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回顾红星,激越导入在红星照耀中国当中,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被誉为“红军之父”,他的名字叫做朱德。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就是当时朱德写给母亲的祭文。二、家庭环境里的母亲形象在延安追悼会上,党中央与领导们为这位母亲题写挽联,致以极高的评价:(齐读)中共中央是这样评价她的:“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是这样评价她的,“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为党领导人母亲举行这样规模的追悼会,在延安是少见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朱德的母亲为什么能得此殊荣呢?我们先聚焦第4段到第7段,看看这位家庭中的母亲。1.依据语段中的关键词,说说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预设:母亲具有勤劳能干、任劳任怨、性格和蔼、善良体贴等的性格。2.那么作者是怎样书写出母亲的这些特征的呢?⑴第四段中有这样的句子,作者是这样描写母亲的(屏幕显示)示例:④“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结构上:先用“议论句”总括了“母亲是个好劳动”,再用具体事例叙述母亲是如何勤劳的。(叙议结合)从劳动时间长的角度来表现母亲的勤劳。“从我能记忆时起”说明母亲一贯勤劳,扣住了“一生”。“天不亮就起床”说明劳动时间特别长。“总是”告诉我们设没有例外,说明母亲的勤劳是常态。(朗读指导)煮饭的量是“全家二十多口人”的,时间是“轮到就煮一年”并罗列出11个事件写出母亲一天内的工作安排,突出工作量之大。这句话里用了两个‘还’。‘还要’不但写出这些活是母亲的责任,体现母亲的勤劳,手脚勤快,更体现作者对母亲的心疼。‘还能”所连接的“挑水挑粪”通常是男人的事。可见即便母亲的活计已经安排得满满的,她也主动多承担家中更重的活。母亲真的是又勤快又能干又明理。(朗读指导)【提示】“怎样表现”强调的是作者表现母亲“勤劳一生”的方法,比如用母亲做的具体的事表现;用议论性的句子表现;用他人的评价侧面体现;从劳动强度、时间长度等等表现......要抓住具体事件中的关键词语来分析。3.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方法继续研读剩下的段落,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赏析)⑦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先用“议论句”总括这一段的中心。(叙议结合)“每天天还没亮”突出母亲一生勤劳,一贯如此,没有例外。“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说明母亲在这个家庭中是最勤劳的。“第一”“接着”和第二个“接着”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说明“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表现出了勤劳家庭的忙碌氛围和一定的组织纪律。小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朱德的文字质朴直白,几乎没有运用夸张、双关等具有技巧的修辞手法,只是通过具体事例,平白朴实的语言让我们看见一个在家庭中不辍劳作的母亲形象。(屏幕显示)她是一位勤劳聪慧、任劳任怨、通达明理、宽厚仁慈的母亲。三、社会背景下的母亲形象这样的母亲是值得我们敬佩敬爱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品质的母亲。党为锺太夫人举行公祭仪式的原因还会是什么呢?让我们铺开社会历史大图景,将目光聚焦在文章第12段上。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1.这里记录了母亲哪些事件?⑴寻找有事件的标志词,明确:“大革命失败”“抗战以后”“去年”⑵分析社会背景(屏幕显示)“大革命”:1924年到1927年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抗战”:1937年7月~1938年10月,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的阶段。“去年”:即1943年。从1943年起,日军在中国军民持久抗战特别是敌后战场人民战争的有力打击下,受到很大消耗和削弱,战斗力下降。在此期间,1943年夏季,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2.在这历史背景之下,再读母亲的形象,看看母亲是怎么做的。明确:①大革命失败后:母亲独立支撑家庭生活。这是刚毅坚强的母亲。②抗战后:支持儿子革命。母亲理解儿子理解党的革命事业。她的同情达理在小家,那是宽厚,在社会大背景下,那是识大体明大局。这是识大体明大局的母亲。③去年来信:牵挂儿子。这是深爱儿子的母亲。预设:1943年的母亲已经85岁了。她唯一的私心”无非就见儿子一面,“聊叙别后情景“。然而即便是这样小小的愿望,母亲也不曾向儿子开一次口,她只是将想念放在心中,放在与家人们的闲话家常中。母亲的隐忍沉默独立支持,不是因为她不爱儿子,相反,正是她深深爱着儿子,才会竭力去理解儿子做的事情,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对儿子所求仅此而已。因为,“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通过作者的评价,更表现了母亲的深明大义和对革命事业的支持。整段文字都是围绕这句议论句展开的。3.小结通过了解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我们才真正从这样质朴直白淡而有味的语言中,体会到一位“用毕生最无私、最刻骨铭心的爱,浇灌着儿女岁月,而枯竭自己生命”的母亲形象。