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南_第1页
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南_第2页
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南_第3页
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南_第4页
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南TOC\o"1-2"\h\u16411第一章概述 3261021.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意义 3112981.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发展现状 454641.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目标 415795第二章建设规划与设计 548952.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5307412.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设计要求 5264832.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规模与布局 553232.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功能分区 622497第三章投资与管理体制 6135563.1投资渠道与政策 6214193.1.1投资 668863.1.2社会资本投资 6193283.1.3国际合作 755033.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体制 761573.2.1统一领导 7212343.2.2分级管理 7281693.2.3社会参与 7161633.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运营机制 750303.3.1服务导向 7291413.3.2市场化运作 7272823.3.3政策支持 749063.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监管体系 7150803.4.1监管 744263.4.2社会监督 8201633.4.3第三方评估 86192第四章建设项目审批与监管 8110884.1建设项目申报与审批流程 812594.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监管 8234454.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质量监督 961024.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验收与评估 98774第五章建设资金管理 914225.1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 9213385.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监管 10175945.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审计 10233655.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绩效评价 109941第六章设施维护与管理 11268786.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维护保养 11319106.1.1建立完善的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1164596.1.2加强设施维护保养队伍建设 11192016.1.3定期检查与维修 11134526.1.4制定设施维护保养预算 11314956.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安全管理 11243716.2.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1123116.2.2安全教育培训 11207236.2.3安全设施配置 1140016.2.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1272176.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环境保护 12145666.3.1环保设施配置 1218036.3.2环保意识培养 12116506.3.3环保政策宣传 12200616.3.4环保措施实施 1267116.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突发事件应对 12107076.4.1制定应急预案 12261646.4.2应急队伍培训 12249326.4.3应急物资储备 12186946.4.4应急演练 122045第七章人员培训与管理 1395277.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人员培训 13194847.1.1培训目的与意义 13299207.1.2培训内容与方式 1358047.1.3培训周期与评估 13163027.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工作人员素质要求 13126477.2.1基本素质 1336297.2.2业务能力 13147167.2.3持续学习 13113537.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志愿者服务管理 1321377.3.1志愿者选拔与培训 13240017.3.2志愿者服务内容 14193957.3.3志愿者服务管理 14306597.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人员激励机制 1439977.4.1物质激励 14150217.4.2精神激励 14202467.4.3晋升激励 1418621第八章公共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 1441168.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 14210838.1.1明确活动目标与主题 14253598.1.2制定活动方案 1423148.1.3加强组织协调 14129928.1.4拓展活动参与渠道 15140428.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安全保障 15272148.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516288.2.2加强活动现场管理 15281298.2.3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15101028.2.4做好应急预案 151908.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场地与设施保障 1580648.3.1建设标准化体育场地 15198058.3.2配置完善体育设施 15183168.3.3加强体育设施维护 15100098.3.4提高体育场地利用率 15209498.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宣传与推广 1567578.4.1制定宣传策略 16142368.4.2利用多种宣传渠道 16183518.4.3开展体育活动讲座 16151068.4.4建立体育活动品牌 169814第九章社会力量参与与管理 16175689.1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16308199.1.1背景与意义 16253209.1.2参与主体 16155819.1.3参与方式 1686049.2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 1676709.2.1管理主体 16250469.2.2管理内容 173519.2.3管理方式 17244399.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社会合作模式 17216409.3.1主导、社会参与模式 17140769.3.2企业主导、社会支持模式 17152569.3.3社会组织主导、支持模式 1758979.4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监管 17167319.4.1监管主体 17253799.4.2监管内容 17224029.4.3监管方式 1831093第十章评估与改进 181276310.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18706710.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评估方法 18728810.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评估结果应用 181503310.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18第一章概述1.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意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是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农民体育需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加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有利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2)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组织化、规范化发展,提高农村体育活动的普及率和竞技水平。(3)提高农民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有助于提高农民的体质健康水平,预防疾病。(4)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有助于加强农村社会团结,增强农民之间的联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发展现状我国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2)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规模逐年扩大,部分地区已实现了体育设施的全覆盖。(3)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渐提升,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体育服务。(4)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了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农民的体育生活。1.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目标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主要目标如下:(1)完善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体系。通过加大投入,优化布局,提高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2)提高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通过培训专业人才、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高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3)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组织化、规范化发展。(4)提高农民体质健康水平。充分利用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的体质健康水平。(5)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团结,增强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二章建设规划与设计2.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规划原则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满足需求。规划应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注重提升体育设施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使之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体育设施的种类、规模和布局,保证设施分布均衡、便于使用。(3)可持续发展,兼顾长远。规划应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需求,保证体育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注重环保,绿色建设。规划应遵循绿色环保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体育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2.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设计要求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1)安全可靠,功能完善。设计应保证体育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农村居民的使用需求,同时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和教育性。(2)经济实用,美观大方。设计应注重经济实用性,降低成本,同时兼顾美观大方,提升体育设施的整体形象。(3)灵活多变,易于维护。设计应考虑设施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适应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4)智能化,信息化。设计应充分考虑信息化发展趋势,引入智能化技术,提升体育设施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2.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规模与布局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与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人口规模确定建设规模。