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妈妈、老师》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和师生之情
2、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
1、歌曲两首《鲜花爱雨露》、《小乌鸦爱妈妈》
2、欣赏歌曲两首《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音乐活动知道并能辨别音的高低
本单元教学重点
情感的培养,通过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内容,加深对
妈妈与老师的爱和理解
第一课时《鲜花爱雨露》
教学目的:
1、用清晰、明快情绪学唱《鲜花爱雨露》,感受歌曲师生之情。
2、欣赏(童声合唱)“我爱米兰”,感受音乐情境,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接鼓传花”
小朋友今天是这学期第一节音乐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教师
出示鲜花)你们猜一猜要做的是什么音乐游戏?……对!”接鼓传
花”,花传到谁手里,谁就说一句“你爱什么花”的话,游戏开始….…
二、欣赏“我爱米兰”
1、导入:小朋友刚才说出了爱许多的花,书上两位小朋友爱的是什
么花呢?对!是“米兰”花。
2、听赏:我们来听一首(童声合唱)“我爱米兰”,听完后,请你
们分角色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情境。
3、表演:分角色根据音乐表演(小朋友若干位、教师)
三、感受歌曲
1、导入:小朋友表演的很好,那么这些花,它爱什么呢?对!它爱
雨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歌曲《鲜花爱雨露》。
2、感受旋律中的节奏
3、跟琴哼唱歌曲旋律
4、用画、实物体验歌词,熟记内容
5、学唱歌曲
6、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进行分组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
1、用动物、乐器来辨别出音的高低,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2、学念童谣“打钟小钟一起响……”,培养学生节奏感及音高低位
置。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的高低
1、学做高人走、矮人走的音乐游戏
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高低,学做高人走、矮人走的形式感
受音区,围绕教室走一圈。
2、区别动物叫声
请小朋友模仿一下书上的小动物叫声,区别动物声音的高低,还
可以模仿其它动物的叫声及生活中音的高低。(要注意在生活中音的
高低与强弱会混淆,通过种种对比让学生区别,第6页中填“高低”
是辨别、模仿是实践;)
二、学念童谣
(第7页“?”是创造,念童谣也是实践,)小朋友念“叮”时声音
高,念“当,,时声音低。(教师最好在琴上不同音区弹奏同一旋律,让
学生听辨高低。)
三、区别乐器音的高低
小朋友请你们听几首短乐曲,有大提琴、小提琴、圆号、小号等
乐器演奏,你们区别一下是那个乐器音高、那个乐器音低?再请你
们根据这些乐器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行吗?
四、小结
第三课时《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从中感受小乌鸦
对妈妈的爱心,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尊敬父母长辈。
2、随《共产儿童团团歌》音乐旋律,感受与表现乐曲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听教师弹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教师弹奏
时力度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到位置后用手拍出四
拍子,要表现出其强弱规律。
2、用“la”哼唱《共产儿童团团歌》的旋律。哼唱时注意聆听教师弹
奏的力度变化。
3、根据图意歌唱歌词。
师问:图中儿童团员的队伍越走越近,还是越走越远?为什么?
4、请学生当小指挥,在教师的伴奏下,全体学生根据小指挥的动作
大小唱出力度变化。
二、感受全音符。
1、复习音符的时值,并拍一拍手。
2、看图回答,音乐时值一样长吗?
3、从图上看全音符等于几拍?(四拍),按图上出现的音乐、符顺
序唱一唱,感受全音符的时值。
4、跟琴模唱5---1当sol)
5、用动作表示全音符四拍,看节奏谱,拍一拍。全音符两手划圆圈
要求划得大一些,时值要足。
选4/4拍乐曲伴奏。
三、学唱《小乌鸦爱妈妈》。
1、教师拍以下的节奏。学生记忆模仿后,出示节奏谱。
2、学生根据2/4拍号划出小节线,再拍一拍。
3、用小型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节奏。
(木鱼)跑跑跑跑走走(铁)拖拖
拍拍拍拍走走摇摇
由三位同学敲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节奏,其他同学即兴用动
作表现不同长短的音。
4、学生两儿女为一组,用牛皮筋跟着教师的即兴伴奏(节奏同
上),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要求互相间默契协调。
教师即兴弹奏mdsmrrmm
1smsms11等
5、看着节奏唱各谱,自学歌谱。
sssmsm
ttttt1sr
mmmmmmdd
sssssmdd
6、范唱。
教师边唱边出示活动替换(画面上有:野菊花,一棵老树,树
杈上一只鸟窝,随歌词把老乌鸦放入窝内。一只小乌鸦及一条能插
进小乌鸦嘴里的小虫)。
师问: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听了这首歌以后有什么感想?
你能给这首歌起个名字吗?
《小乌鸦爱妈妈》是首怎么样情绪的歌曲?
