部门负责人或责任工程师、质保工程师批准。
(4)质量记录由相关部门编制,经部门负责人或责任工程师审核。
4.4.3文件和资料的标识、发放及回收
4.4.3.1文件和资料的标识
(1)质量手册、管理标准(程序文件)其它质量文件和通用工艺规程的标识,应分别标
注文件编号、版本号、更改次数。并加盖受控或非受控章的形式给予标识。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4-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文件和资料控制章节号4本章共4页第3页
(2)工艺过程卡的标识应标注工艺过程卡号。
(3)外来文件的标识应标注质量记录编号。
443.2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回收
所有文件和资料发放及回收应由归口部门建立登记手续,领用单位和回收单位的接收
人,应在“资料和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上,签署姓名和日期。
4.4.4文件和资料的更改
(1)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更改,由主管提出更改意见,并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
(2)设计图样的更改,由技术部门工艺人员按原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更改通知单”的
内容进行更改,并履行签署手续。
(3)工艺文件的更改,由工艺人员更改,责任工程师审核。
(4)技术标准的更改,由主管部门负责人或责任工程师更改。
(5)检验文件的更改由质检部负责人或检验责任工程师更改。
(6)质量记录的更改,由相关部门填写“更改通知单”经部门负责人或责任工程师审批,
并报管理部门备案。
4.4.5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4.451文件换版时,应将原版次文件收回作废,换发新版本。
445.2作废的文件由主管部门收回,填写“文件资料销毁申请单”经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后,指定专人销毁,如需要保存者,应加盖“作废”标记,并隔离保存。
4.4.6文件和资料的保管与借阅
4.461文件和资料的主管部门及使用部门,均应把本部门所持有的文件和资料,建立“台
帐“以便控制。
4.4.6.2借阅文件和资料时,应履行借阅手续。
4.5质量文件和记录的档案管理
4.5.1管理部门及职责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4-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文件和资料控制章节号4本章共4页第4页
(1)产品工艺文件(包括外来图样),由工艺部负责归档管理。
(2)产品质量档案由质检部负责保管。
(3)材料原始凭证,验收资料由材料检查员归档保管。
(4)设计、计量档案资料由生产部、设备部负责保管。
(5)产品竣工出厂后,由质检部档案室负责归档资料。
4.5.2档案资料形成管理
(1)做到每台产品竣工后都必须有完整、齐全、准确的质量文件和记录。
(2)本公司使用的质量文件与记录均采用辽宁省劳动厅推荐的统一表、卡、单,做到填
写文字通顺,采用标准术语、字迹工整,签章齐全。
(3)按有关制度要求进行质量文件记录、收集、整理、加工、审核、审批、建档、归档。
(4)按有关制度要求进行产品竣工图的管理。
(5)保证产品档案按产品及其质量文件和记录等资料•自然形成规律建档。
(6)归档文件应使用原件或复印件,不得采用手抄件。
4.5.3归档及保存要求
(1)产品质量档案不少于7年。
(2)焊接工艺评定资料及合格试样由工艺部永久保存。
(3)工艺文件资料由工艺部保存不少于7年。
4.5.4质量文件和记录的使用管理
454.1根据本厂质量体系运转情况,质量文件和记录的发放,使用的管理要
求。
(1)质量文件中的设计图样、工艺文件按生产部组织管理的需要确定发放的份数,供生
产、车间、检查、验收、使用,由技术部负责提供。
(2)质量记录由检查责任工程师按产品特点确定质量记录的种类,选用省技术监督局推
荐使用的统一的质量控制表、卡、单并按其要求认真填写。
454.2带密级文件和记录按公司档案室有关制度要求执行。
4.5.5供阅文件和资料时应履行借阅手续。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5-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设计控制章节号5本章共2页第1页
5、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5.1.1本章对压力容器产品的开发、设计、改进、验证和技术资料等做出规定,以保证压力
容器设计图样符合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5.1.2本章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设计的控制。
5.2、职责和权力
821设计控制系统由设计室负责,归口是技术部,其它部门配合,并对该系统各环节工作
负责;
5.2.2设计质量控制实行设计责任人负责制,并接受质保师的监督和检查;
5.3、实施要求
5.3.1本公司制定并执行《设计控制程序》。
532开发的策划
技术部根据销售服务部门提供的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信息及反馈的意见与建议以及
科技动态信息,确定开发项目,经总经理批准后生效。
5.3.3设计的输入
技术部根据开发项目或产品合同和技术协议,组织编写''产品开发设计任务书”,并
明确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功能要求、环境条件、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及为其
配套的资源、设计人员、分工的确定、进度的安排及评审、验证、确认等的安排。
534设计的输出
1)为控制设计质量,产品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个阶段,并按
