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合理用药
各种外伤、骨折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创伤危害人类健康,且日益增多
•创伤为死因,城市(第五位);农村第四位)
•了解有关创伤的基础知识,掌握创伤的救治原则
•第一节创伤概论
1创伤的概念
损伤概述
•创伤的病理
,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创伤并发症
,局部反应
•致病因素
•主要表现
•影响因素
•创伤性炎症
•全身反应
•定义
•类型——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表现综合性
•代谢变化
•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伤后机体总体上处于•种分解代谢的状态
•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质、脂肪分解加速,糖异生增加
•伤后常出现高血糖、高乳酸血症,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增加,尿素氮排出增加,
从而出现负氮平衡状态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水、钠潴留,钾排出增多及钙、磷代谢异常。
•免疫系统变化
•免疫功能紊乱,表现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三个方面。
•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下降,吞噬和杀菌作用受抑制。吞噬细胞的调理作
用减弱
•严重创伤后,T淋巳细胞减少、亚群的改变。T淋巴细胞在功能上也出现细胞素杀
伤活性下降,干扰素生成减少及增殖能力降低等。
•免疫系统变化
•在体液免疫方面大量的C3a生成可引起免疫抑制反应,导致B细胞功能降低、抗体
生成减少及吞噬细胞趋化和杀菌功能减弱。
•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而感染又是创伤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
•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免疫抑制因子、免疫抑制细胞和
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网络紊乱有关。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创伤组织损伤或缺损
•修复概念
•基本方式完全修复
不完全修复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在治疗创伤时,争取达到一期愈合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
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损伤范围大、坏死组织多,或有异物存留的伤口,局部血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采
取的措施不当(局部制动不足,包扎或缝合过紧等)造成组织继发性损伤。
•全身性因素:
营养不良、大量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免疫功能低下及全身性严重并发症。
•创伤并发症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创伤的处理
(一)急救
•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和休克等。
•1复苏
•2通气
•3止血
•4包扎
•5固定
•6搬运
•创伤的处理
(-)进一步救治
•1判断伤情
•2呼吸支持
•3循环支持
•4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
•无昏迷和瘫痪的伤员可皮下或肌注哌替咤75-100mg或盐酸吗啡5-10mg止痛
•急救程序
・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分为五个步骤:
①评估伤情
②恢复生命体征
③查体
④确诊
⑤确定性治疗
•止血
•目的
减少伤亡,挽救生命
特点
动脉出血呈鲜红色,速度快,呈间歇性喷射状
静脉出血多为暗红色,持续涌出
毛细血管损伤多为渗血.,呈鲜红色,缓慢流出
•方法
指压法、加压包扎法、填塞法、止血带法
•包扎、固定
•目的
•材料
•原则
•急救时固定多为临时固定,在到达救治机构经处理后,应及时行治疗性固定
•搬运
•平忖多采用担架或徒手搬运
•对骨折伤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
以免加重损伤
•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
•进一步救治
•判断伤情
•呼吸支持
•循环支持
•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
•防治感染
•密切观察
•支持治疗
•创伤的治疗
•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常用冷敷,热敷、红外线治疗、包扎制动,还可服用云南白药等。
•开放性创伤的治疗
•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在伤后12小时内应用可起到预防作用。污染和感染伤口
还要根据伤情和感染程度考虑使用抗菌药。
•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
•剧烈疼痛可诱发或加重休克,故在不影响病情观察的情况下选用药物镇静止痛。
•由于伤员可有恐惧、焦虑等,甚至个别可发生伤后精神病,故心理治疗很重要,使
伤员配合治疗,利于康复。
・第二节创伤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冲击伤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眼冲击伤
•治疗:早期可冷敷;出血可用维生素K、维生素C;冲洗伤部,取出可见异物,滴
抗生素眼药水;虹膜睫状体炎可用扩瞳药、地塞米松、胰蛋白酶等;眼球穿孔可在
局麻下手术处理,术后用扩瞳药和抗生素;前房积脓可用0.025%庆大霉素冲洗。
•胸部冲击伤
•防治肺水肿,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肺间质水肿也有较好疗效
•防治出血和感染,酌情给予止血剂,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烧伤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烧伤休克治疗
早期补液方案
•胶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广泛深度烧伤者其比例可改
0.75:0.75
•烧伤全身性感染
抗生素的应用和选择
•对严重病人并发全身性感染时,可联合应用种第三代头抱菌素和•种氨基糖首类
抗生素,从静脉滴注,待细菌学复查报告后,再与调整。
•烧伤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电烧伤
治疗:
1现场急救
2液体复苏,补充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还可用甘露醇利尿
3早期全身应用较大剂量的抗生素(可选青霉素)
•虫咬伤用药
•虫咬伤
轻者为轻度红斑、丘疹或风团,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烧灼及疼痛感,重者可导致过敏
性休克而死亡。
•处理原则
1及时用肥皂水或碱性水溶液冲洗局部,以中和毒素。局部外抹炉甘石洗剂。切不可使
用刺激性较大的花露水、清凉油、姜、大蒜、牙膏等,因其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加剧病情。