7、出示歌题及歌词,集体有感情的朗读。
8、学唱歌曲。
指出难点,要按乐句呼吸,唱得深情。
9、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歆表演。
提示:一人演乌鸦妈妈,一人演小乌鸦,集体伴唱。五一一八人
组成圆圈似鸟窝。圈内是乌鸦妈妈。小乌鸦在圈外自由飞舞、找食。
五、复习小结。
第四课时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的
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母女(子)之情,对妈
妈的爱心,培养学生对祖国母亲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
1、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出示书上9页画面,听一遍)
2、体验歌曲
方法:听歌曲录音,第一段歌词击拍(一拍拍手,二拍拍腿、肩
或自己的小脸);第二段歌词学生手拉着手,随着节奏左右摇晃着
身体。
3、感受:同坐位互相扮演不同角色,根据《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
曲进行感受。
二、模唱歌曲
听唱、哼唱、学唱
三、创设情境
1、复习《小乌鸦爱妈妈》歌曲
2、分组讨论(可创设成小乌雅的家、还可以创设成小朋友的家)
3、分组表演展示(评选出最佳创遍、表演小组,评委师生组合)
四、小结
第二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教学目标:
1…富有表情地背唱《小红帽》、《大鹿》
2、感受不同音乐情绪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音乐
故事进行表演
本单元教学内容
1、歌曲两首《小红帽》、《大鹿》
2、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欣赏乐曲《龟兔赛跑》
3、音乐活动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
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
段体,大调式。一、三乐句基本相同,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
并且均以1234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整
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选弦
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
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本单元教学重点
情感的培养,童心的表露,听辨音乐情绪,理解音乐与画面的
联系(音乐与绘画的联系)
第一课时《小红帽》
目的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换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吐字、咬字,用轻
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2、通过律动,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蜉瞳
一、组织教学
1、声势、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3/4
1234|5550|J234|5550|2346|5J32111我的小鸡叽叽
叽,跟着嫩马做游戏我爱我的小鸡叽叽
11|100||
也几叽
二、学唱新歌
1、导入新课。简单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导入课题《小红帽》。
2、欣赏录音范唱,介绍^曲。
这是一首曲调流畅、活跃的巴西儿童歌曲,用通俗易懂的歌词,讲述
了小朋友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3熟悉游
老师范唱一遍,之后学生随琴默唱,然后边划拍边随琴哼唱歌谱。
4、指导学生轻声、高位置、按节奏朗读歌词。然后跟伴奏声唱歌词,反
MJWo
5、歌曲姻1
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地咬字、吐字,用轻
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学习律动
律动动作说明:
动作一:踏点、动胯
做法:正步站立,双手叉腰,左脚开始做踏点步,同时身体随之左右
摆动。
动作二动胯捌I
做法:脚的动作同一,左手叉腰,有右手捌I,一拍一下,左右动胯。
动作三:挥帽。
动作四:动胯挥手。
1一4小节,左脚开始做动作三,一拍一下,挥帽八次。
5—8小节,动作一,先左后右,做四个踏点步。
9-12小节同1—4小节。
13—16小节同5—8小节。
17-20小节,做动作二,动胯先左后右八次。
21—24小节,动作四,双手挥动,先左后右八次。
学习过程:分句教动作后,在录音伴奏下反期习。
四、〃空
第二课时欣赏《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龟兔赛跑》,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
器,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音色和兔子),并理解这首乐曲
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蓝猫小标贴。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
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
动画城”字样)
二、新课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1)师:燕子姐姐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下面就
让我们来看一看,燕子姐姐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动画片吧!(播放无声
动画片)
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
样子。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不过,燕子姐姐总觉得这个动画片好象
少了
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吗?(声音)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
吗?
(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
音乐吧!
(2)师:燕子姐姐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种管弦乐器演奏的,
我们一起来
看一看。(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
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
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
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点击出现“大管”
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
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
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
呢?为什么?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
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3)、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
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画面出现配上了音
乐的动画片)
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音乐故事。
(1)、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
呢。(蓝猫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
师:原来是蓝猫呀,小朋友你们喜欢蓝猫吗?好问的蓝猫今天不仅给
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
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
蓝猫的奖品!(老师出示蓝猫小标贴)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蓝猫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
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蓝猫提出的问题吆!
(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
蓝猫出现:小朋友,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
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小朋友辨别,并请小朋友说
说故事中两只动物的特点,表现好的给予蓝猫小标贴)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蓝猫的第一个问题。我们
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
(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
蓝猫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
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
赶的音乐,请小朋友
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象,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
(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
蓝猫出现: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
么输给
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
(5)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学
骄傲自大
3、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
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
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
画城节目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燕子姐姐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
们回去将这个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一期节目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
最好!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和蓝猫说再见吧!(小朋友和蓝猫、燕
子姐姐说再见)
(三)、结束活动。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培养学生讲故事、表演能力。
2、玩玩音乐游戏《森林之声》,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声响模拟创作大
自然中各种音响。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要求:动作整齐、有表情)2、师生
问好。(要求:声音自然,统一)
二、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1、导入:师:“美丽的森林到了!森林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
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好。森林有哗哗的流水声,呼呼的风声、叽叽喳喳
的鸟叫声、各种小动物叫声、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今天我们
来做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2、学生讨论模拟自然界各种声响的方法(要求:能用多种方法模
拟声响)
师:“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模拟森林美妙的声音?”学生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第一个讲讲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教师分发头饰)
师:“对!我们可以用人声、乐器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3、表演《森林之声》
师:“我们一起表演《森林之声》,听到什么声音就扮演什么角色,
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到中间来表演,可以加一点动作。
师:“小羊悠闲地吃着嫩草,牛儿自在地漫步,远处传来了清脆的
鸟叫声,小河欢唱着,微风吹拂着,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
啊!”
