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司马光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课件同学们,在三国时期,东吴有两位重要人物,孙权与吕蒙。孙权作为主公,善用人才;吕蒙作战勇猛,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但起初吕蒙不爱读书,鲁肃曾认为他有勇无谋。然而,后来鲁肃再见吕蒙,却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吕蒙有了如此惊人的转变?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探寻背后的故事。新课导入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重点)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素养)学习目标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最大的史学成就便是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以史学家的深邃眼光,为后人留下珍贵历史资料,对后世史学研究影响深远。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1300多年的历史。它总结了诸多历史经验教训,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后世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等提供了重要参考,被誉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经典之作。作品介绍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三国时期东吴。当时天下纷争不断,各方势力竞相角逐,人才对于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孙权作为东吴的领袖,深知培养人才、提升臣属素养的重要性。吕蒙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孙权希望他能通过学习增长见识与谋略,更好地为东吴效力,在此背景下,便有了孙权劝学的故事,展现出孙权重视人才培养及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写作背景编年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这种体裁能清晰地展现历史事件的时间脉络,使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一目了然,让读者可以直观了解不同时期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与延续。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都是编年体史书的代表,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积累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年少承父兄大业,善用人才,赤壁之战果断联刘抗曹,奠定三国鼎立之势。在位时发展生产、造船业,加强海外联系,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与领导才能。人物介绍孙权(182-252)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他早年果敢有胆,随孙策、孙权征战屡立战功。后听从孙权劝告,勤奋学习,才略大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就是他。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更是展现出其非凡的军事谋略与指挥能力。人物介绍吕蒙(178-219)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他为人豪爽,有远见卓识,初见孙权便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他力主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在周瑜去世后,接任大都督,稳定东吴局势,为东吴的发展贡献卓著。人物介绍鲁肃(172—217)qīnɡqǐyésuìshèshú卿涉猎岂邪遂孰生词注音【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泛指学识浅薄的人。词语解释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理清主要内容。课文解析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代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翻译五字法课文解析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从前,当初。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推托。当道,当权。古时王侯的自称。事务。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语气词,同“耶”。课文解析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粗略地阅读。只是。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疑问代词,这里可以为“哪里”。于是,就。从事学习。课文解析【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典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课文解析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到,等到。经过。才干和谋略。不再是。泛指吴地。吕蒙的小名。另,另外。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知晓事情。读书人。于是。连词,表承接。课文解析【译文】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而后就分别了。课文解析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理清课文思路。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课文解析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课文解析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对他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劝不成课文解析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邪”后虽用叹号,但有一种强烈的反问,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耳”后用了句号,语气变得委婉。课文解析

孙权接着以自己的读书情况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可能性,循循善诱,言辞恳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课文解析吕蒙读书有没有取得成效?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课文解析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赞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识有了进步。“大惊”及感叹语气的句子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讶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课文解析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课文解析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课文解析孙权

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要求严格,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课文解析鲁肃极像一位忠厚的长者,对吕蒙的进步,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讲礼节。吕蒙胸怀坦荡,机敏自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使自己得到提高,颇有幽默感。课文解析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情节。这节课让我们细读课文,归类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下节导入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疑难探究2.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①开卷有益。②劝人要讲究策略。③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知错就改。⑤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⑥不能因事情的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⑦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疑难探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耳:语气词,可译为“罢了”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语气词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时王侯的自称对朋友辈的敬称称谓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今异义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古今异义当卿今当涂掌事()见见往事耳()动词,掌管动词,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但当涉猎()动词,应当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词组,可译为“认为”一词多义省略句()与蒙论议()省略主语“鲁肃”鲁肃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文言句式

本文通过讲述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它表明不论何时开始学习都不晚,只要有决心和行动,就能提升自我,同时也体现了孙权善劝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示。主旨归纳

感悟一:吕蒙起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脱学习,后经孙权劝说,努力学习,最终令人刮目相看。学习能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哪怕基础薄弱,只要肯学,就能实现自我提升,我们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感悟二:孙权的耐心劝勉,改变了吕蒙的学习态度,成就了吕蒙的成长。生活中,他人的鼓励与引导同样重要,有时我们会因自身局限忽视学习的必要,而来自他人的善意提醒,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明确方向。我们要珍惜并重视他人的劝勉,积极进取。学习感悟❶记事简练而完整。

文章开篇直接点明孙权劝吕蒙学习这一事件,接着讲述吕蒙听从劝告后学习,最后以鲁肃与吕蒙的交谈体现其学习成果。短短百余字,清晰展现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没有多余赘述,却把孙权的善劝、吕蒙的好学及鲁肃的惊叹等关键情节都交代得明明白白,用精炼的语言完成一个有头有尾的精彩故事。写作特点详写孙权劝学,细致描绘孙权劝吕蒙的话语,展现其劝勉的智慧与殷切期望;而对于吕蒙学习的具体过程一笔带过,只突出结果。这样剪裁,既能突出重点,通过孙权劝学的言辞彰显其人物形象,又避免冗长叙述吕蒙学习过程,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让读者快速抓住核心内容,深刻领会故事内涵。❷详略得当。写作特点板书设计学必有得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劝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法经常读书,大有所益→作用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印证变化(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当涂掌事

(3)刮目相待

。(4)及鲁肃过寻阳

。推托当道,当权擦拭到,等到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含义。课堂检测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D.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秦师过周北门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A项中,“当”的意思分别为“掌管”“应当”;B项中,“以”的意思分别为“用”“认为”;C项中,“见”的意思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