照《设计评审工作制度》分别对其进行评审;
2)方案设计是进行产品的总体方案构想,绘制总图;技术设计对产品的各部、
组件的主要结构和尺寸进行确认,施工图设计将产品概念质量转化为产品规范质量的关键
步骤,要完成产品的全套图样和技术文件,及包装图、安装基础图等。设计输出应满足下
列条件;
A)满足设计输入要求;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5-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设计控制章节号5本章共2页第2页
B)包含或引用验收标准(产品标准或产品和过程的试验办法及验收规则);
C)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与产品的安全和主要功能关系重大的设计特性);
D)应按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逐级进行鉴定
备案。
5.4设计开发的更改
5.4.1自产品设计输出后,生产部、质检部、经营部、供应部等有关部门
均有权利和义务提出改进建议,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反馈至设计质控责人。当发生下列
情况时,需进行设计更改:
1)制造过程中发生设计工作方面的质量信息;
2)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生有关设计工作方面的质量信息;
3)用户在产品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对产品设计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5.4.2产品设计总图由设计技术负责人审查后确定是否需要改进;部件及零
件由设计质控责任人审核确定是否需要改进;
543改进方案经设计责任人审核,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设计评审,如需要进行设计评审应
按照《设计评审工作制度》的规定执行,评审报告、设计更改通知单应经总工批准后方可
实施。
5.5设计文件
5.5.1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按照《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文件资
料编号印记管理规定》进行编号,技术文件的存档管理
工作,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
5.5.2新技术法规、标准的收集、贯彻等工作由标准化质控责任人按《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
的规定组织执行。
6、支持性文件
1)设计控制程序;2)设计评审工作制度
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4)文件资料编号印记管理规定;
5)档案管理制度;6)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
7)压力容器图纸性审查记录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6-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1
采购、零部件控制章节号6本章共5页第1页
6.材料、零部件控制
6.1范围
本章对压力容器选用的钢材、焊材;锻件及外购件等受压元件的采购规范,材料计划与订
货,材料验收与入库,材料保管与发放,材料标记与移植,材料代用申请,外协与外购件
的管理等控制程序的基本要求及责任职责做出规定,以确保压力容器所有材料准确无误,
具有可追溯性。
6.2组织
材料系统的质量控制实行材料责任工程师全面负责制,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检查。材
料系统的质量控制由供应部负责,技术部、生产车间、质检部配合。所有原材料、焊材、
外购外协件从采购计划到发放后质检反馈均由供应部按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经办,由材料
责任工程师审批,质量保证工程师监督检查。
6.3合格供方的评审规定
6.3.1供应部根据压力容器产品用材料、零部件和外购外协需求对供方进行评定,供应部列
出合格供方目录,经相关人员考证合格,质保工程师批准生效。建立合格供方档案,采购
员按此单确保在合格供方内进行采购,且进行定期评价,供应部实行动态管理。
6.3.2合格方评价内容:
1)生产许可证要求;2)供方的质量控制能力和资质能力;3)供方的供货能力和售后服
务情况;4)提供监检证件的能力,合格方的控制方式。
6.4采购规范、订货计划与采购
6.4.1.1采购规范的确定及审批程序
压力容器原材料(板、管、锻、螺)采购应由外协员根据工艺部门制定材料消耗工艺
定额,经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焊材应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
6.4.1.2材料采购计划质量内容的提出与批准。
受压元件材料采购计划由供应部根据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的要求和库存情况提
出,采购计划中应注明材料标准、规格与有关要求。由采购人员负责采购。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6-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材料、零部件控制章节号6本章共5页第2页
641.3受压元件用材料必须择优定货采购,对供方进行评定,同时均应要求卖方提供生产
厂家所出据的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应部门质量检查专用章和经办人章
的有效复印件。并且材料上要有明显标记或标签,采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在合
