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级田径裁判理论考试题_第1页
2023年二级田径裁判理论考试题_第2页
2023年二级田径裁判理论考试题_第3页
2023年二级田径裁判理论考试题_第4页
2023年二级田径裁判理论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专业田径二级裁判理论考试试题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分)

1.发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运动员的手必须与地面保持接触。(+)

2.接力区前后两线宽度均为5厘米,应包括在20米内。(-)

3.规则规定800米比赛时,每条分道内可有1—2名运动员起跑。(+)

4、跨栏比赛,运动员碰倒栏架,不应取消比赛资格,也不阻碍承认纪

录。(+)

5.300米起跑线位置为4*100米接力的第一接力区中线。(+)

6.在竞走比赛中,同一名裁判员对同一名运动员不一样性质的犯规动作,可分别予以一次

警告。(-)

7、在全能比赛中,无论运动员与否完毕所有比赛,均不影响申报单项纪

录。(+)

8、跳远比赛,裁判长有权因风力和风向的变化更换比赛场地。(+)

9、赛前和赛后控制中心应在径赛裁判长领导下工作。()

10、障碍赛跑,男、女水池宽均为3.66±0.02米,水池边栏架长度为3.66±0.02米c

(-)

11.男女混合编组进行马拉松比赛,所发明的个人成绩有效。(+)

12.发令员虽未鸣枪,招回发令员发现运动员抢跑应立即鸣枪招回。(-)

13.跳高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

判为试跳失败。(+)

14、及格赛时成绩不能成为决赛成绩,但发明的纪录应予承认。(+

15.技术代表或其指定H勺委托人应负责所有竞赛H勺抽签。决定田赛项目的及格原则和径赛项

目的赛次和录取原则。(+)

16.田径场弯道半径为R,直道长为L,第三道全长为:[(R+1.22+0.2)天+L]X2

(-)

17、在1000米至10()00米H勺所有径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超过12人,可将他们提成二组

同步起跑,大概65新勺运动员为第一组,在常规起跑线起

跑。(+)

18、风速测量员的任务是则定200米及200米如下项目的风速,记录测最成果。(

)

19、马拉松路线长度的测最误差不得超过全程距离H勺0.1%,即马拉松的比赛距离应为

42.153至42.237

米。

(-)

20、全能跳远比赛第四次试跳时,运动员发明的新纪录,裁判认定该成绩有效。(-

二、判断题:(在选定的字母上画“0”,每题0.5分,共10分)

1、裁判员对■名次上的争议而又不能获得一致意见时,谁有权鉴定。B

A.总裁判长B.径赛裁判长C.终点裁判长

2、各分道线与抢道线日勺交界处,放置的锥形物或菱形物体(5厘米X5厘米),其最大高

度是:C

A.10厘米B.15厘米C.20厘米

3、场内长距离比赛最可靠口勺记取运动员名次和成绩的措施是:B

A.终点、计时、记圈独立工作;B.人盯人记圈、计时、记名次;C.采用

其他措施

4、公路接力赛,计时H勺最小单位应精确到:c

A.1/10秒B.1/100秒C.整秒

5.径赛风速仪应置于第一道外侧2米距离终点多少米C

A.60米B.40米C.50米

6、高度项目最终阶段时限为:(将对时的时限填入括号内)

剩1人剩2—3人

跳高(C)(A)

撑杆跳高(E)(B)

A.1.5分钟B.2分钟C.3分钟D.4分

钟E、5分钟

7、跳远沙坑的宽度原则应是:C

A.2.25—2.75米B.2.50—2.75米C.2.75—3.00米

8、跳远纪录6.80米,在一次比赛中,如下哪种状况发明口勺纪录不属于新纪录B

A.第一轮3号运动员6.9米;B、第一轮1号运动员6.89米;

C.第二轮4号队员6.91米;D.第三轮2号队员6.95米

9、公路1()公里竞走的环形路线,每圈最多为:C

A.1公里B.1.5公里C.2.5公

10、在竞走比赛口勺任何阶段,当运动员的行进方式体现出可见的腾空或膝关节弯曲时均

应:A

A.予以警告B.予以严重警告C.取消比赛资格

11、在径赛中,运动员犯规,谁有权取消比赛资格:B

A.总裁判长B.径赛裁判长C.检查主裁判

12、在5000米至5000米以上的径赛项目比赛中,大会组织者可以根据气候状况向运动员

提供:B

A.食品B.饮料、饮水降温用水C.毛巾

13、测量风速时,风速仪距离地面的高度为:B

A.1.2米B.1.22米C.1.25米

14、铅球、链球和铁饼的落地区圆心角为:B

A.34.92米B.40度C.45度

15、运动员在某一高度祈求免跳后:

A.经裁判长同意可以恢复试跳;B.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B

C、兼项比赛结束,又赶上该高度,可恢复试跳。

16、9人参与铁饼比赛,前三次,3人犯规无成绩,后三次应有几人参与:A

1.A.6人;B、8人(决定赛名次淘汰1

人)C、9人

2.田径二级裁判试题

i.一、是非题(对勒田।“+”,错日勺回“一”)

ii.1、总裁判应掌握大会的比赛进程,根据规则精神处理比赛有关问题,

对规则中没有明文规定日勺问题和某些规定不详细的条文可作合适解

释和修改。()

iii.2.径赛裁判员有权令遭受损失H勺运动员参与下轮次H勺比赛。()

iv.3.计时员应独立工作,但对所计时间有疑义日勺时候,可以在汇报计时

长之前,可想互对表和商讨。()

v.4、径赛时距离是从起跑线时后沿量到终点线的前沿,即起跑线和终

点线都包括在内()

vi.5.跑道地面左右的倾斜不超过千分之一。()

vii.6.跑道第一条分道实跑线的长度应沿突起边缘的外沿20cm处丈

量。()

Viii.7、在径赛比赛日勺项目中,起跑时第一次犯规,发令员应予以警告,第

二次犯规即取消比赛日勺资格。()

ix.8、凡田赛投掷项目成绩丈量均以1cm为最小计量单位,局限性

1cm不计。()

X.9、接力比赛中,某队运动员在接力区中完毕传接棒动作后,接棒者

将棒掉在接力区内,这时人已跑出接力区,他立即跑回将棒捡起继续

跑进,可以不判犯规。()