2严重者可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给予适合的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药物。
•虫啖伤用药
虫咬伤的表现:
1.蚊、螺叮咬
2.蜂螫伤
2.蜂螫伤
刺入方式
1毒汁或血液注入人体
2利用毒刺伤人
3以虫体表面的毒毛或刺毛引起皮炎
4释放虫体内的毒素或虫体击碎后引起皮炎
5寄生于人体
•处理方法
1清洗患部
2冰敷
3使用阿司匹林
先弄湿伤口后,将阿司匹林磨碎后涂在患处。阿司匹林能中和毒液中的某些发炎物质。然而,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不宜使用这方法。
•处理方法
4补充营养素
①葡萄糖酸钙每4—6小时,用500毫克。减轻疼痛,并且可当作镇定剂。
②泛酸B5每4小时用500毫克,维持2天。抗紧张维生素。
③维生素C是一种强力的解毒剂,能够减轻疼痛及减少感染。
•救护措施
1.如果被蜜蜂等昆虫刺伤时,一定要确实地用镶子将残留在被刺伤部位之蜂针取出,
另外也可以用口小心吸吮出刺针。
2.出现浮肿时一,可以用冰水冷敷患部。如果被黄蜂、山蜂或蜜蜂等刺伤多处时,速到
医院救治。被刺伤后切忌马上入浴或饮用酒,否则会更加刺痒,应特别注意小心。此外,如
果抓搔伤及皮肤后可能会引起感染、化脓等症状。
•虫咬伤等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猫爪病
治疗可用强力霉素或利福平口服,庆大霉素静脉滴注可用于治疗有全身反应的猫
爪病。
蛇咬伤
用3%过氧化氢或0.5%的高镒酸钾清洗伤口,去除牙毒和污物,伤口深者,可切
开真皮,将胰蛋白酶2000U加入0.05%普鲁卡因20ml做伤口周围皮肤封闭,能够降解蛇毒,
减少毒素吸收。
解毒药:上海蛇药,广州蛇药、南通蛇药、或新鲜草药:白花蛇舌草、半边莲、
七叶一枝花等也有解毒作用。
•外伤的用药原则
处理原则;快、早、彻底。
1对-一般的软组织扭伤、挫伤
2对皮肤破损的出血性外伤
3对烧伤、烫伤
4对一般感染性创口的处理
5禁忌:2%、5%、紫药水。
•怎样提高外伤用药的疗效
外用药注意方面:
•部位准
•用量足
•适当按摩
•骨折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骨折是身体遭受的外力超过骨耐受力的极限时发生的骨损害。骨折后在局部及全身
引起一系列反应,临床根据骨折损害的部位及程度实施相应的整复、固定手术,同时对其并
发症选用相关药物对症治疗。
骨折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治疗感染骨折用药及术后易并发局部及全身感染,选用抗生素时我们应避免使用这
些抗生素:
1.氨基糖甘类本类药物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2.四环素类本类药物对骨折愈合也不利。
3.喳诺酮类本类药物会影响软骨成熟过程。
•骨折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1骨折抗感染和抗休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干扰骨折愈合的生理过程,权衡使用。
2治疗骨折引起的渗HI性炎症反应,雷体和非俗体抗炎药有一定的疗效。传统中药(如三七、
红花、乳香、没药等)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修复。
•骨折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静脉血栓所致深部静脉栓塞骨折
1.抗凝药可使骨折端纤维蛋白血块减少,并降低了局部钙浓度。其中肝素多糖结构与硫酸软
骨素相似,两者形成竞争机制,从而减少了骨折部黏多糖浓度而影响骨愈合。
2.长期应用抗凝药还会形成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可延迟骨愈合或造成骨折不愈合。
•骨折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肿瘤骨肿瘤骨折
1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或杀灭生长旺盛的肿瘤细胞,由于其选择性差,骨折愈合期细
胞亦不可避免遭此厄运。
2抗肿瘤药的毒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该毒副作用对骨折的愈合也极为不利。
在骨折的前、中、后期并发症治疗中,要权衡利弊,慎重选用药物,这样做既可避免因用
药失误所造成药物资源浪费,又可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
•防治感染
•遵循无菌术操作原则,使用抗菌药物
•开放性创伤需加用破伤风抗毒素
•抗菌药在伤后2-6小时内使用可起预防作用,延迟用药起治疗作用,并需延长持续
用药时间
•对抗感染能力低下的伤员,用药时间也需延长,且常需调整药物品种
•密切观察
•严密注视伤情变化,特别是对严重创伤怀疑有潜在性损伤的病人,必要时进行生命
体征的监测和进一步的检查。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支持治疗
•主要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保护重要脏器
•给予营养支持
外科感染性疾病及围手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内容
外科感染概念
浅部组织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外科深部感染(阑尾炎、胆囊炎、盆腔脓肿、等
全身性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等)
特殊感染: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外科应用抗生素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浅部组织的感染
2、局部用药以消毒防腐剂(如碘伏)为主,少数情况下亦可用某些主要供局部应用的抗菌
药物,如莫匹罗星等。
3、有脓肿形成时须及时切开引流。
4、轻症患者可针对常见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全身感染征象显著的患者,应做创面脓液培
养,并同时做血培养,获知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必要时据以调整用药,针对球菌感染,
可选一代头抱,头抱哇琳或者克林霉素、二代头抱,头孜吠辛。
浅部组织的感染
★疳
♦致病菌为金球菌
♦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
♦毛囊口脓疱或炎性硬块,红肿痛
♦伴有全身症状
♦危险三角及疗病
♦局部20%鱼石脂外敷、切开引流+抗炎
♦防治:1.初期:理疗外敷。2.成脓后:剔出脓栓,出脓后敷利凡诺等。3.应
用抗生素。
预防:与舟同
治疗:
1.及时应用抗生素,防止脓毒症
2.局部处理:
A.初期可外敷(鱼石脂、金黄散);
B.成脓后“十”字切开
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发于人体各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萄菌多见
临床表现: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2.新生儿皮下坏疽
3.老年人皮下坏疽
4.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5.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防治:注意卫生,选择有效药物,局部切开引流。对证支持治疗。
常见外科深部感染
常见外科深部感染(如阑尾炎、胆囊炎、肝脓肿、盆腔脓肿等),全身感染(如菌血症、败
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用药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
