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堂讲本课件_第1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堂讲本课件_第2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堂讲本课件_第3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堂讲本课件_第4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堂讲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知识梳理篇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福建考情1时空坐标、同期对比2考点梳理3知识纵横4福建7年中考聚焦5福建考情1福建中考年份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分数12分0分2分2分2分2分7分时空坐标、同期对比2世界中国阶段特征(1)政治上:(2)经济上:(1)政治上:(2)经济上:(3)思想上: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建世界秩序,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了苏联模式继续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从辛亥革命到国共对立。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外联系(1)一战期间中国派出大量劳工负责后勤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2)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条件;(3)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考点梳理3·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考点3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7年2考)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性质影响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23年考]20世纪初,英国(核心)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20世纪初,英国(核心)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1918年)【6年1考】原因[2021年考]交战双方性质①根本原因:②推动因素:萨拉热窝事件(普林西普刺杀事件)①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②战争爆发后,原本属于同盟国集团的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转投协约国一方作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抗③导火线:经过爆发转折点变化结束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①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②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军与法军(西线)在法国凡尔登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后果影响启示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卷入战争。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①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③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①科技是把双刃剑;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知识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关系中存在的重重矛盾:(1)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等)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国、法国)争霸世界的矛盾;(2)帝国主义列强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等。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认识:对突发事件的不当处理,会使危机深化且不可逆转。我们既要注意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更要注意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的变化:德国、奥匈帝国等成为战败国,英、法虽为欧洲强国但实力已大不如前,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则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考点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年2考)2022版课标:知道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了解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一、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时间地点操纵国目的结果实质1919年1-6月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孟梭)、美国(威尔逊)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①签订条约: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②建立组织:决定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时间签订双方

主要内容①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1919年6月签订协约国与德国②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④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③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实质⑤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具分赃性质的条款)(表现: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凡尔赛体系形成瓦解影响①积极:②消极: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德国的处罚极为苛刻,导致德国复仇情绪蔓延,为下一次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祸根[2023年考]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着凡尔赛体系瓦解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知识拓展:矛盾重重,各怀鬼胎: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国操纵。(1)法国主张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企图称霸欧洲(法、德之间因普法战争成为宿敌);(2)英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防止法国独霸欧洲大陆;(3)美国同样不希望法国在欧洲一枝独秀,妨碍自己建立世界霸权。图片解读:(1)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2)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3)一战,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主要有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这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冲击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时间主导目的结果影响1921—1922年美国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九国公约》时间中心议题主要内容影响局限性1922年中国问题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①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②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③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九国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是做表面文章。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都被拒绝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1)目的相同:(2)都体现了弱国无外交的特点:(3)都侵犯了中国的权益:都是为了协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新的统治秩序。①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操纵。②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起主导作用。①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②华盛顿会议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三、战后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观点总结观点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均带有大国强权色彩。观点2:国际会议的召开是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考点3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22版课标: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一、俄国十月革命【7年1考】背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时间领导人革命对象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宣布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总指挥部结果影响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推翻了临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①对俄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依据②对世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2023年考]知识拓展:图片解读:1917年11月7日晚,起义者攻占冬宫,推翻临时政府,宣告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新经济政策【7年1考】开始时间领导者背景1921年春开始①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急需改变列宁内容①农业:②商业:④分配方式:③工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018年考]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实质影响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社会主义工业化(7年2考)开始时间成就1926年开始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使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017、2019年考]特点评价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③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①优势:②缺点: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图片解读:修建于1927—1939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该水电站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3.农业集体化开始时间目的内容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开展建设集体农庄运动①积极:②消极:解决粮食问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4.苏联模式【7年1考】形成标志特征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评价①积极作用:②存在问题: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2020年考]图片解读: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考点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况特点意义局限1920年和1930年,甘地发起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主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过程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背景目的影响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并未得到有效实施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知识纵横4总结归纳

②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①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的转变。010203福建7年中考聚焦5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1.【2023福建2分】某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有:马克思、巴黎公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据此可知,该小论文的标题是()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B.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D.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B2.【2023福建2分】时政漫画是历史的一种遗存元素。下面的漫画()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