Xi.10、除4X100m接力外,4X200m与4X400m接力跑第一棒运动

员均不准使用起跑器。()

xii.11、跳高运动员祈求免跳后,规则容许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

()

xiii.12.径赛运动员必须沿顺时针方向跑进。()

xiv.13、计时成绩碰到三只表不一致时,将三只表的成绩相加平均计

算。()

XV.14.田赛运动项目应以预、决赛的六次试跳(掷)最佳MJ一次成绩

作为最终成绩。()

xvi.15.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相等时,则以最终一种项目得分多少鉴定名

次。()

xvii.二、填空:

xviii.1.田径比赛中,但凡以()计算成绩的叫田赛,以()计算成绩

的叫径赛。

xix.2.原则400m半圆式田径场,目前我国使用口勺田径场跑道内沿半径

为()m。径赛分道宽()m或()m。(包括左侧分道

线)

xx.3.跳跃项目时助跑道长至少为,跳高()m,撑杆跳高()m,

跳远()m,三级跳远()m.

xxi.4.铅球投掷圈直径为()米,投掷区角度为()度。

xxii.5、标枪投掷区角度为()度,起掷弧距圆心()米。

xxiii.6.跳高横柠两端到立柱至少有()空隙。

xxiv.7、径赛运动员没有参与()或没有()均不得参中比赛。

XXV.8、径赛项目的赛次是指()

xxvi.9、田径比赛官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要做到

xxvii.①()②()③()

xxviii.10、需要测定风速的项目的(),单项项目的平均风速超过

()全能项目的平均风速超过()其发明的新纪录不予承

认。

XXIX.三、问答题:

XXX.1.在径赛项目(不包括障碍跑、竞走、马拉松)比赛时,一般轻易

出现哪些犯规状况?处理原则是什么?

xxxi.2.跳高比赛成绩相等时怎样鉴定名次?跳远比赛成绩相等时怎样鉴

定名次。

xxxii.3、秩序册内容一般包括哪些?

4.按照规则规定,裁判员应做到什么?

5、你常常担任田径何项目裁判?这项裁判工作应当完毕哪些详细任务?

简要阐明。

田径裁判员理论学习

一,晋级考试的准备

二,学习《田径竞赛规则》(如下简称《规则》)

三,学习措施

一,晋级考试的准备

通过晋级考试是每一位但愿晋升级别U勺裁判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它是对参试者专业知识和业

务水平的全面考核,更是一次无法回避的挑战,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只要我们对此抱着科学

的态度和必胜口勺信心,把晋级考试的复习和准备过程当成自己业务知识的再学习,工作能力

再提高的过程,认真看待,扎扎实实地复习和准备,就一定能获得好成绩,最终获得成功.

二,学习《田径竞赛规则》(如下简称《规则》)

1,要注意全面学习《规则》

田径规则是所有体育项目规则中内容最多,最复杂的.田径运动会项目繁多,每个项目有自己

的规则,对场地和器材也有不一样的规定.从理论上讲,作为一名合格的田径裁判员,应当能

胜任田径赛场上所有项目的任何一种岗位上的工作,由于田径运动项目多,分工细,岗位多,

专业性强,每个工作岗位均有自己规范H勺工作措施.另首先,各个裁判组之间又必须紧密配合,

协同作战.例如,在径赛中:起点,重点,记时,检查,风速等各个裁判组只有环环紧紧围绕,协

调配合,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使比赛顺利进行.其中任何一种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大会导致

意想不到的损失.而在时间工作中,几乎不也许作到这一点.

这就规定我们在复习中作到全面学习《规则》.不仅要学习自己熟悉的项目,更重要的是要

班要学习那些自己尚不熟悉又没工作过的岗位,所波及的规则;不仅要学习〃大路〃项目的规

则,还要学习那些较〃偏远”时项目,如竞走,障碍跑,链球,撑杆跳等,不仅要学习田径场上比

赛的规则,也要学习室内比赛口勺规则.做到既要精通自己常做日勺工作,又要会做自己没做过或

尚不太熟悉的I岗位上的工作;既要会做径赛裁判工作,又能胜任田赛工作;即能当裁判员,又

能独当•面,饰演组织者的角色;既擅长场内裁判工作,又会做外场裁判,全能裁判和竞走裁

判工作;既重视赛中工作,又不能忽视赛前的编排和场地器材设备工作等等.

2,要注意学习最新版本的《规则》

《规则》的时效性是很强的,为了推进田径运动的发展,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不停涌现,国际

田联在每两年一届的代表大会上对原规则进行修改,出版新的《国际田联手册》.

我们在准备应试II勺过程中:一定要选用最新的《规则》版本,由于田径裁判员晋级考试规定

必须按最新规则对答,否则就会走老路或出现失误.与此同步,我们还要随时注意国际田联对

田径规则进行修改的有关信息.对于这些修改的内容,国家体育总局会及时以文献形式发至

基层体育局的竞赛部门.有关的专业报刊杂志也会刊登出来,并进行权威性的I分析和解释,我

们一定要注意学习,做到深刻理解,纯熟运用.

为了检查应试者对新《规则》的学习和理解,在每次的晋级考试中,要注意理解《规则》的

修改部分,包括那些还没纳入《规则》的修改内容,那是易考的内容,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3,要注意学习国内竞赛的补充规定

对于国际田联颁布的规则一一《国际田联手册》,各个会员国必须执行.但各会员国可以在

不违反其精神的原则下,补充某些本国已经沿袭数年,事实证明有切实可行H勺条文.我国在每

次出版的《规则》中均有附加某些国内竞赛的补充规定,这些补充规定的条文是用不一样的

字体印刷的,并且均有〃★”符号.例如,在我国的田径比赛中一般设置U勺“总裁判长"〃副总裁

判长〃等职务和〃赛前控制中心”赛后控制中心”等机构,就是我国独到的,沿用数年并行之有

效的做法,因此就成为《规则》中的补充条文.因此我们在学习中也应当注意对此类条款H勺

学习.

4,要学习裁判措施的规范性

在学习裁判措施日勺过程中:要在"规范”上下工夫,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许多裁判长期在基层

工作,而基层运动会由于多种条件和通例所限,往往执行某些变通的或简化后日勺裁判措施.而

在晋级考试中必须用规范的裁判措施回答.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千万不能只凭经验,想当然

或有〃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而应认真学习高原则,要较真,力争掌握规范的裁判措施.