三、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
1、欣赏书上(M——15页)六幅画。
2、根据五个字——配乐讲故事
关键:仔细观察图画,能讲出六幅画的内容,能区分安静、欢乐、
阴沉、激烈的音乐。
3、每播一段音乐,学生回答对应第几幅画(先按顺序,后任意)
4、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表演)
分角色:叙述者、小狗、猎人、天鹅、小猴、小兔、小羊、小熊、
小虎……其他同学可扮演森林里的背景:大树、花朵、湖水等教师
也应参与其中一起表演。
5、小结
第四课时《大鹿》
本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复习以前学过的d,r,叫s认识f
(fa)2、节奏训练3、学习演唱《大鹿》。在教学中,要重点学习
f,唱准音阶中的半音关系。在教学中,我以听音连线,听音打靶等
游戏,为突破口,认识并唱准唱名fa。同时让学生来情景表演,培
养学生的创造力。达到以下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音
乐的特点。并学会用情景方式进行歌表演。
2、认识唱名fa(f)o并通过连线游戏等来掌握其音高。
3、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教学过程
本堂课我针对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
制作了一套FLASH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
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一、综合练习
1、律动:听音乐飞入教室后,进行律动练习1,2,让学生跟着音乐
动动手,动动腿。同学们可以跟着节奏做转手腕、等动作,同时注
意学生的动作是否协调,是否做得轻松活泼。
2、fa(f)的学习: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音d,r,m,s,
然后出示多媒体,提示大家,现在我们中又来了一个新朋友。听老
师的琴弹奏后,大家唱一唱。这个环节可以让大家初步认识F。
3、听音连线:(请学生来移动鼠标,指向音符,弹奏后让大家一起
唱)
4、射击练习:(请学生来射击,教师范唱,弹奏后让大家一起唱)
5、节奏训练:先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习过那些节奏后,逐步引入
三种后面要接触到的节奏
(1)学生创编节奏,并做练习,边拍边唱。
(2)同时,让学生上来拖曳操作,并拍一拍。
二、感受歌曲
1、导入谈话,创设情境。
2、揭示课题,多媒体范唱。这里我把整首歌曲放完,大家可以看到
范唱的效果。
3、在老师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拍一拍。
4、培养学生以表演形式接唱歌词。请小朋友表演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分组练习等。有范唱和拌唱可以练习。
三、游戏《森林里的大鹿》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培养初步的表演能
力。
四、小结谈话,下课,飞出教室。
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合,以FLASH动
画,把听觉和无法述说的感觉艺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来演绎,而
且通过人机互动,让学生来尝试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手段,并可以全
面检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FLASH动画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
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五课时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力度王国”
教学目的:
1、通过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处理对比,掌握简单的音乐技能,学会
f和p在歌曲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
力。
2、感受(童声齐唱)〈永远住在童话里〉,用歌舞形式,让学生感
受在快乐之中。
教学重难点:
学会强弱变化的手段表现音乐,并会能正确运用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过程:
一、做律动《摘葡萄》走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欢迎小朋友们
一同步入音乐殿堂,共渡美好时光。”
(律动《和我划船》)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在山的那一边有一个王国,可是那里的臣民和咱们不一样,他们
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朝山的那一边大声问问吧。“喂,你们好,你
们是谁呀?”太远了,我们只听到了极小的回答:“我们这里是力
度王国,欢迎小朋友们来玩”。那里是力度王国,大家想不想去看
看?
(想)但那里有一个规定,凡是来玩儿的人,必须要先回答出两个
问题:你听,这两组音分别是什么感觉?
fP渐强渐弱
2.国王听说我们这么聪明,赶快派一个交通工具来接我们,猜猜
会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踩着云端去、通过时空隧道等。)你
们听,原来是飞机。[放飞机声音由远及近,表现出由弱渐强的音乐
特色]
a.瞧,力度王国已经到了。咦,你们听,里面有小朋友在玩找朋
友的游戏。[录音机声音量保持在最小]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感
觉?(声音是弱的,很朦胧,不清晰。因为我们离他们很远,还在
大门口呢。)对,我们还没进去,所以听到里面的声音很小,是弱
的。这就是我们在力度王国中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P”,(把《找
朋友》的卡片和“P”分别贴在黑板上)
b.大家想不想到力度王国里面去看看?(想)我们走在弯弯曲
曲的小道上,两边垂满了嫩嫩的柳枝,花儿在微笑,鸟儿在歌唱,
蝴蝶在起舞,好美啊。我们穿过小桥,绕过假山,离做游戏的小朋
友越来越近了,这时感觉如何?[教师在叙述这段美景时控制录音
机的音量由小-一-大,让学生真的感觉越走越近了。]我们听到
的声音也越来越强了,其实是一位新朋友一直悄悄地陪伴在我们身
边发挥的作用,它就是:渐强。(贴在黑板上)
c.让我们一起和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好)[音乐
保持在“f”。做游戏时大家可以同位之间或随便下位找好朋友。]
d.力度王国很大,我们还要到别处去参观,只能和新朋友们说再
见了。我们却越走越远,来猜猜这时的音乐感觉会有怎样的变化?