格供方的生产厂家购进所需材料,并向材料检查员提交材料验收入库通知单。
材料责任工程师随时掌握和了解材料到货情况,及时解决执行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并
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到货的材料验收。
6.4.2材料验收入库
642」材料验收基本要求及程序
(1)压力容器钢板外观质量和对偏差的检验及记录按GB713-2008标准执行,材料以及焊
材应与材料质量证明书同时进厂,材料采购人员填写《压力容器材料验收入库通知单》,
随材料质量证明书一起交检查员,材料检查员对材料质量证明书及实物质量标记进行检
查,无误后在“材料质量证明书”上编写“厂内材料编号”,由仓库保管员逐张打(写)
材料标记经材料检查员检查确认,并打(写)检查确认标记,作为材料入库的依据。
(2)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材料质量证明书”应经技术监督局驻厂监检员确认。
(3)材料复验
用于制造一、二类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复验,缺少
的项目应补齐。
a.制造单位不能确定材料真实性或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份有怀疑;
b.钢材质量证明书注明复印件无效或不等效的;
c.设计图样上有要求的;
d.用户要求增加的项目;
e.用于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复验,复验内容至少包括逐张检查钢板表面质量和材
料标志,按炉复验钢板化学成分,按批复验钢板的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当钢板未提供钢
板超声检测保证时;应逐张做UT检测。
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
2)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100mg/l的压力容器;
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lOMPa的压力容器;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6-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1
材料、零部件控制章节号6本章共5页第3页
4)GB15O第二章和附录C、GB151及其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应逐张进行超声
检测的钢板。
f.压力容器制造锻件的复验,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化学分析,硬度。
g.材料复验按理化检验控制的有关规定进行。
(4)材料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原始标记清楚。
(5)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经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查确认后签字。
(6)验收合格的材料,由材料检查员,材料责任工程师在质量证明书上签字后,再经技
术监督局驻厂人员审查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6.422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和合格材料应分开存放,离地300mm,并做出明显标记,
即注明“合格”,“待检”,“不合格”。
6.4.3材料入库与发放
6.4.3.1验收合格材料由材料检查员给出材料质量证明书编号和材料编号,同时保管员在材
料上逐张逐件分别打(写)材料编号,并有材料检查员确认标记。
643.2材料入库应做到帐、物、卡一致,分期分批摆放,存放条件必须满足物资管理要求,
防止锈蚀,做到物品下面有垫防潮,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应设有专用库房不得与黑色金属接
触。
643.3材料发放的基本要求、程序:
(1)领料和发料的依据:工艺部门下达的''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工艺过程卡”
等,“压力容器专用领料单”,“焊接工艺规程”。
(2)受压元件制造所在车间的材料员,按上述有关依据的要求填写“压力容器领料单”,
经供应部材料计划员及车间主任审批。
(3)发放受压元件材料时,检查员审查“压力容器领料单”上的材料名称、牌号、规格、
数量、控制要求,在领料单上签字确认并到场监督检查。
(4)材料发放出库由材料检查员确认标记,并在压力容器领料单上给出材料编号,材料
到位后持压力容器领料单交检,经检查员确认合格后,压力容器领料单存档案。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6-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材料零部件控制章节号6本章共5页第4页
6.4.4焊接材料的管理要求及程序
(1)焊材的计划、采购、到货按6.421执行。
(2)焊材的验收按6.4.2.1执行。
(3)经验收合格入库的焊材,保管员在焊材包装盒、袋、捆、瓶上做好材料标记,经材
料检查员确认后,盖上检印。
(4)焊材库归供应部管理,接受焊接责任工程师监督指导。
(5)焊材保管详见焊接管理制度和焊材管理制度。
6.4.4材料标记与移植
644.1合格材料入库应逐张、逐件进行标记公司材料编号,并应有检查员确认标记。
6.4.4.2标记移植的要求及确认程序
用于受压元件的材料划线后切割前应进行标记移植,并经检查员确认方可下料“对于
切割下的余料,操作人员在余料上标好材料标记(包括材料入库编号、规格、材质经检查
员核对无误后,注明标记,由车间办理入库手续,并放在库房指定地点。根据公司决定没
有可利用价值的余料,作为废料处理。
当材料进行冷热加工出现除掉原有标记时,加工人员应先做好记录,并经工序检查员
核对无误后方可加工,加工后立即恢复标记。