5,学习其他有关内容

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应当在实践中不停地学习,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尤其是

高水平的裁判员,更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一种完美的人,不仅要具有崇高H勺思想情操,还要有

很强的工作能力;不仅有丰富的裁判工作经验,还要有扎实口勺专业知识.平时注意提高自己的

思想觉悟,用《裁判员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裁判员守则

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事业,热爱体育竞赛裁判工作.

努力钻研业务,掌握规则和裁判法,积极参与实践,不停提而业务水平.

严格履行裁判员职责,做到严厉,认真,公正,精确.

作风正派,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勇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

裁判员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加强团结,不搞宗派活动.

服从领导,遵守纪律,执行任务精神饱满,服装整洁,仪表大方.

三,学习措施

通读

熟记

归类总结

对比分析

字头记忆

识记和试背想结合

自问自答互相讨论

模拟考试

互相交流

田赛裁判工作

田赛裁判长

1,任务:领导全体裁判作好裁判工作,掌握比赛进程,处理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对总裁判长负

2,流程:

赛前赛中赛后

赛前

(1)领导全体裁判学习,做到公平公正,严厉认真,谦虚谨慎.

⑵研究措施,制定工作计划.

(3)组织学习.

(4)检查场地器材,如护笼的牢度,高度,安全原因.

(5)统一旗示,如举旗姿态:时间,注:外场裁判不举白旗.

(6)检查安全措施.

(7)规定各项目裁判组绘制比赛场地器材,设备定位图,以使场地组更好地布置场地.

赛中

(1)检查各组赛前准备工作,包括裁判员日勺到位,场地布置状况.

(2)督促各组整队入场,做好准备,准时开赛.

(3)掌握比赛进程.

(4)检查各组裁判工作,保证比赛按规则执行.

(5)高度项目,破纪录的高度在赛前,赛后都要亲临现场监督丈量成绩;远度项目,破纪录时及

时检查查对成绩.

(6)处埋比赛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7)对运动员的抗议,作出公正裁决.

(8)在某一轮比赛结束后,痈定与否要更改比赛场地,报总裁同意

(9)审核成绩,签字.

赛后

(1)领导总结.

(2)作好善后.

3,协调配合

(D与检录处:管理和记录.

(2)与竞赛秘书组:理解各项参赛人数,运动员的报名成绩.

(3)与赛后控制中心:确定运动员退场H勺措施,决赛名单的交接手续.

(4)与场地器材组:理解研究场地,器材贯彻状况,以及规格,型号和检查措施.

跳高裁判工作

1,主裁判职责

(1)领导全体裁判学习.

(2)检查场地器材,组织学习.

(3)保证比赛按规则执行.

(4)向运动员宣布注意事项及起跳高度和升高计划,组织运动员赛前练习.

(5)掌握比赛进程,监督丈量高度,协助鉴定试跳的成功或失败,处理争议,如不能处理,上报

田赛裁判长.

(6)审批运动员请假事项.

(7)审核成绩和录取,签字.

2,流程:

赛前赛中赛后

赛前

(1)学习,分工,讨论措施,制定工作细则.

(2)检查场地器材,熟悉性能,实习.

赛中

(D准时集队,整队入场,准备场地,器材U勺规格,布置赛场.

(2)管理裁判和记录A裁判去检录处检录.注:带走运动员是请检录裁判长签上时间.

(3)带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将检录表和运动员交给主裁判.

(4)主裁判向运动员宣布注意事项,起跳高度及升高计戈

(5)管理裁判分发标志物,运动员丈量布点,赛前练习.练习时给2个高度,一种是起跳高度,

另一种是较高水平的高度.

(6)3-5分钟后,停止练习,主裁判监督丈量第一起跳高度,所有人各就各位.

(7)记录A裁判员登记运动员免跳高度,其他裁判员整顿场地.

(8)准时开赛,显示牌显示第•位试跳运动员的号码,高度,跳次,起跳点裁判员在运动员异侧

将手举的红旗放下,同步记时钟启动,运动员试跳开始.

(9)记时钟距时限尚有15秒时,时限员举黄旗示意,时限一到,黄旗落下,运动员不得试跳,以

失败论处.如运动员再次无端延误比赛,取消该运动员H勺比赛资格,但此前的成绩有效.当运

动员试跳时限启动后,不容许该运动员免跳,此时如时限已过,则判该次试跳失败.

(10)运动员试跳成功,举白旗3秒,反之举红旗3秒.

(11)如下状况判失败:不单脚起跳,横竿落地,错过试跳次序,超时限,过竿前身体触及横竿后

沿垂直面此前的地面或落地区.

(12)记录员在成绩登记表上清晰地记成功或失败的符号:

高度项目:成功=。失败二X免跳二一特殊状况请假二一△兼项请假二△

远度项H:成功二记录成绩失败二X免跳二一弃权二

风速二W顺风二+逆风二—超风速二>米/秒m/s

接受协助二。再次接受协劭被取消二。一错过次序二一

(13)终端操作员输入成功或失败的信息.

(14)记录A告诉记录B准备试跳运动员的号码,记录B在显示牌上显示,管理员告知该运动

员作好起跳的准备.起跳点裁判员平举红旗,运动员准备试跳,红旗放下,运动员开始起跳.

(15)准备试跳II勺高度凡超纪录时,主裁判请田赛裁判长,技术官员对横杆高度核查.

(16)如运动员越过纪录高度,请田赛裁判长,技术官员再次检查高度,无误后签字.

(17)一种高度结束后,被淘汰的运动员由管理裁判员带领退场至赛后控制中心,最终3名运

动员在比赛结束后由管理裁判员带至赛后控制中心.

(18)比赛结束后,记录员整顿好成绩,名次,并与终端查对无误后,交主裁判,技术官员,田赛

裁判长审核签字,交竞赛秘书.

赛后

⑴小结,写出书面材料交出赛裁判长.

(2)清理有关手续,作好善后工作.

跳高裁判员位置图

投掷项目

1,比赛的共同点

(1)器械出手必须是在不得踏上投掷圈上沿或起掷弧线上,身体任何部分不能触及投掷圈或

起掷弧以外的地面方为有效.

(2)必须在器械落地或才能离开投掷圈或助跑道.

(3)器械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方为有效.

(4)有效成绩丈量,是从器械初次触地的近来痕迹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或投掷弧内沿,丈量线

应通过圆心.

