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_第1页
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_第2页
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_第3页
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_第4页
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哈尔滨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4年)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窥镜:______(2)旦日:______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王之蔽甚矣。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参考答案】8.(2分)(1)照镜子。(2)第二天。(各1分)9.(4分)(1)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2)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每句2分)10.(2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用原文表述完整2分)(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岳阳楼记(节选)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③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倾:(2)景: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选文第①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表现出迁客骚人远谪的之情;第②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表现出迁客骚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情怀。(2分)【参考答案】8、(1)倒下(2)日光9、(1)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0、(1)悲苦、郁闷(2)乐观(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回:(2)弈: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环滁皆山也.(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0.文章第②-④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答案】8.(1)曲折、回环(2)下棋9.(1)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2)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10.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来写的。【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峰回路转,句意是: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2)弈者胜,句意是:下棋的人赢了。弈:下棋。【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汉语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注意重点词:(1)环:环绕;皆:都;也:表判断。(2)四时:四季;穷:尽。【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第②段“山间之朝暮也”和“山间之四时也”,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主要是写景为主;第③段从“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可知,主要写人的活动;第④段写“太守归”“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禽鸟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写宾客乐、太守与民同乐,都在写“乐”。【参考译文】①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②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③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④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来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加:()(2)测:()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0.为什么说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加:虚报。②句意为: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测:推测,估计。(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语有:谋,谋议。间,参与。句意为: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②句中重点词语有:与,和。之,指曹刿。句意为: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3)本题考查人物理解概括能力。注意从原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即可。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表现他虚心求教。由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①虚报

②推测,估计(2)①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②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3)因为鲁庄公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亲自参与打仗,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所以说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点评】词义积累:安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衣食所安。(养)【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2021黑龙江哈尔滨)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鸿:

(2)形: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孔子云:何陋之有?10.(2分)从原文中找到并写出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参考答案】8.(2分)(1)大

(2)形体、躯体9.(4分)(1)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0.(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20黑龙江哈尔滨)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质:(2)敞: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幼时即嗜学。(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2分)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参考答案】8、质:询问敝:破9、【答案】(1)我年幼时就爱学习。(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0、【答案】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2019黑龙江哈尔滨)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大观:(2)景: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2分)“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参考答案】8.(2分)(1)雄伟景象(2)日光9.(4分)(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0.(2分)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2018黑龙江哈尔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不详:

⑵期: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⑵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0.(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参考答案】8.(2分)⑴不详:不知道 ⑵期:期望9.(4分)⑴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⑵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10.(2分)读书(好读书);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2017黑龙江哈尔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郭:(2)去: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0.(2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8.

(2分(l)郭:外城(2)去:离开9.

(4分)(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10.(2分)人和(2016黑龙江哈尔滨)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注】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秦王不悦”为“秦王不说”。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加惠:(2)广: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10.(2分)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参考答案】8.(2分)(1)给予恩惠;

(2)扩充9.(4分)(1)(2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2

分)(我)把安陵君看做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10.(2分)双方的实力强弱相差悬殊,一向以强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这让人觉得很反常,因而怀疑秦王是别有用心的,(2015黑龙江哈尔滨)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愿:(2)仁: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宋何罪之有?(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参考答案】8.(2分)(1)愿:希望

(2)仁:对人亲善、友爱9.(4分)(1)(2分)宋国有什么罪呢?(2)(2分)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10.(2分)都不想放弃攻宋;都不想承担责任(都想推卸责任)【参考译文】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呢?”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去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墨子先生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从来不无故杀人。”墨子先生起身,两次行拜礼,说:“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损失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叫明智的行为。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爱。明白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谏,不能叫做忠诚。诤谏却没有达到目的,不能叫做坚强。你崇尚仁义不愿意帮我杀死一个人却愿意帮楚国攻打宋国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墨子先生说:“但是为什么不停止呢?”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墨子先生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好吧。”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的短衣,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一定是患了偷窃病的人。”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像装饰华美的车子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这就像拿美食佳肴与糠糟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这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楚王说:“好啊!虽然如此,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能攻取宋国。”(2014黑龙江哈尔滨)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薄:(2)求: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微斯人,吾谁与归?10.(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参考答案】8.(2分)(1)薄:迫近(2)求:探求9.(4分)(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2)(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7.[(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10.(2分)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13黑龙江哈尔滨)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叩:(2)被:9.(4分)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幼时即嗜学。(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0.(2分)作者是如何解决“无书”、“无师”这两个困难的?阅读第一段,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1)解决“无书”的办法:(2)解决“无师”的办法:【参考答案】8.(2分)(1)请教(2)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9.(4分)(1)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10.(2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012黑龙江哈尔滨)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尽而已。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中间:(2)名: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10.(2分)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参考答案】8.(2分)(1)中间:其中夹杂着(2)名:说出9.(4分)(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2)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10.(2分)简单高超【参考译文】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2011黑龙江哈尔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7.(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阡陌:(2)向:8.(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填序号)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见渔人,乃大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③既出,得其船④设酒杀鸡作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极狭,才通人。(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10.(2分)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7.(2分)(1)阡陌:田间小路(2)向:从前的、旧的8.(2分)④9.(共4分)(1)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2)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10.(2分)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2010黑龙江哈尔滨)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经、都、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佐:

比: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①忿恚尉,令辱之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②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③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11.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12.陈胜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徒属”“敬受命”?(2分)【参考答案】9.(2分)佐:辅助,帮助比:等到10.(2分)④11.(共4分)(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2)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12.(2分)答案要点:他的话让士卒们明白已没有出路;给士卒们希望和信心(2009黑龙江哈尔滨)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逆:谢: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参考答案】9.(2分)逆:违背谢:道歉10.(2分)C11.(共4分)(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12.(2分)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2008黑龙江哈尔滨)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过:期年:

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3分)

12.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参考答案】

9.(2分)过错满一年

10.(2分)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1.(3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2.(2分)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2007黑龙江哈尔滨)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叶。”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福:狱: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小惠未徧,民弗从也。1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2分)【参考答案】9福:赐福,保佑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