6.4.5材料代用申请
6.4.5.1材料代用的申请和内部审批程序及规定
(1)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可以申请材料代用。
a.供应部门采购不到所需材料。
b.需求量较少现有库存材料具备代用条件。
(2)材料代用由供应部提出,经材料责任工程师、工艺、焊接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签署意见。
6.452材料代用申请和内部审批后,对主要受压元件使用前,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设计
修改证明文件,对改动部位应做详细记载。一、二类压力容器材料代用,可由设计室批准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6-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1
材料、零部件控制章节号6本章共5页第5页
代用,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须向原设计部门备案。
焊接材料的代用需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确认,图样中有设计要求的焊接材料代用应
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设计修改证明文件。
6.4.6外购外协件管理
6.461受压元件外协、外购件、外协员到具有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发的制造资格许可证和在
合格供方采购,且其制造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6.462外购、外协件的检验分现场监制,回厂入库前检验,检查员应查收供方提供的产品
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监检证书,同时对实物进行检查。
(1)外协件购件进公司,由外协,、外购人员填写“外协、外购件交检通知单”,经检查员
按上述要求查收有关资料]检查实物,做好记录,并填写“外协、外购件入库通知单”,
做好保管员入库工作凭证。
(2)外协外购件库房保管员根据“外协外购件通知单”建帐立卡,分类保管。做到帐、
物、卡一致,并依据“压力容器领料单”发放。
(3)封头公司下料,到有资格的外协单位冲压,索取资量证明书、合格证后,经检查员
检查办理入库。
653.3外协件一般应与乙方签订技术协议。
6.6、外委来材料加工设备的检验
委托企业自行代料加工设备,应委托方提供厂家等材质证明书原件或加盖质量检查专
用章和经办人,红印章的有效复印件,按本章9.3.2材料验收入库执行。
6.7、支持性文件
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
材料复验管理制度
材料外协,外购件管理制度
标识及移植管理标准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7-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1
工艺控制章节号7本章共4页第1页
7.工艺控制
7.1范围
本章对从产品订货开始到投产,以工艺为核心的基本要求,包括对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外来图样设计性与工艺性审核,编制工艺文件,工装设计与验证,材料定额及材料代用审
批程序及工序实施等内容作出规定,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确保产品质量。
7.2组织
工艺系统质量控制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具体负责,并接受质量保证工程师监督检查,工
艺系统质量控制归口技术部为主要管理部门,质检部门协同完成。
7.3生产技术准备和工艺系统质量控制工作内容
7.3.1生产技术准备
7.3.1.1技术部按所订产品合同与年度作业计划编制季、月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经工艺责任工
程师审核、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
731.2工艺文件是生产计划、调度、现场制造、质量检验、材料准备、劳动组织、设备与
工装配置等工作的主要依据,由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编制与审核。
7.3.1.3由质量保证工程师定期组织召开技术质量例会,研究解决重大技术问题。
7.3.2外来设计图样Al、A2、DI、D2和自行设计的DI、D2类图纸审查。
7.3.2.1设计性审查
(1)设计资格审查:设计总图(兰图)上应盖有压力容器设计资格红印章应标明设计单
位名称,技术负责人姓名,批准书编号及批准日期。
(2)各级设计人员签署审查: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人员签字。
(3)规范标准审查:设计是否符合现行的法规、规范和标准。
(4)设计完整性审查:设计图样审查人员按设计文件目录对设计文件进行完整性审查,
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目录、总图及管口方位图,零部件图,人(手)孔等标准图,必要
时应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
732.2工艺性审查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7-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工艺控制章节号7本章共4页第2页
(1)工艺方案是工艺准备工作的总纲,是工艺规程设计和关键工艺装备设计的指导文件,
对制造大型、结构复杂难度大的压力容器,须制定工艺方案。
工艺方案内容包括:产品制造、加工要求达到的质量目标,生产组织形式,工艺的路线安
排,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原则及要求,工装设计,关键工艺的解决方法和工艺试验要求,经