1、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
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2、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球菌属
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3、急性胰腺炎本身为化学性炎症,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继发细菌感染时需用抗菌药物。
4、必须保持病灶部位引流通畅。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
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5、初始治疗时需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注。
盆腔炎性疾病:
治疗原则:1、采取血、尿、宫颈管分泌物和盆腔脓液等标本做培养及药敏试验。
2、发热等感染症状明显者,应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3、盆腔炎症大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应使用能覆盖常见需氧和厌氧病原菌的抗菌
药物。病原检查获阳性结果后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建议用药选用甲硝哇等。
4、抗菌药物的剂量应足够,疗程宜较长,以免病情反复发作或转成慢性。初始治疗时宜静
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甲硝嘎。
急性、慢性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导管相关尿路感染药
物治疗原则方法:
根据感染部位及有无合并症,可将尿路感染分为单纯性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单纯性下
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多见于门、急诊患者,病原菌80%
以上为大肠埃希菌。
治疗原则
1、给予抗菌药物前留取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初始时常见病原菌给药;获
知药敏试验结果后,必要时调整用药。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患者,治疗宜用毒性小、口服方便,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
疗程通常为3-5天。
3、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的患者宜注射给药,疗程至少14天,一般2-4周;
热退后可改为口服给药。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患者疗程需更长,常需4-6周。
4、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尿路系统检查,若发现尿路解剖畸形或功能异常
者,应予以矫正或相应处理。
有芽抱厌氧菌感染
破伤风:tetanus
气性坏疽:gasgangrene
常见外科特殊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1)破伤风
本病病原菌为破伤风梭菌。
治疗原则:
1、患者应住院治疗,环境应安静,避免刺激。
2、皮肤损害的清创应在使用抗生素、镇静剂后1小时内进行。
3、及早应用抗毒素及抗菌药物。遇有较深伤口或污秽创伤时应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病原治疗:
1、抗毒素:人抗破伤风抗毒素用前不需要做皮肤试验。马抗破伤风抗血清应用前做皮肤试
验,阳性者应采取脱敏疗法。
2、抗菌药物:宜选药物为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静脉给药):可选药物为甲硝晚。
(2)气性坏疽
本病病原菌为产气荚膜梭菌。一旦发现,应立即以特殊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治疗原则:1、患者住单间病房并实施床旁接触隔离。
2、尽早进行清创术,清除感染组织及坏死组织。取创口分泌物做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
应截肢。
3、早期足量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合并需氧菌感染时联合应用抗需氧菌药物。
病原治疗:1、宜选药物:青霉素+克林霉素。
2、可选药物:多西环素,氯霉素,头抱曲松或红霉素。
狂犬病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第一步应及时正确伤口处理。应尽快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至少半小
时,肥皂水与新洁尔灭不可合用。并挤出污血,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
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和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
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除
后按上法处理。
第二步进行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免疫接种。
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较重感染如蜂窝织炎、丹毒、手部感染、骨髓炎等就使用,
•般性感染不用
特异性感染选用有效抗菌药
严重污染损伤、开放性损伤、高危手术可预防性用药(术前1小时滴入,手术时间长可术中
加用一次)
注意:
药敏结果之前:经验用药
升阶梯降阶梯
根据:病情、部位、药代等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管理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
并非预防手术期间所有感染。
类别标准
I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II类(清洁•■污染)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
切口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ID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W类(严重污染-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的手术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
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
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染)。
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术后30天内(若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
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
情况之一者:
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
-:①体温>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