按照农村居民的人口规模,合理确定体育设施的建设规模,保证设施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2)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3)考虑交通便利性。设施布局应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出行习惯,保证体育设施易于到达,方便农村居民使用。(4)兼顾环境景观。在布局过程中,应注重体育设施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2.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功能分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体育活动区。包括各类体育场地、健身器材等,满足农村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2)休闲娱乐区。设置休闲座椅、绿化景观等,为农村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3)儿童游乐区。针对儿童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游乐设施,满足农村儿童的运动需求。(4)管理服务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为体育设施的管理和提供服务。第三章投资与管理体制3.1投资渠道与政策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下为投资渠道与政策的具体内容:3.1.1投资投资是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来源。应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还需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3.1.2社会资本投资社会资本投资是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的有益补充。应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同时应制定优惠政策,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3.1.3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水平。3.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原则:3.2.1统一领导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应实行统一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3.2.2分级管理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应实施分级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组织的作用,保证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顺利进行。3.2.3社会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应鼓励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作用。3.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运营机制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运营机制包括以下方面:3.3.1服务导向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运营应以满足农民体育需求为导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服务。3.3.2市场化运作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运营应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设施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3.3.3政策支持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运营应得到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以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营。3.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监管体系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监管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3.4.1监管应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营进行全过程监管,保证设施的安全、合规和有效运行。3.4.2社会监督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监管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3.4.3第三方评估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监管应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营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依据。第四章建设项目审批与监管4.1建设项目申报与审批流程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审批流程是保证项目合理性和规范性的关键环节。项目申报单位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详细的项目建议书,明确项目目标、规模、投资估算等内容。建议书编制完成后,应提交至当地或相关部门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初步审查的项目,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市场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并提供相关支持性文件。报告编制完成后,再次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部门在收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评审合格后,项目申报单位可依据评审意见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4.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监管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管工作,旨在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项目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进度监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2)项目质量监管: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项目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项目资金监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管理,保证资金合理、合规使用。(4)项目变更监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情况进行审批,保证变更符合项目实际需求。4.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质量监督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质量监督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质量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保证设计合理、科学,符合国家标准。(2)施工阶段: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验收阶段:对项目进行验收,保证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4)运行维护阶段: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验收与评估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验收与评估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验收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验收,保证项目符合国家标准。(2)验收内容:对项目的设计、施工、质量、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3)验收结果:根据验收结果,对项目进行评价,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提供参考。(4)后续改进:根据验收评估意见,对项目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项目运行效果。第五章建设资金管理5.1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资金筹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多元化方式筹集资金。主要包括投入、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途径。资金筹集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资金使用方面,要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体要求如下:(1)明确资金使用范围,保证资金用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的实际需要。(2)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3)实施项目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监管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的监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监管主体,明确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监管职责。(2)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资金监管长效机制。(3)加强监管力度,保证资金安全、合规使用。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报。(2)开展资金使用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3)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5.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审计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的审计,旨在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审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性,审计机构应独立于资金筹集和使用单位。(2)客观性,审计结果应真实、客观反映资金使用情况。(3)权威性,审计结果应对资金使用单位产生约束力。具体要求如下:(1)明确审计内容,包括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等方面。(2)规范审计程序,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3)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对审计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5.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的绩效评价,是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全面评估。绩效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评价内容应涵盖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等方面。(2)客观性,评价结果应真实、客观反映资金使用效益。(3)导向性,评价结果应对资金使用单位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具体要求如下:(1)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规范绩效评价程序,保证评价工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3)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对评价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六章设施维护与管理6.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维护保养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维护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具体措施:6.1.1建立完善的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各级部门应制定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保养周期、保养内容等,保证设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6.1.2加强设施维护保养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设施得到专业、规范的维护。6.1.3定期检查与维修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觉损坏或故障及时进行维修,避免因设施故障影响正常使用。6.1.4制定设施维护保养预算各级部门应根据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实际需求,合理编制维护保养预算,保证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6.