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章 协调功能评定技术_第1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章 协调功能评定技术_第2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章 协调功能评定技术_第3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章 协调功能评定技术_第4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章 协调功能评定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协调功能评定协调与协调运动

协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与发生特定动作或运动的相关肌群以一定时空顺序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

协调运动

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这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位包括小脑、基底节和脊髓后索。根据部位的不同,共济失调分为小脑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的平衡和调节随意运动。小脑肿瘤、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等常导致小脑共济失调

表现以四肢与躯干失调为主,患者对运动的速度、距离、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即蹒跚步态。小脑共济失调的特点是不受视觉影响,无深、浅感觉障碍:1.辨距不良2.姿势性震颤3.意向性震颤4.轮替运动障碍5.动作节律基底节共济失调

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皮质深部的一组核团,在复杂的运动和姿势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生儿窒息、帕金森病、脑动脉硬化、基底节血管性病变、氯丙嗪药物反应等常导致基底节共济失调。

基底节共济失调的特点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1.震颤2.抽搐3.手足徐动: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4.舞蹈症:一侧突然出现痉挛性的、无目的的、不规则的鞭打样运动5.肌张力障碍症Q:A、震颤B、舞蹈症C、手足徐动症D、抽搐1、在短时间内引起的急速而无目的的、不规则的运动,称为2、一种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称为BC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对运动的协调性和姿势的保持起着重要作用,脊髓后索收集肌肉、关节等的神经末梢传入的本体感觉信息并输入大脑,本体感觉信息主要包括姿势的感觉和运动觉。脊髓后索功能不全造成同侧精细触觉和意识性深感觉障碍,发生感觉性共济失调。

表现为不能辩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走时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过高,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总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时易跌倒。具体表现为:1.平衡紊乱2.步态异常3.辩距不良协调评定方法

协调功能评定方法主要是观察受试者在维持各种体位和姿势以及完成指定动作时有无异常,能否达到平滑、准确有控制性。协调功能评定时采取先睁眼后闭眼测评。平衡性协调试验常用方法(一)立位保持与立位平衡1、双足站立:正常舒适位2、双足站立:两足并拢站立3、双足站立:足趾碰及另一足足跟的站立4、单足站立5、站立位,上肢的位置交替的放在身旁、头上方或腰部6、在保护下,出其不意的使患者失去平衡7、弯腰,返回直立位8、身体侧弯9、站立位睁眼和闭眼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4、正步走5、变换速度走6、突然停止后再走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评分标准4分-能完成活动3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少帮助2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大帮助1分-不能完成活动。非平衡协调性检查的常用方法1、指鼻试验2、指指试验3、示指对指试验4、拇指对指试验5、轮替试验6、反弹试验7、拍膝试验非平衡协调性检查的常用方法8、跟膝胫试验9、拍地试验10、画圆或横“8”字试验11、肢体保持试验交替指鼻

试验评分4分-正常完成3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2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陷极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1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活动0分-不能活动Q:患者,男,67岁,因脑卒中入康复科治疗,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不自主运动增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