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
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烟、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
定植、低氧血症等。
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用剃刀剃毛、剃毛过早、手术野卫生状况差(术前未很好沐浴)、
对有用药指征者未用抗菌药物预防等。
手术时间长(>3h)、术中发生明显污染、置入人工材料、组织创伤大、止血不彻底、
局部积血积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留置引流、术中低血压、大量输血、刷手不彻底、
消毒液使用不良、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等。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
★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病人本身的皮肤、
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
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
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
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手术种类标准预防用药
I类(清洁)切口无损伤,无炎症,手术无破环性,不涉及一般不用,仅用
呼吸、消化、泌尿殖生道等与外界相通器官。于高危病人
n类(清洁-污染)经胃肠道或呼吸道、但无明显溢出,阑尾切除、一般需要,尤其
切口经口咽、阴道、尿路、胆道等,该处无感染,有危险因素者
或微小操作失误。
in类(污染)切口自胃肠道较大量溢出,新鲜创伤,感染入侵途需要
径为尿路或胆道,或有重大操作失误。
w类(严重污染-感染)急性细菌性炎症、创伤有坏死组织残留,抗感染治疗
切口异物、粪便污染。
★I类切口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门脉
高压症、脾切除术、眼内手术等);
★n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ni类污染切口手术(如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
★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
★w类切口及严重污染的in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
★应选择相对广谱、有效(杀菌剂)、安全、价廉的药物;
★头泡菌素列为首选;
★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手术首选一代头抱;
★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
抱菌素如头抱吠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抱菌素如头抱曲松、头抱唾
胎;
★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
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胞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哇;
★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有较高浓度分布的头抱曲松、头地哌
酮或头抱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
★氨基糖昔类有耳肾毒性,选择时应注意;
★应严格控制氟喳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病人对青霉素和头抱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者,针对G+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G杆菌
可用氨曲南,必要时二者联合使用。
★有特殊适应证时,可以选用万古霉素,如已证明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所致的SSI流行时或已有MRSA寄殖者。
★器官移植病人,需使用覆盖面更广的抗菌药物,如添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B-内酰胺
类(如头狗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哇巴坦)、头抱4代,甚至碳青霉烯类(如厄他培南)。
★细菌(内源性,外源性)污染:早期容易清除。
★定植:细菌粘附于组织细胞表面但未大量繁殖,不易迅速清除。
机制:G菌菌毛;G+菌胞壁上的磷壁酸;细菌表面的糖蛋白和多糖复合物;组织细胞表
面的多糖丝状体。
★感染: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
★应静脉给药,30min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
★肌注、口服存在吸收上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血和组织的药物浓度,不宜采用。
★要确保整个手术期间有足够的抗菌药物浓度。常用出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l~2h,
若手术超过3h,应给第2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使用半衰期长的抗菌药物(如头抱
曲松)则无须补充给药。
★清洁-污染手术,发现若手术时间长于3hr,追加1个剂量或用半衰期较长的抗生素可以
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
★择期手术后一般无须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如使用也不应超过24h。
★手术后连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有实验直肠手术预防应用1次和3次拉氧头抱结果,证实并无差异;用3次者,肠道假
单胞菌和真菌有增殖过多的趋势。
★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到
48ho
★器官移植病人,术后需用药数天(3〜5d)。
★严重污染或已有感染或脏器穿孔者(IV类切口),手术后应继续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
药物,不作为预防用药。
★手术前已发生污染者(如开放性创伤),术后24h用药数次可能有益,但也无需连续用药数
日。
★减少毒副作用。
★不易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不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可以选用单价较高但效果较好的抗菌药物。
★减少护理工作量。
★局部用抗菌药物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
★尤其不应将日常全身性应用的抗菌药物用于伤口局部(诱导高耐药)。
★抗菌药物缓释系统(PMMA-庆大霉素骨水泥或胶原海棉)局部应用可能有一定益处。
★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
疗原有感染等。
★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
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