(5)保证安全,以最大的防备措施,保证运动员,裁判员的安全.

运动员违反安全规定,予以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

运动员练习必须在裁判员组织监督下进行.

在练习或比赛时,器械必须运归I比赛投掷区,不容许掷问,滚【可.

比赛开始,在比赛区域任何地点不容许练习性投掷.

(6)检查护笼的安全性能.

(7)如大会容许运动员带自备器械,按规则执行.

⑻投掷中,运动员可以中断试掷,重新开始必须按规则执行.

(9)在投掷圈内进行比赛的项目,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

(10)不容许运动员用带子:胶布将二个以上日勺手指捆在一起,除有开放性伤口需包扎外,不得

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11)不容许运动员在投掷卷I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12)前三轮结束后,采用前八名进入后三轮,按二次倒排序进行(按规则)

(13)运动员兼项,按规则进行.

(14)及格赛,有三轮比赛,一旦到达及格原则,不得继续参赛.

2,流程(共同点)

赛前

(1)主裁鉴定岗,定位,明确职责.

(2)学习

(3)研究裁判措施,实习.

(4)检查场地,器材设备,领取用品.

(5)确定自备器械的检查措施和时间(与技术代表联络协调)

(6)绘制场地,设备布置图.

(7)写出所需物品,交场地器械组.

赛中

(1)集队,整队进场.

(2)检查场地布置状况,作好比赛H勺准备工作.

(3)管理裁判员,记录A裁判员到检录处检录,并将运动员带进场.

(4)运动员进场后,主裁判核算检录状况后,宣布注意事项,提出比赛规定,安全事项,组织运

动员按次序试掷1——2次.

(5)赛前5分钟停止练习,清理场地,管理裁判员召集运动员在运动员席休息.

(6)赛前1分钟,内场裁判员告知外场各就位,记录B裁判员显示试掷运动员的号码和轮次,

管理裁判员告知该运动员作好准备.当内场裁判员将平举口勺红旗放下,退出投掷区,时限启动,

运动员进入投掷区试掷.

(7)运动员试掷结束,内场战判员立即进入投掷区,面向外场,将旗直臂上举3秒,以示试掷与

否有效,器械落地后,落地裁判员鉴定落地点与否有效,落地点有效不举旗,外场裁判员面向

内场,插好测距反射镜,或拉钢尺进行成绩丈量.落地无效,上举红旗.有效成绩记录A填写成

绩,记录B检查查对,在成绩公告牌显示成绩,终端操作员录入成绩.如试掷失败,录入失败符

号.当成绩公告牌旋转回原位后,消去成绩,显示下一位试掷运动员号码,比赛继续进行.

(8)前三轮结束后,按成绩排出前8名(按规则执行),被淘汰的运动员由管理裁判员带至赛后

控制中心.

(9)后三轮比赛,按规则进行二次倒排序进行.

(10)比赛结束,记录员排定运动员名次,检查无误后签字,再经主裁判,技术官员,田赛裁判长

审核签字,交竞赛秘书.

赛后

(1)整顿场地器材,写出书面材料交由赛裁判长.

⑵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利后来执法.

铅球裁判位置图

中心线

(米)

两条相等分界线间横距(米)

圆心至分界线远端距离(米)

推铅球,掷链球,掷铁饼落地区的测画数据

跳远,三级跳远裁判位置图

径赛裁判工作

一,比赛通则

1,怎样理解径赛H勺赛次

径赛的赛次是指初赛,次赛,复赛和决赛4个赛次.

2,径赛项目与否都要通过3或4个赛次

答:参赛运动员人数过多,不能在一种赛次(决赛)进行比赛日勺径赛项目,应举行若干赛次口勺比

赛(分组赛).举行决赛前各赛次比赛时,所有运动员都必须参赛,并通过各个赛次获得决赛日勺

资格.应由技术代表安排比赛的与,次,复赛.如未任命技术代表,则应由组委会安排.

3,径赛项目赛次之间应间隔多少时间

答:如有也许,任一赛次的最终一组至后继赛次的第一组或决赛之间,最短时间为:200米及

200米如下个项目为45分钟;200米以上至100()米各项目为90分钟;1000米以上各项目应

不在同一天举行.

全能运动各项目之间至少应休息30分钟.如有也许,在第一天口勺最终一项结束至第二天第一

项开始之间至少有10小时H勺休息时间.

4,跑道和助跑道上可否设标识

答:除分道接力赛跑外,运动员不得在跑道上做对他们有协助的标识或沿跑道放置标志物.进

行分道接力赛跑时,运动员可在自己分道内用胶布做•种标识,其最大尺寸为5X40厘米,颜

色应明显区别于跑道上其他永久性标志.不能用粉笔或类似物质以及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物质.

在煤渣或草地跑道匕可用钉鞋在自己分道内口勺跑道上划标识.在用上述任何一种措施时,不

得另用其他标志物.

5,比赛进程中运动员能否离开跑道或比赛现场

答:除下列状况外,私自离开跑道或比赛路线的运动员,不得继续比赛.

公路项目和田径场内举行的20公里或20公里以"1勺竞走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得到许可并在

1名裁判员的监督下,可以离开公路或跑道;但不得通过离开线路而缩短其赛程.

在田赛和全能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得到许可在1名裁判员的陪伴下,可以离开该项的比赛现

场.回来后已错过的试跳(掷)次序一律不补.

6,怎样处理比赛中受到损失的运动员

答:径赛项目,裁判长有权命令除被取消资格以外的运动员重赛.如发生在初赛,可令受损运

动员参与下一赛次的比赛一般,被容许重赛的运动员应是通过全力完毕了比赛的运动员的.

不管与否存在取消比赛资格的状况,在特殊状况下,裁判长如认为重赛是公正和有理由的,可

下令重赛.

7,违反什么规定应取消比赛则个,录取资格或失去比赛资格

未按规定期间到检录处点名者;

验证不是秩序册中所列运动员者;

挤撞或阻碍他人而阻碍他人走或跑进者;

分道跑或部分分道跑的规定分道距离,未自始至终在各自的分道内跑进者;

弯道上跑出各自日勺分道,并从中获得实际利益者;未经许可,私自离开跑道或路线或经许可,

通过离开跑道,路线而缩短其赛程者;

任何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提供或接受协助.协助是指以任何方式传递提议,信息或直接

协助和包括由非参与者,以被超圈的赛跑或竞走运动员或用任何技术设备在比赛中提供的速

度分派协助.运动员在比赛场内拥有或使用录象机,盒式录音机,收音机,CD机,无线通讯机,

移动或类似装置.育关战判长应对化比赛中,在比赛区域内提供或接受协助的任何运动员

予以警告,并告诫他如重犯则取消其比赛资格.