(可以让学生考虑并试着把这种感觉写出来,然后教师再总结,把
渐弱的记号贴在黑板上)声音越来越小了,到最后也就什么都听不
见了,是“P”.
e.我们刚刚认识了“弱”,“渐强”,“强、“渐弱”四位
新朋友,大家能不能把他们同时表现在一首歌中呢?现在,我们把
这首歌连唱三遍,分别表现强弱变化好吗?(唱时教师给予恰当的
手势提示。)
3.大家都记住咱们的新朋友了吗?他们很顽皮,又要要考考我
们。请大家看这是什么歌,你来哼哼。[幻灯(丢手绢
的歌谱),不出现歌名。]
a.对,是《丢手绢》(把卡片贴在黑板上),这个游戏我们都会
玩,歌也早就会唱,谁能把歌谱准确的唱出来?
b.咱们一起来商量商量,把四位新朋友分别用在什么地方能使
这首歌更好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
c.老师也想了一种方法,你们听。(师唱反调)
学生指出错误所在,并说出原因。比如:“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
面”一句不能唱重,不然就被发现了,这里我们来请帮忙。
谁来把“轻轻”的动作给大家示范一下?然后老师把手绢放在一个
小朋友背上,让他察觉不到,告诉学生方法多种多样。
d.“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应该唱成渐强,但
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此时应运用手势教学法,把抽
象的渐强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e.把强、弱、渐强分别贴在刚刚找出的地方,让学生看歌谱把歌曲
的感情唱出来。
4.想想咱们还学过哪首歌与强弱对比有密切的关系?
对,是《大雨和小雨》!现在,谁愿意当“大雨”,请起立;愿
意当“小雨”的同学请半跪在地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雨的快乐
吧!(加手势进行歌表演)[通过形体语言表现强弱]
5.今天,我们在力度王国里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不光知道了他们
的姓名,还掌握了他们的作用,知道了每一组的强与弱都是由对比
得出的,他们能使歌曲更好听,更有感情。我们以后不论再唱什么
歌,都可以请他们来帮忙。让我们“永远记在童话里”
6、欣赏“永远记在童话里”童声齐唱,模唱、表演。
7、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回去了,国王听说咱们这么聪明,高兴极
了,下令立刻为我们开个欢送会,为我们祝福。让我们一起跳个
舞,送给力度王国的所有人,好吗?(律动《永远记在童话里》
(直接下课)。
第三单元《月儿弯弯》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和认识do、re、mi、fa^sol、la、si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宇宙空间的想象力
3、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培育表现能力和
创造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
1.歌曲两首《月儿弯弯》、《我和星星打电话》
2、欣赏歌曲一首《月亮月光光》
乐曲一首《阿缠跳月》
3、音乐活动歌表演《萤火虫》
本单元教学重点
在充满想象力的音乐空间里感受和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
音乐,初步知道七个唱名及其音高排列。
第一课时《小小的船》
教学目的
1,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小小的船》,从中感受节拍的强弱规
律,并陶冶美的情操。
2,认识铃鼓,学会铃鼓的敲击方法。
3.能按拍手声的强弱找出小铃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感受强弱
1、听音乐进教室2、问好与练声
3、看图辨别,说出强弱
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下雷雨时的雨
声哪个弱?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
二、根据二拍子强弱规律来跳踏点步
1.老师进行示范,讲清动作:双手插腰,左脚向左横踏一小步,
右脚尖点于左脚窝,然后右脚向右横踏一小步,左脚尖点于右脚窝。
一拍一动。
2.配上音乐,请学生进行往前踏步,后退踏点的练习。师巡回
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三、学唱《小小的船》。
1.可用彩色挂图导入新歌。教师先做有感情的范唱,然后指导学
生朗读。
2.用“摇船”等动作,边律动边熟悉曲调。
坐着摇:双手握奖状,一小节向前摇动一次,动作要协调有节奏感。
站着屈膝摇:手动作同前,每小节双腿屈膝一次使动作有起伏感。
边摇边走:手动作同前,双脚点地。碎步移动,使动作有飘动感。
3.用听唱法学唱本歌。(指导学生自然地唱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
规律。注意旋律线、跟着老师唱这一句谱,边打手势,使音高的变化
与空间垂直距离的变化同步。垂直距离一音高、水平距离一音长)
4.歌表演的设计可以用简单的动作,形象地直接表示歌词;也可以
是情景式的,由部分学生扮演星星河,部分学生划动小船,在银河
系游荡;更可以由学生即兴发挥、自由创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动
作)
四、游戏《小铃小铃在哪里》。
1、游戏前,先向学生讲清规则,并将拍手和敲小铃姿势示范一下。
规则:找小铃者要根据声音强弱去辨别藏铃的位置。
2、方法:游戏者围坐成一个圆圈,选一位找小铃者,把小铃藏身与
一同学处,不能让找铃者看见。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欣赏《月亮月光光》《阿继跳月》
教学目的
1、欣赏《月亮月光光》《阿缠跳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
中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用身体地动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韵味。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歌唱问好。
二.节奏练习:
1、导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条节奏,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2、找学生读。
3、让学生边拍节奏边读。
4、根据节奏创编动作。
三、新课导入
1、(出示图画,学生描述并理解,教师引导。)
师:晚上的景色美吗?老师这儿有二个对形图分别像什么?生:月
亮、花等等。
师:“月亮婆婆露出笑脸放射出光”,听赏《月亮月光光》请你们用
动作和表情来告诉老师。
师:你们可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们都把月亮婆婆的表情
给表现出来了。我们来选一种,大家一起表演。
师:“河边的青蛙看者天上的月亮叫喊着”请你们用动作和表情告
诉老师,我们也来选择一种。你们想不想根据音乐用舞蹈动作及表
情把这迷人的景色表现出来呢?(第二次感受《月亮月光光》童声
二重唱歌曲)
2、了解彝族的特
占
/、、、
1)导语:小朋友们欢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来了,这些小客人穿
着漂亮地民族服装,你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
吗?