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等。
★手术区剃毛造成表皮损伤和细菌定植,明显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
★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
★用电推去毛比用剃刀剃毛好。
★毛发稠密部位必须剃毛者,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
★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
★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
★不起作用的引流尽早拔除。
★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征。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86号)。
一、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的管理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
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
件)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
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
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二、严格控制氟喳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喽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
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氟喳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
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
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
喳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喳诺酮类药物要
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
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
处方权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医疗机构可根
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品种。
(-)第四代头抱菌素:头他毗的、头抱匹罗、头抱睡利等;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
培南等;
(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嚏胺等;
(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喋(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喋(口服
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
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
使用。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
录。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
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处方点评
患者1,男性,36岁。因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3月,加重1周于5月24日入院。
于5月26日行L4、5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术,手术时间2小时。术前2小时给夫西
地酸钠针0.375,术后给夫西地酸钠针0.375BID联合依克沙针0.4QD于6月1日停用。
点评
1.术前2小时给药已开展围手术期用药
2.属于1类切口且没有危险因素应不用或24小时内停用
3.联合用药无指征
4.选用药物不正确,应首选头抱1代或2代
处方点评
患者2,男性,59岁。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因左手掌黑痣7年,增大伴
破溃半年于5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心肺(-),腹平软,肝脾未及。血常规正常。于5月
24日行左手掌黑色素瘤切除术,手术时间3.5小时,术前2小时给泛生舒复针2.0IivgttST,
术后5月24-5月30日给泛生舒复针2.0ivgttBID联合依克沙针0.4QD,5月30日-6月2日
改泛生舒复针2.0ivgttQD.
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
营养支持疗法
二.目的:
•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
•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促使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
•治疗诊断辅助手段
要素膳一化学膳
定义:
一种营养素齐全、化学成分明确,无需消化即能被肠道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渣膳食。
要素膳特点
•以人体对营养物质需要量或推荐量为依据,
•体积小、质量高
•含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可代替正常饮食
•不含纤维素,残渣少,大便次数和量减少
•利于肠道休息,伤口愈合
特殊应用的要素膳:
•肝功能衰竭
(支链t、苯丙氨酸I蛋氨酸I)
・肾功能衰竭
(必需氨基酸、组氨酸)
肠外营养的途径选择
1.经周围静脉(PVC)
2.经中心静脉(CVC)
3.经周围置中心静脉(PICC)
营养液组成及需要量
成分:
氨基酸、脂肪乳剂、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糖类、
水和其他重要营养物质。
脂肪乳剂
组成:
植物油+磷脂+甘油+水
(大豆油/红花油)(乳化剂)(等渗剂)
高压匀化器乳化
脂肪乳剂
理化特性:
PH、渗透压、颗粒、
不从尿或粪中排出。
TPN的护理:
TPN支持全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导管的护理
置管前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恐惧心理
准备好导管和消毒包、输液装置
置管术后应及时换药(1次/日)
导管拔出后要作细菌学培养
TPN的护理:
2.TPN液的配制
配制室内要严格消毒:空气、地面、操作台
严格查对医嘱
按规定顺序混合营养液
各种操作都要遵循严格无菌的原则
TPN的护理:_
3.病情观察,做好记录和资料登记TPN支持前称体重,观察评定营养状况TPN后观察
治疗反应,正确记录进出量,
每天测尿糖2〜3次,收集24小时尿送检UUN,按医嘱定期抽血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
血脂及血、尿常规。
鼻空肠喂养
男,10岁
急性胰腺炎入院
继发胰腺假囊肿
早期静脉营养
以后过渡到肠内营养(空肠喂养)
百普素应用3周后过渡到牛奶.