公路赛跑,越野赛跑或竞走比赛,运动员在大会设置H勺饮料站以外的地方拿取饮料或接受任

何人提供的协助或饮食者,

拒绝接受兴奋剂检查,或兴奋剂检查成果证明其身体组织或体液中存在禁用物质者;

违反体育道德行为者.如发生下列状况,应取消其该次比赛所有后继项目的参赛资格:

经最终确认,某运动员将参与某项比赛而未起参赛,以致未能正式从该项目检录单中出名者.

运动员通过及格赛或分组赛已获得某项目后继赛次的参赛资格,又未能继续参与比赛者.

8,怎样看待被取消资格的运动员"勺成绩

答:被取消其资格此前,他在本届运动会上所发明的成绩仍然有效.

9,成绩相等怎样排列名次

答:径赛按成绩录取时,在任一赛次中,终点摄像主裁判应考虑有关运动员的1/1000秒内时

间时间.如仍相等,有关运动员均应进入下一赛次.如条件不容许,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

人选.

当手记时的决定成绩出现相等时,应根据判读H勺1/100秒成绩处理.

决赛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时,有关裁判长行权决定他们与否重赛,如无法重赛,名次并列.其

他名次成绩相等则并列.

10,什么状况下所创成绩才算破纪录

答:径赛项目,一种赛次中同一组赛次中同一组运动员一人或多人超原纪录,均可承认为破纪

录,其中最佳成绩视为新纪录.在其后的其他组或后继赛次U勺运动员的成绩应超过当时的新

纪录,方可承认为破纪录.

11,那种条件下所创成绩不承认具纪录

完全在运动场内,男女混合参与比赛中所创个人成绩;

接力赛跑中,第一棒运动员的成绩;

分道跑或部分分道跑的规定分道距离内,踏上或越过各自左侧分道线所创个人成绩;

径赛记时没有3名记时员所记取的成绩,运动员未完毕比赛全程距离,不得去其中一段较短

距离的成绩作为纪录;

有风速规定的项目,风速超过2米/秒,全能超过4米/秒所创的成绩.

12,破纪录由谁审核成绩

答:径赛各项目和全能II勺径赛项目,采用手记时所记取的成绩破纪录时,由总裁判或指定U勺委

托人(一般是径赛裁判长)验表.

审核成绩的有关裁判长必须对成绩,场地器材审查合格后签字.

13,申报纪录应符合哪%规定

答:(1)纪录必须是在正式比赛中的有屋顶的室内或原则田径场跑道上发明的.个人项凡参

赛人数至少为3人,接力项目至少有2队参赛.

(2)运动员完毕规定的全程距离,所发明口勺其中一段较短距离日勺纪录.如某运动员在800米比

赛中,前400米破纪录,他也跑完了800米,其所破400米纪录应予申报.

(3)跑或竞走的纪录,必须有3名正式记时员记取的成绩或经同意的全自动电子记时器(包括

•套录象系统)所记录H勺成绩.400米和400米如下各径赛项目,只承认上述后者记录的成绩.

(4)200米或200米以上任何距离,创纪录所用跑道的周长不得超过440码;并且必须是在此

周长的某一部分起跑.水池位于400米跑道以外的障碍赛跑不在此限.

(5)发明纪录所用的跑道,其外道半径不得超过50米.除非形成这曲段的两个半径中的大半

径所构成的弧,在180°的弯道中不超过.

(6)创竞走纪录所用的跑道必须是椭圆形的.其周长至少350米,最长为500米,且具有两个

60—120米的直段.

(7)创竞走纪录,在执行裁判工作中,并在申请新纪录表上签名11勺裁判员中,至少有2名国际

田联竞走组的组员.

(8)跨栏项目,运动员碰倒栏架,也不阻碍其所创纪录.

(9)有风速规定的项目,跑进方向上测得II勺平均风速不得超过2米/秒,全能不得超过4米/秒.

14,对某项成绩或执行问题提抗议何时向何人提出

答:应在该构成绩正式宣布后II勺30分钟内,向仲裁组提出,如无仲裁组,则向总裁判提出.

15,抗议采用什么形式

答:必须以书目形式,由代表该运动员的负责人签名,并须附上100美圆或等值货币的申诉费.

如该抗议未得承认,则申诉费不予退还.

二,检录组

16,检录裁判员编制,分工和职贲

答:(1)编制6-7A,基层比赛可合适减少.

(2)分工与职责

检录主裁判

赛前:

组织学习,分派任务,责任到人,制定工作细则,按总裁判安排同步进行实习,提交文具器材清

单.次条是径赛各组主裁判的相似职责,在此阐明,背面不再一一赘述.

在主裁判以上的会议上明确:检录时间,带队入场时间,检录单分数并送何处,何人,签收卡

片和登记表手续等事宜.

贯彻检录地点,并检查布置状况.

赛中:全面负责,重点指导广播点名事项.

赛后:组织总结,偿还文具器材.此条是径赛各组主裁判的相似职责,背面不再重述.

广播员1或2人

赛前:制定广播计划表,编制检录时间表,并张贴公布于众.

赛中:各项目检录前10分钟预告点名时间,带队入场时间前2-3分钟,再次广播“某项目某赛

次即将带队入场,尚未点名U勺运动员,请赶紧前去点名〃

赛后:记录,填写检录缺勤登记表

检录员4-5人

赛前:熟悉各项径赛起点;选择带队入场H勺近来路线.

赛中:准时召集运动员点名;检录运动员"勺号码,服装,钉院及背包等物品与否符合规定;将运

动员按预选路线带至起点

17,何时检录(点名)怎么检录

答:大,中型运动会,可参照下表计划时间进行点名.此计划时间应在领队会议上明确宣布.径

赛检录时间30分钟,结束时间15分钟,抵达赛场时间10分钟.全能每天第一项30分钟,结

束时间15分钟,抵达赛场时间10分钟.跨栏35分钟,结束时间25分钟,抵达赛场时间20分

钟.

