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1.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2.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小说时说:“藉小说以醒世诱俗,明善恶有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则凡中国旧日小说,亦莫不托与此。”该学者的这一言论旨在强调中国古代小说的()

A.教化功能B.世俗化的特征C.文学价值D.封建迷信特点(★★★)3.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实际上反映出当时社会

A.对外交流日益频繁B.农业生产发展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D.学校教育发达(★★)4.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有西方学者认为“因为傲慢的清政府不肯在相互平等基础上与英国建立贸易关系,拒绝平等交往,故只有让英国来承担终结中国排外政策之使命。”该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指出了清朝士大夫阶层的傲慢与无知C.抹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D.旨在说中英不平等贸易责任方在英国(★★★)5.《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中规定:“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美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关税自主权C.口岸传教权D.独立立法权(★★★)6.鸦片战争后,魏源将西方的强大归于兵工,主张师夷兵工以筹海;徐继畬则更深入探究西方兵工赖以产生的制度基础,提出师法泰西文明以自强。由此可知()

A.二者代表新兴阶级利益B.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嬗变C.华夷观念得到根本转变D.中体西用思想理念付诸实践(★★★)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人间天国里,天堂毕竟只能是一种影子。太平天国曾试图按自己的面貌和要求来改造世界……但现实使他们重重地碰了壁。”“重重地碰了壁”根源于()

A.阶级斗争的残酷性B.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天京变乱事件的影响(★★★)8.1896年,英法达成协议,云南、四川的一切权利两国共享;1898年,英德达成协议,规定天津到山东南部的铁路由德国修建,山东南部到镇江对岸的铁路由英国修建。这表明()

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清廷丧失对地方的管控权(★★★)9.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史纲》序言中指出中国“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遂特意以“中国史”命名本书,以助爱国思想之发达。这缘于()

A.变法失败的刺激B.革命思潮风起云涌C.民族危机的加深D.传统史学渐趋没落(★★★)10.下图是20世纪初刊登于《申报》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

A.预备立宪实为加强君主集权B.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C.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近代化D.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11.“民国的景象,还是在分裂之中,到处都有战事”。从1912年到1922年的短短10年间,就发生过179次兵变,仅1922年一年就多达45次。这突出反映了,该时期()

A.政治纷争,军阀混战B.土地抛荒,农民破产C.内忧外患,危机加重D.工厂倒闭,经济萧条(★★★)12.如表为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发展情况表(部分)。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工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年份纺锭(枚)布机(台)1913年48419219861914年54478023101919年6587483839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工业C.资产阶级掀起发展实业热潮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3.李喜所、李来容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这一抗争()

A.铲除了日本在山东的势力B.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与压迫C.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D.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14.在中共的帮助下,国民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得到了急速发展,到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的时候,就成立了12个省党部和4个特别市党部。国民党的北方组织和海外组织基本上是由共产党人着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这些做法()

A.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B.适应了团结抗战的需要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15.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亲手种,今日归还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这首民谣反映出()

A.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B.土地革命政策深得人心C.游击斗争策略机动灵活D.国民大革命的成果突出(★★★)16.毛泽东说:“长征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这说明红军长征()

A.彻底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有利于蓄积中国革命力量D.标志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对自己的“近代”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落后”“屈辱”“挨打”等受损者心态占据了主线.但我们翻检近代,不乏有精彩、荣耀和辉煌。在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中,应适时地反省中国人的“近代记忆”,“重写近代史”。如《近代记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求富与求强: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根据材料,阐释一则晚清时期中国的“近代记忆”,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不得照抄材料中的书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中国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大清王朝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摆脱困境,适应剧变的新形势,必须探索新出路,以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举办洋务就是“处奇局建奇业”的必经之路。于是,他们打着“求强”“求富”的旗号,引进西方资金、技术和人才,编练新式海陆军,举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等,开展了洋务运动。----摘编自刘义程《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之路》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更加深重。在此形势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呼吁变法,图强御侮。1898年1月,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并提出了变法的具体主张。在康有为等人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下令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摘编自王令金《清末新政与维新变法历史关联考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对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亲自参与并领导了这场伟大斗争。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第六号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摘编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群众中去。经过共产党人深入细致的工作,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把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组织、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改变了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孤立于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之外的局面。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