肠外营养并发症
机械性:损伤(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
感染性:
・败血症(内源和外源性),是主要并发症
❖代谢性:
•高血糖、低血糖、高脂血症、胆汁瘀积和肝脏损害,
•与病人脏器代谢状况及配方的合理性有关
TPN并发症1.与导管有关并发症
①空气栓塞
②管栓及大血管损伤
③静脉血栓,炎症,栓塞
④败血症
⑤气胸,血胸及神经损伤
原因:
插管时深吸气或导管脱出
操作不熟练或导管材料质量不高(太硬)
外周静脉支持
导管或TPN液污染
穿刺不当,误人胸膜腔
TPN并发症2.糖代谢并发症
①高糖血症,渗透性利尿,非酮性高渗透性脱水
②酮症酸中毒
③停输后的低血糖症
原因:
输入糖总量大,输速快,内源性胰岛素不足
内源性胰岛素不足或补充不够
内源性胰岛素不足
TPN并发症3.AA代谢并发症
①高氯血症、酸中毒
②血清AA谱不平衡
③高氨血症
④肾前氮质血症
原因:
选用了氯化物高AA溶液
AA溶液成分不合理
溶液含氨高,精氨酸和门冬氨酸不足
输入AA过多
TPN并发症4.钙、磷代谢并发症
①低磷、低钙血症
②高钙血症
③维生素D缺乏或过多
原因:
补充不足
供给过多或维生素D过多
供给过多或不足
TPN并发症5.其他
①低钾或高钾血症
②低镁血症
③微量元素缺乏
④贫血
⑤出血
⑥维生素过多
⑦血清AST、ALT、
AKP升高
⑧胆汁淤积
原因:
利尿,供钾过多或不足,肾代偿机能失调
供镁不足
补充不够或不及时
铁、叶酸、维生素,铜缺乏
维生素K缺乏
供给过量
氨基酸不平衡的酶诱导,肝脂肪沉积
胆汁的水分含量降低
前列腺疾病以及精囊炎、附睾炎、睾丸炎
❖BPH概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简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或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其实是病理诊断,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腺上皮或基质增生,并非细胞
肥大,因此过去称之为前列腺肥大是不准确的。
❖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al-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如多沙哇嗪、特拉嚏嗪
和坦索罗辛
5a-还原酶抑制剂
如非那雄胺
*天然植物药(舍尼通)
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前列腺的增大引起流出道的梗阻:①由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引起的静力性梗阻。②
由包括膀胱颈、前列腺的平滑肌组织在内的间质和前列腺包膜收缩引起的动力性梗
阻。
据推测由交感神经调节的张力构成了膀胱颈出口阻力的40%,这也是产生和应用a
一受体阻滞剂治疗BPH的内在机理。
❖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优点:起效快,血清半衰期的长短使得每日只需1次服药成为可能,有诱导前列
腺细胞凋亡的作用。
❖缺点:不能使前列腺体积缩小,且有一定心血管副作用。
❖a『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Tamsulosin(坦索罗辛或哈乐)
5a-还原酶抑制剂
基于双氢睾酮学说
❖通过阻断睾酮转换成为双氢睾酮(DHT),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体积缩
小。
5a-还原酶抑制剂
❖优点:可缩小前列腺体积
治疗BPH相关性血尿
减少TURP围手术期出血问题
降低危险度
❖缺点:起效慢
对PSA水平有抑制作用
❖天然植物药
天然植物药虽然已被广泛应用,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BPH的作用机制未
得到充分证实。
天然植物药-舍尼通
❖舍尼通是由瑞典纯种裸麦花粉经保鲜、破壳、提取、去除过敏原等技术提纯出来的
两种活性成分精制而成,即水溶性成分P5(阿魏酰户丁二胺)和脂溶性成份EA-10
(植物生长素)。
舍尼通的药理作用
♦:•舍尼通中的特定化合物通过阻断DHT和受体结合而阻断了前列腺增生的过程。
抑制前列腺成纤维细胞增殖。
❖舍尼通可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和松弛尿道平滑肌,并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
膀胱肌肉收缩,对富含胆碱能神经的膀胱颈、后尿道有抑制作用。
❖抑制环加氧酶和脂加氧酶的活性,阻断白细胞三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经,抑制内源
性炎症介质的合成,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
❖舍尼通的副作用
❖舍尼通绝对没有毒性。临床用药二十多年来,没有一例因副作用停药的报道,所以
对慢性、需长期服药、用药对象是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前列腺疾病患者来说是十分
安全的。不影响DHT水平,故不影响性功能。
不影响PSA的浓度改变,故不影响前列腺癌的早期生化检测。
从未发现过舍尼通和其他药物有相互干扰作用、所以对多病的老年人来说,服用舍
尼通时可以同时使用治疗其他疾病的任何药物。
舍尼通除尽了花粉中的过敏原物质,对病人不会有任何过敏性刺激反应。
❖联合治疗
❖a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和5a-还原酶抑制剂是通过不同机制来发挥临床治疗效果
的。
有人提议联合治疗能够发挥两种药物的长处,a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能够迅速缓
解症状,5a-还原酶抑制剂对于远期结果和疾病进程具有长期疗效。
♦联合治疗---LeporH
❖LeporH等的一项在1229例美国老兵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比研究显示:a1-肾上腺
素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优于5a一还原酶抑制剂。相对于单纯a1一肾上腺素受体阻
滞剂(特拉嗖嗪)或单纯5a-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治疗组而言,两种药物的
联合应用有增强疗效的趋势,但与单纯组治疗组比较IPSS评分下降和最大尿流率
的改善无统计学显著性。
联合治疗一一KirbyRS