检录员2人一组同步进行工作,即一名检录员叫号点名,另一人按所叫运动员分发号码布(或

小号码,道次号码,短裤侧面号码),检查服装,钉鞋及背包等物品与否符合规定,并请其按排

定的道次次序就座.

18,何时带队入场检录单交何处,何人

答:到规定检录结束时间召集运动员集合,检录员分列排头排尾,按预选附近来路线和规定的

时间将运动员带至起点或比赛场地.排头的检录员将检录单和运动员叫1号助剪发令员,并

向其阐明缺勤状况.排尾的检录员将检录单分别送至终点记录员,风速测量员,终点主裁判,

电动记时与手记时主裁判.检查主裁判.

接力项H检录时应增长检录员,并分棒次带至起点或接力区,检录单交接力区U勺检查员.

一种项目如有4组以上的运动员,可分批带人,以便起点和接力区进行控制.

三,赛后控制中心

19,赛后控制中心对运动员哪幽方面进行控制

答:(1)对运动员的衣物等进行控制.

(2)凡径赛项目运动员抵达终点后,控制他们不在跑道上停留时间太长,请尽快进入赛后控制

中心.

(3)对径赛决赛项目获前3(8)名的运动员进行控制.由协调裁判员将他们领往发奖运动员休

息室,交发奖组管理.

(4)田赛各项目比赛结束,由该项记录员将运动员带至赛后控制中心,处理措施同径赛.

(5)协调裁判员对须接受兴奋剂检查的运动员进行控制,让其在告知单上签名后,交兴奋剂检

查站人员管理.

(6)协调裁判员根据新闻采访中心规定,安排运动员接受快讯采访.

四,宣布组

答:(1)每单元比赛开始前的合适时机,宣布该单元比赛的项目,组别,时间和比赛场地.

(2)大型运动会每组比赛前,接到径赛裁判长的指令后(中小型运动会,可由终点主裁判授意),

立即按动门铃(音乐声),随即他介该组运动员的道次,号码,姓名,单位(基层运动会除决赛

外),其他赛次可只作组别赛次和组次简介即可.

(3)收到成绩后,及时查对:适时宣布,并记录宣布成绩的时间,以便抗议查证之用.

(4)适时宣布获得后继赛次运动员的号码,姓名,单位.

20.何时宣布怎样宣布

(5)收到决赛项目成绩后,宣布前8(6)名运动员的号码,姓名,单位和成绩.

(6)宣布发奖典礼及获得金,银,铜牌运动员的号码,姓名,单位和成绩.

(7)适时宣布破纪录运动员U勺号码,姓名,单位,成绩,并向运动员和教练员表达祝贺.

(8)插空宣读贺词,题词,优秀运动员(队)简介,赛场状况,大会告知等.

(9)适时播放音乐,调整赛场气氛.

多种运动会赛场上,运动员起跑时间,牢记不要播音,以使运动员全神贯注听清起跑信号.

五,发令组

21,发令组裁判编制,分工与职责

答:⑴编制4-8人

(2)分工与职责

发令协调员1人

赛前:负责组织全组的学习,实习,分工等工作,并负责同其他裁判组进行联络.对径赛裁判长

负责.

赛中:监督发令组每位组员履行职责的状况;告知发令员开始发令程序;保留所有产生在发令

过程中的文献等.

发令员1-2人

赛前: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器材等.

赛中:主持发令,鉴定运动员起跑与否犯规;警告或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召回发令员1-2人

协助发令员工作.

赛前:与助剪发令员按提交"勺清单领取器材.

赛中:在发令员鸣枪时,如发现运动员起跑犯规或者起跑不公允时,立即鸣放多枪将运动员召

回重新起跑.

召回鸣枪应坚决,及时,在运动员起跑的第一二步就能听到召回枪声,否则难以召回.

助剪发令员1-3人

赛前:与召回发令员领取瑞材.

赛中:(1)接受检录员带至起点的运动员和检录单,并立即查对组别,项目,赛次,道次,号码.

(2)组织运动员上道(排在各自道次或位置起跑后3米处等待发令).

(3)发令员发出〃各就位〃时,检查运动员(如设2-3名助剪发令员,1人查看1-4道,另1人查

看5-8道)有无违例,如发现不符合规定,令其改正.检杳完毕,示意发令员可以继续发令.

(4)接力赛跑发,收接力棒MX400米接力,组织和检查第二棒运动员的起跑位置和第三,第四

棒运动员的接棒次序(以各队前一棒运动员抵达200米起点的)先后为准).

(5)起跑犯规或者起跑不容许须重新起跑时,组织运动员在各自起跑后3米处等待发令.

(6)当运动员起跑犯规时,放置和出示黄卡,红卡.

(7)记录,记录起跑犯规状况.

22.发令员(台)应站(放)什么位置

答:应符合三点规定:(1)有助于自身全面观测.(2)有助于终点,计时和风速测量裁判员观

测.(3)梯形起跑时,如无扩音设备,发令员的位置应与各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110米

栏如下距离H勺比赛中,发令员应站在起跑线前侧或起跑线的延长线I:.

23.发令员何时与终点联络何时举枪鸣枪

答:当听到宣布员按响门铃音乐声后,即可组织运动员上道,宣布员简介运动员完毕发〃各就

位”口令.助剪发令员检查完毕,示意可以继续发令时,即可举枪.发令员确认运动员处在稳定

状态,起跑姿态对的之后进行鸣枪.

24,起跑发令用几种口令

答:400米及400米如下(包括4X400米接力,4X200米接力和4X100米接力)的各项径赛,

发令员口令:〃各就位”,〃预备〃和鸣枪.400米以上的各项赛跑,发令员口令〃各就位〃鸣枪(在

所有运动员稳定期鸣枪或启动经同意H勺发令器材).

25,哪些径赛项FI必须使用起跑器和蹲距式起跑

答:400米及400米如下(包括4X100米,4X200米接力和4X400米接力第一棒)各项径赛

运动员必须使用起跑器和蹲距式起跑.〃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必须完全在自己的分道内和

起跑线后做好准备姿势.双手和一膝必须与地面接触,双脚必须接触起跑器.〃预备”II令后,

运动员应立即抬高重心作出最终日勺起跑姿势,双手仍须与地面接触,双脚不得离开起跑器.

26,起跑触犯哪些规定应予提醒

答:(1)安装的I起跑器及起跑线或超越各自的分道线.