(屏幕显示)她是用毕生最无私、最刻骨铭心的爱,浇灌着儿女岁月,而枯竭自己生命的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朱德母亲》林建公四、儿子对母亲的情感1.对于这样的母亲,朱德是敬和爱的。在文末,作者用最真挚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感谢之情。(齐读,你有何发现?)(屏幕显示)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预设:文章第14段和第15段里朱德连用了两个“感谢”,表明她对我的影响之深和我对她的感激之情。母亲交给朱德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教给了朱德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他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这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普通的劳动女性,这个长期生活在偏远山村的农家妇女,用她最深情的母爱和最朴素的方式,把内心情感倾注到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成长上。她把伟大的人格:忍耐、宽厚、善良、勤劳,溶入了他的血肉之躯,从而影响了他的一生。2母亲离世的消息来的甚是突然。1944年2月15日,劳累了一生的朱德母亲钟太夫人仙逝,享年86岁。由于战争期间邮路受阻,这个噩耗传到延安已是阳春三月了。纵横疆场一生的朱德总司令在念完报丧的家书后,一个人坐在炕边热泪横流。对于这样的母亲,朱德又是愧和憾的——(齐读,朗读指导,哪个字该重读?为什么?)(屏幕显示)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预设:一个“竟”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对于自己没有实现母亲小小心愿,朱德内心是万分愧疚,这种愧疚在母亲去世后变得沉重而悲痛。“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普天下为人子女永远的痛和憾。这与“永不能再见”“无法补救”相互呼应。3.自1919年一直到1944年母亲去世,期间整整25年。朱德都不曾见过母亲。从文中找到这些年朱德所做的事。(屏幕显示)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小结:从1908年到1943年,朱德办小学、参加新军和同盟军;参加了辛亥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参加长征……离开母亲的这么多年,朱德一直奔走在中国民族解放事业中,这是真正的“献身’,他将自己献身于中国民族解放事业。4.朱德因为自己没有报答母亲的希望而愧疚苦痛,请同学们结合母亲的期望以及文章第16段,联系《解放日报》在1946年发表的中共中央祝贺朱德60寿辰的祝词。想想朱德有没有报答母亲的希望?(屏幕显示)【材料一】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材料二】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材料三】“你对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无限忠诚,你的不怕艰难危险,不求个人名利的牺牲精神,你的联系群众、信任群众、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群众观点,正在鼓舞着全党全军为独立和平民主而奋斗到底”1946年1月27日,《解放日报》发表中共中央祝贺朱德60寿辰的祝词预设:“子欲养而亲不待”,逝者已去,何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远传压力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主题六 任务一 初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奶牛胚胎移植技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江苏省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Unit 6 How do you feel?Part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毛白杨小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障子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过墙手摇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在线UPS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喷浆机扇形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洋车夫课件教学课件
- 车间锯木材承包合同协议书
- 公司与个人的技术服务合同书范本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八章 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与分析
-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课件
-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 《管理学基础(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国有企业“三定”工作方案-国有企业三定方案
- 清华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数学试题(解析)
- 建筑业投标师聘用合同
- 中国非遗文化傩戏详细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