KirbyRS等的欧洲多沙哇嗪及联合治疗前瞻随机性研究PREDICT(2003)对1095
例50-80岁的男性进行52周的双盲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单用多沙嗖嗪组或联用多
沙哇嗪和非那雄胺组比安慰剂组或单用非那雄胺组疗效好。降低IPSS评分8.3-8.5
(P<0.001),增加最大尿流率3.6-3.8ml/s(P<0.001).多沙哇嗪和非那雄胺联合治
疗组与单用多沙哇嗪组之间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联合治疗一一BaldwinKC
❖BaldwinKC等(2001)对272例前列腺体积>40ml,IPSS>20分的BPH患者,
用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及非那雄胺联合治疗,发现其疗效比单用a1-肾上腺素
受体阻滞剂好。而后分别在3、6、9、12个月时停用,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在
联合用药9月后停用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25例患者中21例(84%)的疗效
稳定,症状无加重。
联合治疗一一SMART-1
❖SMART-1(TheSymptomManagementAfterReducingTherapy)对度他雄胺与坦
索罗辛联合治疗BPH的疗效观察显示:度他雄胺与坦索罗辛联合应用24〜36周后
可迅速解除BPH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在坦索罗辛停用24周后,大部分患者(77%)
仍保持症状的缓解。93%的患者在停止坦索罗辛治疗的36周后仍持续症状减轻作
用。
联合治疗
♦:•现在对al-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与5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研究很多,有的认
为联合治疗与单用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明显差异,有的认为联合治疗比
任何一种药单用要更为有效。这两者之间之所以有这么明显的差距是因为各个研究
评估症状评分的方法不同,更重要的是不同研究中病例的前列腺大小不同,时间长
短不同。有研究表明非那雄胺对前列腺较大患者更有效。
❖联合治疗一一MTOPS
❖最近一项药物治疗前列腺症状(MTOPS)的研究结果显示,合用非那雄胺(5a-
还原酶抑制剂)与多沙哇嗪(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显著减缓良性前列腺增
生的进展,而且,合用疗效优于两种药物单用的疗效。联合治疗和非那雄胺能显著
减少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度和手术治疗的需求,而多沙哇嗪却不能改善以上症状。多
沙嘎嗪、非那雄胺和联合治疗都能改善症状评分,其中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但联合
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独使用非那雄胺或多沙哇嗪高。
*联合治疗
基于MTOPS的为期4.5年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的结果,现FDA已经
批准非那雄胺与多沙嘎嗪联用治疗BPHo
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
❖病原学
♦:♦临床特征
❖诊断
❖并发症
❖处理原则
❖治疗方法
引起急性前列腺炎的泌尿道病原体
★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的是埃希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以及假单抱杆菌
★肠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厌氧菌与类杆菌
*急性前列腺炎症状
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系统性疾病
★泌尿道感染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尿急
★前列腺炎症状:腰箴部疼痛,会阴、阴茎、有时是直肠疼痛
★菌血症症状:发热及寒战,也可能出现关节肌肉疼痛。
急性前列腺炎体症
❖★前列腺局部体征:前列腺极软、肿胀、紧张,组织光滑,温度升高。
★菌血症体征:发热,心跳加速
❖急性前列腺炎并发症:
急性前列腺炎可能会因为前列腺水肿导致急性继发性尿潴留。
❖急性前列腺炎诊断
★中段尿样本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
★血培养及药敏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宜行前列腺按摩,这会非常的痛,并会加剧菌血症,而且益处有
限,国为病原体几乎一直是与尿液分开的。
急性前列腺炎处理原则
维持足够的饮水,鼓励休息,可以使用止痛药如非固醇类抗炎药。
急性前列腺炎治疗
★由于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种严重而剧烈的疾病,所以应立即开始经验性治疗。
★应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而选择不经消化道给药或口服药。若使用口服药后无效或恶化,
应收住院或改用不经消化道给药。
❖急性前列腺炎治疗
★由于剧烈的炎症,可选用前列腺内广泛的好的抗生素注射。
★应根据药敏结果决定继续使用还是更换现在使用的抗生素。
★若出现急性尿潴留,应行耻骨上导管插入术以避免损伤前列腺。
♦急性前列腺炎推荐治疗
对于需要用非消化道给予可能对病原体有效的抗生素的患者应该用:
★大剂量广谱头抱类抗生素如凯福隆等
★临床症状改善后可根据药敏改为口服抗生素。
急性前列腺炎推荐治疗
对于适于口服用药的病人,可以选用喳诺酮类抗生素
★环丙沙星500mg,1日2次,连用28天;(W级证据,C级推荐)
★或氧氟沙星200mg,1日2次,连用28天;(W,C)
急性前列腺炎推荐治疗
对于不能耐受或对喳诺酮类过敏者,可选用
★TMP-SMZ960mg,1日2次,连用28天;或
★TMP200mg,1日2次,连用28天。(IV,C)
❖急性前列腺炎推荐治疗
性伴侣
★由于只是尿道致病菌所致,故面不要求治疗性伴侣。
急性前列腺炎后续处理
★若病人对治疗反应不明显,应考虑前列腺脓肿的诊断,这可通过经直肠超声或CT扫描