(2)400米及400米如下各径赛项目,不使用起跑器和蹲距式起跑者.

(3)〃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后,运动员的手或脚,接力棒触及起跑线前地面;弯道起跑时触及

或超越其右侧分道线者.

(4)蹲距式起跑时双手和一膝不与地面接触,双脚不与起跑器接触;站立式起跑双脚不与地面

接触者或单手,双手触地者.

27.遇什么状况应重新起跑

答:“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后,外界干扰而无法继续发令;发令抢不响(俗称哑炮)或枪声太小

(俗称臭炮)导致起跑不公允时,应重新起跑.

28,运动员起跑犯规怎样史理

答:必须予以警告.当1人或多人起跑犯规时,其他运动员轻易跟随,严格地说,跟随者也属起

跑犯规,发令压只警告他认为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1名或多名运动员.如一次起跑有多名

运动员犯规时,发令员应一种一种地警告.

29,起跑犯规几次取消其比赛资格

答:第一次犯规的运动员应予以警告,之后的每次起跑犯规口勺运动员均应被取消该项目的比

赛资格.全能项目的径赛二次起跑犯规取消.

3().起跑器有限定吗

答:有.它必须符合:(1)构造结实,不会给运动员以不公正的利益;

(2)起跑时可用钉子固定在跑道上,其牢固程度,运动员启动时不致移动;

(3)抵脚板应固定在框架上,但不阻碍运动员蹬离.抵脚板应倾斜,板面可以平面,也可稍弯曲

或呈凹面.板面可带槽穴或覆盖适于使用鞋钉H勺物质

六,终点组

31.终点组裁判员编制,分工与职责

答:(1)编制9-10人(6条分道7-8人)

(2)分工与职责

终点主裁判1-2人

赛前:与宣布,发令协调员:检录,赛后控制中心,记时,检宣主裁判约定联络措施.

赛中:1人分管旗示,负责

(D如无音响(门铃)指挥,任发令员要旗前,先分别与宣布,记时,检查主裁判联络,以手势问

询与否就绪.当发令员上发令台要旗时,与其对旗(两人的旗子由侧平举至前上举).如用门铃

音乐声控制,由径赛裁判长操控.

(2)鉴定不分道跑比赛运助员抵达终点的名次.

另1名终点主裁判,分管排列每组径赛运动员抵达终点的名次,并填写终点名次汇报表交终

点记录员.

终点裁判员8人(6条分道6人)

赛中:(1)观测鉴定运动员抵达终点II勺名次或号码

(2)翻牌报圈,记总圈和脱航

32,终点裁判员(台)应坐(放)何处

答: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项目,按1-8道口勺次序自下而上坐在离终点线至少5米,并与终点线

爱同一直线口勺终点台上.如坐在看台上,则在记时员的背面或侧面.不分道跑项目则分区就位,

翻牌报圈者站(坐)跑道内侧终点线延长线上约1米处,记总圈小组斜对运动员跑来口勺方向,

坐在跑道内侧,终点线后约10米距内突沿1米处,记脱圈小组坐在终点台上全面观测.

33,怎样鉴定分道跑的名次

答:有两中措施,即按道次和按名次分工.

(D按道次分工:即固定道次判名次.1-8道的裁判员鉴定与其道次相似的名次.鉴定措施,主

看1个名次,往上或往下靠看1个与自己主看名次相近名次的所在道次.如主看第一名的1

号裁判鉴定第一名为4道:兼看时第二名为6道.类推.两名主裁判分别看1-8名和3-6名.

(2)按名次分_L:每名终点战判员主看1个名次,兼看1个与主看名次相近的名次.如1名裁

判员主看第一名,第2号裁判员主可那第二名兼看第一名,3号裁判主看第三名兼看第二名,

其他类推.7号裁判主看第七名兼看第八名,8号裁判主看第三,四名.1名终点主裁判看所有

名次,另1名看3-6名.

34,怎样鉴定部分分道跑的名次

答:与分道跑同样,可按道次和名次分工.

(1)按道次分工:即1-8道的裁判员,各自主看基本道次的运动员抵达终点的名次.采用此法,

出发前就应看准该道运动员的特性,起跑后盯住该道运动员跑进中相对位置的变化,到他抵

达终点为止.

(2)按名次分工:1-8道的裁判员,主看运动员抵达终点时其道次次序相似的名次.如1号裁

判主看第一名,2号裁判主看第二名,其他类推.采用此法,应看准所判名次运动员的号码.

35,用什么措施鉴定不分道跑的名次

答:采用〃人盯人“,一包究竟的措施鉴定名次.

36,不分道跑比赛怎样翻牌报圈

答:⑴翻牌报圈设2人为好.报圈牌设在跑道内终点线后或其延长线上约1米处.1人盯领

先运动员并翻牌报圈,另1人也盯领先运动员,并监视翻碑与否有误.

(2)起跑前将报圈牌上数字按大小次序排列,大数在上,小数在下.如10000米比赛数字从

25fo.

(3)领先运动员每次进入终点直道时,应变化显示圈数(即翻,挂牌显示剩余圈数).合适时机

应向已脱圈或将脱圈的运动员单独报圈.

(4)参赛的每名运动员还剩最终一圈时,一般以铃声为信号.

37,不分道跑怎样记总圈

答:记总圈就与报圈和记脱圈同步进行.

记总圈一般设3人,1人唱号,1人记录,1人监记(看记录号码与所唱号码与否一致).

工作位置:三人并排斜对运动员跑来方向,坐在终点线后跑道内侧5-10米距内突沿约1米处.

唱号者坐左,记录坐中,监记者坐右.

工作措施:运动员起跑后,立即清点人数,并记录在总记圈表右上角.每圈领先运动员跑至距

终点20-30米处,唱号者按运动员跑进中的次序唱号,记录精确迅速将其所唱号码记录在总

记圈表的响应格内,监记者即听又看记录号码与所唱号码与否一致.

前几圈运动员密集无法报号时,可在表的对应圈次的格内记上所有通过.

比赛如运动员脱圈或退场时,应将其号码记录在脱圈或退场对应圈数格内.

记脱圈2人,坐在终点台最上面,1人盯领先运动员,1人记录.当领先运动员超越最终“勺运动

员时,将被超者的号码告诉记录者,记录员则将此号码记在脱圈表格对应圈数格内.