2)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辨认。
3)教师向学生介绍彝族。
3、感受音乐阶段:
1)导语:听彝族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它表现了怎样
地情绪?
2)再听:让学生用动作感受出节奏。
3)再听:让学生边听边哼唱音乐。
4)教师启发:你们听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兴啊,你们愿意和他们一
起跳起来吗?
5)边听音乐边看插图,学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表演(用动作来
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大方、自信、乐观的性格。)
三、感受音乐
小朋友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不同情绪的乐曲,现在请你们用不
同的形式来感受。
四、小结
第三课时《我和星星打电话》
教学目的
1、学会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
巧体验快乐的情感,引导学生活泼、开朗地参与音乐活动。
2、认识音乐台阶,学会七个唱名,要求逐步做到字唱正、音唱准。
3、通过学科间渗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培养
创新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
1、小朋友,我们来做个“上台阶摘星星”游戏,先请大家感受一下
音乐台阶的音高,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台阶一起摘星星,那么摘了星
星怎样归来哪?
2、我们先问一问星星,给它打一个电话(请第一组小朋友扮演星
星,其它小朋友与星星交流)
二、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
1、引入:小朋友刚才我们做得游戏,叫什么名称?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
2、范唱《边唱边出示画》
3、感受歌曲旋律、用柯尔文手势熟悉旋律的音高
4、跟琴学唱歌曲
5、教师领唱你们齐唱,然后再改由你们领唱。
三、创造情境
讨论:我们应不应该有幻想,科学家们是怎样与星星打电话
的?(分组讨论)
1、各组展示
2、选出创编最佳小组的小朋友为优胜奖
四、小结
第四课时《萤火虫》(歌表演)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萤火虫》一歌,教育学生热爱
大自然
2、熟记〈萤火虫〉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用舞蹈、表
演的形式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按三拍子的节奏感较自然和整齐地表演《萤火虫》
2.难点:感受和初步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进行有队形变化
的舞蹈表演。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两人一组,弹簧步《开火车》律动进教室。
二、练声:练一练0与U
三、复习音的高低和长短
1.制作几副大雁图片,老师提示这是大雁喜欢飞翔的候鸟。请学生
听了老师弹出的前后不同高低的两个音。用“大雁”把这两个音的
高低摆出来。
2.老师弹奏三个单音,学生依次摆出高低。
3.看大雁飞翔图拍一拍,教师弹奏《雁儿飞》乐曲,让学生跟着
音乐感受三拍子的乐曲。
4.老师提示:今天我们要边拍手边学说话,老师以三拍子节奏
语言说:“小火车”速度要均衡平稳,让学生在说话中感受二
拍和三拍的不同节奏。老师不断变换二拍子语言,学生用三拍
子节奏语言对答
四、唱唱做做(24页)
旋律的走向(进行方向)平进、上行、下行、彩虹型、倒彩虹
型边唱唱名边做动作、听音做动作、据动作唱唱名。能否发现图中
少了?