前列腺而确诊。如果诊断成立则经会阴或直肠引流将十分重要。
★若急性前列腺炎得以正确处理,预后是好的,而且易于痊愈,对于所有病人都要求至
少4周抗生素治疗以尽量阻止其演变为CBP。
★病人痊愈后应行泌尿道检查以排除引起泌感的器质性原因。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
通过应用下尿路定量定位程序将慢性前列腺炎可分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慢性感染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这就是以前所说的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慢性非感染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这就是以前所说的前列腺痛
许多专家相信感染和非感染性CAP会随环境而发生转化。这一领域正被广泛的研究,目前
NIH分类将此两种情况既归于一类,又分别对待。
细菌性前列腺炎要比慢性前列腺炎少见。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
★CBP以发现致病菌为特征,多数情况下,这些细菌来自排除了泌尿道感染的前列腺液。
★通常致病菌就是引起急性前列腺炎的那些。以埃希肠杆菌最常见。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
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肠球菌可致CAP,其它的革兰氏阳性
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非D族链球菌,类白喉杆菌仍然是有争议的,正在接受更多讨
论。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病因尚不清楚
❖尽管很少能找到致病菌,多数病人对抗生素有反应,但这并不能证这种疾病是由细
菌导致的。因为这些研究大多没有设对照组。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
大多数证据证明衣原体不是引起CAP的明确原因,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要么使用
的是血清学衣原体检查,要么没有排除污染物。
❖解服支原体和人微浆菌在健康的无症状个体中常见,欠缺它们是CAP主要病因的
证据。一个基于活检的研究未能发现任何支持此类微生物是CAP病因的论据。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
有证据表明CAP是由前列腺内一些持续存在的抗原导致的,这些抗原可能是微生
物残留物或是逆流入腺体内的尿液构成的。
❖对非感染性的CAP患者行尿流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提示症状可能是由尿道功能性
梗阻、盆腔交感神经系统失调以及间质性膀胱炎导致的。但这些观点仍未证实。
❖无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是什么,存在有精神心理因素是没有疑问的。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特点
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已有很好的认识,慢性前列腺炎还没有标准的临床定义。它以多种症
状为特征,多见有外生殖器疼痛,这些症状包括:
★会阴痛
★腰舐痛
★阴茎痛
(尤其是阴茎头)
★睾丸痛
★射精不适或疼痛
★直肠或舐部疼痛
★排尿困难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特点
❖尝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评估后提示前5个症状最有鉴别性。
尽管在临床上症状只持续较短的一段时间即给予了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但严格地
说,症状应至少存在6个月以上慢前诊断才能成立。
这些症状也会由非特异性外生殖器感染导致,必须将这些诊断考虑在内并加以排
除。
慢性前列腺炎体征
❖很少有客观的临床体征,前列腺触诊可能有或没有局限、弥漫性变软。
没有证据证明各种慢性前列腺炎可以基于症状和体征加以鉴别。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许多前列腺内抗生素注射无效,CBP既不是亚急性感染也不是没有感染。
❖应根据药敏进行治疗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推荐方案
♦:•CBP病人的一线治疗为喳诺酮类抗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盆花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极箔产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山东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幼儿戏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运动选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工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计量大学《文学批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食品营养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
- 四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运用HFMEA品管工具优化临床安全输血流程医院品质管理获奖案例(护理部联合临床输血科信息处)
- 《商务沟通-策略、方法与案例》课件 第八章 求职沟通
- 法律思维及案例培训
- Meta分析高分文献汇报课件模板
- 养老院各职位岗位职责
- 市政工程混凝土排水沟设计方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燕窝采购合同模板
- 小学五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odule 5 模块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