济技术分析,工艺准备工作的计划安排等。
工艺方案由工艺人员提出,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由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7.332首次使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成批生产的压力容器,需进行工艺试验和评定,由工
艺员提出工艺试验的要求,并编制“工艺试验任务单”,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由技术
总负责人批准,并请有关专业责任工程师会审,由生产部门和车间实施,试验结束后,写
出工艺试验报告,并按规定审批、存档、并纳入工艺文件贯彻执行。
7.3.4工艺文件(规程)
7.341工艺文件(规程)种类一般有“通用工艺守则,产品工序流程、壳体排版图、产品
图样设计与工艺性审查记录、工艺过程等,焊接工艺规程,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外
协、外购件明细表、技术联系单、工装设计任务书、工装验证。
734.2工艺文件(规程)编制原则和程序
(1)工艺文件(规程)编制原则
在充分利用本公司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所采用的技术要求
先进可行;工艺文件编写正确、统一、完整、清晰、结构和工艺特征相近两年的零件,尽
量采用通用工艺规程。
(2)工艺文件编制程序:根据本公司产品结构特点,编制各类通用工艺守则,根据产品
加工图先后编制工艺流程图工艺过程卡,对特殊工序或主要受压元
件的质量控制,均应有工艺性保证。
7.343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1)一般工艺文件由工艺员编制,工艺责任师审核,较复杂的工艺文件或通用工艺文
件由工艺员编制,工艺责任师审核,有关责任工程师会审,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2)工艺文件的发放
技术部负责工艺文件发放(所有文件应留一份)并建台帐,下发时交办签字手册。工艺人
XXXX公司文件编号QB/LNTSO1.7-2009
质量保证手册版号04更改状态0
工艺控制章节号7本章共4页第3页
员应深入现场进行工艺技术服务,对于新产品,工艺复杂的压力容器产品,生产前应进行
工艺性交底,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734.4停止点(H)与监检点(A、B)项,在工艺文件中要有体现。
735工艺变更的材料代用
7.351工艺变更需由申请变更单位(部门)填写“技术联系单“,注明变更内容,经原工
艺编制人员的同意,并填写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经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实施,重
要的工艺变更还需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具体执行办法详见《工艺管理制度》。
735.2材料代用的质量控制详见第六章《采购、零部件控制》、《材料质控管理制度》、《材
料代用管理规定》。
7.3.6工装设计与验证
7.3.6.1在工艺技术准备过程,根据设计图样要求和制造检验及验收标准,在本公司现有工
艺装备不能保证制造质量和生产周期时,要设计、制造成外购工艺装备,工装设计项目由
工艺员提出,经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并签署“工装设计任务书“较大型或较复杂的工装设
计,需经技术总负责人批准批准。
736.2工装设计时,必须保证其设备性能、精度、加工质量能满足图样的要求,工装设计
后的图样需经工艺责任工程师和设计责任工程师认定后方可制造。
736.3工装制造完成后,由工艺责任工程师主持“工装验证“填写”压力容器工艺装备验
证卡“。参加验证人员签署方可投入生产使用,同时建立设备档案,纳入正常的设备管理
程序。
7.3.7工艺实施与文件管理
7.3.7.1工艺实施过程的基本要求及质量信息反馈
a)压力容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歌舞团运营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GPD水泵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龙门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激光盘煤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稻麦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活塞毛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
- 2025年手持自动光衰减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制动真空助力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冰火减肥肚脐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构建物联网系统原型-教学设计
- 无主之地2全装备代码
- “供应商融资安排”会计列报、披露问题研究
- 颅内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 DB32∕T 28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养护技术规程
- 氮化硅结构与性能
- 性病实验室检测与质量管理
- 高桩码头施工组织设计(福建)
-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 监狱服装加工企业开展全面
- 标书密封条格式模版(共1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