五、感受歌曲
1.从欣赏导入,提问后听教师范唱,让学生回答这首《萤火虫》是
几拍子的歌曲。
2.让学生做《移动重心》的律动,感受三拍子摇晃、动荡感,并熟
悉新歌曲调。
3.在教师反复范唱中,再让学生了解歌词内容,帮助学生熟记歌
词。
4.用听唱法学会全歌,
六、歌表演
边唱、边学做几个舞蹈动作,学生分成舞蹈、唱歌、打击乐器
等三组,合作表演,自评、互评。
第四单元《快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动作与音乐的协调一致
2、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种种声音,并用打击乐器等
模仿
3、继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
本单元教学内容
1、歌曲两首《阿西里西》、《拔河》
2、欣赏歌曲《转圆圈》
3、欣赏乐曲两首《踢健子》、《布老虎》
4、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
5、器乐:认识并学习演奏堂鼓、小钱、木鱼
本单元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和促使学生反应的灵敏、动作的协调以利于身心的发
展。
第一课时《阿西里西》(好朋友)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感受贵洲威宁彝族民歌、用活泼、欢乐的歌声演唱《阿西里西》;培
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好品德。
2、通过游戏《猜一猜,我是谁》来听辨不同的音色,以培养听觉的灵敏反应。
3、认识堂鼓、小钱和木鱼,让学生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儿歌,学会朗读快板,
懂得互相配合、团结一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参加游戏者每人自报姓名,让大家熟悉自己的音色。
2、先不蒙眼睛练习一下。以熟悉游戏规则和方法。
3、蒙住眼睛,分批进行游戏活动
4、老师纠正不明确规则的同学
二、律动(感受“阿缠挑月”)
小朋友,我们来用动作感受一下彝族乐曲“阿缄挑月”,今天
我们就来学唱贵洲威宁彝族民歌“阿西里西”
三、学唱歌曲《阿西里西》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歌曲中大家在干什么?
2、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
3、听录音拍节奏哼唱
4、学唱琦音的衬词
5、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6、初步学唱歌词
①集体跟琴轻轻演唱②分组演唱。
7、介绍名称和基本奏法,分组探索,还可以有哪些奏法
用堂鼓和小镇为歌曲《阿西里西》作伴奏(28页)
四、歌表演
1、请学生根据民族的特点自由设计动作。
2、教师示范彝族小朋友的歌表演“阿西里西”
3、师生讨论,进行歌表演。可以一齐做,可以一对一对表演,也可
以自由结合即兴表演。要求学生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表现出同学
间亲切友爱的情景。
4、集体歌表演
五、小结
第二课时欣赏《转圆圈》《踢毯子》、《布老虎》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转圆圈》了解彝族民歌特点,要求学生用欢快的舞
蹈、表现彝族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运用听、玩等方法来感受《踢健子》《布老虎》乐曲,培养学生
听辨的能力,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记忆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转圆圈》。
1.欣赏前,教师可通过讲故事,介绍彝族特点导入,并结合书中
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解乐曲内容。
2.第一遍听赏,感受彝族民歌特点,听辨演奏所用的乐器。
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转圈等动作)表现歌曲
的速度、力度。
4、出示歌词:“月亮出来了,大家出来玩,拉起手,站成排,月亮底
下转圆圈,手儿拉得紧,脚儿齐又快,圆圈转得圆,转得圆,转得快,
多愉快,多愉快。”跟着录音唱:“转得圆,转得快,多愉……
5、创编舞蹈:请小朋友根据《转圆圈》的歌曲,自己创编各种舞蹈,
并想象歌曲表现的美好意境。
二、玩一玩、感受《踢毯子》乐曲
1、小朋友刚才我们跳着“转圆圈”舞,跳得高不高兴?下面请你们
看(出示德子)这是什么?谁来玩一玩?
2、接着我们来感受(管弦乐合奏)的乐曲《踢谑子》,请你们边听
边看边想......
3、现在根据《踢穰子》乐器,请大家模仿踢键子的动作
三、画一画、做一做感受《布老虎》乐曲
1、小朋友又跳又玩真高兴,再请你们看(出示布老虎)这又是什
么?想不想自己来画一画、做一做?
2、现在请你们边听乐曲《布老虎》、边画一画、做一做《布老虎》
行吗?(放音乐)
四、感受乐曲情绪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听赏了三首不同的乐曲,请你们说一说,三首
乐曲各是什么情绪?请大家再来感受一下•・•・教学提示:(用实物
介绍键子,模仿踢健子的动作。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驱恶除
魔、保佑平安,多次复听,要求在以后播放时能够说出曲名。)
五、小结
第三课时《拔河》
教学目的
学唱《拔河》歌曲,使学生了解“号子”这一民歌种类。并试简
单地创作一个“号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学生帮老师搬动一下桌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自觉地发
现了问题?
2.请学生说说刚才同学搬动桌子时(快慢、省力费力)现象,教师将
学生引导到:统一出力节奏达到省力的效果。
3.问:民歌中有这种伴随劳动而歌唱并直接为劳动服务的歌曲,我
们将这类歌曲称为是号子。
二、进入
1、小朋友教师给演唱一首《拔河》歌曲,请你们说一说这首是什么
类型歌曲?
2、谈谈感想或歌曲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以及演唱的形式。
三、学唱
1、请你们根据歌曲旋律,拍出节奏;跟琴哼唱旋律
2、师生合作:大家打开书27页,老师读黑色的歌词、你们读蓝色的
歌词,能行吗?