38,终点记录员有何任务

答:重要任务有:

(1)检查每组比赛的名次与成绩与否相符,如有交叉,在径赛裁判长指导下合适调整.直接将

名次和成绩填入检录单内.

(2)如有犯规,将处理后的检查员汇报表贴在该运动员卡片后.

(3)破纪录时,将该组风速抄录在表右I••角.填写完毕,检查无误,请惊裁判长审核签名后交服

务员送编排组.

七,记时组

39,记时组裁判员编制,分工与职责

答:(D编制每条分道设1名记时员,加主裁判和2名专记第一名的记时员,共设12人.若

每条道设3名记时员,编制为26人.

(2)分工与职责

记时主裁判2人

赛前:与发令员,编制记录公告和终点主裁判约定联络事项;签收,查对卡片.

赛中:1人主管每组比赛前分发卡片,提醒举枪和图表;另1人主管每组比赛后收卡片,查对

成绩,破纪录时请事先约定的负责人验表.

赛后:记录记时存查表.

记时员10人或24人,职责是精确迅速记取每组运动员的成绩,填写卡片和记时存查表.

40,记时台设在何处

答:设在终点线延长线上,距跑道外突沿至少5米处.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比赛,记时员按1-

8道次次序由下至上就坐.如坐看台上,应在终点组前或侧面.每道3名记时员,1表(小组长)

坐左,2表(记录员)坐中,3表(记存杳表)坐右.不分道跑比赛,按1表至24表次序坐在终点

线后第八分道内H勺长条凳上,以便运动员脱圈后单独报圈.

41,记时有几种措施

答:有手记时和全自动电子记时两中措施.在我国举行日勺国际比赛和国内a\b\c三类比赛,这

两种措施应同步采用.中小型比赛可用手记时措施.

42,开,停,回走以何为准

答:开表应从发令抢发出的烟或闪光开始.停表则从运动员身体躯干(不包括头,颈,臂,手,脚)

的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平面的瞬间为准.回表以赛场展示主管或宣布员按响门铃为

准,基层运动会由记时主裁判统一指挥回表.

43,怎样换算所记取的成绩

答:(1)手记时成绩:凡在跑道上举行的各项手记时成绩,都要换算成1/10秒.部分或所有在

场外举行的各项手记时成绩,应换算成整秒,如马拉松2:12:40.07,应换算成2:12:41秒.用

人工操作的数字式电子表:其小数点背面的数不是零时,应进位成较差的1/10,如11.03应

记录为11.1.

(2)全自动电子记时成绩,狡片上必须均匀地标识出1/100秒的累进时标,时间应判读到较差

I向1/100秒.

44,怎样选择决定成绩

答:选择决定(正式)成绩时:3只正式表中,两只表所记成绩相似而第三只表不相似时,应以

这两只表所记成绩为准,例如,3只表所记成绩为11.19,11.11,11.23,决定成绩为11.2.三

只表所记成绩各不相似,以中间成绩为准,例如,11.09,11.11,11.23,决定成绩记录为U.2;

如有两只表,所记成绩又各不相似时,应以较差的时间为决定成绩,例如,11.01,11.23,应为

11.3.

基层比赛,如有1或2个赛次时,为减少重赛或多次成绩用等,手记时成绩可不进位,仍用

1/100秒来录取,但在规程中应明文规定.

45,采用什么措施记取分道跑口勺成绩

答:用固定道次的记时措施,即1-8道日勺记时员,分别记取其对应道次运动员的成绩.如运动

员串道,按本道记时员记前者,背面名次由里向外的原则记取成绩,如1,2道的运动员均串入

3道,3道记时员记3道中第一名,1道记时员记3道中第二名,2道记时员记3道中第三名;

又如2,4道的运动员均串入3道,记时原则与前者相似,仍为3道记时员记3道中第一名,2

道记时员记3道中第二名:4道记时员记2道中第三名.

如遇中道时,育关道次的记时员应在卡片对应赛次备注栏中注明.

46,采用什么措施记取部分分道跑的成绩

答:部分分道跑的记时措施有两种

(1)按固定道次记时,措施同45题.采用此法,记时员应看准本道运动员的特性及其跑进中相

对位置的变化,以防错漏.

(2)按固定名次记时:措施是1-8道U勺记时员记取与本道次号相似名次运动员U勺成绩.采用此

法,必须看准所记名次运匆员的号码或小号码,道次号码.

47,为何不分道跑多采用〃人盯人〃记取成绩

答:不分道跑比赛,每组人多,脱圈机会多,“人盯人〃措施记取成绩最保险.

详细工作措施如下:终点裁判员和记时员同意调用.设终点组和记时组,前者包干翻牌报圈,

记总圈和就脱圈(措施请阅36,37题),后者负责〃人盯人'记取成绩.两组同步进行.

“人盯人”即每个记时员包干1名运动员的已跑圈数,剩余圈数,每圈成绩,脱圈后单读报圈及

其到终点的名次和成绩.出发后按卡片上的号码或小号倘寻找该运动员,并抓住其特性和跑

进中相对位置口勺变化,直到他抵达终点为止.如他被超(脱圈)圈时应单独为他报圈(站在其右

前方叫Xx号尚有xx圈:).当其退场时,应在记时记圈表对应圈次中注明中退,以便查iE当

该运动员还剩最终约30米处,负责该运动员的记时员应提醒主管旗示的终点主裁判”xX号

到〃.

48,怎样记取每1000米的成绩

答:3000米及3000米以上各径赛项目和3000米障碍赛均应记取每1000米的成绩.

在400米跑道上举行300C米及3000米以上各径赛项目的比赛,每1000米都应跑2圈半.记

取3000米和5000米的第1,3……个1000米成绩应在终点处,第2,4……个1000米成绩应

在200米起点处.10000米比赛记取每1000米成绩的地点与3000米恰好相反.因此,起跑前

应在200米起点处插面标志旗,以便较精确地记取成绩.

49,哪些成绩应有三名记时员记取

答:凡每组第一名的成绩;全能径赛项目每名运动员II勺成绩和破纪录成绩,均应有3名记时员

记取.

50,全自动记时失灵,怎样出据成绩

答:当某项某赛次中的一组或几组,因故无全自动记时成绩时,可采用如下两种措施出据成绩:

(D将上诉一组或几组的手记时成绩作为正式成绩公布,其他各组仍以全自动记时成绩公布.

(2)将该赛次各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