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安全管理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安全管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以下为具体措施:6.2.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各级部门应制定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安全检查周期、处理流程等。6.2.2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人员和用户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发生。6.2.3安全设施配置合理配置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保证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6.2.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6.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环境保护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环境保护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为具体措施:6.3.1环保设施配置配置环保设施,如雨水收集系统、节能照明系统等,降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对环境的影响。6.3.2环保意识培养加强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人员和用户的环保意识培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6.3.3环保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环保政策,提高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环保水平。6.3.4环保措施实施加强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保证设施运行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突发事件应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以下为应对措施:6.4.1制定应急预案各级部门应制定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流程、救援措施等。6.4.2应急队伍培训加强对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应急队伍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6.4.3应急物资储备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如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等,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6.4.4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提高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七章人员培训与管理7.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人员培训7.1.1培训目的与意义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人员培训旨在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证体育服务设施的规范、高效运行,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7.1.2培训内容与方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政策法规、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设施安全与维护等。培训方式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现场教学等。7.1.3培训周期与评估管理人员培训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原则上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结束后,应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保证培训效果。7.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工作人员素质要求7.2.1基本素质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熟悉体育政策法规,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7.2.2业务能力工作人员应掌握体育服务设施的基本操作与维护,具备一定的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能够处理突发事件,保证体育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行。7.2.3持续学习工作人员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关注体育行业动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7.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志愿者服务管理7.3.1志愿者选拔与培训选拔具备一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志愿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服务。7.3.2志愿者服务内容志愿者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体育设施维护与管理、体育活动宣传与推广等。7.3.3志愿者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明确志愿者服务时间、地点、任务等,对志愿者进行考核与评估,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7.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人员激励机制7.4.1物质激励对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7.4.2精神激励对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宣传,提升其荣誉感和成就感,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7.4.3晋升激励为优秀人员提供晋升通道,鼓励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第八章公共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8.1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提高农村居民体育参与度、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策划与组织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的具体措施:8.1.1明确活动目标与主题策划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时,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明确活动目标与主题,保证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8.1.2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目标与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项目设置、活动流程等。8.1.3加强组织协调成立专门的活动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保证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等环节的顺利推进。8.1.4拓展活动参与渠道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公共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提高活动参与度。8.2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安全保障为保证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为安全保障的具体措施:8.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的安全责任,保证活动安全有序。8.2.2加强活动现场管理对活动现场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场地设施安全、活动项目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8.2.3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在活动现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项目进行指导,保证活动参与者的安全。8.2.4做好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8.3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场地与设施保障为满足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的需求,以下为场地与设施保障的具体措施:8.3.1建设标准化体育场地加大农村基层体育场地建设投入,建设标准化、功能齐全的体育场地,为公共体育活动提供良好场所。8.3.2配置完善体育设施根据活动需求,配置相应的体育设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8.3.3加强体育设施维护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施安全、正常运行。8.3.4提高体育场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资源,提高场地利用率,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需求。8.4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活动宣传与推广为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以下为宣传与推广的具体措施:8.4.1制定宣传策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保证宣传活动效果。8.4.2利用多种宣传渠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公共体育活动信息。8.4.3开展体育活动讲座组织体育活动讲座,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农村居民体育素养。8.4.4建立体育活动品牌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提升公共体育活动的影响力。第九章社会力量参与与管理9.1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9.1.1背景与意义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成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设施建设效率,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9.1.2参与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的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志愿者等。各类主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设施建设。9.1.3参与方式社会力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1)投资建设: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投资建设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包括捐赠、赞助等形式。(2)技术支持: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主体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3)人才支持:志愿者、专业人士等可以提供人才支持,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9.2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9.2.1管理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的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各主体应根据自身特点,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9.2.2管理内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施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修、保养。(2)活动组织: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满足农民的体育需求。(3)服务质量提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4)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监管,保证设施和活动安全。9.2.3管理方式社会力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管理:(1)合作管理:与其他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