3、小朋友接得很好,现在请你们唱一唱;
4、号子的风格、领唱与齐唱的配合,请一位学生领唱、其他小朋友
齐唱
5、小朋友现在用打击乐器或小喇叭、喊声、跺脚、拍手等表现拔河
的热烈气氛,再将这些声音录下来,边演唱歌曲边放录音。分组徒
手表演,其余各组演唱、伴奏、评价。
四、小结
第四颗时《士兵进行曲》(音乐活动)
教学目的
1、听赏《士兵进行曲》,让学生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学一学士
兵走步。
2、按节奏念一念、做一做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并让学
生自己创编动作,自由表演。
教学过程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1、听一听:(播放《士兵进行曲》)(播放课件)
回
师:听,是谁在音乐中表演呢?啊!原来是一群士
兵在表演,赶快躲起来别让他们看见我们,他们不
希望我们看见,我们怎样做才能观看表演呢?请小朋友假装扮演士
兵的样子,音乐起,大家做好准备(媒体放音乐)
2、学一学
师:大家听的很认真,我们来表演一下行吗?请大家一起来模仿士
兵们做路的动作。
二、感受音乐
1、听音乐、熟记、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
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
(书上30页)
2、按节奏边念边做动作、配合音乐做动作。
3、分组比赛:教师弹琴,部分学生做动作,部分学生列队前进(模
仿木偶兵的形象),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4、创造: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自由表演。
三、小结
第五单元动画城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音乐学习成
果。
3、探究音乐情绪,发展创造性思维。
本单元教学内容
1、歌曲两首《小木匠》、《大风车》
2、欣赏歌曲两首《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走》
3、欣赏民乐合奏一首《三个和尚》
4、音乐活动:转“风车”、列队行进中随着领队做动作、蓝皮鼠和大
脸猫找“家”(节奏分辨)。
本单元教学重点
注意动画片中的音乐,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习惯,敢于表达之
间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快乐的小木匠》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并能用动
作表现这首歌。
2、听音练习:是“刨”还是“锯”?(s/mr还是s/r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D2/4
1234|5550|1234|5550|
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做游戏
2346|5J32|£J11|100||
我爱我的小鸡,叽叽叽叽叽。
三、综合训练
1、是一条趣味性的发声练习。为两乐句的单乐段。描绘了作者看到
小鸡跟着鸡妈妈做游戏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2、是一条听写练习。通过听一听、辨一辨、写一写,培养学生的听
辨与记写能力。
3、是一条铁吧听辨节拍重音的练习
四、学唱新歌
1、导入课题。
2、欣赏录音范唱,介绍歌曲。
3、视唱曲谱。指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及旋律特点,然后边拍击
节奏边随琴轻声视唱,速度稍慢,随着对乐曲的熟悉,速度逐渐加
快。
4、学唱歌词
请小朋友听是“刨"还是“锯“?(s/mr还是s/rd),轻声高位
置朗读歌词,然后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唱词,通过分组、集体等形式
反复练习。
5、再请你们设计领唱、齐唱、表演、改歌词(换成别的劳动)
五、集体唱。
第二课时《三个和尚》(民乐合奏)
教学目的
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合尚》,让学生体验生活结合音乐,培育
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品德及感受音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1、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节奏游戏,先请你们感受三种不同的节奏:
1)模范念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2)请大家感受一下快快跑的节奏
3)在请大家感受跑跳的节奏
4)请三位小朋友用三种不同的走路形式,来感受三种不同的节奏
二、欣赏《三个小和尚》
1、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已经感受三种不同的走路形式,现在我们
来看一看和尚是怎么走路的?(出是课件)
2、请你们根据书上插图讲一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三个小和尚》的民乐合奏曲(播放音乐)
4、展开讨论:
(1)乐曲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2)乐曲中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念经、挑水)?
(3)音乐是如何描写故事情节的?
(4)和尚的主题出现了几次
三、进行表演:音乐故事
1、庙中一个青年和尚独自边敲木鱼边打坐念经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2、他感觉口渴,独自一人去挑水喝(用小锣敲出碎步)
3、青年和尚喝过水后坐下,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两人一起敲木鱼念
经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4、两人都口渴了,一起去抬水喝(用小锣和镶一起敲碎步和慢步
5、两位和尚刚坐下,又来了一位痛腿的和尚三人一起敲起木鱼念经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6、三人口渴,谁也不肯去打水,你瞧我、我瞧你,各自在庙里走来
走去,最终都渴倒了(由强到弱,由快到慢,用鼓敲出府和尚走步)
7、寺描里来了一位小和尚,又重新敲起了木鱼
(分组编排、展示)
四、小结
第三课时《大风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大风车》,并能按歌曲节奏
边唱边做律动和表演。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节奏听辨及旋律创作练习
1听老师击拍节奏,又学生重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
节奏上(图下),全班随老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
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花盆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
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成一个短小的乐句,如谱例。
学生相互商讨后,逐一进行创作表演(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二、感受歌曲《大风车》
1、讨论引伸:你经常看《大风车》节目吗?请讲一个《大风车》里
的故事。
2、范唱(边唱边出示课件或画面)
3、跟着老师学唱歌谱(可以只学唱部分歌谱)
4、熟悉歌词
5、学唱歌曲《大风车》,背唱这首歌曲
三、音乐活动
活动:让“风车”转起来。课本中是四人一组的“风车”,但也可有
小“风车”(2—3人)或大“风车”,每小组为一个“风车”。“风车”随
着音乐转动,可以顺转或逆转或交替,(既培养了集体意识,又调
动了每一个学生的表演自信心)
四、小结
第四课时《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
教学目的
1、欣赏童声合唱《蓝皮鼠和大脸猫》,模仿老鼠和猫叫声的伴唱
部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跟着队长》
教学过程
一、感受《蓝皮鼠和大脸猫》
1、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蓝色鼠、猫)对!它们的名字叫蓝皮鼠
和大脸猫,它们两是杂技团里的黄金搭档。
2、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歌词:“小小老鼠穿蜡衣,叽叽叽,大脸猫
长胡须,唯咪咪,一个尾巴细又长,一个脸蛋吹牛皮。小小老鼠不
偷米,叽叽叽,大脸猫爱吃鱼,唯咪咪,世上有我就有你,我们永
远不分离。”
3、请大家聆听歌曲,说出歌中模仿老鼠和猫叫声的伴唱部分,再跟
着录音学唱:
33323332|32b21—|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56555655|i065—|
哺咪咪唯咪咪哺咪咪
4、我们根据歌曲,边哼唱边模仿老鼠和猫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围着
教室走一圈)
二、音乐活动《跟着队长》
1、大家先感受一下歌词:我们跟着队长,跟着他,无论他走到哪。
嘀嗒嗒嗒,快!游戏已开始啦,嘀嗒嗒嗒,快!加入到队列中。嘀
嗒嗒嗒,让我们齐声喊:“嘀嗒嗒嗒,嘀嗒嗒嗒!”
2、请看动画片(出示课件),在这动画片中的儿童们一路上穿越瀑
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穿过密林和稻田。
3、请小朋友,在音乐声中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用即兴动作来表现
上述的情景。再由几位同学轮流当队长,即兴做种种动作,其他同
学都模仿队长的动作。
4、音乐活动《蓝皮鼠大脸猫找家》
黑板上画着两间相同的房子,请小朋友模仿老鼠和猫叫声音的节
奏与教师手持卡片上的节奏相对应“XXX”、“XXXX”,再将两
张卡片分别贴到房子上去。还可以创造其它的玩法
三、小结
第六单元《下雪啦》
教学目标:
1、学生继续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得到锻炼
2、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3、从不同角度体验冬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本单元教学内容
1、歌曲两首《雪花》、《小雪橇》
2、欣赏歌曲《江雪》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3、音乐活动《小动物告别会》
本单元教学重点
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
造能力
第一课时《雪花》欣赏《雪花飞舞》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热情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雪花》。
二、听赏《雪花飞舞》,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学习,培养学生舞
蹈的美感,更好地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节奏练习
请小朋友感受节奏,拍手、拍肩、跺脚、走路等
三、欣赏《雪花飞舞》(电子琴独奏)
1、现在老师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象,请你们边听边用各种不同拍
击或跺脚的形式,来感受音乐及雪花飞舞情景。
2、(出示图片引入),再请你们边看画面边听音乐
3、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四、学唱新歌
1、导入课题:小朋友刚才我们用绘画、拍击、跺脚及表演的形式
感受音乐及雪花飞舞情景,现在请大家听一首“雪花”是怎样唱歌
的
2、范唱(边唱边舞)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唱歌曲《雪花》
3、欣赏歌曲录音
1)小朋友,请你们认真听,听到熟悉的节奏就把它拍出来
2)跟琴哼唱歌曲旋律
3)用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置
4、学唱歌词:听唱、模唱、跟唱、学唱
5、歌表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
五、创设情景
随音乐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注意动作的速度
不要太快。接着边唱边演,可由个别同学上来表演,在小组或全体一
起表演时不要求动作的统一,只要求大胆地参与。
六、小结
第二课时欣赏《江雪》(古诗词歌曲)
教学目的
1、聆听《江雪》这首童声齐歌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
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熟悉唐诗
1、小朋友,你们会背唐诗吗?(请小朋友背各种唐诗,并说一说它
们的含意)
2、真棒!你们会说这么多唐诗,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的
唐诗,题目叫《江雪》,谁熟悉?
3、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学生朗读(最好吟诵)歌词。千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欣赏《江雪》
1、初听乐曲(要求边听边想的问题)
(1)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跟着录音学唱这首歌曲。
(2)这首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第一遍播放乐曲《江雪》,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2、复听乐曲
(1)师生跟琴哼唱主题旋律
(2)师:这首乐曲以一个主题旋律作多次的重复。
3、跟着录音学唱这首歌曲
三、画一画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把刚才感受的童声齐唱《江雪》画一画,描
绘一幅《江雪》的情景
四、创设情境
全班小朋友分成四小组,手拉手围成四小圈,有上有下,表示
《江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履行担保管理办法
- 基础设施建设临时用地合同范本
- 跨境融资合同(样式一)
- 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
- 4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雇工植树合同范本
- 6《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Module 3 Unit 9 Great cities of the world(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2年春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 2-变电站安全工器具
- (完整word版)钢琴五线谱(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空白)可
- 红领巾监督岗检查记录表
- IT设备维修申请表
-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
-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项目教学模式
- 小学班主任育人故事4篇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护理-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